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唯物史观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用(全文),供大家参考。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充分挖掘和发展其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使之更好地服务和推动当代社会的发展。唯物史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弘扬指明了正确方向、明确了价值立场、提供了科学方法,有力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现实文化相融通。
一、唯物史观是揭示当代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提供了正确方向
1.要立足新时代的社会现实和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为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服务并随着生产方式的演进而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的形成与变化发展也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这也就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必须立足新时代的社会现实和经济基础。一方面,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来源,当今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现实与以往任何社会都迥然相异,只有根据新时代的社会现实和经济基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形式进行转化与发展,才能使其在现代社会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另一方面,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早或迟地变化和发展,但不管怎样变化和发展,其总是为当前的经济基础和现实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只有立足当前的社会现实和经济基础,紧扣我国新的历史方位,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才能在时代的风云变化中永远熠熠生辉。
2.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与时代价值。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者辩证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标识和根基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支撑与前进动力。其蕴含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协和万邦的博大胸襟、尚善崇德的高尚情怀等价值理念孕育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宝贵精神品格和崇高精神追求,为中华儿女团结一致战胜困难与坎坷汇聚了精神力量。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资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其蕴含的“民惟邦本”“为政以德”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情怀、“以正治国”“无为而治”的管理智慧和执政境界以及“天下大同”“小康”等理念则为中国之治提供了正确的价值立场、经验启示与奋斗目标。再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时代之问、世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今世界有许许多多的难题,在西方人的思维框架和文化传统内,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向东方寻找智慧,中西兼济互补才有可能找到解答时代之问的答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尚中贵和”“协和万邦”“天人合一”等关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自然问题的观点为解决时代之问、世界难题提供了解题思路。因此,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过程中,要重点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历史智慧,使其成为促进中国与世界发展的持久动力。
3.要坚持以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进行思想文化建设的旗帜和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质就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首先,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指明了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文化的生存基础及发展规律,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为解决当前的文化问题、繁荣文化事业指明了正确方向。其次,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提供了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是活的行动指南”,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之中,才能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找准转化和发展的目标以及坚守的价值立场。再次,要坚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错误倾向。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是一味地接受外来思想文化,极力夸大马克思主义而忽视中国自身的历史传统;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防止文化复古主义,不能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尊孔读经简单等同起来。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活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新的诠释。
二、唯物史观是以“现实的人”为逻辑前提的人民史观,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提供了基本的价值立场
1.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价值诉求。马克思主义把“现实的人”作为历史活动的出发点,并且把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奋斗目标,这为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诉求。一方面,从文化的产生发展来看,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伴随着人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它服务和满足人自身的发展需求。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其对于文化发展的需求是当下“双创”工作的价值指向,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条件的变化发展中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关键。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来看,马克思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物质需求的不断满足,人必将从物质生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逐步追求自我提高,因而精神文化需求也就日益凸显。当下,人民群众对生活的向往“呈现出从对温饱的需要进化到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的更高追求就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诉求。
2.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动力作用。唯物史观以“现实的人”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肯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文化建设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发展过程和发展的最终结果必定也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一方面,从人民群众的本质属性来看,人民群众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主体。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民群众是基于一定的社会需要、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并具有主动创造性的人,是主张变革旧的思想文化观念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中具有变革性、始终起推动作用的主体。另一方面,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来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人民群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有扎根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3.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评判标准。首先,人的发展意识和主观愿望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检验调节作用,是否满足人的主观意愿也就决定了发展客体的前途和命运。文化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进一步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文化发展的结果是否让人民群众满意也就成了评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重要指标。其次,人存在主体间的差异性,由于不同阶级、不同社会团体中的人们的自身利益和需要不同,其对客观事物的评判结果也就不同。马克思主义不是维护某一阶级独特利益的学说,而是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维护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理论体系。因此,要想全面衡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取得的成效和结果,最终的衡量标准还是要归结到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上,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重要的评判指标。再次,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评判标准具有独特的优势。人民群众身处文化建设发展实践的第一线,能够更全面、客观地感受和评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成效,使检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和真实性。
三、唯物史观蕴含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
1.审视鉴别:坚持以大历史观为前提,全方位准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历史观是对唯物史观的进一步运用和发展,它强调“将事物置于历史长河中加以审视,置于世界范围内进行考察,把握事物在时空交织的综合网络中的坐标,分析事物的历史状态、现实发展和未来趋势,从而力求对事物作出客观而深刻的分析”,这为当下全方位准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正确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首先,从纵向的时间维度来看,全方位准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将其置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考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在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变革中创造发展的,塑造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精神品质,构筑了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坚强纽带。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才能对其进行全面、准确的认知,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奠定基础。其次,从横向的空间维度来看,全方位准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将其置于世界文明的发展范围中考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篇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在整个世界文明发展的维度中,才能找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发力点。再次,从整体的视野来看,新时代新征程的时空场域以及由此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坐标和现实根基。只有立足新的情况、问题和挑战,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价值,才能给解决当下中国面临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提供解题良方,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服务。
2.价值重构:坚持以历史辩证法为指导,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历史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对于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建设的一般规律并指导当下的“双创”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过程中应做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样性的统一。一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不是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而是要实现二者的融通互进,既能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又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得到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难题,使二者的结合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助力。其次,坚持历史继承与创新超越相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就是要将过去的“旧文化”不断发展为现在的“新文化”。一方面,要积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对当下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进行合理改造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其实现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再次,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世界万物总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一方面,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有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才能避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交流中逐渐被融合消解,才能生动形象地彰显出中国气派、中国作风和中国魅力。另一方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样态蕴含着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发展的积极因素,只有吸收世界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才能不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3.多效并举:坚持以系统观念为统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系统思维强调在正确把握事物本质的基础上,通过全面、整体的分析而得出最优解。要想有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就要充分运用系统思维方式进行全局性谋划,多管齐下、整体推进,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首先,加强顶层设计,构筑全面协调的文化创新创造体制机制。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党的宏观指导,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新格局。另一方面,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践经验,探索构建文化创新创造体制机制。其次,建构话语体系,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影响力。一要结合时代语境,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和阐发阐释工作,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有的核心理念以新的时代内涵。二要立足时代的发展要求积极创新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有内容的传承与超越。三要结合新的社会实践、新的思想要求和受众群体的多元文化需求,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表达体系的时代化、大众化和国际化。再次,强化宣传教育,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价值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重要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当下社会实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重视人文教育、隐形教育,注重精神成长和思想提升,坚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而提升人的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立足日常生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的生活化、日常化。可利用日常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伦理道德建设工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入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精神信仰、思维方式之中,使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最后,加强科技助力,依托现代技术构建创新发展技术平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广泛地应用科学技术,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提供强大的科技助力。一方面,要依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推动前沿技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生动形象地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厚内涵。另一方面,要以现代传媒为依托不断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搭建更具体生动的传播平台,使其更广泛地融入现代人的生产生活并为现代人所熟知和接受,真正在当代社会“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