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区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全县上下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我县疫情传播基本阻断,企业运营基本恢复正常,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消费需求逐步释放,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和重要产品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929万元,同比增长23.7%,较上年同期回落8.9个百分点,比全区和全市平均水平分别高6.5和2.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667万元,同比下降24.2%;第二产业增加值70723万元,同比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204539万元,同比增长4.2%,较上年同期上升3.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38:56。
一、经济运行特点
(一)农业经济大幅下降。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全县实现农林牧业总产值26304万元,同比下降26.7%,较上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2225万元,同比增长23.5%,较上年同期上升5.6个百分点;牧业产值24506万元,同比下降28.6%,较上年同期下降29.6个百分点;农林牧服务业产值673万元,同比增长2.4%,较上年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县生猪存栏0.6万头,同比增长25.7%,生猪出栏0.2万头,同比下降56.2%;牛存栏5.4万头,同比下降2.5%,较上年同期下降25.7个百分点,牛出栏2万头,同比下降32.5%,较上年同期下降32.6个百分点;羊存栏88万只,同比增长42.3%,较上年同期增长32.6个百分点;羊出栏27.2万只,同比下降23.5%,较上年同期下降23.8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运行趋缓。一季度,全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比上年同期回落25.2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比上年同期回落28.2个百分点,较2月份回升38.2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7.6亿元,同比下降22.6%。其中,重工业实现产值9.6亿元,同比增长5.8%;轻工业实现产值8亿元,同比下降25.5%。
(三)服务业实现稳定增长。一季度,服务业行业呈现出“四增三降”态势,其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2264万元,同比增长0.8%;房地产业商品房销售面积76229 平方米,同比增长73.5%,实现增加值9580万元,同比增长7%,较上年同期上升5.9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22384万元,同比增长0.8%;非营利性服务业49988万元,同比增长23.2%,较上年同期上升23.9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22363万元,同比下降9.2%,较上年同期回落9.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375万元,同比下降5.4%,较上年同期回落27.9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2249万元,同比下降28.6%,较上年同期回落25.9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降幅较大。一季度,全县固定投资同比下降7.4%,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0.2个百分点。从隶属关系看:县属投资占全部投资的94.3%,同比下降22.6%;区属投资占5.7%,同比增长385.7倍。在县属投资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2.2%;500--5000万元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9.2%;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同比下降47.9%;基础设施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0.9%;民间完成投资同比下降26.3%。从建设性质看:全县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87.0%,占县属投资比重为6.3%;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25.2%,占县属投资比重为20.5%。从投资产业分布看:一季度,全县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97%,占县属投资比重为0.2%;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2.2%,占县属投资比重为47.3%;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24.2%,占县属投资比重为52.6%。
(五)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回落。一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8329万元,同比下降8.4%,较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比全区水平高8.2个百分点,比全市高8个百分点。从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0272万元,同比下降6.3%,较上年同期回落9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058万元,同比下降22.6%,较上年同期回落40.3个百分点。
(六)财政金融稳中有升。一季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98万元,同比增长23.6%,较上年同期上升2.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5623万元,同比增长22.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8695万元,同比增长2.2%。其中财政八大支出97452万元,同比增长8.4%。截止3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7.2亿元,同比增长3.0%;各项贷款余额229.9亿元,同比增长5.4%;居民储蓄存款期末余额70亿元,同比增长7.2%。
(七)城乡居民收入下滑。一季度,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0.6元,同比下降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54.7元,同比下降6.5%。
二、新冠肺炎对全县经济发展影响
2月23日,全县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议,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2月下旬到2月份是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最吃紧的阶段,疫情致使人员管控,商贸流通受阻,工业企业停工停产,畜禽交易市场关闭等问题,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一)农业经济严重受损。根据我县气象条件和农时节点,种植业一般从2月下旬开始正值春耕物资的准备阶段,随着中央和区市防控工作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县委、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及时储备春耕物资,有力保障了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疫情对种植业的影响较小,但是,疫情对养殖业影响较大,畜禽交易市场关闭,交通运输管控,流通环节受阻,畜产品销售不畅,导致养殖业生产周期加长,养殖成本上升,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一季度,全县牛、羊、生猪、家禽出栏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2.5%、23.5%、56.2%和49.3% ,产量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749吨、236吨、224吨和299吨。
(二)工业经济大幅下降。企业发展受疫情影响较大。从企业生产时间看,2月份基本保持正常生产,2月底至2月份大部分企业停工停产。疫情防控期间,除风光发电企业和粮油加工类企业基本正常运行外,其他企业基本停工。3月份企业复工复产,生产经营逐步恢复正常,工业企业生产时间与往年同期相比减少40天左右。从企业产值看,2-2月份全县6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2亿元,同比下降 48.3%,2-3月份规上工业实现产值27.6亿元,同比下降22.6%。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下降28.2个百分点。从工业行业看,全县工业十个大类行业中有5个行业产值同比下降幅度较大,纺织业产值同比下降32.3%;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产值同比下降55.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产值同比下降23.0%;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同比下降5.0%。
(三)第三产业部分行业增速回落。一季度,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较上年同期上升3.9个百分点,是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据统计资料显示,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第三产业比重为22.8%、6.2%、2%、22.7%、9.2%、20.9%和47.8%;增速分别为-9.2%、-5.4%、-28.6%、0.8%、7%、0.8%和23.2%。受疫情影响,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增加值呈现负增长或略有增长,这是受疫情影响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四)重点建设项目开工迟缓。今年我县重点建设项目232个,总投资292.3亿元,计划完成年度投资223亿元。疫情期间,部分新开工建设项目由于受疫情管控限制勘测、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延迟,使项目开工、投资入库等受到严重影响;续建项目在3月25日左右开工,但员工复工率低、物资运输不畅或跨省返岗及跨省运输手续繁杂等因素的影响,使企业务工人员返岗不到位,开(复)工迟缓,施工进度缓慢,形成投资量小,直接影响了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进度。
(五)商贸流通行业受到冲击。受疫情影响,批零住餐业损失严重,其正常运营时间与往年同期相比平均减少40天左右,2月底到2月份期间,除个别药店、粮油店经营外,大部分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关门停业。一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8.4%,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同比下降6.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同比下降22.6%。
三、对策建议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一步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区市县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一)抓实农业产业,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农业产业发展带动能力;积极推动种植结构调整,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进一步强化农业抗风险能力;做好全县畜牧业补栏出栏,确保生猪、牛、羊、家禽等畜牧业正常生产,促进全县牧业生产正常有序发展。
(二)抓优化服务,加快企业达产增效。强化培育力度,不断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工业新增长点,充分发挥中小型企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作用。同时,加快推进骨干企业、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落实惠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县关于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帮助企业积极争取金融贷款、减税降费等支持,深入重点企业和园区加大宣传和扶持力度,全面做好企业的生产要素保障工作。深入停减产企业调研,深入重点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解决企业存在问题,推进企业加大生产,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开工复产,扭转工业经济低迷局面。
(三)抓项目建设,提升经济发展动力。狠抓大项目的储备和引进,当前全县还处于以投资建设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县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关键要靠投资拉动,保持投资平稳较快增长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和保证,而投资总量的扩大主要依靠重大项目的支撑和拉动;要抓好抓实重大项目的推进,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工作,及时解决项目推进的瓶颈制约和生产要素保障问题,督促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力争使投资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
(四)培育限上企业,拉动全县消费增长。加大力度培育新的限上企业。各有关部门应采取与规上工业一样的培育和扶持政策,促使我县限上企业上规模,提升消费比例;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主动适应时尚化、个性化及生活化商品和服务消费新特点,围绕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消费领域,采取有力举措,鼓励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智能消费、体验式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制定激励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纳规上限,在个体业绩增长受限的情况下,扩张规模个数。
(五)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七大行业占比悬殊,特别是非营利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近50%,三产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非营利性服务业,其增速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影响该行业的支撑指标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五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的增长速度,而这些行业的工资增长是有限的。因此,加快其他行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六)强化运行调度,做好经济运行监测。新冠肺炎疫情对一季度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为了确保完成全年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期目标,各有关部门、乡镇齐心协力,科学谋划2022年工作,密切注视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做好预测、预警和研判工作,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进一步提高经济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切实抓好纳规入统工作,健全完善部门统计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切实做好本部门、本行业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的统计工作,做到应报尽报,应统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