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万有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整改报告 事迹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对治理历史遗留问题缺少统筹谋划,对现存问题治理效果不佳的原因8篇

时间:2022-05-17 14:25:04 浏览量:

对治理历史遗留问题缺少统筹谋划,对现存问题治理效果不佳的原因8篇

对治理历史遗留问题缺少统筹谋划,对现存问题治理效果不佳的原因篇1

  每一名共产党人都要做到旗帜鲜明,不做两面派、不当“老好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亮明态度,与歪风邪气毫不妥协地作斗争。下面工作范文网小编准备了2022关于集中治理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专题心得体会3篇,欢迎查阅。

对治理历史遗留问题缺少统筹谋划,对现存问题治理效果不佳的原因篇2

  一、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1、目前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现状。有24辆电瓶公交车和6辆中巴机动公交车,分6路在县城内和、等景区运营。运营情况不理想,中巴机动公交车实载率不高,每月亏损2—3万元。

  2、存在的问题。三轮摩托车和简易三轮电瓶车充斥市场,从事载人业务,堵塞交通,影响市容市貌;公交站点设施不健全,公交车辆运行密度不够;财政补贴措施不到位。

  3、解决办法和措施。①由公安交警牵头,安监、城 管、交通等部门配合开展对三轮摩托车、三轮电瓶车违法载人的整治活动。严禁三轮摩托车、三轮电瓶车违法载人;②公交站点设施、标牌应在城建部门的统一规划下配套建设,健全完善;③城市公交客运社会性、公益性强,营运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参照邻县(市)财政补贴标准,县财政应采取贷款贴息补贴或定额补贴的方式每月给予客运企业资金补贴(崇义县财政6辆公交车每月补贴2万元正),以保障城市公交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④科学合理安排公交运行线路,加密运行班次。

  二、车站周边客运秩序整治的措施及要求

  公安交警加强车站周边交通秩序的管理,规范车辆摆放行为,对乱停乱放的车辆按规定处罚;交通运管要严格“三不进站、五 不出站”管理,加大对非法载客的“黑车”的打击力度;城 管部门要严禁社会车辆(含三轮摩托车)在人行道路及站前广场等场地的违规停放行为。

  三、社会非法客运“黑车”的管理和整治措施

  由政府牵头,组织公安、交警、交通、安监、城 管等部门联合开展对客运市场的整治,严厉打击非法客运的经营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对查扣的“黑车”罚款数额由整治领导小组统一审批,从严处罚形成高压态势,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公安部门对暴力抗拒执法和妨碍阻挠、围攻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恶劣行为,要及时出动警力严历打击,确保整治工作顺利进行。由于一些乘客不配合造成取证难,对打击客运“黑车”形成一定障碍。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乘座“黑车”的危害性,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自觉抵制乘座“黑车”,使“黑车”无市场。

对治理历史遗留问题缺少统筹谋划,对现存问题治理效果不佳的原因篇3

  学习的方法——工作中学习,学习后工作,做比说重要,习比学有效。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及治理工作汇报。

  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总称。农村集体资金和资产是广大农民群众长久以来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农村集体资源是国家赋予农民群众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当前,农村不稳定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由农村“三资”管理不规范所引发的。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近三年来,xx农村上访案件145起,与 “三资”有关15 起;农村民事诉讼案件183起,与“三资”有关11起;农村党员干部违纪案件 起,与 “三资”有关 起。这说明“三资”管理还存在集体资金使用不规范、集体资产分配不公、集体资源流失严重、村务公开不到位等客观情况。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农村基层组织民主管理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xx纪委为摸清我区农村“三资”管理问题和滋生原因,找准根治良方,专门组成调研组进行了专项题调。主要针对微权腐败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开展了“亮剑行动”,实施“三资”管理“清理计划”、“五务”公开“阳光计划”、涉农资金“春雨计划”,推动农村事务规范化、五务公开制度化、监督检查常态化、资金使用有效化,促进基层党员干部遵规守纪、务实为民,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形象和群众满意度。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状况

  全区29个行政村,195个村民小组,分属4个街道办事处。20XX年实现村集体总收入43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71元,当年新增农村集体资金产总额305万元。截止20XX年XX月底,全区村(组)资产总额 6313万元,资产总额1.56亿元,登记耕地面积28544亩,林地4072 亩,水面5161亩,村办公用地336 亩,村民宅基地9188亩,交通用地2704亩,荒地 3228亩,其他用地合计6842亩。

  近年来在农村“三资”管理工作,xx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机构建设注重强化领导

  一是加强领导。各街道都专门明确一名副主任具体分管“三资”管理工作,具体指导“三资”管理中心开展工作。二是机构健全。设立了农村“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全面履行“三资”管理服务职责。三是强化管理。安排有会计证的正式工作人员充实服务中心,并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并推行了月例会制度,研究“三资”管理重大工作。

  (二)资金管理注重制度建设

  一是实行村财办管制度。各村取消会计、出纳,只设一名报账员。由“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对村、组开支负责登记入账,并实行电算化管理。每个村只能开设一个基础账户,支票和印鉴由“三资”管理中心统一保管,按一村一账方式进行分户核算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设小金库、账外账。二是规范大额支出相关制度。农村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通过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程序。比如今年3月份该区一个村530亩鱼塘承包合同到期,该村公开对承包事项公开招标,并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实施,街道抽调“三资”管理人员全程进行了监督,最终该村鱼塘以80万元成功延包,解决了承包费难收的问题。实行《农村大额开资提前报备》制度。改过去的先花钱后记账为先报备后支出,再记账。执行《村干部工资银行代发制度》,杜绝报账员以现金形式为村干部发放工资,减少村干部经手现金机会。三是严格收支财务制度。收入方面,明确村集体资金收入监管范围,包括原有积累、经营收入、投资利润收入,国家征用土地补偿收入,上级拨付收入、借入收入等。凡属村集体收入都必须全额及时归入“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基本账户,不得坐支、截留或擅自抵换债务。支出方面,村集体支出根据集体理财、民主管理、强化监督的原则,票据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理财把关,呈报单位及责任人盖章签字,经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双签,重大事项开支经村民代表会议研究通过后支付。票据方面。村(组)必须使用 “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具备时间、地点、品名、事由、金额、经手人等七大支出要素,“三资”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审核票据真伪。

  (三)资产管理注重程序规范

  一是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管理。农村集体投资二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必须按程序进行招投标,村级集体投资建设项目招投标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排斥本辖区或本辖区之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招投标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举报招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二是集体资产实现台账管理。农村资产的使用必须通过规定程序签订合同,承包合同须上交农村三资管理中心存档备案,由“三资”管理服务中心造册登记,统一管理。并定期督查合同履行情况,必要时及时启动法律程序,避免集体资产损失。

  (四)资源管理注重公开透明

  一是坚持“凡使用必公开”原则。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统一为各村建立集体资源备查薄,所有使用集体资产的单位和个人,都要与资产所有者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对集体资产的增减变化,检查考核等情况实行定期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资产台账实行动态专人管理,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二是利用“公开日”二次公开。每月X号为“五务”公开日,各村必须按要求对“五务”进行公开。区纪委联合检查组、街道联合检查组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公开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并作为年终考核各村的重要依据。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实践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资金损失

  一是收入不及时入账。一些村在清收诸如房租收入、承包土地收入时,钱不及时交至村内指定账户,造成资金沉淀在个别干部或经手人手中,造成干部犯错误,给集体造成损失。二是坐支现象时有发生。个别村收取现金后,进行坐支,违反财务收、支两条线规定。三是私自开设账户。个别村除了开设基本户和一般户外,还设有新村建设账户、市场管理账户、集体企业账户等。基本户和一般户是以村委名义开办的,在监管范围之内,其它账户管理的资金也有集体资金,但是在运行过程中脱离监管和监督,存在变成小金库的风险。四是大额资金使用不规范。有的没有票据,白条入账。或者有大额资金有票据不转账。五是滥发村干部补贴现象屡见不鲜。个别村村干部除了工资外,还列支有禁烧补贴、创建补贴、环保补贴等等。六是集体资金使用效益较低。集体资金主要用于村民分红,在公益事业和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投资较少,集体结余资金多以银行存款形式处置,资金保值增值形式单一。

  (二)资产流失

  一是资产账实不符。主要表现有两种情况:首先是有账无物的现象。资产已丢失、报废或变价处理的资产无及时入账核销;其次是有物无账。新增的资产无入账。二是资产变更不及时。村内新增的资产因未付清款等原因,造成固定资产账上无法体现。三是固定资产采购随意性强。固定资产采购不履行采购手续,不招标议价,采购程序不严谨,造成资产登记不完整不全面。四是合同签订不规范。经营发包、不动产租赁、产权转让、工程建设、土地承包流转等项目,合同签订不重视。有些合同签订随意性大,有些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不对等,有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容易造成集体资产流失漏洞。

  (三)资源贬值

  一是资源底子不清。登记时没登记全面,漏登乱登现象较常见,管理从源头上就出现难点;二是公开意识谈薄。如村内一些荒山、滩地、门面房、机械,村干部在对外承包出租时暗箱操作,不按规定程序公开,公正操作。个别村干部将村民委员会自治理解为村委会主任自治,更有甚者搞“自己说了算”,村干部按制度、按程序、按规定办事的规矩没有形成,从而造成资源贬值,更谈不上保值增值。

  (四)人员违纪违法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善,极易造成相关人员违纪违法。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和相关纪律规定视同虚设,有的虚构骗取集体财物,有的违规处置集体资产,甚至还有侵吞农民农资补贴现象。这些问题不仅侵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三、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努力方向

  (一)坚决执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

  针对当前个别村存在的“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审批一支笔”等问题,为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必须将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大额固定资产的购置与处置等列入村级重大事项,实行流程化、精细化管理。坚持用“流程化、精细化”管住“随意性”,从强化程序监督入手,凡办理村级重大事项,必须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不经过“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决策的,街道党委政府不予批准;不经过招投标的,财政不予付款;不遵循工程合同的,不予决算。

  (二)探索公开公平公正管理模式

  建立“区、街道、农村”三级全覆盖的农村集体“三资”平台,按照“一个平台,三级管理”模式,实现将农村集体“三资”、财务、公开公示集一体的大数据模式,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核算工作的时效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探索启动与银行专线对接工作,实现银行存款收支与出纳数据实时对账,及时掌握银行存款异常情况。尝试将农村集体建设工程交易、资产资源租赁合同签订等工作纳入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平台管理,确保建设工程交易、租赁合同签订“公开、公平、公正”。拓宽信息公开渠道,通过“橱窗”、“网络”、“短信”、“微信”等媒介,同步公开农村集体经营管理情况,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尝试引入第三方管理机制

  尝试引入第三方管理机制,通过公开招标,引入有经验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定期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摸底、登记、管理,增强“三资”清查的实效性,排除人为因素干扰,牢牢掌握农村集体“三资”家底,彻底摆脱目前管理困境。

  (四)加大查处问责追究力度

  建议实行专项审计和督查制度。由区纪委牵头,审计、农经、财政等相关涉农管理部门参与,组成专项监督工作小组,强化农村集体“三资”专项督查工作。坚持村干部离任或任期审计制度,客观公正地对村干部在任期内财务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集体资产和资源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结果向群众公开,对审计和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进行通报。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三资”管理方面违规违纪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对贪污、挪用、侵占集体资金,擅自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等侵害集体、群众利益的,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五)扎紧扎牢制度建设的笼子

  建议制订《关于对违反农村财务管理行为实行责任追究的办法》,从制度上明确责任追究的范围,责任追究的种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主要责任,村民主理财小组责任、街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总会计责任等。从制度上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维护集体经济利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对治理历史遗留问题缺少统筹谋划,对现存问题治理效果不佳的原因篇4

  学习的方法——工作中学习,学习后工作,做比说重要,习比学有效。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及治理工作汇报。

  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总称。农村集体资金和资产是广大农民群众长久以来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农村集体资源是国家赋予农民群众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当前,农村不稳定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由农村“三资”管理不规范所引发的。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近三年来,xx农村上访案件145起,与 “三资”有关15 起;农村民事诉讼案件183起,与“三资”有关11起;农村党员干部违纪案件 起,与 “三资”有关 起。这说明“三资”管理还存在集体资金使用不规范、集体资产分配不公、集体资源流失严重、村务公开不到位等客观情况。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农村基层组织民主管理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xx纪委为摸清我区农村“三资”管理问题和滋生原因,找准根治良方,专门组成调研组进行了专项题调。主要针对微权腐败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开展了“亮剑行动”,实施“三资”管理“清理计划”、“五务”公开“阳光计划”、涉农资金“春雨计划”,推动农村事务规范化、五务公开制度化、监督检查常态化、资金使用有效化,促进基层党员干部遵规守纪、务实为民,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形象和群众满意度。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状况

  全区29个行政村,195个村民小组,分属4个街道办事处。20XX年实现村集体总收入43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71元,当年新增农村集体资金产总额305万元。截止20XX年XX月底,全区村(组)资产总额 6313万元,资产总额1.56亿元,登记耕地面积28544亩,林地4072 亩,水面5161亩,村办公用地336 亩,村民宅基地9188亩,交通用地2704亩,荒地 3228亩,其他用地合计6842亩。

  近年来在农村“三资”管理工作,xx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机构建设注重强化领导

  一是加强领导。各街道都专门明确一名副主任具体分管“三资”管理工作,具体指导“三资”管理中心开展工作。二是机构健全。设立了农村“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全面履行“三资”管理服务职责。三是强化管理。安排有会计证的正式工作人员充实服务中心,并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并推行了月例会制度,研究“三资”管理重大工作。

  (二)资金管理注重制度建设

  一是实行村财办管制度。各村取消会计、出纳,只设一名报账员。由“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对村、组开支负责登记入账,并实行电算化管理。每个村只能开设一个基础账户,支票和印鉴由“三资”管理中心统一保管,按一村一账方式进行分户核算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设小金库、账外账。二是规范大额支出相关制度。农村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通过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程序。比如今年3月份该区一个村530亩鱼塘承包合同到期,该村公开对承包事项公开招标,并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实施,街道抽调“三资”管理人员全程进行了监督,最终该村鱼塘以80万元成功延包,解决了承包费难收的问题。实行《农村大额开资提前报备》制度。改过去的先花钱后记账为先报备后支出,再记账。执行《村干部工资银行代发制度》,杜绝报账员以现金形式为村干部发放工资,减少村干部经手现金机会。三是严格收支财务制度。收入方面,明确村集体资金收入监管范围,包括原有积累、经营收入、投资利润收入,国家征用土地补偿收入,上级拨付收入、借入收入等。凡属村集体收入都必须全额及时归入“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基本账户,不得坐支、截留或擅自抵换债务。支出方面,村集体支出根据集体理财、民主管理、强化监督的原则,票据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理财把关,呈报单位及责任人盖章签字,经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双签,重大事项开支经村民代表会议研究通过后支付。票据方面。村(组)必须使用 “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具备时间、地点、品名、事由、金额、经手人等七大支出要素,“三资”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审核票据真伪。

  (三)资产管理注重程序规范

  一是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管理。农村集体投资二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必须按程序进行招投标,村级集体投资建设项目招投标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排斥本辖区或本辖区之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招投标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举报招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二是集体资产实现台账管理。农村资产的使用必须通过规定程序签订合同,承包合同须上交农村三资管理中心存档备案,由“三资”管理服务中心造册登记,统一管理。并定期督查合同履行情况,必要时及时启动法律程序,避免集体资产损失。

  (四)资源管理注重公开透明

  一是坚持“凡使用必公开”原则。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统一为各村建立集体资源备查薄,所有使用集体资产的单位和个人,都要与资产所有者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对集体资产的增减变化,检查考核等情况实行定期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资产台账实行动态专人管理,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二是利用“公开日”二次公开。每月X号为“五务”公开日,各村必须按要求对“五务”进行公开。区纪委联合检查组、街道联合检查组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公开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并作为年终考核各村的重要依据。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实践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资金损失

  一是收入不及时入账。一些村在清收诸如房租收入、承包土地收入时,钱不及时交至村内指定账户,造成资金沉淀在个别干部或经手人手中,造成干部犯错误,给集体造成损失。二是坐支现象时有发生。个别村收取现金后,进行坐支,违反财务收、支两条线规定。三是私自开设账户。个别村除了开设基本户和一般户外,还设有新村建设账户、市场管理账户、集体企业账户等。基本户和一般户是以村委名义开办的,在监管范围之内,其它账户管理的资金也有集体资金,但是在运行过程中脱离监管和监督,存在变成小金库的风险。四是大额资金使用不规范。有的没有票据,白条入账。或者有大额资金有票据不转账。五是滥发村干部补贴现象屡见不鲜。个别村村干部除了工资外,还列支有禁烧补贴、创建补贴、环保补贴等等。六是集体资金使用效益较低。集体资金主要用于村民分红,在公益事业和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投资较少,集体结余资金多以银行存款形式处置,资金保值增值形式单一。

  (二)资产流失

  一是资产账实不符。主要表现有两种情况:首先是有账无物的现象。资产已丢失、报废或变价处理的资产无及时入账核销;其次是有物无账。新增的资产无入账。二是资产变更不及时。村内新增的资产因未付清款等原因,造成固定资产账上无法体现。三是固定资产采购随意性强。固定资产采购不履行采购手续,不招标议价,采购程序不严谨,造成资产登记不完整不全面。四是合同签订不规范。经营发包、不动产租赁、产权转让、工程建设、土地承包流转等项目,合同签订不重视。有些合同签订随意性大,有些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不对等,有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容易造成集体资产流失漏洞。

  (三)资源贬值

  一是资源底子不清。登记时没登记全面,漏登乱登现象较常见,管理从源头上就出现难点;二是公开意识谈薄。如村内一些荒山、滩地、门面房、机械,村干部在对外承包出租时暗箱操作,不按规定程序公开,公正操作。个别村干部将村民委员会自治理解为村委会主任自治,更有甚者搞“自己说了算”,村干部按制度、按程序、按规定办事的规矩没有形成,从而造成资源贬值,更谈不上保值增值。

  (四)人员违纪违法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善,极易造成相关人员违纪违法。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和相关纪律规定视同虚设,有的虚构骗取集体财物,有的违规处置集体资产,甚至还有侵吞农民农资补贴现象。这些问题不仅侵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三、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努力方向

  (一)坚决执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

  针对当前个别村存在的“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审批一支笔”等问题,为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必须将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大额固定资产的购置与处置等列入村级重大事项,实行流程化、精细化管理。坚持用“流程化、精细化”管住“随意性”,从强化程序监督入手,凡办理村级重大事项,必须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不经过“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决策的,街道党委政府不予批准;不经过招投标的,财政不予付款;不遵循工程合同的,不予决算。

  (二)探索公开公平公正管理模式

  建立“区、街道、农村”三级全覆盖的农村集体“三资”平台,按照“一个平台,三级管理”模式,实现将农村集体“三资”、财务、公开公示集一体的大数据模式,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核算工作的时效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探索启动与银行专线对接工作,实现银行存款收支与出纳数据实时对账,及时掌握银行存款异常情况。尝试将农村集体建设工程交易、资产资源租赁合同签订等工作纳入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平台管理,确保建设工程交易、租赁合同签订“公开、公平、公正”。拓宽信息公开渠道,通过“橱窗”、“网络”、“短信”、“微信”等媒介,同步公开农村集体经营管理情况,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尝试引入第三方管理机制

  尝试引入第三方管理机制,通过公开招标,引入有经验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定期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摸底、登记、管理,增强“三资”清查的实效性,排除人为因素干扰,牢牢掌握农村集体“三资”家底,彻底摆脱目前管理困境。

  (四)加大查处问责追究力度

  建议实行专项审计和督查制度。由区纪委牵头,审计、农经、财政等相关涉农管理部门参与,组成专项监督工作小组,强化农村集体“三资”专项督查工作。坚持村干部离任或任期审计制度,客观公正地对村干部在任期内财务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集体资产和资源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结果向群众公开,对审计和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进行通报。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三资”管理方面违规违纪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对贪污、挪用、侵占集体资金,擅自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等侵害集体、群众利益的,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五)扎紧扎牢制度建设的笼子

  建议制订《关于对违反农村财务管理行为实行责任追究的办法》,从制度上明确责任追究的范围,责任追究的种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主要责任,村民主理财小组责任、街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总会计责任等。从制度上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维护集体经济利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对治理历史遗留问题缺少统筹谋划,对现存问题治理效果不佳的原因篇5

  为认真落实省市扶贫脱贫工作推进会和我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各项政策。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对全镇扶贫领域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专项整治。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立组织、高度重视

  为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xx镇及时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张xx任组长,镇长赵xx、镇党委副书记孔xx、镇纪委书记xx任副组长,其他科级干部、管区主任为成员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专项治理办公室设在镇纪委,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督导和协调工作,由镇纪委书记xx兼任办公室主任,镇纪委副书记xx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明确重点,梳理排查

  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态度不坚决、工作不扎实、敷衍应付等问题;扶贫领域贪污侵占、行贿受贿、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挥霍浪费、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扶贫项目分配、验收等环节违规操作、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问题;在脱贫攻坚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盲目决策、弄虚作假、数字脱贫,扶持对象、措施到户、资金分配、项目安排、脱贫成效不精准,对口帮扶不到位等问题。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督促整改。做到问题查不清不放过、责任不查明不放过、追责不到位不放过。通过专项整治为全镇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三、自查方法和成效

  我们把纠正“四风”主题活动贯穿在此次专项整治的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加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相关精神,坚持挺纪在前,突出问题导向,认真组织好专项整治。

  一是组织领导,压实责任。我镇多次组织召开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在会上认真贯彻了上级对本次专项治理的相关要求,布署了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并成立了分区域工作小组,强力推进专项整治任务扎实完成。

  二是重点核查**年以来的扶贫资金发放和使用情况、由镇纪委牵头,组织扶贫办、财政所、审计站、经管站对扶贫资金的来龙去脉进行充分自查剖析,尤其是对扶贫资金管理和账目规范,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挤占挪用、公款消费、损失浪费和随意调项等问题,进行严格、深入、细致的专项整治。

  三是采取个别谈话、入户走访、调阅档案、检查镇村公示公告情况等形式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项整治;xx镇成立25个工作核查小组,由市区派驻的第一书记任组长,镇党政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对全镇1460户贫困户进行全面核查,走村入户,全面核查人员信息,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是否存在着扶贫攻坚不坚决不到位,是否存在着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甚至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优亲厚友等行为。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向党委政府汇报,并整理汇总,限期整改。真正做到明确责任,转变作风,

  建立和完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治理长效机制,推进全镇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按期落实、健康运行。

  四是立行立改,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整改落实,同时注重加强问题整改的建章立制工作,制定和完善一批打基础、管长远、治根本的有效制度,达到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的效果。对扶贫领域存在突出问题坚决一查到底,以零容忍的态度抓实抓好专项治理工作,切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

  我镇从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扶贫资金、帮扶措施、帮扶力量五方面入手,逐村、逐户、逐条、逐项进行核查,实地抽查贫困户基本信息和生产生活状况,了解帮扶责任人走访到位情况以及脱贫计划落实情况。我们对检查走访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薄弱之处进行了细致剖析,并研究商讨了整改措施,对发现的问题即刻整改。

  一是通过自查,我们发现了在农村和基层一些主要的共性问题:

  (一)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方面。

  扶贫资金存在着未用于产业发展的问题。各村不同程度存在着扶贫资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一是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跟踪资金去向,确保专款专用。二是通过精准帮扶干部逐户督促产业扶贫资金,使扶贫资金充分利用到发展产业方面,达到预期效果,产生的收益及时发放到位。

  (二)干部作风方面。

  我镇针对扶贫工作中,个别基层干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或者低保对象识别不精准、政策理解不透彻等问题,对8名包村机关干部和8名村级负责人给于全镇通报批评问责和相关的经济处罚。我镇还邀请区扶贫办业务骨干到我镇开展扶贫业务培训,讲解相关政策文件,带领各级干部学懂弄通扶贫相关政策文件精神。针对群众反映个别基层干部扶贫工作中不讲原则,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的情况。镇纪委及时立案调查,对调查属实的新河庄村和柿树园村的两起扶贫领域案件责任人分别予以党纪处分,通过两起案件查处对全镇基层干部形成震慑,扎起篱笆,树好标杆,在全镇营造扶贫领域不敢腐、不能腐的环境。

  通过专项整治,我们发现,镇党委和政府在扶贫领域的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尽管我们高度重视,做了一系列工作,但是与中央省市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确定通过组织召开专题班子会,安排班子成员村户调研落实,及时对扶贫款物发放和使用流程进行跟踪核查,逐项逐块落实,确保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见真章、出实效。

对治理历史遗留问题缺少统筹谋划,对现存问题治理效果不佳的原因篇6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坚决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庸俗哲学和好人主义,坚决克服文过饰非、知错不改等错误倾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内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坚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思想交锋、揭短亮丑,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统一意志、增强团结,建立健全民主生活会列席指导、及时叫停、责令重开、整改通报等制度,坚决防止和克服党内政治生活一团和气、评功摆好、明哲保身的倾向。”近日,自治区党委部署开展了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集中治理工作,聚焦“圈子文化”、“码头文化”、“酒桌文化”、“好人主义”、“权权交易”等11个方面突出问题,坚决整治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为进一步认清“好人主义”的本质和危害,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老好人”绝非真好人!

  时下,我们身边总是不乏这样一种干部:遇事不讲原则、不负责任、不辨是非、不坚定立场,人们称之为“老好人”。他们或是借口所谓的“领导艺术”,批评同志蜻蜓点水、避重就轻,生怕被批评者感到“难为情”;或是你说什么,他都回答“对”,不下定论不表态,有问题就打诨掩饰;或是“脚步”松弛,“硬骨头”不敢碰、“深水区”涉不了,遇到困难绕着走。总而言之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然而,所谓的“老好人”实质上是“伪善人”。这些人表面上与人为善,讲人情、重感情,归根到底是一种讲私情而不讲党性、讲关系而不讲原则的庸俗作风。他们看似慈眉善目、乐于助人,其实就是拿着人民赋予的权力做人情。

  “老好人”信奉的是“好人主义”哲学,任何时候都不想得罪人。但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从来都不怕得罪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就大力倡导“不怕得罪人”的精神。解放战争期间,陈云主持南满分局工作时兼任南满分局财委书记,吕东任南满分局财委副书记兼秘书长。后来,吕东回忆陈云时说:“他十分重视发展生产和物资交流,强调在与兄弟解放区之间开展经济协作时,要讲信誉,做到‘先小人后君子’。所谓‘先小人后君子’,即洽谈协商时,交换什么、何时交换、交换多少,要一一记入合同,并严格履行,说怎样就怎样,不能违约……”

  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始终坚持“不让亲戚沾一点光”;最美基层干部吴栋材拒绝为当地老干部子女安排工作……这些人看似不懂人情世故,不做“老好人”,却一次又一次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我,成为人民群众心里实打实的“好干部”,赢得群众的口碑。他们的一举一动,展现的才是真正的责任与担当。

  毋庸置疑,真正明事理、有原则、讲政治的干部,不但自己不愿做“老好人”,打心底也不会认同“老好人”;有活力、能干事、真团结的党员干部队伍,也不会让“老好人”左右逢源、得利吃香。“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和国家的事业需要有正气、讲原则的干部队伍,需要正视问题、直面问题的认知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文章中就鲜明指出:现在,一些干部错误理解“和为贵”,一味讲“宽容”、讲“和气”,当老好人,对政治原则问题含含糊糊,对大是大非问题做“开明绅士”,对不良现象听之任之,还有的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说话办事看来头、看风向,随波漂,随风倒,这同党性原则是背道而驰的,必须坚决纠正。以当“老好人”为乐事,奉行“好人主义”原则,把党性原则、立场、制度、纪律、规矩丢在一边,这样做,实际上起了纵容党内错误思想和言行的作用,必然会挫伤党组织公信力甚至失去解决自身矛盾、促进团结进步的能力,反倒是误己误人又误党。鲁迅在《骂杀与捧杀》一文中就犀利地写道:“批评的失了威力,由于‘乱’,甚而至于‘乱’到和事实相反,这底细一被大家看出,那效果有时也就相反了。所以现在被骂杀的少,被捧杀的却多。”不被捧杀,正需要防范好人主义。

  纠正“老好人”的歪风,还需所有党员干部共同努力。

  每一名共产党人都要做到旗帜鲜明,不做两面派、不当“老好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亮明态度,与歪风邪气毫不妥协地作斗争;领导干部更应率先垂范,多听诤言谏言、多看实事正事,不给“老好人”自我发挥的机会;党组织要树立正确鲜明的用人导向,重点看为官之德、做人之德,让好干部有大市场、“老好人”没有好出路,让党员干部看到组织需要什么样的人。同时,要在党内营造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批评者要实事求是,不怕伤面子、不怕结梁子地指出真问题,被批评者也要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让一小部分人满意的党员干部绝不是好干部,让人民群众满意才称得上好干部,后者多多益善,才能真正树立起党的良好形象,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对治理历史遗留问题缺少统筹谋划,对现存问题治理效果不佳的原因篇7

  我市交通客运市场秩序问题历来是政协委员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委员们对此也提出了不少的提案或建议,市政府的有关部门针对委员们的每一件提案或建议所提出的问题,认真地进行了整改,并予以答复,应该说效果是显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目前我市交通客运市场秩序从整体上来说,是好的,积极向上的。遗憾的是还是出了“6.29”事件,这说明我市的交通客运工作依然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按照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市政协组织委员一行10人组成调研组,在黄国威主席的主持下,由魏志远副主席亲自带队,于7月3日-10日就6月29日广东珠江电视台、6月30日《南方日报》相继曝光披露的我市区客运市场秩序混乱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视察。调研组先后召集市交通局的有关管理部门、市主要客运企业、客运站场等单位负责人进行座谈,分集体座谈和个别座谈两个形式,共有31人次参加过座谈;同时组织调研组成员到客运站场秩序比较乱、群众反映问题比较多的火车南站进行实地察看。从我们这次深入调研情况反应,我市客运市场主流是健康的,交通主管部门对全市客运管理工作从整体上讲是很重视的,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然而,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赤坎至吴川客运线路和火车南站502车站的秩序尤为混乱,应引起高度重视,进行大刀阔斧地严厉整治,并以此带动整个客运市场更健康、更有序地发展。现将我们这次调研组视察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客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这次深入调研,我们调研且发现,我市个别客运市场之所以混乱,主要存在着如下几方面问题:

  (1)交通部门监管不力,非法营运问题突出。由于我市的交通部门重收费、重办 证、轻管理、轻监控,导致个别环节管理不到位。据悉,目前由私人老板擅自组织捆 绑经营,我市有的客运线路已出现了垄断现象,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客运市场上非法营运问题日益突出。一些无牌车、套牌车、“克隆车”、报废车,非法挂 靠车不受约束管制,直接进入客运市场,给营运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严重滋扰了营运秩序。

  (2)交通缺乏有效规划控制,运力过盛造成恶性竞争。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我市在车辆准入市场方面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控制措施,导致在九十年代初经济过热时期,让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一哄而上,大量购置客运车辆。这样随着时移景迁,经济的不景气,人流量减少,运力过盛问题也随之凸现。据反映,1993年,根据市场需求,我市至海南岛的客运车辆达230多辆,往后随着经济降温,客流量减少,到目前,我市至海南的客运车辆仅存65辆,实际上有25辆就足够了。由于过去几年购置车辆投放市场过多,许多车辆如今又未达报废年限,车主不愿退出客运市场,继续经营,这就形成了车多客少的现实,为产生各自拉客、抢客、争客等恶性竞争埋下了隐患。另外,当前线路规划不合理、不科学,也引发了有的客运线路车辆过多,客源不足;有的线路没有车辆,群众无法乘车的矛盾,给市场秩序带来负面影响。

  (3)有关部门职能重叠交叉,缺乏应有协作精神。据了解,我市的交通、公安、交警、城 管、公路等职能部门在管理工作过程中,都侧重于本部门的利益,收取相关的规费,而相应的监管工作无法做到位,缺少为企业提供应有的优质服务。如公安交警部门办理车辆年审,交通部门则办理二级维护审查;交警部门办理驾驶员年度资格审查,交通部门则办理交通运输上岗证。这样重复收费,使运输企业主疲于应付,苦不堪言。以罚代管,收取规费成了以上部门的主要管理手段。他们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导致一些工作底子不清,管理无力。如每年究竞有多少车辆报废,是那些车辆报废,由交警部门办理,交通部门不清楚。公路部门不理车辆是否在营运,只按部就班地收取公路费等。这些给车辆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再如,客运站场前面公路上出现客车乱停、乱放、乱拉客争客等现象,交通、交警、城 管等部门都应有管理的责任,但常常出现的是谁都不管理,不负责的怪现象。

  (4)交管队伍内部问题较多,严重制约交通执法质量。交管队伍的存在问题主要有这几点:a、交通局领导班子未能及时配齐职数,一段时间,局领导班子只有一正一副。尤其是分管运营的副局长2000年以来更换了四人。领导配备不足,并调整频繁,影响领导班子抓工作的力度。b、队伍膨胀,难堪重负。这是历史形成的。本来按正常的人员配置,包括五县四区在内,我市的交通管理人员有300人已足够,但目前已达1100多人。c、人员准入把关不严,整体素质偏低。多年来,由于进入交管队伍的人员大多是照顾关系,导致整个队伍文化素质不高,交通执法也难于达到工作要求。d、以罚代管,执法工作只停于表面,时有出现执法不公、不文明,甚至不作为的现象。e、忽略基础建设,内部机制不完善。由于市(县、区)之间缺乏统一的统筹管理,内部关系难于理直,无法监控。f、少数执法人员有违法乱纪行为。据客运企业主反映,(可能存在,但无法查实)有个别的交通、交警部门工作人员为了收取保护费,索取实惠,甚至参股,不惜与个别运输企业主,甚至非法营运者勾结,沆瀣一气,故意放行无牌车、报废车、套牌车,纵容非法的拉客、抢客、争客等欺行霸市行为,直接导致客运市场出现秩序混乱不堪的现状。

  (5)站场建设滞后,监管松散无力。在这些年的发展经济工作中,我市对客运站场的规划重视不够,导致我市目前的49个站场基础设施落后,绝大多数都达不到上级的规定要求,无法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兄弟城市相比,也无法满足当前的客运市场需求。在这一基础条件下,各个站场的管理也显得松散无力,据运输企业负责人反映,车站内车辆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但交管部门派驻站场的工作人员,代罚代管,一年来从未扣过一辆车的牌证,这样管理自然无法维持客运站场应有的秩序。

  (6)恶势力渗入市场,交管人员执法艰难。据了解,在我市的客运市场上,一些效益较好的运输线路常常被一些带有恶势力的非法人员所滋扰,这些人欺行霸市,沿路设站,经常挑起争客、拉客、抢客,甚至殴打旅客的不法行为。就在我们调研组实地视察火车南站时,还遇到了类似的事件。面对这种违纪违法行为,交管人员上去执法纠正时,也常受到一些人的殴打、围攻、阻挠和恐吓。据交通部门反映,去年以来,全市一共发生了7起交通执法人员被殴打或车辆被砸烂案件,至今无法破案。鉴于这一状况,我市的相当部分交通执法人员也产生了畏难情绪,不敢执法。

  二、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调研组提出如下建议:

  1、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端正认识,统一思想,及时补救,尽快把整顿客运市场秩序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用铁手腕整治客运市场。客运交通维系着人民群众千家万户的生活,改善交通是我们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范畴。希望我市政府与交通管理部门通过这次省新闻媒体曝光披露事件,深刻反思,端正认识,积极补救。交通秩序的混乱不仅妨碍我市交通建设,给我市广大群众乃至外来客人带来出行不便,而且损害了我市形象,影响到我市的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在反思的基础上,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全面投入到治理整顿的工作中去。

  2、以新闻媒体曝光事件为契机,从严从速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治理专项工作。我市的交通、交警、公路、城 管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尽快联合组成综合整治队伍,在全市范围内对道路运输市场进行全面整顿。对交通秩序反映问题较多的场站和线路,特别是赤坎至梅菉线路和火车南站客运站场要严加监控,严厉打击非法违章营运车辆,惩处车霸、路霸,全面清除套牌车、报废车、非法挂 靠经营车以及“克隆车”,坚决堵住交管过程的灰色地带,正确对待治理公路“三乱”中的有关上路检查的条文,各方积极配合,通力合作,确保我市客运市场秩序不再发生任何混。

  3、认真整顿交管队伍,强化执法岗位职责。我们要交通管理部门要从内部管理入手,加强队伍整顿和纪律教育。要制定出严明的奖惩考核办法,落实岗位责任,要表彰先进,惩罚落后。对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作风有问题的人员,要严肃处理。尤其是严厉清查在工作过程中与非法营运分子互有勾结,收取保护,索取利益的有关人员。严重者,要提交司法部门处理。要通过培训教育等手段,提高交通执法人员的业务理论和知识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执法水准。要采用优胜劣汰的机制,设法精简庞大的交通执法队伍,解决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这一突出问题。

  4、明确交通管理职责,完善交通管理机制。建立和保持一个良好的交通市场秩序,是一项要求各方面都密切配合的社会工程。我市的有关管理部门交通、交警、城 管以及有业务关联的公路局等,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力戒过去那种只顾部门利益,不顾社会影响,有利则争相插手,无利则摆手不理的错误作法,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彻底改变以罚代管,重收费,轻管理的工作作风,根据实际制定出一套长期稳定的业务管理机制,投入实际管理工作中,要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同时,又要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相互沟通,相互配合,争取把我市交通的各项管理工作做细做实。为运输企业提供应有的优质服务。建议市政府重新修订火车南站广场的有关管理规定,理顺有关部门管理职责,从而尽快改善南站的管理面貌。

  5、建立科学的宏观调控机制,把好车辆准入市场关卡。建议我市的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市场的供求发展趋向,建立起一套相应的长期科学调控机制,对运输车辆准入市场进行严格把关,避免过多车辆进入市场,形成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要科学配置好各条客运线路的车辆,使之有足够的客源要求,又能方便人民群众。对现有的过剩客运车辆进行重新登记,启动二次准入机制,确保客运市场健康、有序。要密切注意客运市场的发展动向,对承包经营、捆

  绑经营进而造成的垄断现象,要给予及时纠正,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6、加强运输站场建设,规范运输站场管理。我市在今后的规划建设中,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搞好运输场站建设。一方面要切实改变当前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另一方面要加强站场内部管理机制的整顿,配备相应的高新科技工具,对站场车辆进行有效的科学监控和管理,力争使我市的运输站场达标,跟上时代步伐,走上规范。为创造良好的交通秩序提供必要的条件。

  7、坚决清除车霸路霸、欺行霸市行为,尽力净化运输环境。我市的公安部门要积极配合,密切关注渗入我市运输市场的恶势力动向,一旦发现有恶势力背景的人员干扰市场秩序现象。即从严从重给予打击,特别是要打击霞山南柳村的个别带有恶势力性质不法分子,设法将这些不法分子从运输市场上清除出去。同时要坚决排除权力干预,让不法分子找不到靠山。伤害交管执法人员的有关案件,促拿肇事者,追究相关责任,切实保护好交管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使我们交管人员,人人无畏执法,归还我市一个法净的运输环境。

对治理历史遗留问题缺少统筹谋划,对现存问题治理效果不佳的原因篇8

  一、清理工作依据和工作目标

  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进工程治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招标投标法》和《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合同法》、《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建设项目开展全面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完善管理制度,着力解决工程建设中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维护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秩序,促进工程建设市场健康发展。

  二、清理范围、内容及问题处理方式

  清理范围:对xxxx年以来新开工、投资额xxx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工程项目进行排查,检查处理工程项目涉及的施工、监理、勘察设计、招标代理等单位和个人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

  清理内容:

  (一)无资质证书的企业、个人或者有资质证书的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利用其他企业的资质及名义投标或承接工程。

  (二)通过出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其他方式,允许其他企业或个人以本企业名义投标或承接工程。

  (三)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可以认定为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的行为。

  问题处理方式:对清理中发现的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违法违规的市场主体,视情节轻重,给予限制市场准入、降低或取消从业资质、吊销执业资格、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对主动查找、纠正问题的可视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理;对顶风违规、边清边犯的,长期挂靠借用、违规出租资质的,特别是涉及金额巨大、发生安全质量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加大处罚力度,直至清出工程建设市场;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同时,要将企业或个人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列为不良行为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x月xx日前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完成动员部署工作,并将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或工作计划)、分管领导、联络员名单及联系电话一并报县治工办

  (二)排查阶段:x月中旬以前,局治工组组织开展工程建设涉及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代理招标情况自查,并认真填写《工程建设中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专项清理汇总统计表》,并按要求上报县治工办。

  (三)重点抽查阶段:x月底前,市治工办将组织有关部门对此次专项清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组织领导不得力、自查自纠和全面检查不认真的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进行重点督查。

  (四)总结提高阶段:x月上旬,组织开展专项清理工作“回头看”,剖析问题,总结经验,宣传典型,巩固专项清理取得的成果。x月xx日前,报送专项清理阶段性工作总结。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近年来,工程建设中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比较突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工程建设市场秩序,给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容易诱发腐败问题。

  因此,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教体局成立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专项清理的责任科室,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推进计划和责任人,真正做到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按照中央和省、市、县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依法治理,确保工作落实。

  (二)明确责任,认真组织排查。要对照工作任务时间进度和各项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工程项目排查工作,采取看现场与查资料相结合的办法,逐一进行清理排查。在排查中要做好相关工作记录,填写相关报表。要全面清理违规问题,不仅要清理挂靠借用资质投标的问题,更要清理纠正为了收取“管理费”等利益而违规出借资质的问题。专项清理工作中发现重大违法违规线索及时上报县治工办。

  (三)认真总结,完善管理制度。要针对专项清理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和廉政风险防控制度,认真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推荐访问:治理 谋划 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