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疫英雄事迹素材((10篇)),供大家参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中医师争相请战,全力以赴救治每名患者,用汗水和智慧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固防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抗疫英雄事迹素材(十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抗疫英雄事迹素材篇12月12日晚,早过了下班时间的急诊科护士王欢欢脱下防护装备,正用手轻揉自己的脸,想缓解一下长时间穿戴隔离面罩在脸上磨出的印记。虽略有疲色,但她的眼眸里仍透着刚毅与坚定。
在疫情期间,王欢欢不仅承担急诊科的本职护理工作,还是医院发热门诊的专职护士。春节前她就进入发热门诊值守,连续在一线奋战十天,整个春节假期都没有休息。有同事关心她“别这么拼,休息一会”,她笑着反问“没事,我是党员,关键时候我不上谁上”。老家的亲人曾问她“春节还回来吗?”,她只能推说工作上忙可能还回不来。她不敢告诉年迈的父母,自己在“危险”的地方值守,对年幼的孩子也只能忍下思念,早早送回老家,连年夜饭也只是在医院匆匆对付。
每次进入发热门诊工作王欢欢都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防护口罩和护目镜,为了减少防护装备的穿脱次数,她时常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工作,毫无怨言。
她因为基础扎实、技术到位,还同时承担起发热门诊护理带教老师的职责,指导进入发热门诊增援的护理人员及收款处非医人员如何做好防护、规范工作。每天下班前,她都抽出时间耐心指导年轻护士解决发热门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细心的她还发现进入发热门诊的患者大多非常紧张、害怕,她就主动和患者聊聊天、说说话,安慰他们。不少患者在她的疏导下平复了心情,每每看到患者放松后的神情,她都感觉工作没有白费,自己心里也暖呼呼的。
在与疫情的正面交锋中,发热门诊的一线医护人员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他们奋战一线,尽己所能,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贡献着自己的专业力量。
抗疫英雄事迹素材篇2今年寒假过的不太安稳,因为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的到来,让每个人心提到嗓子眼,祈祷着疫情快点儿过去。当我们在家开开心心地过春节时,他们在奋斗,奋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病毒前,我们是如此渺小,但来各个地方的白天使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奋斗,他们是疫情中的逆行者!最美的逆行者!
已经高龄的钟南山爷爷本应是退休的年纪,他却在祖国和人民最需帮助时站了出来。在1月28日,钟山院士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道,“明确疫情还是局部大爆发,相信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期间几度哽咽,眼含泪光。有人曾这么评价钟南山院士: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园丁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他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
亲爱的“白衣天使”们,此时你们可能还在医院努力着,为了全国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奋斗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风波,你们没有退缩,而是始终坚守着你们各自的岗位,为了人民的安危,没有任何时间去陪伴自己的家人,还有为了更好地工作,女护士剪了自己的一头秀发变成了短发,那本该白白嫩嫩的一双双手却因为长时间的浸泡已经脓肿了,这一画面真的叫人心疼。
希望我们可以顺利渡过难关,我们都在等你们归来,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抗疫英雄事迹素材篇3覃_美,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同时又是一名普通的党员,自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和所有奋战在抗“疫”战线上的所有“战士”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而努力。
她,瘦小的身躯里充满了大大的能量。她总是骑着电动车,为值守关卡的工作人员送水、泡面、纸巾等物资,同时做好考勤、排班、协调等工作。只要镇北社区关卡守护群有人提出需求,她便有求必应,急人之所及,第一时间赶到需要帮助的同志身边。无论刮风下雨,总能看见那一抹穿梭于生活小区、巷口的身影,哪里需要,她就去哪里。镇北社区共设置有29个关卡点,做好这些关卡点的后勤保障工作并非易事,但覃_美同志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她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自1月28日以来,覃_美同志和全体镇北社区的所有工作者、党员志愿者,街道办同事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备齐疫情防控宣传单、入户登记表等赶往社区各个小区、街道楼幢,街巷进行入户防控排查、信息采集。前期作为社区“防控小组”,主要负责不间断地对社区开展宣传、巡查、排查、入户走访等工作。同时通过移动喇叭,张贴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把防疫知识传递进市场、小区楼幢。为确保不遗漏一个家庭,做到无死角全覆盖,每天都要穿梭在每一个楼幢,每一个单元,每一个住户之间进行采集,排查登记。与此同时,发挥党员的积极性,组织开展流动党员疫情防控宣导,为疫情防控自愿爱心捐献等工作。
她说:“防疫工作尚未成功,仍需努力。经过这次的经历与考验,在今年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以更加饱满热情,更加自信地投入到社区的工作中,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是的,正如覃_美同志所言,目前,我们仍需咬紧牙关、齐心协力抗击疫情,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抗疫英雄事迹素材篇4陆洪华老师,年过半百,精神矍铄,是一位优秀的临时代课老教师,也是一位深受学生和家长爱戴的老教师。
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给这位老教师带来了新的难题——线上教学。为了保证线上工作的顺利进行,陆老师用自己的执着和良苦用心诠释着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不会上网,更没用过线上教学平台软件,这是他成为“网课主播”的最大难题。为了班级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他“三顾茅庐”,主动向年轻教师讨教方法,边学边用手机录下来,回家反复看,不断给自己“充电”,在“钉钉”平台上反复操作实验,终于学会了使用钉钉教学、打卡、发布作业……
为了保证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让每一个孩子不掉队,陆老师每节课都要对迟到、没上线的学生进行统计,并与家长及时沟通,督促学生按时参加在线学习活动。一、二年级总有几个孩子不在线,在与家长电话沟通无果的情况下,他绕过一道道疫情防控“关卡”徒步十几里,亲自到学生家里去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有几个孩子的父母不在家,爷爷奶奶年龄大,不会操作手机,他就亲自上门“教学”,一次,两次,三次……对那几个孩子,他始终“不离不弃”。这就是一位优秀教师的工作热情!
为了保证线上教学的效果,他放弃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主动利用晚上时间给学生线上“开小灶”。虽然他付出了线下教学两倍甚至更多的精力,但他从不喊苦喊累。这就是“老黄牛”精神的真实写照。
抗疫英雄事迹素材篇5李文亮(1985年-2020年2月6日),男,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生前为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因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
2020年1月8日,他接诊了一位82岁的女性患者,就诊的疾病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他说:“我们平时接触患者也没有做特殊防护,病人来的时候也没发热,我就大意了。不过,第二天也就是9号,她就发烧了。等她CT做完,我就高度怀疑她是病毒性肺炎。因为CT显示,她的症状是‘双肺磨玻璃样病变’,这是病毒性肺炎的表现。而且,已经排除了常见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情况。不过,因为医院还没有用于检测确诊病人的试剂盒,当时并没有给她确诊。她1月8号住院,我1月10号就出现了咳嗽症状。随后他的病情也发展出现严重症状,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在住院期间他说:“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恢复以后还是要上一线。”
抗疫英雄事迹素材篇6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感染病学家,她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时期,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为浙江取得抗击“非典”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在春运临近高峰,武汉疫情呈蔓延趋势时,她顶着压力,几度建议“封一座城,护一国安康”。党中央迅速采纳了她的建议,有效遏制了病毒的扩散,这一举措不知让多少人保住了健康和生命。
73岁的李兰娟院士还主动请缨,进驻武汉,和武汉的医护工作一起接诊病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医生。七十多岁的老人,一连7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她怕一眨眼,鲜活的生命会从她指间溜走。
她抢在时间的前面,率先推出阿比朵尔、达芦那韦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抑制了新冠肺炎病毒。她为了尽快找到“对症下药”的疫苗,她率领科研团队,日夜兼程。
她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
抗疫英雄事迹素材篇7不是从疫区回来,也没有离开上海,可烧伤科医师陈浩杰还是被保护性隔离了。他的隔离,与一名新冠肺炎疑似感染者有关。
作为国家电网全国电烧伤治疗中心、上海市卫生系统首批“重点特色专科”、长宁区首批“医学名专科”,1月29日,医院烧伤科接到上海市长宁区卫健委发来的会诊通知。在长宁区武汉返沪人员医学观察定点宾馆内,有一名烫伤病人需要医院烧伤科专家到场参加会诊。
救病治人高于一切。上海电力医院迅速响应,刚下夜班的烧伤科党员医师陈浩杰主动请缨,赶赴现场诊治。经诊断,患者约有2.5%的胸腹部二度深烫伤,好在处理及时专业,患者伤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疼痛得以缓解。
按照原定治疗计划,陈浩杰此后将定期为患者上门换药。但几天后,这名烫伤患者的配偶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烫伤患者本人经医学检查也被列为疑似病例,并被就近送入同仁医院发热门诊进行医学隔离观察。为确保患者烫伤创面不进一步恶化,陈浩杰在了解情况后仍于2月3日前往同仁医院会诊,了解患者伤情,指导其在隔离区的换药注意事项,并表示将根据同仁医院及患者伤情需要,随时再来会诊。
虽然在前后的会诊过程中都严格做好防护措施,但医院慎重起见,还是要求陈浩杰居家医学观察两周,并于2月10日致电关心其身体情况。可离岗位不离职任,居家隔离期间,他,仍多次通过电话联系同仁医院了解患者伤口恢复情况,充分彰显了医者仁心,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抗疫英雄事迹素材篇8“对我和我丈夫来说,武汉已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浙江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陶丽圆说。
26岁的陶丽圆,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重症病房护士,和她同岁的丈夫麻利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武汉舰”副航空长。两人高中时期相识,并在去年8月喜结连理。2016年7月,丈夫麻利进入伍来到“武汉舰”服役,这对聚少离多的小夫妻与“武汉”的缘分就此结下……
“我们一直都很想去武汉旅游,但是始终没有时间。”陶丽圆从未想到,第一次踏上这座城市,竟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危急时刻。2月13日凌晨,陶丽圆接到医院出征武汉的通知,她毫不犹豫地提交了请战书。
2月14日,陶丽圆随浙江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接手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隔离病房。在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30个日夜,陶丽圆和同事们悉心照料患者,和大家建立了难舍的感情。
病房中一位94岁的病患李奶奶,有一天对陶丽圆说:“孩子,你们把我送出去吧。我年纪大了,不想浪费国家资源,不想治了……”陶丽圆鼻子一酸,差点就哭了,赶快安慰李奶奶:“奶奶,每一条生命都值得我们拼尽全力去努力挽救。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都来到了武汉,我们都在拼命,您千万不能自己放弃啊……”
李奶奶身边没有亲人陪伴,陶丽圆就送给她一台老年机,还教会她如何用手机和孙子聊天。慢慢地,李奶奶的病情明显好转了。“老人每次看见我们,眼里那种疼爱都快要溢出来了,把我们都当成自己的孙子孙女了。”提起李奶奶,陶丽圆语气里充满幸福。
在武汉1300公里外的广东湛江某军港,麻利进和战友们正在以另一种方式,为“武汉保卫战”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在“武汉舰”上自发组织捐款行动。虽然相隔千里,但两人每晚都会视频连线,互相加油打气。
3月14日,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隔离病区患者清零关闭,陶丽圆也随医疗队转战武汉肺科医院ICU,接手11张床位,承担起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任务。
“这两天看到有些医疗队胜利返回了,但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使命没有完成。只要战疫需要,我就会继续拼!”陶丽圆说。
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今年3月本应是这对“90后”新人在湛江拍摄婚纱照的时间。“为了在战疫一线更好地工作,我把自己的头发剪短了。”陶丽圆笑着说,“要等头发重新长起来,恐怕要到9、10月份了。”
3月20日凌晨,陶丽圆在武汉肺科医院的第一个夜班前,和丈夫打了电话。“做好防护,平安回来!”麻利进嘱咐她。
“我们的共同心愿,就是疫情可以尽快结束。”陶丽圆说,“我希望可以在明年春天,和爱人一起来武汉,好好地欣赏这里的春色美景。在这里奋斗过的每一天,我都会永远铭记。”
抗疫英雄事迹素材篇9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我院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挺身而出,为父老乡亲构筑起坚固的健康防线,用自己的行动演绎出一个个动人的防疫抗疫故事。下面让我们走近山东铝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毕仕龙同学,了解他的抗疫事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社区村居分散、人员复杂,防控力量紧缺,这给疫情防疫工作带来极大挑战。毕仕龙同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决抗击疫情,果敢坚毅逆行,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时代担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防疫战士!作为防疫志愿者,每天在村口的临时登记处进行来往车辆的登记排查,对村内的居民区、交通道路采取消毒措施。向广大人民群众讲解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工作的注意事项,确保村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毕仕龙同学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他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他将与同事们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坚决打赢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责任与担当!
坚决抗击疫情,果敢坚毅逆行,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时代担当!面对疫情,不退缩、不畏惧,始终冲在战“疫”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积极分子的初心和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抗疫英雄事迹素材篇10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璀璨星空中一颗颗渺小的星星,虽不能照亮漆黑的夜晚,但也能带来希望的光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茫茫大海中一滴滴苦涩的海水,虽不能身载巨轮,但也在奉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他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们是谁的父母,又是谁的.儿女;他们走在最艰苦的抗击疫情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他们……
而她,很荣幸成为这支抗疫军队中一名普通的战士!
她是来自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急诊科的护士苏科,女,25岁。自2016年6月毕业开始工作于包头市青山区糖尿病202医院妇产科,于2017年6月考入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工作期间,她工作认真尽责,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努力工作,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于2020年1月24日递交援鄂请战书,于2020年2月4日凌晨接到命令并于当日抵达武汉,稍作调整,她便投入到一线战斗中,利用休息之余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于2月6日正式开始江汉方舱医院的护理工作。
在江汉方舱医院工作中,她认真遵守医院的各项工作流程及工作纪律。在工作中累计进舱17次,采集血标平50余次,完成护理文书记录70余份,并收到患者的感谢信。其中一位患者是一位年轻的女患者,刚来时闷闷不乐,每天只呆在自己的床上发呆,不与任何人交谈,当她看到后给患者做心理护理辅导,从与患者的聊天中得知,新冠疫情导致患者全家5口人全部不幸被染,包括89岁的爷爷在内,在此期间结婚6年好不容易怀孕的这位患者,也不幸流产。到达方舱治疗的这位患者正在坐“小月子”阶段,爷爷也住进重症ICU,医生通知家属签属病危通知书都无人能达,突如的灾难对这位女患者打击很大,但是现在这位患者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也逐渐走出阴影,变得越来越开朗。2月17日她出院了,患者说说感谢苏科义无反顾来到这里,给他们带来了信心和希望,希望苏科可以早日平安的回家,苏科也希望这位患者与患者的家人们早日走出阴影,身体赶紧健康起来,希望武汉的春天赶紧到来。
身为一名医护人员,在疫情面前,苏科应该冲锋在最前面,这是苏科的责任之所在,也是所有医护人员的初心和使命
苏科努力着,坚持着,期盼着,渴望着。
苏科是战士,她们是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她们更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