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有哪些1 本次班主任的面授学习培训,虽然短暂,但却是充实的,受益非浅、回顾这些年的当班主任的经历,出现过一些深感困惑的问题,也有过一些迷茫。这次培训针对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深感困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工作中困惑有哪些,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有哪些1
本次班主任的面授学习培训,虽然短暂,但却是充实的,受益非浅、回顾这些年的当班主任的经历,出现过一些深感困惑的问题,也有过一些迷茫。这次培训针对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深感困惑的问题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案例,联系理论深入浅出地分析,指导我们有效地解决问题,特别是学员间的互动学习交流,交流各自实践中的经验,“集百家所长”,便于班主任积累经验。总的来说,培训的所得是丰富的,有利于我们今后工作的更好开展。下面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如何有效地设计和组织班级活动。开展班级活动是教育学生的方法,是建设班集体的基本手段,是体现科学的育人观。我们在班级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可忽视任何一方。如一次主题班会活动《留一半给自己》,这是针对学生之间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论不休而开展的,虽是小事,但反映学生中存在不为别人着想、自私,影响班级团结、从散文《留一半给自己》得到启发,召开主题班会。把这类纠纷作为案例,一例一例剖析,让当事人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在总结中,告诉学生,生命是需要互相支撑的,留给自己的只能是一半,另一半留给谁?留给别人。大家都这样做,其实每个人就拥有了最大的空间,因为你拥有每个人给你的另一半。后来,学生通过此次班会活动,悟出其中道理,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不再斤斤计较、这次活动,充分考虑班级活动两个要素,联系学生的实际,达到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的教育目标。这次培训郑香娇老师提出了组织、设计班级活动的有效策略:①善于营造良好环境(班训、标语设计、自创班歌、设计班徽、创设班刊)。②善于虚功实做。例如可开展感动班级十大人物活动。③善于利用新闻媒体进行活动创新、这些活动策略有效地指导我们班级活动,使班级活动不流于形式,赶到育人效果。
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心理健康的关注、教育是不容忽视的,这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小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存在的主要的心理问题,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陷入误区。如对爱说谎的学生,有的班主任会把学生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一通,这会与老师形成对立情绪。我是这样处理的,对他们要就事论事,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是错的。这些学生说谎成了习惯,有些不值说谎的地方,他们也会说谎。对这类谎言不要及时点破,要给学生留有心理的空间,在他们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认识的时候,再善意指出来。让他们自已改正不良恶习,也避免造成与教师对立情绪。这次缪绿萍老师提出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心理战”、“心理效应”现象的启发等理论都给了我们很大启示,有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
三、既要赏识教育,也要惩罚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爱与惩罚有如钱币的两面,两者结合才是世界上比较完善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犯错误这类学生,实施惩罚是很有必要的。运用惩罚并不等于提倡生为,应尽量不用惩罚手段。但是,在迫切需要惩罚的时候,教师运用惩罚也是一种权力。斯金钠在后期的惩罚研究中也重新阐明了他的立常“在一些例外的情形中,运用惩罚更有效。”我个人也认为“表扬与批评、激励和惩罚,都要用”,“该赏则赏,该罚帽罚”,这是教育好学生的需要。我们班主任在实施惩罚时,要事先做好调查才有发言权,要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该受何种惩罚,实施惩罚的目的、还要特别注意惩罚要及时,要公正、适度,要与说理相结合,要巧妙,还不可忽视惩罚后的工作。如我们学校每天都有“三评比”活动,班级的一位学生有不良的行为习惯,经常被值岗学生扣分,原因是没佩戴红领巾、衣服拉链没拉好等,我对这种学生不当的行为随时随地给予纠正。还通过班级全体同学的共同讨论决定,惩罚他连续扫地直到不再被扣分为止。安排这一任务不但光荣,而且使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注意避免过量和过度的体力劳动。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惩罚不等于变相体罚,恰到好处地运用惩罚手段,培训学生承担错误的勇气和责任心,使其在惩罚中规范自己的言行,惩罚教育也要得到家长和学校的配合支持,才能得以发挥有效教育作用。
除了之外,在班主任角色定位、班主任工作规范、班级的管理、优秀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人际沟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认识和收获,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总的一句话,最大的收获是班主任工作如何开展到位。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用我们的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向孙维刚、霍懋征、魏书生等老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育之道,“六十年如一日”的教育精神,“四个从不”的教育理念,不要忘了“要施教先要施爱”。“要施教先要施爱”如何做到呢?魏日景老师做了精辟的点题“当你踩在一朵紫罗兰花上,你的脚跟也会留下花香”。
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有哪些2
自2001年大学毕业至今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班主任,我对目前的农村的教育问题深感忧虑,困惑颇多。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学校工作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班主任工作质量的好坏。班主任工作很重要,尤其是初中班主任工作。
初中阶段这些孩子的年龄大都在十三四岁至十六七岁之间,这个阶段是学生性格的关键转型时期,也是学生终身性格的基本奠定时期。在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初中是一个路途坎坷、风云多变的阶段。正因为如此,相对于高中而言,这个阶段的教育工作尤为重要,自从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历任初中各年级班主任工作,从中倍感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我所在的学校XX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每学期开始,校领导在班主任工作安排上可谓绞尽脑汁。已是班主任的,难下“火线”。非班主任老师千方百计逃避班主任工作,对该工作敬而远之。许多农村中学都出现这种说怪不怪的现象。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班主任工作的辛苦更不用说,同时班主任在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的困惑。
下面谈谈我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困惑。
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明确的目标,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只是“放羊式”教育。
例前学期我任教初一(1)班余XX同学,进入初一后毫无学习动力,迟到、早退、旷课、骂人等错误对他来说就是家常便饭,我屡次说服教育,但效果甚微。直到我和其家长谈话,才知其中奥秘:其家长只希望他混到初中毕业,然后让他去打工。我真的搞不懂这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捷径!不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目标不明确,方法不科学,投资不得力,这无疑制约着孩子教育的发展,也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二、家长溺爱孩子
对孩子的溺爱其实是对孩子心灵的摧残。溺爱教育就是一种放纵式教育,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弱化教育。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有许多缺点,如脾气暴躁、喜怒无常、贪图玩乐、自私自利、蛮横霸道、心胸狭窄、软弱无能等。这样的孩子进入初中,班主任对他们的性格矫正极为困难。令人更为困惑的是,在这样的溺爱环境下,不少孩子还具有一些典型的恶习。
三、老师父母对学生承诺过的事却没有去兑现,让学生也有了我也说话不算数的心理。说谎,不诚实的品行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
四、学生中存在谈恋爱的现象严重。
五、学生爱打扮,追潮流,没有艰苦朴素的精神;喜欢跟风,见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去做什么,却完全不管那些是对还是错的行为。中学生缺少辨别对错的能力以及有种盲目追求的心理。
六、学生之间常发生口水战,互相用犀利的语言进行攻击,有的还以强欺弱小。学生之间的同学友谊浅薄,现时的中学生人际关系也很不纯洁。
七、学生顶撞教师甚至扬言要找人来打老师,有些学生还带了刀棍棒来校园闹事。更有恶劣的是有些学生在校园围墙内外放鞭炮、地雷,校园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些中学生不懂得去尊重别人,特别是对我们的老师。如今,老师的人格得不到学生的尊重,更不用说学生去感激老师了。这让我们的老师在从教的路上心灰意冷,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挫伤。令人更为困惑的是,老师生活在校园里本是个很安全的地方,现在却发现在校园里工作不但不安全,反而担心祸事随时的降临,在我们老师当中产生了种惶恐的心理。
八、学生自私自利,蛮横油滑,语言粗俗,动作粗鲁。
面对着上述的种种困惑,令人深思,总觉得,这些问题的产生,绝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家长和学生。农村家长的素质相对较低,对社会人生认识肤浅,思想观念陈旧,有些家长外出打工有的沾染一些不良的习气,所有这一切不是单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但是却给家庭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而失败甚至缺失的家庭教育,给农村中学的教育带来不可回避的严峻课题。那么如何提高家长的素质,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我想这是开设流于形式家长学校、塑造几位爱心妈妈所难以改变的,不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看看问题的根源。再一点,我认为现在的整个社会教育氛围有问题,娇惯之风盛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大家都学会了走极端:封建的教育制度太过严酷了,严的教师高高在上,轻则斥骂,重则鞭笞;严得学生屏气凝神,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把师道尊严演绎到登峰造极。可现在呢,一个转身,完全的掉个儿,要把孩子奉为大爷了,要把学生奉为上帝了。学生一旦出了点问题,有哪一个肯站在公正的立场,去为学校说句话,去为老师说句话。尊师重教,我看现在空洞了很多,苍白了很多。我们培养是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不是有才无德的危险品,更不是无才无德的废品。值得深思!
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有哪些3
心得一:班主任要“勤”
“勤”对每一个班主任都很重要,“勤”包括班主任要勤思考、勤下班、勤与学生接触、勤与学生家长和任课教师接触等等。只要班主任做到了“勤”,才能了解班级学生情况,能够及时掌握班级学生动态,才能对针下药。班主任仅凭召开家长座谈会或学生犯错误时与家长的沟通是远远不够的,要与每一个家长不定期的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在校外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例如:我班学生杨隆基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比较内向不调皮的学生,在我的面前也比较腼腆,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从不撒谎的学生,但我通过频繁的下班和家长的沟通发现这位学生并不是这样的,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给予了批评教育,之后犯有同样毛病的学生再也不敢做同样的事情了,这事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如果班主任不经常下班,就不会了解实际情况,时间长了,会影响全班学生。
心得二:班主任经常要“问”
班主任的“问”包括问领导、问别的班主任、问学生、问自己,作为年轻班主任,我经常与负责学生德育工作的领导进行交谈,了解管理学生的方式方法,问怎样做学生的德育工作等等,问别的班主任是怎样管理和带领班集体的,希望从他们身上学习成功的带班经验,补充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问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状况,从每一个方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也在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做、怎么做、做的结果如何等。及时总结在班级管理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我经常在课间和自习时间,询问班委和其他同学就班级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管理方面有哪些意见或建议,对于好的建议我们会及时采纳,并在积分表上予以加分,这样一方面使班级每一位成员都能成为班级的主人和出谋划策者,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发现班级管理中的漏洞。但在最初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大多数学生碍于班主任的威严,有些心里话不能直言相告,后经过我与他们频繁的谈心,一部分学生改变了最初的想法,甚至有一部分同学和我书信交流,这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也逐渐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提高了我的班主任工作效率。其实我们经常会说“集思广益”,事实上好的管理制度都来自于学生给我们的启事。
困惑一:学生的道德水准,评判是非的标准让人担忧。
在很大一部分学生心中,做人最起码的东西都不懂。尽管目前自上而下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但收效不是很明显,目前还找不到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说教的东西多,践行的较少。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做人观念,表现出自私、固执、一意孤行、逆反,部分学生无论你怎么教育他就是听不进去,动辙打人骂人,违反学校纪律,把不完成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迟到、早退、旷课看成是无所谓的事,不知道是与非,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羞耻,同学之间缺乏关爱和相互帮助,以强欺弱,甚至拉帮结派,对同学的错误隐瞒、欺骗,讲哥们义气,缺乏社会责任感,只考虑个人感受,不考虑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出极端自私,而不懂自责与愧疚。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今天打扫卫生,如果你不进行分工,真正自觉打扫的没有几个,人人都认为你应该做,我不应该做,周围的废纸如果你不说捡起,很少有人自觉捡起来,种种表现,让人对现在的学生很失望,也很担忧,不知将来走向社会的他们,该如何面对挑战,我不知道今天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
困惑二:班主任,所有问题都得自己扛?
由于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使得班主任成为学生成才的引路人,学生人生旅途中的向导,同时也对一所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如此,社会、家庭、学校、学生都对班主任寄予无限希望。班主任更是觉得自己的肩头肩负着孩子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而不敢有丝毫懈怠。很多班主任早就习惯了将一个班乃至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都由自己独自来扛。学生的某些错误甚至是一些不良习惯,如迟到、上网吧等等,都可能会引起班主任的自责,认为是自己未尽到教育之责。而部分学生的学业不良(哪怕这些孩子在其他方面都很有天赋),更使我们的班主任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诚然,班主任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但是,不可否认,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的素质都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错误,班主任完全没必要自责。班主任的职责是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使自己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面对复杂多变的育人环境,如校园周边网吧棋布,*暴力影碟泛滥,社会片面的人才观、家长对孩子不切实际的希望、学校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等等。班主任更多的时候是显得力不从心,无可奈何。我们经常痛心地看到:多年的学校教育,有时却抵不上社会教育的一堂课,校园里教师教给学生的道德准则,来到社会上就立刻被击溃。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久而久之只会使自己身心俱疲,丧失工作的热情,无法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研究之中。
推荐访问:班主任工作 困惑 有哪些 班主任工作中困惑有哪些 菁选3篇 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有哪些1 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有哪些100字 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有哪些10字 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有哪些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