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活动总结1 根据全市20xx年教师培训工作的计划安排,我校承担了市教研院开展的送教下乡的工作。为使本次活动做到实效性强,效果好,活动双方做到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的原则,学校给予了高度重视,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送教下乡活动总结【10篇】,供大家参考。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1
根据全市20xx年教师培训工作的计划安排,我校承担了市教研院开展的送教下乡的工作。为使本次活动做到实效性强,效果好,活动双方做到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的原则,学校给予了高度重视,首先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选派了学校各学科最优秀的骨干教师作为送教教师,在9月27、28日两天在杨义国校长亲自带队下于早晨5点出发,驾车来到了讷河市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此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除完成规定课时外,结合授课进行了学科交流以及学科专题讲座,同时此行我们还带去了我校的校本教材《经典诵读》和各学科各年级的《问学案》共计60多本,得到了讷河市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双方教师在活动中教育教学水*均得到了提高,有效促进了城乡交流,提高了广大乡镇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推动了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
一.精心筹备 高度重视
为增强送教下乡活动的针对性,使活动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学校首先结合送教学校提交的《培训需求调研表》深入广泛地调查研究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感困惑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并结合以往送教下乡的经验,对本学期送教下乡工作的具体形式和工作内容、工作要求,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研究。在送教的形式及内容确立的前提下,确立了此次参加“送教下乡”教师的具体人选和要求,同时要求执教老师要不辞辛苦,精心设计教学,准确把握学科特点,精心准备教具、学具,重视技能技巧、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确保所送的每一节课都能让广大乡镇教师能学得来,用得上,送教教师还考虑到农村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每节课分别按有课件和没有课件两种情况进行备课,同时由于送教的是两所不同的学校,教学进度还不同,送教教师又分别按照各校的进度进行了备课,每位教师相当于备了4节课,为使课堂收到更好的效果,老师们事先印好了每节课学生的练习题,带到了送教学校。由于物理有实验内容,刘雄姿老师从实验室准备了十多套实验器材,每件实验器材都事先做了认真的检查,确保课堂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学校领导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预备会,为此次送教下乡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开展活动提供了保障。
二、特色展示 共同提高
四十五中一行人在杨义国校长的带领下于9月27日7点到达了讷河市教师进修学校,得到了进修学校王交发副校长一行人的热情接待,在稍作休息后我们就立即赶往了第一所支教学校---讷河市永丰中心校。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操场,干净的教室,热情的教师们。送教老师到达后没有休息就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几位老师又根据学校实际对授课内容做了调整,努力使课堂收到最好成效。在授课过程中几位送教老师分别在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四个学科展现了四十五中教师的教学水*,同时结合我校实施的“问学案”的教学模式,努力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一向沉闷的课堂气氛在乡镇学校的课堂上消失了,原本沉默寡言的乡镇学生在与城区教师的对话交流中思路敏捷了。
三、课例研讨,城乡师师对话。
课后几位任课教师与送教学校的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课例研修、互动研讨,几位送教老师首先谈了自己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讨论既务实,又有成效。我校语文组的市级骨干教师--赵瑞老师的《苏州园林》一课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赵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灵活机智的课堂驾驭能力,对学生很强的亲和力,给每位听课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语文教学的思考。英语学科的杨懿老师的英语课给所有听课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师们一致认为杨老师素质好,课堂活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对于初一学生能有针对性的利用图片、声音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数学学科的刘琼老师是一位年轻的高级教师,在学校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为使此次送教下乡更有实效,学校选派了两位初三老师)听课结束后老师们一致认为刘老师的《一次函数》一课讲解细致,深刻,教学严谨,规范性强,同时在授课中的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独特。物理的刘雄姿老师是我校物理组组长,她所准备的课题为《测小灯泡电阻》,为使物理课上的更有实效,刘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实验器材带到送教学校,使课堂的气氛更活跃,学生听课的兴趣更浓了,学生们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实验器材,第一次动手做实验,他们终生难忘,也更愿意学物理了。看着学生们求知的目光和淳朴的笑脸,我们真切感受到我们此行的意义。几位讷河的老师们也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由于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实验器材比较缺乏,给实际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但同时也认识到生源与硬件不是进行课改的必要条件,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只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精心处理好教材,坚持学生的主体思想,相信学生,同样能获得成功的满足。关键的是自己要去思考,要去尝试,要去改变,要去实践,进而有积极的课改意识,形成浓厚的教改氛围。老师们侃侃而谈,从教材的解读、教者的教学环节、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个人的思考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研讨氛围浓厚,气氛热烈而融洽。并且几位老师还互留了联系方式以及今后共同教研的想法。
四、专题理论讲座与送课下乡紧密结合。
专题理论讲座的目的是集中解决乡镇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下午送教老师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体会和专业发展团队的作用发挥以及校本教研等方面做了题为《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浅谈初中物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自制“数学笔记”---问学案》、《注重校本教研 加快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由于讲座教师是我校的一线教师,作为市、区级教学骨干,他们不仅对新的教学理论思想有较全面、较深刻的理解,而且他们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者、改革者,有将理论转换为实践的经历,品尝过在这种转换过程中的甘苦,因而他们结合这几节课在专题讲座中讲出来的东西具有地域性,针对性,更贴近乡镇中、小学教师的需要,而被他们理解和接受,更能进一步帮助解决乡镇中、小学教师的理论观念问题。讷河市教育局的房恒如副局长做了重要讲话,讲话切中要害,语重心长,既阐释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又谈到了本次活动的亮点,并对今后的教研工作、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明确了讷河市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会上,讷河市教师进修学校的王交发副校长对今后的教研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9月28日我们又驱车大约一小时来到了讷河市*中心校,这是一所中小学在一起的农村中学,我们根据在永丰中心校地教学情况,对这一天的教学内容和讲座又做了适当的调整,使课堂更切合实际,使讲座更有针对性。
五、收获与反思
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从提高针对性、有效性角度出发,以乡镇教师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主要内容,以课堂教学为*台,将先进理念的教学实际与教师培训融为一体,采用专题讲座、示范课、城乡教师互动研讨、结对帮扶、城乡联动互动交流等形式。在各种活动中,农村教师与城区学校教师一起上课、听课、评课,一起参与教学研究,一起探讨教学疑难,其收到的效果是显著的。与以往的送教活动相比,本次送教工作的实效大幅度的提高。
“送教下乡”工作使送教的骨干教师们深切感受到了乡镇教师的朴实、真诚,以及他们的敬业、奋进精神,使城区教师得到了锻炼和进一步充实。也使所有送课教师和受教教师丰富了从教经历,教学中无论是对课标的领悟,对新教材的把握,对教法学法的运用,对新课堂的驾驭都得不到不同层次的提升,为教师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淀了丰厚的力量,实现了城乡教师优势互补,双赢共进。
回顾本次的“送教下乡”工作,感受收获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的反思。我们作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组成部分,形成一种城乡互动共同提高的长效机制。因此在下一阶段的送教工作,我们将对以下几个问题在学习和实践中去认识和解决。
反思一:城乡知识差距仍然存在,如何利用我校现有的
资源更好的做好缩短城乡教学间差距的工作是今后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反思二:此次送教下乡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城乡校际间的互动交流应该得到延续,凭借此次送教下乡的*台建立起与送教学校的长期的交流,增加双向送教与互动性研讨活动,差异本身即资源,应充分运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学校的能动作用,做好与乡镇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互动交流,我们将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力争实现新的跨越。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往偏远山区,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教师专业的均衡发展。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部各学科教研员在校领导的正确指挥下,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基层之需;通过看课评课——深入了解师资队伍现状;通过送教下乡——送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互动研讨与讲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经过大家开动脑筋,精心筹划,踏实工作,真诚服务,小学部的送教下乡工作受到基层学校的好评和欢迎。
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典型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改变了过去的教研指导方式,将教研重心下移,面向比较偏远的山区乡镇;到课堂上、师生中,了解农村学校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师课改中的困惑;……整个活动中,教研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调研、教研与教师培训相结合,发挥典型教师传、帮、带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有效促进送教和受教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推动新的课程改革,送教下乡活动效果显著。
一、 实现了送教者与看课者的双赢
本次送教两个乡镇-------吉洞乡和八会镇,语文五节,数学五节。两个乡镇的 名教师参加了观摩。课上送课教师精彩示范引领,课后教研员精当的点评,同时改变“一言堂”的局面,看课者也积极参与研讨,送课教师与教研员针对困惑的问题,做了具体的指导、热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为教师充电。
通过送教活动同时还历炼了一批年青教师,送课者深有感悟,此项活动创造了磨练自己的机会,积累了许多借班上课的教学经验,有利于自身专业化的成长。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语文学科孙轶老师积极投身于语文课程改革,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探索出预习——汇报课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她曾经多次送教,课后,她非常激动地说:“我想看看我的教学思路借班上课能不能行得通。”经实践检验,她从调动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扎实有效的训练,体现了开放的语文教学意识,在乡镇学校,面对陌生的学生不但可行,而且效果不错!这无疑坚定了她本人的研究信心。语文科的陈立贺老师是第一次送教下乡。为了更好的把课上好,她多次和教研员沟通、研究,反复修改教学方案。在李鹤老师的指导下,终于上了一节原生态的、具有新理念的、基层教师能学得来的、有一定高度的阅读课。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
数学科金玲、唐*和徐岩三位教师在翟金环和李春凌两位教研员的精心指导下 出色地完成了本次的任务。
送教下乡活动为乡镇学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改信息、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技巧,广大教师在相互交流学习过程*同提高着。
二、、提高了教学观摩课的可信度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有不少教师对示范课表示怀疑,认为示范课就是表演课。为此我们加强了对示范课的指导,使教学设计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师不受条件的限制,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不管有没有多媒体同样能上好课。参与看课的教师真切地意识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观条件的差异,“提高教师专业化水*,优化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学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潜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语文学科沙岭中心小学陈立贺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阅读课《陶罐和铁罐》,由于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周到。所以,教师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都会唤醒学生的学习的潜能。语文学科沙岭中心小学孙轶老师执教的四年级阅读课《小狮子爱尔莎》一课。语文新课标第二学段(3——4年级)关于的阅读训练重点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词句训练是四年级年段训练的重点。 “你是从哪个具体的词句看出来的?”和“看你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狮子的可爱。”的提问,紧扣年段训练重点。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活动紧紧围绕结合课文词句,理解爱尔莎的特点展开。这两问环环相扣,统领学生对全文主要内容的学习,引领学生展开整洁课堂的学习活动。在学生合作中,老师深入到小组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接着各小组进行汇报,学生能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谈,学生通过“滴溜溜直转”“把我扑倒在地”“张开嘴让我看”等词体会到了文中的小狮子是一只可爱、乖巧、懂人性、淘气、可怜……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评,扩展学生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示,享受审美乐趣。再通过课前对狮子的印象与书中小狮子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小狮子的关爱之情。最后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给小狮子的话写下来,训练学生写的能力。
三、 送教教师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教学的践行者,更是教学的研究者
送教下乡活动,搭设了校际间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校际联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视野开阔了,教师学会思考了,教学研究意识也蔚然成风。
孙轶老师在课后反思中这样写到:“这节课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课堂提问。教学中过难的问题,要求过高,学生难于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过易的问题学生学起来没劲。只有哪些学生解答起来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才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通过课前几分钟的观察,发现山区的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就及时调整了教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对小动物的认识和看法来谈,再结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情,敏锐地发现、灵活的.设计一些学生解答有难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在体现师生互动方面配合的比较突出,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学习,摸索出更适合学生理解掌握的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
课后的教研员李春凌和李鹤两为老师从课堂教学模式、课标的体现、动态教学的生成、课堂实效性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启迪了教师的思维,提升了教师专业化水*。
四、 送教教师的献身说法,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乡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献身说法,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在学习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语言的同时,逐步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结构,努力转变和改进教学行为,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语文学科首山乡中心小学马晓晶老师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了如何“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如何在“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对话”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了认识。抽象的教学理念转化为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教学行为。
数学学科金玲老师以尊重儿童个性、活跃儿童思维著称。她送教 年级《 》一课时,为儿童提供充分的时空,注重儿童知识的形成过程。观摩者不约而同产生共鸣:“在金老师的课堂上,根本就区分不出谁是学困生。” 唐*和徐岩两位老师,她们分别送教的年级《 》和六年级《比例的应用》的课堂上,教者时时刻刻把儿童推向主人翁的地位,为儿童提供“做数学用数学”的机会,体现的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本次送教下乡为广大山区教师提供了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理念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送教下乡活动是提高偏远地区教师专业化水*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五、因地制宜开展送教活动,凸显实效性。
由于地域差异,校际间的教育资源不尽相同,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基层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是教研员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一个内容。
本次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认真筛选送教骨干教师,我们不是简简单单的上一节课就草草了事。在送教之前,骨干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并针对具体的送教地点,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不用多媒体的尽量不用,而且在教学之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都在首山一小、二小做了试讲,做到心中有数,用教师看得见、摸得着的、学得来的方法,为教师提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上的支持。
以上只是小学部送教下乡活动的几个侧面,随着我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小学部全体成员将继续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把基层学校的需要作为我们教研的工作目标,及基层所急,送基层所需,以切实提高我县小学教师专业化水*,以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促进我县教育的全面发展。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往农村学校,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教师专业的均衡发展。
20xx年,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在侯马市教科局领导的正确指挥下,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现了送教者与看课者的双赢
送教下乡活动为农村中小学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模式、前沿的课改信息、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技巧,使广大教师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教学能力、教学水*均得到显著提升。
侯马五中的英语教师张俊玲到高村中学上了一节英语课,课后高村中学的老师普遍反映张老师的英语口语水*就是高,表达清楚、准确,感染力特别强,给他们很对的`启发,他们决心像张俊玲老师一样用饱满的热情、高超的技艺去赢得学生们的认可。而张俊玲老师却说,这次下乡我觉得也很有收获,高村中学条件这么艰苦,可高村中学的老师却一点也没有怨言,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在这里辛勤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态度值得我学习?
二、提高了教学观摩课的可信度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有不少教师对示范课表示怀疑,认为示范课就是表演课。为此我们加强了对示范课的指导,使教学设计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师不受条件的限制,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不管有没有多媒体同样能上好课。参与看课的教师真切地意识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观条件的差异,“提高教师专业化水*,优化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学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潜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化学学科教师冯艳阳,是民办学校的一位老师,虽然精益学校条件相对要差一些,但是她的课一点也不逊色,当她的课在张村的课堂上展示出来以后,大家惊异的发现,这是多么优秀的一堂课呀,其专业水*一点不必公办学校的差,甚至更胜一筹,其语言、简练、准确、专业程度令人倾佩不已?
三、送教教师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教学的践行者,更是教学的研究者
送教下乡活动,搭设了校际间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校际联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视野开阔了,教师学会思考了,教学研究意识也蔚然成风。
刘小战老师在课后反思中这样写到:“这节课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课堂提问。教学中过难的问题,要求过高,学生难于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过易的问题学生学起来没劲。只有哪些学生解答起来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才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通过课前几分钟的观察,发现村里的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就及时调整了教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来谈,再结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情,敏锐地发现、灵活的设计一些学生解答有难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在体现师生互动方面配合的比较突出,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学习,摸索出更适合学生理解掌握的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
四、送教教师的献身说法,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再抽象送教下乡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献身说法,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在学习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语言的同时,逐步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结构,努力转变和改进教学行为,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数学学科邢丽老师以尊重儿童个性、活跃儿童思维著称。她送教六年级《比例的应用》一课时,为儿童提供充分的时空,注重儿童知识的形成过程。观摩者不约而同产生共鸣:“在邢老师的课堂上,根本就区分不出谁是学困生。”?教者时时刻刻把儿童推向主人翁的地位,为儿童提供“做数学用数学”的机会,体现的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本次送教下乡为广大村里的教师提供了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理念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送教下乡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在送教下乡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这和广大乡村学校、乡村教师的期盼还有很大距离,面对这些差距时,我们觉得自己做的还很少,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下学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下乡力度,把更多、更好的教师送到学校去,让全市教师的都能从中受益,都能有所提高。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4
20xx年11月27日、12月4日,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市教育局师范科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这次送教下乡活动,利用周六时间举行。由区县教研室命题,备课展示,然后由全体听课教师共同讨论。我参加了初中语文阶段的送课活动,分别参加了xx县、xx两场活动。
起初,接到通知很轻松,大大小小的公开课上过多次了,也有点底气了。但当接到xx县送来的课题时,我的脑袋一下子就大了起来,执教文言文《山市》。蒲松龄的《山市》是初一新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三篇文言文,生疏的文言字词较多,翻译方面饶有难度。况且,这是一篇描绘海市蜃楼的文章,学生又未曾见过,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上出新点、亮点?这真是个很大的挑战。曾在省、市优质课堂上听过这节课,但由于文章所限,基本无精彩案例。怎么办?啃硬骨头吧。
利用课余时间,开始了研课的漫长过程。说实话,每次上公开课,都是一次炼狱,如同蜕一次皮。每当这时,我总是自我安慰,权当凤凰涅槃重生了!付出总会有收获!我先是背诵了文章,详细备教基本资料,然后再搜集有关《山市》的教学设计吸收借鉴。我发现所有的资料大同小异,没多少出奇之处,只搜集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海市蜃楼”图片。于是,我又去读了《聊斋志异》的有关文字介紹。在这里,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山市》属于自然小品文,虽然讲述的有关鬼怪的幻象,但归根结底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哦?恰巧,这篇文章被选入了课本的“科学探索”单元。那么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认识山市、探索山市,以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科学探索之兴趣。这个突破口,应该算有别于文学评析的角度,有新意,而且也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有了这个小小的把手,教案的设计也就顺理成章了。这堂课,我就带学生去“找鬼”去,让他们边读边品析山市之“鬼”,进而引导他们去探鬼——发掘生活中的鬼现象,也可以推荐去阅读鬼书《聊斋志异》。“一字剖析”、“一线串珠”,这正是我喜欢的课堂。
备课后,尽管有自己的新得,但总是忐忑不安。学生的情况也不熟悉,学习习惯也未合拍,不知课堂效果如何呢?听课老师又是否会认同这种公开课的效果呢?一切不可预测,顺其自然吧。
终于到了“丑媳妇见公婆”的那天。我随市教育局师范科的xx科长、市实验学校的xx老师,一同到xx县去上课。尽管忐忑不安,但看到牺牲休息时间来上课的学生,尤其是面对他们那双双明亮的眼睛时,我的心顿时*静了。教师的职责,就是上课,就是与学生交流,就是教会学生一些知识和能力。上课铃响了,我进入了课堂,也进入了状态。一切出奇地顺利,学生的反应也很出色。当结束这节课堂时,我整个人如释重负,立时轻松起来,终不辜负几日的辛劳。
上完课后,才开始静心与众位听课教师评课。第一节是张xx老师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那是一篇“文质彬彬”的文言文,张老师也是个很有气场的老教师。读着她的课堂,*易近人,正如她所阐述的追求的境界“实”——*实、踏实、真实。最令我震撼的是,在备课时,张老师特地阅读了大量的有关苏轼的诗文,对文章也颇有自己的见解。这一突破,引起了共鸣,评课的时候,很多xx县的老师也畅谈了有关“闲人”的感受与见解。那一时刻,我有种很幸福的感觉。这么多的人,这么用心地在研读一篇文章,如同在品尝一道美味佳肴,如何不幸福呢?更妙的是,各有滋味在心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真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有这样的情境!
第二周,我们又去了xx一中,执教的是同一堂课。这是xx科长为照顾我们的精力而力争的“福利”,不再再背新课了。由于有上节课的经验在前,稍微调整的这堂课更流畅了,教学效果也不错。只是这次教学活动,却显得有些拘谨,xx的老师颇有礼貌,多提优点,很少提缺点,让我和张老师有点抱憾而归。因为出一堂课真的很不容易,真想听听“旁观者清”的意见。我记得每次听课都有些感受的,我相信那些老师一定有自己的意见,只是在这种场合,怕我们尴尬没有直接提出而已。这也是唯一的遗憾!
经历了两周的忙碌,我仿佛轻松了许多,也收获了很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堂,我们所做的真有很多很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语文课堂,挚爱!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5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往偏远山区,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教师专业的均衡发展。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部各学科教研员在校领导的正确指挥下,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基层之需;通过看课评课——深入了解师资队伍现状;通过送教下乡——送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互动研讨与讲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经过大家开动脑筋,精心筹划,踏实工作,真诚服务,小学部的送教下乡工作受到基层学校的好评和欢迎。
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典型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改变了过去的教研指导方式,将教研重心下移,面向比较偏远的山区乡镇;到课堂上、师生中,了解农村学校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师课改中的困惑;……整个活动中,教研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调研、教研与教师培训相结合,发挥典型教师传、帮、带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有效促进送教和受教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推动新的课程改革,送教下乡活动效果显著。
一、 实现了送教者与看课者的双赢
本次送教两个乡镇-------吉洞乡和八会镇,语文五节,数学五节。两个乡镇的 名教师参加了观摩。课上送课教师精彩示范引领,课后教研员精当的点评,同时改变“一言堂”的局面,看课者也积极参与研讨,送课教师与教研员针对困惑的问题,做了具体的指导、热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为教师充电。
通过送教活动同时还历炼了一批年青教师,送课者深有感悟,此项活动创造了磨练自己的机会,积累了许多借班上课的教学经验,有利于自身专业化的成长。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语文学科孙轶老师积极投身于语文课程改革,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探索出预习——汇报课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她曾经多次送教,课后,她非常激动地说:“我想看看我的教学思路借班上课能不能行得通。”经实践检验,她从调动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扎实有效的训练,体现了开放的语文教学意识,在乡镇学校,面对陌生的学生不但可行,而且效果不错!这无疑坚定了她本人的研究信心。语文科的陈立贺老师是第一次送教下乡。为了更好的把课上好,她多次和教研员沟通、研究,反复修改教学方案。在李鹤老师的指导下,终于上了一节原生态的、具有新理念的、基层教师能学得来的、有一定高度的阅读课。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
数学科金玲、唐*和徐岩三位教师在翟金环和李春凌两位教研员的精心指导下 出色地完成了本次的任务。
送教下乡活动为乡镇学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改信息、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技巧,广大教师在相互交流学习过程*同提高着。
二、、提高了教学观摩课的可信度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有不少教师对示范课表示怀疑,认为示范课就是表演课。为此我们加强了对示范课的指导,使教学设计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师不受条件的限制,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不管有没有多媒体同样能上好课。参与看课的教师真切地意识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观条件的差异,“提高教师专业化水*,优化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学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潜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 送教教师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教学的践行者,更是教学的研究者
送教下乡活动,搭设了校际间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校际联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视野开阔了,教师学会思考了,教学研究意识也蔚然成风。
孙轶老师在课后反思中这样写到:“这节课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课堂提问。教学中过难的问题,要求过高,学生难于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过易的问题学生学起来没劲。只有哪些学生解答起来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才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通过课前几分钟的观察,发现山区的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就及时调整了教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对小动物的认识和看法来谈,再结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情,敏锐地发现、灵活的设计一些学生解答有难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在体现师生互动方面配合的比较突出,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学习,摸索出更适合学生理解掌握的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
课后的教研员李春凌和李鹤两为老师从课堂教学模式、课标的体现、动态教学的生成、课堂实效性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启迪了教师的思维,提升了教师专业化水*。
四、 送教教师的献身说法,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乡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献身说法,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在学习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语言的同时,逐步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结构,努力转变和改进教学行为,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语文学科首山乡中心小学马晓晶老师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了如何“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如何在“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对话”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了认识。抽象的教学理念转化为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教学行为。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往比较薄弱的学校,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教师专业的均衡发展。好的成果是需要分享的,这样才能起到鼓励的作用。同时这也有利于激励其他员工共同奋斗,工作总结无疑使能使一个好的工作总结得到好的分享的好*台,因此,写好工作总结是延续成功的有效方法。
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使农村孩子也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日前,我校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此次活动由教导主任亲自带队,带着李敏、周春光两位教师,5月22日来到双庙子小学,上了一节数学课、一节英语课。效果非常好,课后,做课教师教师与听课教师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通过学习、交流,听课教师普遍感到开课教师在教材处理、课堂驾驭等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因而收益匪浅。尤其双庙子五年级班主任是心新来的特岗教师,收获颇丰。
送什么的问题。如果仅把送教下乡活动理解为让城镇学校的一节优秀课到乡村薄弱学校去演示一遍、并想以此来提高教师教学水*的话,那就送教下乡活动的根本目的来说,一般是很难达到的。因为这种杯水车薪的行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的。所以,我认为有效的送教下乡活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对于教育全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向这些学校和教师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未来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仅是指文化知识,更包括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善于与人共事的合作精神;教育的目标也将不再是为了学生传承知识,而是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些,无疑对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这种社会发展的潮流,为了培养21世纪有用的人才,我们就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教育理念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的强大内驱力。
2、送教学经验。教学经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得来的一种知识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积淀,是教师的宝贵财富。从我区目前一些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上比较薄弱的学校情况看,它们所最缺少的,也不是教学硬件上的投入,牵制学校前进的,恰恰是教师的教学水*不高,而这种水*的不高,也不单纯是教师自身的学历不高和素质不好,而是教学经验的匮乏。他们也在钻研教材,但最后不得要领;他们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终不够科学;他们甚至付出了比城镇学校教师更多的劳动,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乡的活动中,向他们传递一些先进的数学课教学经验,对于提高薄弱学校教师在数学课教学方面的整体教学水*,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学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乡活动中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看作是一种理性的、抽象的行为,那么教学方法的传递应该是感性和具体的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学方法是否先进、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教书育人的质量。所以,教学方法的传递是送教下乡活动中的重头戏。执教老师要借用课堂这个载体,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直面听课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听课教师从听课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总之这次送教下乡活动,无论做课教师还是受课学校的教师,都有所收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
利发盛中心校教导处
20xx年5月22日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7
为进一步加强“国培”工作的力度,提高培训效益,强化老师的交流与学习,推进县域内联片教研,根据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布置与要求,我县组织中小学教师专家团队分组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我和韩国胜、郁文标在欧玉峰主任的带领下,历经一个多月的辛苦工作,全面完成了送教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分工,协同教研,提高了活动的效率。
本次活动有四十八位专家组成员参与,分十六个小组,中学八大组,小学八大组,由八位进修学校或教育局领导带领,每组四位同志,除带队领导外,有一人为送教上课的名师、有一位评课的专家和一位专题报告的专家共同组成。按照统一的安排,规定好送教的时间与学校,我们每到一学校,先听被送教学校老师提供的一节公开课,然后由送教的名师专家上一节公开课,大休息后由参与听课的所有老师共同组织召开评课工作教研会,听取大家对所上课程的评价并由名师工作室专家进行总结点评,最后由专家团队的一位专家做一个专题报告。这样的安排,时间紧凑,效率较高,交流充分,有助于一线教师与专家团队的共同成长。
二、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拓展了学习的空间。
本次活动我们组被安排到田桥中学、小涧中学、坛城中学、范集中学、许疃中学和板桥中学六所城北的学校,他们的办学水*和成绩质量都高于城南片区的学校,因此使我有机会去了解这些学校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等,汲取他们的优点,相互学习与借鉴,通过交流座谈,建立友谊,加深了解,达成共识,相互促进。同时在送教过程中,我还先后听了十多节优质的课堂教学,参与了六场教研会,从中学到许多先进的课堂教育理念及方法,让我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也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获益匪浅。
三、反思总结,观察思考,提升了自身的水*。
本次活动我在我们组是负责专题报告的。为了能让我的报告既有新意,又有高度,既有专家风范,又能很接地气,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总结反思,将几十年来累积的工作经验和对教育存在的问题的思考及学习来的新理论进行了整合,厘清了思路,先后撰写四场报告内容,做了六个PPT,从农村教育基础设置的改善讲到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从老师的专业素养讲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从教育理念的更新讲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从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讲到寄宿制管理,从对教师的评价标准,讲到做一个幸福优秀的教育工作,从观念讲到方法,从行动讲到心态,总之,我努力向被送教学校的老师传达一种声音,那就是要爱岗敬业,要不断学习,要更新理念,要勇于改革,要关于思考,要幸福从教。
送教下乡活动,搭建了校际间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校际联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开阔了教师的课程视野。送教下乡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在学习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语言的同时,逐步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结构,努力转变和改进教学行为,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8
根据全市20XX年教师培训工作的计划安排,我校承担了市教研院开展的送教下乡的工作。为使本次活动做到实效性强,效果好,活动双方做到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的原则,学校给予了高度重视,首先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选派了学校各学科最优秀的骨干教师作为送教教师,在9月27、28日两天在杨义国校长亲自带队下于早晨5点出发,驾车来到了讷河市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此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除完成规定课时外,结合授课进行了学科交流以及学科专题讲座,同时此行我们还带去了我校的校本教材《经典诵读》和各学科各年级的《问学案》共计60多本,得到了讷河市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双方教师在活动中教育教学水*均得到了提高,有效促进了城乡交流,提高了广大乡镇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推动了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
一.精心筹备 高度重视
为增强送教下乡活动的针对性,使活动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学校首先结合送教学校提交的《培训需求调研表》深入广泛地调查研究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感困惑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并结合以往送教下乡的经验,对本学期送教下乡工作的具体形式和工作内容、工作要求,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研究。在送教的形式及内容确立的前提下,确立了此次参加“送教下乡”教师的具体人选和要求,同时要求执教老师要不辞辛苦,精心设计教学,准确把握学科特点,精心准备教具、学具,重视技能技巧、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确保所送的每一节课都能让广大乡镇教师能学得来,用得上,送教教师还考虑到农村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每节课分别按有课件和没有课件两种情况进行备课,同时由于送教的是两所不同的学校,教学进度还不同,送教教师又分别按照各校的进度进行了备课,每位教师相当于备了4节课,为使课堂收到更好的效果,老师们事先印好了每节课学生的练习题,带到了送教学校。由于物理有实验内容,刘雄姿老师从实验室准备了十多套实验器材,每件实验器材都事先做了认真的检查,确保课堂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学校领导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预备会,为此次送教下乡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开展活动提供了保障。
二、特色展示 共同提高
四十五中一行人在杨义国校长的带领下于9月27日7点到达了讷河市教师进修学校,得到了进修学校王交发副校长一行人的热情接待,在稍作休息后我们就立即赶往了第一所支教学校---讷河市永丰中心校。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操场,干净的教室,热情的教师们。送教老师到达后没有休息就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几位老师又根据学校实际对授课内容做了调整,努力使课堂收到最好成效。在授课过程中几位送教老师分别在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四个学科展现了四十五中教师的教学水*,同时结合我校实施的“问学案”的教学模式,努力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一向沉闷的课堂气氛在乡镇学校的课堂上消失了,原本沉默寡言的乡镇学生在与城区教师的对话交流中思路敏捷了。
三、课例研讨,城乡师师对话。
课后几位任课教师与送教学校的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课例研修、互动研讨,几位送教老师首先谈了自己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讨论既务实,又有成效。我校语文组的市级骨干教师--赵瑞老师的《苏州园林》一课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赵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灵活机智的课堂驾驭能力,对学生很强的亲和力,给每位听课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语文教学的思考。英语学科的杨懿老师的英语课给所有听课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师们一致认为杨老师素质好,课堂活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对于初一学生能有针对性的利用图片、声音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数学学科的刘琼老师是一位年轻的高级教师,在学校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为使此次送教下乡更有实效,学校选派了两位初三老师)听课结束后老师们一致认为刘老师的《一次函数》一课讲解细致,深刻,教学严谨,规范性强,同时在授课中的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独特。物理的刘雄姿老师是我校物理组组长,她所准备的课题为《测小灯泡电阻》,为使物理课上的更有实效,刘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实验器材带到送教学校,使课堂的气氛更活跃,学生听课的兴趣更浓了,学生们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实验器材,第一次动手做实验,他们终生难忘,也更愿意学物理了。看着学生们求知的目光和淳朴的笑脸,我们真切感受到我们此行的意义。几位讷河的老师们也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由于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实验器材比较缺乏,给实际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但同时也认识到生源与硬件不是进行课改的必要条件,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只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精心处理好教材,坚持学生的主体思想,相信学生,同样能获得成功的满足。关键的是自己要去思考,要去尝试,要去改变,要去实践,进而有积极的课改意识,形成浓厚的教改氛围。老师们侃侃而谈,从教材的解读、教者的教学环节、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个人的思考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研讨氛围浓厚,气氛热烈而融洽。并且几位老师还互留了联系方式以及今后共同教研的想法。
四、专题理论讲座与送课下乡紧密结合。
专题理论讲座的目的是集中解决乡镇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下午送教老师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体会和专业发展团队的作用发挥以及校本教研等方面做了题为《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浅谈初中物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自制“数学笔记”---问学案》、《注重校本教研 加快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由于讲座教师是我校的一线教师,作为市、区级教学骨干,他们不仅对新的教学理论思想有较全面、较深刻的理解,而且他们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者、改革者,有将理论转换为实践的经历,品尝过在这种转换过程中的`甘苦,因而他们结合这几节课在专题讲座中讲出来的东西具有地域性,针对性,更贴近乡镇中、小学教师的需要,而被他们理解和接受,更能进一步帮助解决乡镇中、小学教师的理论观念问题。讷河市教育局的房恒如副局长做了重要讲话,讲话切中要害,语重心长,既阐释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又谈到了本次活动的亮点,并对今后的教研工作、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明确了讷河市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会上,讷河市教师进修学校的王交发副校长对今后的教研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9月28日我们又驱车大约一小时来到了讷河市*中心校,这是一所中小学在一起的农村中学,我们根据在永丰中心校地教学情况,对这一天的教学内容和讲座又做了适当的调整,使课堂更切合实际,使讲座更有针对性。
五、收获与反思
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从提高针对性、有效性角度出发,以乡镇教师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主要内容,以课堂教学为*台,将先进理念的教学实际与教师培训融为一体,采用专题讲座、示范课、城乡教师互动研讨、结对帮扶、城乡联动互动交流等形式。在各种活动中,农村教师与城区学校教师一起上课、听课、评课,一起参与教学研究,一起探讨教学疑难,其收到的效果是显著的。与以往的送教活动相比,本次送教工作的实效大幅度的提高。
“送教下乡”工作使送教的骨干教师们深切感受到了乡镇教师的朴实、真诚,以及他们的敬业、奋进精神,使城区教师得到了锻炼和进一步充实。也使所有送课教师和受教教师丰富了从教经历,教学中无论是对课标的领悟,对新教材的把握,对教法学法的运用,对新课堂的驾驭都得不到不同层次的提升,为教师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淀了丰厚的力量,实现了城乡教师优势互补,双赢共进。
回顾本次的“送教下乡”工作,感受收获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的反思。我们作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组成部分,形成一种城乡互动共同提高的长效机制。因此在下一阶段的送教工作,我们将对以下几个问题在学习和实践中去认识和解决。
反思一:城乡知识差距仍然存在,如何利用我校现有的
资源更好的做好缩短城乡教学间差距的工作是今后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反思二:此次送教下乡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城乡校际间的互动交流应该得到延续,凭借此次送教下乡的*台建立起与送教学校的长期的交流,增加双向送教与互动性研讨活动,差异本身即资源,应充分运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学校的能动作用,做好与乡镇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互动交流,我们将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力争实现新的跨越。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9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往比较薄弱的学校,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教师专业的均衡发展。好的成果是需要分享的,这样才能起到鼓励的作用。同时这也有利于激励其他员工共同奋斗,工作总结无疑使能使一个好的工作总结得到好的分享的好*台,因此,写好工作总结是延续成功的有效方法。
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使农村孩子也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日前,我校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此次活动由教导主任亲自带队,带着李敏、周春光两位教师,5月22日来到双庙子小学,上了一节数学课、一节英语课。效果非常好,课后,做课教师教师与听课教师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通过学习、交流,听课教师普遍感到开课教师在教材处理、课堂驾驭等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因而收益匪浅。尤其双庙子五年级班主任是心新来的特岗教师,收获颇丰。
送什么的问题。如果仅把送教下乡活动理解为让城镇学校的一节优秀课到乡村薄弱学校去演示一遍、并想以此来提高教师教学水*的话,那就送教下乡活动的根本目的来说,一般是很难达到的。因为这种杯水车薪的行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所以,我认为有效的送教下乡活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对于教育全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向这些学校和教师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未来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仅是指文化知识,更包括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善于与人共事的合作精神;教育的目标也将不再是为了学生传承知识,而是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些,无疑对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这种社会发展的潮流,为了培养21世纪有用的人才,我们就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教育理念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的强大内驱力。
2、送教学经验。教学经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得来的一种知识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积淀,是教师的宝贵财富。从我区目前一些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上比较薄弱的学校情况看,它们所最缺少的,也不是教学硬件上的投入,牵制学校前进的,恰恰是教师的教学水*不高,而这种水*的不高,也不单纯是教师自身的学历不高和素质不好,而是教学经验的匮乏。他们也在钻研教材,但最后不得要领;他们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终不够科学;他们甚至付出了比城镇学校教师更多的劳动,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乡的活动中,向他们传递一些先进的数学课教学经验,对于提高薄弱学校教师在数学课教学方面的整体教学水*,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学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乡活动中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看作是一种理性的、抽象的行为,那么教学方法的传递应该是感性和具体的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学方法是否先进、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教书育人的质量。所以,教学方法的传递是送教下乡活动中的重头戏。执教老师要借用课堂这个载体,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直面听课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听课教师从听课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总之这次送教下乡活动,无论做课教师还是受课学校的教师,都有所收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
送教下乡活动总结1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往农村学校,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教师专业的均衡衡发展。本学期10月,我集团在李校长的正确指挥下,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现了送教者与看课者的双赢
送教下乡活动为农村中小学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模式、前沿的课改信息、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技巧,使广大教师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教学能力、教学水*均得到显著提升。
我集团的英语教师张秀娟上了一节英语单词教学课,课后听课老师普遍反映张老师的英语口语水*就是高,表达清楚、准确,感染力特别强,给他们很深的启发,他们决心像张秀娟老师一样用饱满的热情、高超的技艺去赢得学生们的认可。而张秀娟老师却说,这次下乡我觉得也很有收获,农村小学条件这么艰苦,可老师们却一点也没有怨言,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在这里辛勤地工作,他们的工作态度值得我学习!
二、提高了教学观摩课的可信度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有不少教师对示范课表示怀疑,认为示范课就是表演课。为此我们加强了对示范课的指导,使教学设计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师不受条件的限制,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不管有没有多媒体同样能上好课。参与看课的教师真切地意识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观条件的差异,“提高教师专业化水*,优化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学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潜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语文学科教师任巧芸,是一位充满教育智慧的老师,虽然在振兴东街下乡时,忽然发现课件有部分失误,但是她临时发挥创设的课一点也不逊色,当她真实地展示了一节关注了生成的课堂后,大家惊异的发现,这是多么优秀的一堂课呀,其及时处理课堂的教育智慧,令人佩服!
三、提升了送教教师对教学的高度认识
送教下乡活动,搭设了校际间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校际联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视野开阔了,教师学会思考了,教学研究意识也蔚然成风。通过下乡活动,送教教师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教学的践行者,更是教学的研究者。
数学学科张丽老师在课后反思中这样写到:“这节课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课堂提问。教学中过难的问题,要求过高,学生难于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过易的问题学生学起来没劲。只有那些学生解答起来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才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通过课前几分钟的观察,发现村里的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就及时调整了教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来谈,再结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情,敏锐地发现、灵活的设计一些学生解答有难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在体现师生互动方面配合的比较突出,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学习,摸索出更适合学生理解掌握的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
四、送教教师的献身说法,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乡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献身说法,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在学习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语言的同时,逐步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结构,努力转变和改进教学行为,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美术学科杜艳威老师以尊重儿童个性、活跃儿童思维著称。他送教三年级《比例的应用》一课时,为儿童提供充分的时空,注重儿童知识的形成过程。观摩者不约而同产生共鸣:“在杜老师的课堂上,根本就区分不出谁是学困生。”教者时时刻刻把儿童推向主人翁的地位,为儿童提供“参与绘画”的机会,体现的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
本次送教下乡为广大村里的教师提供了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理念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送教下乡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通过这次送教下乡活动,我还想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一、送什么的问题。如果仅把送教下乡活动理解为让城镇学校的`一节优秀课到乡村薄弱学校去演示一遍、并想以此来提高教师教学水*的话,那就送教下乡活动的根本目的来说,一般是很难达到的。因为这种杯水车薪的行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所以,我认为有效的送教下乡活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对于教育全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向这些学校和教师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顺应这种社会发展的潮流,为了培养21世纪有用的人才,我们就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教育理念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的强大内驱力。
2、送教学经验。教学经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得来的一种知识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积淀,是教师的宝贵财富。牵制学校前进的,恰恰是教师的教学水*不高,而这种水*的不高,也不单纯是教师自身的学历不高和素质不好,而是教学经验的匮乏。他们也在钻研教材,但最后不得要领;他们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终不够科学;他们甚至付出了比城镇学校教师更多的劳动,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乡的活动中,向他们传递一些先进的数学课教学经验,对于提高薄弱学校教师在数学课教学方面的整体教学水*,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学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乡活动中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看作是一种理性的、抽象的行为,那么教学方法的传递应该是感性和具体的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学方法是否先进、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教书育人的质量。所以,教学方法的传递是送教下乡活动中的重头戏。执教老师要借用课堂这个载体,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直面听课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听课教师从听课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二、怎么送的问题。为了提高信息技术学科送教下乡活动的实效,在这个问题上,可以采用如下的几个方法:
1、观摩课。我们要选择那些思想作风正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较高的教师承担执教任务。就目前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要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把以传承知识为目的的“接受性学习”变为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研究性学习”,尽量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来增进其思考力和道德判断力。
2、专题讲座或评课。对于农村学校来说,观摩课虽然具有直观性和可摩仿性的特点,但它带给听课者的还只是停留在面上的一些感性认识,如果我们对课堂上的一些新方法,新理念不加以点明或提示,更会显得是云里雾里。所以,观摩课配以专题讲座或评课,将有助于教师对这些观念和方法的内化,帮助他们把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但是,我们还必须注意具有针对性,即所讲内容要和活动主题相吻合,使听者感到所讲内容是送教下乡活动中的一个部份,是活动主题的提炼和浓缩;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经验介绍。教学经验的传递对一些薄弱学校的教师来说,可能同目睹一堂优秀的观摩课来得一样重要。因为它能指明教师努力的方向,减少无效劳动,提高教学实效。而且来自第一线教师的经验介绍,是最具说服力的,最易激起听课教师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如果我们在送教下乡的活动中安排一定时间的经验介绍,对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送后的延续问题。就送教下乡活动的时间来说,一般是很短暂的,它不可能一下子解决许多的问题。所以,要发挥送教下乡活动的最大效益,还必须做好活动后的延续工作,如学校领导要组织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让大家谈谈参加活动后的体会和收获,促使大家对活动精神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还可组织有关教师上一些尝试、创新课,把学到的、领悟到的东西进行具体实践应用;今后要加强城镇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的联系,如果做到这样,就能有效地改变薄弱学校的面貌,真正达到了送教下乡“送去一堂课,带动一个面”的目的。
在送教下乡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这和广大乡村学校、乡村教师的期盼还有很大距离,面对这些差距时,我们觉得自己做得还很少,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下学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下乡力度,把更多、更好的教师送到学校去,让全市教师的都能从中受益,都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