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高新区调研座谈时讲话,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今天到高新区调研,看了一些企业和在建的项目,听了两个开发区的汇报,对两个开发区近期的发展情况、当前的发展态势、未来的发展规划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是我第三次来,X年,我带领X市党政代表团到两个开发区参观考察过,今年X月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我也来过,走的路线、看的企业都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过去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今天作为市委书记,责任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看得要细一些,了解得要具体一些。高新区X年设立,走过了X个年头,工业产值突破X亿元,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确定X年X亿元X亿元的目标,也是非常宏伟的。经开区自X年开始建设深圳工业园,只有短短X年时间,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还不到一年,今年上半年实现工业产值X亿元,X年确定X亿元的目标,以X亿元的底子,提出X亿元的奋斗目标,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可以说,高新区的发展适应了X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适应了X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适应了产业快速发展平台建设的需要,适应了城乡一体化和农民向城市转移的需要,承担了X快速发展的历史使命,也承载了X振兴繁荣的使命。在这个相对不具备优势的区域,在这么短的时间,能够实现这么快的发展,是非常不容易的,成绩是巨大的。在这里,我们需要表达的是,对高新区的决策、规划、建设,包括对在这里工作、生活的所有领导者、决策者、建设者的深深敬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省委、省政府对X的发展、对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X书记在今年X月“一主两副”X办公会上,明确提出建设产业X、都市X、文化X、绿色X“四个X”的定位。高新区如何走在建设“四个X”的最前列,是我们今天调研的主题。我认为,这里有五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认真考虑和研究。
一、两个开发区要成为X经济跨越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所谓龙头,它的意义在于带动;
所谓引擎,它的作用在于加速。没有龙头的带动,没有引擎的加速,X的快速发展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到X的第三天,就选择最具活力、最有希望的高新区作为调研的第一站。两个开发区要成为真正的龙头和引擎,首先是对两个开发区在X未来产业发展中要担当的作用要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和思路。X跨越发展的势头很好,建设“产业X”大有希望。但这种希望,既要建立在雄心壮志上,也要建立在科学理性上,光有雄心壮志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科学理性的精神,把雄心壮志变成脚踏实地的行动。所以,我们现在就需要非常科学理性地对“产业X”进行规划。当然,这种规划有一个逐步认识、深化的过程。从现有的基础和发展前景来看,从两个开发区汇报的情况来看,有五大板块应当成为我们今后的主导产业。第一个板块是汽车。“三个百万”,脉络非常清晰,应当坚定不移地推进。不要以为X的汽车产业达到了X亿就大了,这只是相对我们其它的产业是大的,但从中国整个汽车产业来看还很小,即使做到X亿、X亿也不算大。第二个板块是汽车零部件。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平台,再往前走,象前些年那样高速发展,可能性不大。由于X的汽车产业所占比重过大,这样一种趋势,就必然牵制整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那么,这一块靠什么来补呢?就是要靠我们的汽车零部件来补。我们的优势在整车,整车发展很快,今后要通过零部件产业的快速扩张和发展,把汽车这一板块补回来。第三个板块是以军工为主体的现代装备制造业。这是X的优势,我以前在省发改委管工业、省政府联系工业时,常到X看军工和东汽公司。军工过去民品少,对地方的贡献少,但现在军民结合,国家对军工民品产业的扩张投入强度很大,这为军工的发展、为军民结合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机遇。我们要义无反顾、毫不犹豫的为他们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发展政策和发展平台,让他们在X扎下根来,能够快速发展壮大。就象航宇的座椅,如果能够延伸到火车、汽车、民用飞机等,就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军工企业具备的优势是资金实力、技术实力,我们就是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和政策,这两者结合好了,X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就有广阔前景。第四个板块是电子信息产业。我们的规划是做到千亿级,虽然现在还看不到有多大的基础,但我认为这肯定是今后的一个方向,未来的发展是大有希望的。第五个板块是新能源产业。既包括新能源汽车,也包括节能新材料、光伏产业等,都可以归为新能源产业。目前,全国准备搞X个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有支持,X发展新能源产业很有基础,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个机遇。我到X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争取X成为全国的新能源示范城市。围绕这五大产业板块的发展,我们现在需要抓紧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做好产业聚集区的规划和建设。要以聚集做规模,以规模推动高端,以高端化带动产业综合效益的提升。现在这五大板块,能够形成规模效益的,或者说正在形成规模效益的,也就是汽车板块这一个,其它还说不上。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高新区和经开区在产业定位上一定要明晰,高新区做什么,经开区做什么,应该各有侧重。我们是一家人,不能自己搞内耗式竞争,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互补式的竞争。对此,市委、市政府要在充分调研、充分尊重两个开发区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把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确定下来。并且,在两个开发区的新区规划中,要避免无选择的引进那些非产业集群的企业进入产业聚集区。过去开发区起步时期,什么项目都可以进,什么企业都可以要,但现在不行,在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不能这么做,宁肯慢一点,也绝不能把非产业集群的项目放在产业聚集区。如在新能源发展区域内,所有与新能源无关的项目,无论有多好,都不能在这里落户,都不能进来。不然,就会出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对历史负责。我们共产党人要有这样一种胸怀,就是我们这一代为下一代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也是对这个地方的贡献。今天的调研,我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就是两个开发区产业定位问题迫在眉睫,新区建设中产业聚集区规划问题迫在眉睫。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好,两个开发区虽然是国家级的牌子,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开发区。
第二,要做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规划和建设。调研中,与几个企业家交谈,我感到我们的发展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历史形成的,是客观存在的,集中反映在满足企业需要的配套功能还不完善。比如,新日反映的物流不发达、成本增加等问题。如果对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不重视、不抓紧,不象引进工业项目一样重视,我们就会丧失优势。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与我们五大产业板块相关的研发机构、设计机构、物流企业、检测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品牌营销机构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列入议事日程,要有规划,要抓紧做。为什么电子产业聚集在中关村和深圳,就是因为那里产业配套环境好,所有相关产品在电子产品市场都能买到。如果在高新区能够实现产业配套,企业自然就愿意来。这不是体现在国家级的牌子上,而是体现在国家级开发区与产业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对公共服务平台给予的引进政策应远远优惠于对产业的政策。这一点,一定要非常清楚,一定要引起重视。
第三,要抓好产业人才队伍和技工队伍的规划和建设。我们这五大产业板块的发展,要有人才作支撑,包括研发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工队伍等。如果不重视这些队伍的建设,五大产业要形成千亿以上的产业规模是不可能的。昨天我到政协时提出了三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关于大学本地化的问题。大学本地化不是说要招本地学生,而是大学要以服务本地经济为主。我们现在没有某些专业没关系,完全可以引进。比如新能源汽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X工业大学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都有非常强的研究院所,我们可以和他们联合,让他们到襄樊学院、到开发区来办研究院所。如果我们确定的这五大板块都能够与这些高校联合办研究院所,我们的竞争力就一下子上来了。把这些工作做好后,我们就能够与这些产业相配套的职业院校签合同、办分校。职业院校就是相关产业的人才培训基地,招的学生如果学制是一年,前X个月学理论知识,后X个月学专业技术、专业技能,一毕业就是具备上岗条件的技工。凡此种种,都是增强高新区综合竞争实力,实现我们宏伟目标的基础性工程,要抓紧抓好。
二、两个开发区要成为X新都市的样板和窗口。建设“四个X”,其中一个就是建设“都市X”,包括我们的老城区改造和新区建设。老城区改造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所付出的成本要远远高于新区建设。新区和老区,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这不是人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现在领导干部的认识水平、眼界和以前大不同了,会在新区规划和建设上避免重走以前的老路。但如果我们还重走以前的老路,就是一个大问题了。到西安高新区,大家看到的不是一个开发区,而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大都市。到我们这来看,开发区就是开发区,里面装的都是工厂,没有大都市的样子,注定以后不能成为一个新兴的城市新区,仍旧是一个待改造的开发区。经开区和高新区要成为新都市的样板和窗口,要实行“四个转变”:第一个,就是要以产业为主体向以人为主体转变。开发区要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但首先要满足人的需要。第二个,就是要以开发区为代表向以城市功能区为代表转变。我们不仅是一个开发区,更是一个以什么产业为代表的城市新区。第三个,就是以企业自主配套为主体向以城市分区配套为主体转变。以前,我们就是划一片地给企业,企业自己搞配套,自己搞居住区、通勤车等。今后不是这样了,一个产业类就是一个主题城市社区,不需要企业做什么,企业就是做自己的产业,所有的服务全是按照城市功能区来规划的、来提供的。第四个,就是要以产业工人和农民工为主体向城市市民和居民转变。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主人翁的责任感。如果是过客、是打工的,对这个地方就没什么感情,对这个城市的发展就没什么责任。但如果是城市的居民、是市民,对这块土地、对这个城市就有责任感了,主人翁和非主人翁是大不一样的。我们在大规模招商引进一些企业主体的同时,要加大对城市综合体、主题公园、文化社区等的引进、建设、开发力度,真正实现转型。现在要学习西安,西安虽然在西部,但是非常漂亮,高新区都要带队去学习。一定要对现在已经建成、比较粗放的产业园区,包括企业进行重整,对新开发的区域一定要下决心规划好、建设好。在这个问题上,宁肯慢一点也不要走回头路。
三、两个开发区要成为X改革的示范和开放的代表
“文化X”的内涵,既包括历史文化的沉积,也包括现代精神的塑造,还包括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开发,输出城市的形象。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现在需要做好的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是要引领X的城市精神。我们建设的深圳工业园,牌子很响亮,可以举这个牌子把深圳的企业引进来,这一点当然非常好。但更重要的是,在引进深圳的企业向深圳工业园聚集的时候,要学习深圳这个城市改革的勇气、创业的风气。改革和创业精神,是深圳最引人注目和令世人敬仰的两个标志。我们不能学其形而不学其神,在引进深圳企业的同时,深圳工业园要成为学习深圳改革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平台,成为展示我们内陆地区追赶深圳的一个窗口。当然,我们X赶上深圳做不到,但我们在某些方面是可以赶上的,这不是指经济规模,而是指城市的形态,或是产业的结构,或是城市的管理,这些方面我们赶上深圳,应该是可以的。
二是要成为经济合作、协作的一个典范。两个开发区要协调发展,第一要靠组织调整。第二是两个班子要大气,争一个项目固然可喜,但让一个项目更加可贵。争一个项目肯定付出很大,但为了产业聚集的需要,为了功能建设的需要,让一个项目贡献就更大。两个开发区的两个主官、两个班子、两个团队,要大气,不要搞内耗,有大气才能成大材。
三是要创造无差异的服务环境和效益。我们X虽然是省域副中心城市,但跟沿海开放城市比差距大,就是跟省内的东部如X、X、X相比,在区位上也有很大的劣势。区位上的劣势一定要靠高效的服务和优良的服务环境来弥补。标准就是一条,深圳怎么做的、跨国公司需要的,就是我们服务要达到的标准和水平。第四是要做品牌设计和推广。对于这个问题,有两个效益要发挥,一个是通过我们招商团队,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挖;
另一个就是把我们两个开发区规划好、设计好,之后通过品牌的设计和推广,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打响品牌,让更多与这个区域相关的产业慕名而来。做好这点,事半功倍。比如,一说到光谷,人们就知道是东湖高新,产业自然往那儿去。我们要有清晰的品牌意识,不遗余力去培育、去推广,一说到X高新区,让业内人士都知道,与之相关的产业都往这里来,这比我们单个点对点地招商效益要高得多。这也是领导经济工作的一个方法。两个开发区要成为改革的示范和开放的代表,要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和新的体制机制,来组织开发区建设。
四、两个开发区要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聚集人才的高地
今天,我非常欣喜地看到在座的两个开发区的领导班子成员中,有几位是从国内外引进的高材生,也非常高兴地听到两个开发区在“十四五”规划中都把人才引进作为重要战略,这很好。我们两个开发区今后的核心竞争力一定要实行重大转变,由过去主要依靠便宜地价等低成本竞争,逐步向依靠人才、依靠配套能力、依靠软环境竞争转变。这其中,首要的就是人才。在引进人才上,市委组织部在两个开发区一定要敢于突破,大踏步前进。对两个开发区引进人才,要允许他们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不受市里政策的约束,只要是开发区建设需要的,就要大胆去做。第二,组织部门要担当一个责任,就是要把我们引进的人才使用好。使用好的标志,一是要在开发区使用好,二要把培育的这些“种子”逐步向县(市)区选派,带动我们全市的发展。两个开发区是人才引进的摇篮,是人才聚集的高地,也是我们X发展的“黄埔军校”。两个开发区在引进人才上要有胸怀,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是有成本的,但他们的贡献要比付出的成本大得多,比创造多少亿产值的贡献要大得多。
五、两个开发区要成为各部门服务经济的考场和服务经济优劣的标准
我们检验一个部门对X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贡献大不大,首先是在开发区。这个地方是考场,是检验的标准,所有改革的举措都要在高新区来做。对市直各个部门服务的评价好还是不好,首先要听两个开发区的意见,听两个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这个地方是考场,是各个部门服务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考场,是部门服务经济发展优劣的重要标志。各个部门对开发区的服务,第一要帮助两个开发区破解难题,如土地、资金、审批、环保、拆迁、生活设施配套等,都要全力以赴支持。第二要支持两个开发区改革,不要说部门是怎么规定的,只要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部门的规章不能约束两个开发区的改革,不能为两个开发区的改革设置障碍,不能以部门的规章约束两个开发区的发展。我们要赋予两个开发区最大的自主权,这个问题还要具体研究落实。
会后,请两个开发区按照确定的“十四五”目标,拿出具体规划、具体方案,提出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列出一个清单,先请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组织有关部门讨论一次,能形成一致意见的就抓紧去做、去落实;
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的,列出具体原因是什么,部门是什么意见,开发区是什么要求,梳理出来,报上来。之后,我和必雄同志参加,在两个开发区分别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对这些问题逐个加以研究解决。这个工作要抓紧落实。总之,我们要通过X年的努力,使高新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努力进入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