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万有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整改报告 事迹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年度《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菁选五篇(范例推荐)

时间:2023-02-16 16:35:33 浏览量: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1  “财务自由”是这样一个概念,一个人靠自己的资产产生的利息就能过上想要的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无需辛苦工作,这对为生活打拼的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第一次了解“财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菁选五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菁选五篇(范例推荐)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1

  “财务自由”是这样一个概念,一个人靠自己的资产产生的利息就能过上想要的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无需辛苦工作,这对为生活打拼的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第一次了解“财务自由”理念是通过《穷爸爸富爸爸》系列,那是在2014年,我刚工作不久。在那之前,我是一个勤恳的劳动者,认为我工作越卖力,收入就能越高,生活就会更加富足。但我发现现实并非如此,行业和公司*台严重限制了我的工作收入,付出了很多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富爸爸》系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了解到提高收入方法很多,改变思维方式,提高被动收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富人。在那之后,我开始关注投资领域,股票、房产、各种低风险投资手段,并在一次房产投资上,获得了不菲的回报,让我在北京能够立足。不过,那次的成功运气成分太强,我一直没有找到稳定提高收入的方法,这也让我焦虑不安。

  《财务自由之路》是德国人博多。舍费尔写的,它和《富爸爸》系列观念上有一定相似性,但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该书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基本原则,另一个是实用指南。前者从观念、做事风格上引导读者,而后者从谈到了一些实用的概念和方法。因为我已经工作多年,且对财富已有不少认识,所以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只是印证我的想法而已,但总体上还是有不少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责任,一个不能承担责任的人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需要对事物的判断和反应负责,昨天做出的决定确定现在,今天做出的决定确定未来。你现在工作生活的不如意是你的过去造成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拓宽自己的可控领域,才能在未来游刃有余。如何拓宽可控领域?有四种方法:离开舒适环境,现在舒适不等于未来舒适,如果不主动离开,那未来只能被动离开;二是把困难当做成长的机会,战胜一次困难,让这样的困难以后不再出现;三是提出正确的问题;四是扩大个人范畴。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只会对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后悔,对此我个人深有感触。拓宽自己的领域,做自己没做过的事,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不会按别人的剧本生活。

  二是如何提高收入,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的是本职工作。这与《富爸爸》不同,富爸爸并不重视本职工作,它的核心点是提高被动收入。但我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本职工作十分重要,因为这是一个人最熟悉的领域,首先在这个领域获得财富,是最稳妥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收入?书中提到了很多途径,比如要勇于担责,不可或缺,比如要更加独特,找到优势,或者说提高个人影响力,等等。我个人是技术型工科男,技术能力是有的,但也许是自信心缺乏的缘故吧,我对承担责任一直做得不够好,不能担责,也就没办法营销自己。我周围的同事,直属领导都很认可我,但再往上,就差很多,这也是我这些年职业生涯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光有能力不行,还得让别人知道你的能力,别人才会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你,你的收入才会有相应提高。

  三是财务保障和财务安全的概念。财务报保障说,如果你失去收入,你的现有储蓄要能支撑你生活一段时间(比如半年)。这个我想大多数人都能做到,尤其在*,大家都有储蓄的观念,即便失业,也不会出现严重的财务问题。当然,现代人往往背巨额的房贷,财务保障一定要把这些也计算在内,断供可不是好玩的。财务安全是说,如果你失去收入,你现有的利息收入要能保证你的基本生活。这个概念就比财务保障严格多了,也更少人能做到。在一年多以前,我手头现金足够的时候,我可以做到财务安全,但现在做不到了,我的储蓄变为了房产,这让我丧失了大部分利息收入。现在我只能做到财务保障,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是投机和投资的区别。投资是你在投入时就确定是赚钱的,你将有连续稳定的利息。而投机则不然,投机是你只有在卖出是才能确定是否赚钱。现在大部分人打着投资的名义投机,并不是说投机不行,但分清楚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有利于你正确分配个人财产。所有的财产全都放入投机市场,那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是教练。书中教练有点像导师,或者领路人。你自己的财务知识不够,如果有一个人,或者有一个*台让你快速上路,那就再好不过。与其花30年去积累经验,不如向拥有30年经验的人学习。这也能同时让你找到模仿的对象,并不断进步。

  财务自由是我一生要追寻的一个目标,也许永远不能实现,但有些事并不是可以做到才去做,不试试怎么行呢?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2

  奇迹在每个人身上都可以实现,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做出5个层次的改变。其次要学习快速阅读的技巧,然后多读书,找到解决办法,从书里找到实现奇迹的方法。第三,要记成功日记,把自己的成功每天记录下来,给自己一个鼓励的方式。第四,冒险,承受风险,正确看待金钱利益。俗话说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高风险同样意味着高收益,只是我们做好风险对冲就好了,或者通过配置完全相反方向的资产实现资产组合的稳定增值。

  另外书里也说抓住机会,好运就来。好运的组成部分:

  ●储存资本;

  ●识别机会;

  ●果断地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

  这三条应该是一个通用法则,最难的是识别机会。因为在现在资本是可以借的,不一定非要自己储存。而机会的识别那就见仁见智了,很多人看不到机会,是自己的眼界看不到未来的收益,不相信即使是看到机会也抓不住。就如现在的股市,很多人看不到未来3—5年的收益,不愿意去投资,这其实就是一个机会,这就要看每个人的勇气与智慧了。

  我是一个看长远的人,持续学习与成长就是我的生活态度。就如我第一眼看到干细胞胶囊项目,我就果断的加入了。未来,这项医疗技术发展将颠覆医学,使得人的寿命更长。这对于现在的*,患病人群越来越多,老龄化也将持续,能延缓衰老是每个人的愿望。当然吃螃蟹的人总是要付出努力的,但是也只有头部进入才能在未来拥有管道收入,我相信我自己的眼光。

  100万,不是一个小数目,也不是一个大数目,但是第一桶金很重要,给自己鼓励加油,未来的我一定是个专家,理财教练的专家。。

  理财不是某一种工具,某一个产品,它是一种心态,一种生活方式。为了安心的生活,为了家庭的未来,需要您从现在开始规划一生所需的资金。加入知识星球,改变命运的机会或许就在眼前!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3

  本书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原则>,主要告诉读者,要想实现财务自由,首先要做的是改变你的思维模式,重塑你的价值观念,这是实现一切目标的基础。

  第二部分为<通向第一个100万的实用指南>,主要向读者介绍了增加收入的具体途径方法及有效的投资理财策略。

  此篇读书笔记仅为第一部分<基本原则>(该部分共分五个章节)的摘要及体会。加黑字体为书中原文。

  第一章: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们的人生剧本需要我们自己书写,如果想致富,但是潜意识又觉得金钱是罪恶的,如果想努力,但又不想活的太累,总是这样的纠结,那么只能原地踏步。

  因此,我们需要时间认真思考,弄清楚什么才能真正使我们幸福。

  是选择追求完美还是得过且过。选择追求完美意味着学习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机会、天赋、金钱以及与别人合作。选择得过且过意味着漫无目的、没有计划的度过一生。

  如果选择前者,那么从现在开始改变吧。

  如何改变呢?书中提出了创造财富的四大支柱——梦想、目标、价值观、策略。只有将这四种力量完美的整合在一起,才可奠定财富的基础。

  梦想:明确你的梦想,确定实现梦想需要多少金钱。

  目标:将这些梦想变成用语言表达的目标。

  价值观:形成与梦想、目标一致的价值观。

  策略:找到促使你致富、成功的策略。

  第二章:责任意味着什么

  不用承担责任往往看起来愉快而潇洒,但这样做会让我们付出极高的代价。因为我们将逐渐沦为他人的工具,按照别人设计的方式过日子。

  通常,财富的多少与承担责任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如何承担起你的责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扩大你的可控范围。

  书中讲到了4种方式,可有效的扩大可控范围。

  1、离开舒适区。虽然我们渴望安全,但我们同样需要改变和冒险。当我们敢于尝试新事物、迎接新挑战时,我们就会获得成长,离开舒适区,是成长的助推剂。

  2、解决问题。每个问题都会阻碍我们进步,如果能及时解决当下的问题,当然是好的,但是如果能更深入一步,创造一个新环境,使同类问题不再发生,那么原先的不可控就变成可控了。

  3、提出正确的问题。把“我能行么?”变成“我如何才能办成这件事?”我们需要着眼于现实,当专注于自己能做的事情时,问题往往能够迎刃而解。

  4、扩大私人领域。只有将你希望掌控的范围,尽可能变成你的私人领域,那么你才有影响力。

  在我们选择承担责任的那一刻,一切消极情绪都将化解。只有你自己,才对你在7年内挣多少钱负有责任。

  第三章:100万是个奇迹么

  奇迹不会自动降临到我们身上,我们必须为此付出努力。这个章节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和成长才会创造奇迹。比如阅读书籍、写个人成功日记、参加讲座、寻找榜样并向他们学习等。

  偶尔采取以上方式学习,不是问题,但是持续的、不断的学习和成长并不容易,我们这就需要我们高度自律,找对方向并长期坚持。

  总之,奇迹是创造出来的,而运气是多年辛苦准备的结果。那些“富人”的好运气,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积累资本

  ·识别机会

  ·当机立断,立即行动

  如果有人运交华盖,那通常是他精心并承担风险的结果。如果我们能看到那些“幸运儿”为成功所做的系统的准备,肯定会大吃一惊。

  第四章: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致富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用到金钱,会时不时的想到金钱,不同的是,有些人想到金钱时,会有强烈的赚钱欲望,与此同时,考虑怎样增加收入,并付诸行动,这部分人往往富了起来。而有些人,由于生活需要,同样时不时的想到金钱,但只是想想“钱”后,又顾自忙碌,任由生活推着走,不曾有任何改变。这估计就是穷人吧。

  本章节列举了穷人固守的“行为准则”:

  1、穷人看钱如雾里看花。他们没有明确的想拥有金钱的数目及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

  改变方法:明确目标,并采取行动,可以设立一个“梦想相册”,借此时时助推自己向着目标前进。

  2、穷人三心二意。他们往往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当遇到障碍后,就产生怀疑和恐惧,于是不再追求既定目标,而是为自己寻找新目标了。

  改变方法:为自己树立一个大目标来取代小目标,目标大时,遇到的障碍就显得相对较小,这样就不至于由于障碍而迷失方向。

  3、穷人不能破釜沉舟。他们怕承担风险,担心失败,所以宁愿维持现有状况,很难做出突破性的行动。

  改变方法:勇于承担风险,不惧怕失败。公开你的致富计划,并在众人的注视下开始行动。

  4、穷人不能付出110%的努力。他们总在为停滞不前的人生找借口。借口一:将来我也会为现在所拥有的感到满足。借口二:假如我竭尽全力,我也会功成名就。这两种借口的背后隐藏的常常是自欺欺人、怯懦和缺乏自我价值。

  改变方法:立即行动,并付出110%的努力。许多人以100%为尺度,最终只实现了80%,但如果瞄准110%,就能很容易的实现100%。当我们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时,我们就会获得最大的满足。

  5、穷人没有好教练。穷人的身边都是穷人,他们没有关系密切的学习榜样,也就没有致富、前行的指南针。

  改变方法:找到一位好教练,指导你更好的向目标靠近,这样可大大提高效率和成功率。好的教练要有以下特质:

  ·理财教练的身家至少应该是你的10倍。

  ·他能够帮助你避免错误。

  ·他开启你的潜质,让你不再浪费时间。

  ·教练能够给你有效的激励,特别是当他严厉要求你,让你感受到痛苦的时候。

  ·他监督你的进步,检查你的成绩。

  ·他时常督促你迈向比你自己设定的更高的目标。

  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真是太幸运了,如果没有,就有必要提升自己,并主动寻找、结交了。

  6、穷人总是自卑。他们总是关注于自己的劣势,但又从不采取行动,进行改变。

  改变方法:关注自己的优势,并让其发挥价值。针对自己的弱势,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第五章:你究竟如何看待金钱

  本章节旨在探索你内心深处对金钱的真实看法,“想拥有大量金钱,但又担心金钱过多,会使自己堕落。”“想拥有金钱,但是又会觉得拥有大量金钱是罪恶的”,持有这类观点的人,只有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去尝试致富,但拥有这种矛盾的价值观念,怎么可能有持续的动力去致富呢?

  所以,我们必须改变对金钱的看法,培养有助于实现目标的金钱观,它会给予你力量,并使你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

  书中说道,为了实现财务目标,需要三种信仰:

  1、一些事必须改变。

  2、我必须改变这些事。

  3、我能改变这些事。

  只要一个人有志于改变自己的处境,他就会说:“我必须做出改变。”他知道,他只能依靠自己,他也有足够的信心取得胜利。

  1至5章阐述了如果想要财务自由,所需要做的准备,包括心理、行动等,这些观点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方面。只要你认为你的处境需要改变,那就改变它吧,并且相信,你能够改变它。你需要做的就是认真思考,找出策略,并马上付诸于行动!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4

  得知钉大每周二会在他的公号公布他投资的指数基金,而且据说赞同他的投资理念,坚持定投超过2年的粉丝,几乎都是赢利的。据216年问卷调查,其粉丝中坚持定投指数基金的投资者,96%是赢利的,2017年这个比例更是达到了98%。

  于是,在不懂不专业又渴望积攒资产的心理,我按照钉大教的方法,跟投了他的一只基金。

  因为定投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用近期可能用到的资金,最好用闲钱,可能3、5年都用不到的!今年娃的压岁钱大概8000左右,我想着那就凑齐10000,这个10000长期用不到,就用来做他的教育基金吧,定投的初始金额就有了。

  虽然不多,但是通过复利计算器算了下,每月基本上在850左右的基础投资金额,利率保守算10%,20年下来65万左右,也是笔不小的钱了。将来作为娃的创业资金或者其他都可以啊!

  我的房子梦,也是需要实现的,首先还是得好好工作,增加工作收入来积攒资产的本金。

  年初伊始,这完全是我的一点小心得了,书里的内容我之前做了笔记分享,我就不在这里重复太多了,想要跟我一样攒钱圆梦的小伙伴可以查看往期记录哦!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5

  如题,为什么说是攒资产?而不是钱呢?

  因为现金不是资产,能够为我们“生钱”的才是资产。想要通过投资理财获得高收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对于我这样的新手,对于股票、基金完全不懂的人去投,十有八九亏得找不着家了。

  在第一期领读博多舍费尔的《财务自由之路》后,我知道了财务自由的星辰大海在股票,在基金。

  只有股票可以长期跑赢通货膨胀,股票是长期增值速度最快的资产,对应地,我们买入股票基金,也可以获得最快的增值速度。

  但是由于股票市场的风险性高,普通人不知道如何判断熊市牛市的时局,也不懂投资策略,那些因股票血本无归,倾家荡产的案例让我们这些普通上班族望而却步。

  但事实上,适合绝大多数普通人投资的方式是有的,那就是指数基金。

  不要说指数基金了,对于基金、股票类的我之前是一点概念没有,只知道有他们存在。甚至不知道股票跟通货膨胀有什么关系?更别提人们常说的上证50、深沪300、蓝筹股、场内场外基金之类的专业名称的含义了。

  但其实我拥有了一支指数基金,我是属于边操作边学习的。我在知道适合懒人投资的基金有个叫指数基金之后我问亭主她投资的哪几个,我厚脸皮跟亭主咨询了她的定投后,我就在蚂蚁财富APP跟投了一只富国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也算是试水,设置了每周100元,设置好后我就没管它了。

  然后就准备继续边学习,边研究,准备明白了基本的含义和操作之后再配置。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菁选5篇)扩展阅读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菁选5篇)(扩展1)

——《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5篇

《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1

  李笑来是我喜欢的作者,他的书概念清晰、简洁而实用。作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李笑来通过不断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

  他的书,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很有借鉴价值。这本《财富自由之路》主要讲,如何通过认知升级,来追求财富自由。

  全书知识浓度高,值得细品。分享三个书中的亮点:

  1、个人商业模式

  提到“商业模式”,我们认为那是企业的东西。殊不知,个人也有“商业模式”。

  作者把个人商业模式分为三种:

  第一种:一份时间出售一次。

  第二种: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

  第三种: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

  大部分人的个人商业模式都是第一种,不工作就没有收入,从本质上来说,高薪的白领和靠体力挣钱的民工没有区别,都是靠出卖自己的时间挣钱。

  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的有作者,写完一本书,出版后就能躺着挣钱,拥有“睡后收入”(睡着以后也有收入)。各种知识网红的微课、培训视频等等都属于此类,他们靠内容创业致富。

  第三类包括创业和投资,也就是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当老板雇人,用工资购买员工的时间,再把员工创造的价值卖出去。而投资人实际上也是购买了创业者的时间,让他替自己挣钱。

  对于积累财富来说,第一种最低效,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小时工资再高,一天总共也就24小时,靠熬夜加班来增加收入,不仅产能有上限,还会影响身体健康,难以持久。

  想要追求财富自由的人就要有意识地向第二、第三种转换,只是后两种商业模式门槛高,要做到把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的人,一般本身都是行业的精英,有大量的职业积累,才能做到。对于职场人来说,先不断优化自己的第一种商业模式,再向第二种转化才靠谱。

  第三种模式除了需要行业经验外,还需要资金。对大部分职场人来说,创业风险高,工作和生活完全*限,不一定适合。

  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投资来购买他人的时间为自己挣钱。比方说,我正在定投的指数基金,就是一种特殊的股票基金,能够分享到优秀企业长期成长的回报。这种投资门槛比较低,每月从几百到几万块都可以。只是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至少短期内可能风险比较大,不适合风险极度厌恶型。

  2、刚需决定自我驱动力

  都说英语很重要,但好多*人从小学到大学,前后折腾了16年,还是搞不定(听说读写都不行),为什么?

  因为“用英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不是刚需。

  会一点当然好,不会也没啥,日子不照样过吗?

  作者李笑来起初英语也不好,但后来他决定,对非虚构类的作品,无论多贵、多难找,他都要直接阅读原版,而不是翻译版。这样,“用英语阅读”就成了他的刚需,英语水*大幅提升。

  受他的影响,也为了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我把所读的书一半换成了英文原版,阅读水*大幅提升。

  再讲一个身边的故事,嬢嬢是我朋友的母亲跳广场舞认识的,年60(10年前),小学文化。经人介绍,她认识了一个伊朗裔加拿大人,大学教授。按大众的看法,两人完全不般配,嬢嬢这么大年纪了,长相普通,又没文化,连26个英文字母都没学过,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们的交往。

  朋友帮嬢嬢请了一个英语家教,嬢嬢努力而艰难地学着英语。

  有一次,嬢嬢想告诉老外,这里看不到长江,她连比带划地说:“water, here ,no, can ,see”,老外点头,表示明白。

  嬢嬢嗓门大,打电话跟吵架似的,老外忙说:“Calm down,calm down”(冷静,冷静),嬢嬢虽然听不懂,但看到老外手势往下压,也能明白是自己声音太大了。时间长了,老外才明白,嬢嬢不是在吵架,嗓门就是那么大。

  就这样,两人靠着肢体语言和简单的词汇进行着交流,爱情本不需要太多的语言。

  后来,老外打算把嬢嬢移民到加拿大去。可是,嬢嬢在重庆按揭了几套房,有银行按揭,按揭不还完走不了。于是,老外出钱帮嬢嬢全部还清,移民去了加拿大,真爱啊。以前,因为没有微信这些通讯工具,朋友一家和嬢嬢失去了联系。

  直到今年,嬢嬢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到朋友一家,加了微信。朋友才知道,老外已经去世了,嬢嬢在微信朋友圈里表达了对先生浓浓的眷恋,一些语言颇有哲理,更神奇的是,嬢嬢居然用英语在记录先生的生*!朋友大吃了一惊,10年的光阴,在先生的熏陶和培养下,嬢嬢已经完成了蜕变!不仅能说英文了,连中文水*也提高了。

  用嬢嬢的话来说,她先生是知识分子,她一开始很自卑,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年妇女,又没见过什么世面。为了不被先生鄙视,她只能拼命学习,先生也经常教她一些做人的道理。

  学英语和提高文化水*是嬢嬢的刚需,让她发生了蜕变。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都顺着天性来,好逸恶劳才是刚需。

  所以,一切的进步和成长,都是重新选择刚需的过程。

  3、镜像神经元改变命运

  这个概念少有人知道。比方说,我曾经被牙医“折磨”过,有颗牙老拔不下来,牙医居然找了个锤子来“咚咚咚”地敲,把我头皮都震麻了,苦不堪言。后来,哪怕是陪人去医院,一看到别人拔牙,我都会感觉头皮发麻,浑身紧张。

  这源自我们大脑神经元中的一部分“镜像神经元”(Mirror-Neuron)。镜像神经元会在我们看到别人的某个行动时会被触发,就好像观察者自己有同样的行为似的。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你看到别人打针、拔牙时自己会觉得疼——你的镜像神经元正在模拟你看到的行为,然后产生相似的“感受”。

  生活中,情商高的人总是能够换位思考,照顾他人的感受。情商低的人往往只顾自己,无法理解别人的立场,无形中得罪了人还不自知。按作者的观点,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镜像神经元的数量或比例太少。

  我们经常看到夫妻俩越长越像的,那是因为他们长年累月地在一起,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不断被激发,以至于表情、动作、神态都越来越像,从而表现出“夫妻相”。

  镜像神经元不仅对于提高情商有用,还能有助于学习,因为学习很大程度上是理解和模仿。

  那么,如何来增加镜像神经元?

  近20年的脑科学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结论:大脑是可塑的。

  由此推测,镜像神经元的数量和比例很可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提高。好像只能由亲眼见到的人触发。

  (书中对镜像神经元使用了可能和好像等字眼,是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科学的实验来证明它)

  举个例子,同事的小孩被逼弹钢琴,很不配合。我建议她带孩子去看一场钢琴演奏会。刚好,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来渝举办钢琴演奏会。同事忍痛买了一等座票,调皮的孩子当场就被钢琴王子的表演和优雅的风度震住了,回去练琴认真了很多。

  想要成为钢琴王子,就得看到真正的钢琴王子是啥样。

  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书,还是不能改变?很大程度上,书中那些优秀的人离我们太远了,get 不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话不完全对,应该说,“身边的榜样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你亲眼看到有一些人真正做到了。

  甚至,你亲眼见过一些还不如你的人也做到了。

  所以,你的兴趣、好胜心都能被激发起来,“大丈夫当如是也”。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读了万卷书后,还得行万里路,所有的教育不过是见多识广(增加镜像神经元),而见识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读完这本书并不能让人实现财富自由,也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让读者实现财富自由。但通过思考书中的内容,实现认知升级,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无疑能让人缩短追求财富自由的时间。

《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2

  一、每个人都有一个商业模式

  我们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商业社会,身在商业社会的我们,其实必须要了解一个概念,便是“商业模式”。

  可能大多数的人都觉得“商业模式”和自己没有关系,这不是企业应该关注的东西么,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企业是靠商业模式赚钱,而个人靠的是能力和运气赚钱。

  就最近一个感觉,很多的企业根本不知道或者不清楚自己企业赚钱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知道的也思考的不够深入。每一个人都在感觉,先做起来再说,这玩意儿等企业做大了再总结。但真正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如果一个企业对自己的商业模式思考的不够深入,那么,即便可以赚一点小钱,后面也绝无做大的可能了。

  其实商业模式一直就在哪儿,是一只无形的大手,一直左右着企业的盈亏,却一直没有被深入思考和运用,这有点像“时间”它的“存在”与“它是否被运用”毫无关。

  同样的道理,不管一个人是否能够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他都被自己正在运用的商业模式做左右,受影响的不仅仅是目前的收入,还有以后的生活和理想中的样子。像很多的小微企业一样,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商业模式是怎么样的。

  作为立志走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你我,不仅要研究清楚自己的商业模式,更要有意识的选择自己的商业模式。

  《财富自由之路》在定义财富自由的时候,确定了一个事实:所有人的都在出售自己的时间。

  这个逻辑便很清楚了,当你不需要通过出售自己的时间去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的时候,那你便实现财富自由了。当我们看清楚这个本质后。便可以直接了当的来定义“个人商业模式”:

  个人商业模式:就是一个人出售自己时间的方式。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个人商业模式的基本分类:

  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一份时间出售一次。(比如打零工,比如固定工作)

  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比如作者,写一本书,印多册发布出去)

  第三种个人商业模式: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比如老板雇佣员工,其实工资购买的是时间)。

  没钱的我们,可能绝大多数都存在在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那么如何让自己为自己打工,就变得很重要。

  二、人生三大坑,坑坑都很深

  一提到财富,绝大多数人能直接想到的概念肯定是“金钱”,甚至不是“时间”,当然更不会是一个原本不是自己操作系统里面的概念——注意力。

  注意力和时间的区别在于,时间不受你的控制,而注意力在理论上应该只受你的控制。当然,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是被别人控制的,而其中很可能包括现在的你和我。

  我们要在第一种商业模式下学会自己为自己打工,那么就必须要学会提高自己的注意力,那么影响注意力的有三大坑,这个必须要了解一下。

  第一大坑:莫名其妙的上去凑热闹。

  走在大街上,很容易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你不知不觉得也会凑上去看一下,好奇心害死猫,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可以你没有想过,围观的这件事情,对于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有什么帮助。

  更多的时候,你凑的热闹,对于“热闹”的当事人作用和帮助并不大,而你只是单纯的想去凑个热闹。

  第二大坑:心急火燎的随大流。

  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一切都变化太快了,突然之间,一个趋势突然出现了(比如近期的AI和内容创业),只要有什么东西“火了”,瞬间就会有绝大多数的人随大流。

  可是有太多的人忘了,在趋势出现的时候,已经有一大批人准备好了迎接这一波趋势,那趋势,那机会,明明属于那些有意无意已经准备好了的人。

  我们可能有一颗上进心,想要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但是,这个坑要是没有把握和实力,还是最好别入,因为一旦进去了,*日里从未有过行动积累的你,会在大流里面耗费你大量时间和经历,最后被别人当韭菜一样收个掉。

  第三大坑:为别人操碎了心。

  我有一段时间总是在关注那个创业的失败了,那个创业的成功了,这个就是典型的八卦了。

  有一大部分人无时无刻不在为别人的跌宕起伏而忧思难忘,

  但其实说白了,这就是闲的,自己都是泥菩萨一条河都过不去,却为别人操碎了心。

  想想,我们是不是在这三大坑里面快乐的活着?那还真的是太可怕了,为什么说这三大坑很可怕,因为这三大坑都会消耗你宝贵注意力的同时,让你没有任何的产出。

  三、没钱支配的时候,学会支配你的注意力

  没钱的我们,让我重新审视一下,我们拥有哪些财富,大多数的人不管贫穷活着富有,都会拥有三种基本的财富:

  注意力、时间、少量的金钱

  在你处于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的时候,你大量的时间是被你所在的集体所购买了的,所以你的时间也只是少量的财富,你没有办法在出生的时候,就继承巨额的财产,所以你支配的金钱也为数不多,极短的时间里面,你也没有办法赚取更多的金钱。所以,你会发现:

  注意力是你唯一可以随意调用且能有所产出的资源。

  这个时候,我们会得出一个比较“普适”的财富自由进阶价值观:

  注意力>时间>金钱

  其实时间比金钱重要,注意力比时间更重要。

  所以,当你在没有金钱支配的时候,将自己的注意力调整到最大,让它的作用发货的极致,这样一来,你时间的利用率会极大的提高。而当你获取了支配时间的主动权之后,你便距离财富自由不远了。

《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3

  李笑来是我喜欢的作者,他的书概念清晰、简洁而实用。作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李笑来通过不断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

  他的书,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很有借鉴价值。这本《财富自由之路》主要讲,如何通过认知升级,来追求财富自由。

  全书知识浓度高,值得细品。分享三个书中的亮点:

  1、个人商业模式

  提到“商业模式”,我们认为那是企业的东西。殊不知,个人也有“商业模式”。

  作者把个人商业模式分为三种:

  第一种:一份时间出售一次。

  第二种: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

  第三种: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

  大部分人的个人商业模式都是第一种,不工作就没有收入,从本质上来说,高薪的白领和靠体力挣钱的民工没有区别,都是靠出卖自己的时间挣钱。

  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的有作者,写完一本书,出版后就能躺着挣钱,拥有“睡后收入”(睡着以后也有收入)。各种知识网红的微课、培训视频等等都属于此类,他们靠内容创业致富。

  第三类包括创业和投资,也就是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当老板雇人,用工资购买员工的时间,再把员工创造的价值卖出去。而投资人实际上也是购买了创业者的时间,让他替自己挣钱。

  对于积累财富来说,第一种最低效,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小时工资再高,一天总共也就24小时,靠熬夜加班来增加收入,不仅产能有上限,还会影响身体健康,难以持久。

  想要追求财富自由的人就要有意识地向第二、第三种转换,只是后两种商业模式门槛高,要做到把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的人,一般本身都是行业的精英,有大量的职业积累,才能做到。对于职场人来说,先不断优化自己的第一种商业模式,再向第二种转化才靠谱。

  第三种模式除了需要行业经验外,还需要资金。对大部分职场人来说,创业风险高,工作和生活完全*限,不一定适合。

  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投资来购买他人的时间为自己挣钱。比方说,我正在定投的指数基金,就是一种特殊的股票基金,能够分享到优秀企业长期成长的回报。这种投资门槛比较低,每月从几百到几万块都可以。只是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至少短期内可能风险比较大,不适合风险极度厌恶型。

  2、刚需决定自我驱动力

  都说英语很重要,但好多*人从小学到大学,前后折腾了16年,还是搞不定(听说读写都不行),为什么?

  因为“用英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不是刚需。

  会一点当然好,不会也没啥,日子不照样过吗?

  作者李笑来起初英语也不好,但后来他决定,对非虚构类的作品,无论多贵、多难找,他都要直接阅读原版,而不是翻译版。这样,“用英语阅读”就成了他的刚需,英语水*大幅提升。

  受他的影响,也为了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我把所读的书一半换成了英文原版,阅读水*大幅提升。

  再讲一个身边的故事,嬢嬢是我朋友的母亲跳广场舞认识的,年60(10年前),小学文化。经人介绍,她认识了一个伊朗裔加拿大人,大学教授。按大众的看法,两人完全不般配,嬢嬢这么大年纪了,长相普通,又没文化,连26个英文字母都没学过,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们的交往。

  朋友帮嬢嬢请了一个英语家教,嬢嬢努力而艰难地学着英语。

  有一次,嬢嬢想告诉老外,这里看不到长江,她连比带划地说:“water, here ,no, can ,see”,老外点头,表示明白。

  嬢嬢嗓门大,打电话跟吵架似的,老外忙说:“Calm down,calm down”(冷静,冷静),嬢嬢虽然听不懂,但看到老外手势往下压,也能明白是自己声音太大了。时间长了,老外才明白,嬢嬢不是在吵架,嗓门就是那么大。

  就这样,两人靠着肢体语言和简单的词汇进行着交流,爱情本不需要太多的语言。

  后来,老外打算把嬢嬢移民到加拿大去。可是,嬢嬢在重庆按揭了几套房,有银行按揭,按揭不还完走不了。于是,老外出钱帮嬢嬢全部还清,移民去了加拿大,真爱啊。以前,因为没有微信这些通讯工具,朋友一家和嬢嬢失去了联系。

  直到今年,嬢嬢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到朋友一家,加了微信。朋友才知道,老外已经去世了,嬢嬢在微信朋友圈里表达了对先生浓浓的眷恋,一些语言颇有哲理,更神奇的是,嬢嬢居然用英语在记录先生的生*!朋友大吃了一惊,10年的光阴,在先生的熏陶和培养下,嬢嬢已经完成了蜕变!不仅能说英文了,连中文水*也提高了。

  用嬢嬢的话来说,她先生是知识分子,她一开始很自卑,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年妇女,又没见过什么世面。为了不被先生鄙视,她只能拼命学习,先生也经常教她一些做人的道理。

  学英语和提高文化水*是嬢嬢的刚需,让她发生了蜕变。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都顺着天性来,好逸恶劳才是刚需。

  所以,一切的进步和成长,都是重新选择刚需的过程。

  3、镜像神经元改变命运

  这个概念少有人知道。比方说,我曾经被牙医“折磨”过,有颗牙老拔不下来,牙医居然找了个锤子来“咚咚咚”地敲,把我头皮都震麻了,苦不堪言。后来,哪怕是陪人去医院,一看到别人拔牙,我都会感觉头皮发麻,浑身紧张。

  这源自我们大脑神经元中的一部分“镜像神经元”(Mirror-Neuron)。镜像神经元会在我们看到别人的某个行动时会被触发,就好像观察者自己有同样的行为似的。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你看到别人打针、拔牙时自己会觉得疼——你的镜像神经元正在模拟你看到的行为,然后产生相似的“感受”。

  生活中,情商高的人总是能够换位思考,照顾他人的感受。情商低的人往往只顾自己,无法理解别人的立场,无形中得罪了人还不自知。按作者的观点,很可能是因为他们的镜像神经元的数量或比例太少。

  我们经常看到夫妻俩越长越像的,那是因为他们长年累月地在一起,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不断被激发,以至于表情、动作、神态都越来越像,从而表现出“夫妻相”。

  镜像神经元不仅对于提高情商有用,还能有助于学习,因为学习很大程度上是理解和模仿。

  那么,如何来增加镜像神经元?

  近20年的脑科学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结论:大脑是可塑的。

  由此推测,镜像神经元的数量和比例很可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提高。好像只能由亲眼见到的人触发。

  (书中对镜像神经元使用了可能和好像等字眼,是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科学的实验来证明它)

  举个例子,同事的小孩被逼弹钢琴,很不配合。我建议她带孩子去看一场钢琴演奏会。刚好,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来渝举办钢琴演奏会。同事忍痛买了一等座票,调皮的孩子当场就被钢琴王子的表演和优雅的风度震住了,回去练琴认真了很多。

  想要成为钢琴王子,就得看到真正的钢琴王子是啥样。

  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书,还是不能改变?很大程度上,书中那些优秀的人离我们太远了,get 不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话不完全对,应该说,“身边的榜样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你亲眼看到有一些人真正做到了。

  甚至,你亲眼见过一些还不如你的人也做到了。

  所以,你的兴趣、好胜心都能被激发起来,“大丈夫当如是也”。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读了万卷书后,还得行万里路,所有的教育不过是见多识广(增加镜像神经元),而见识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读完这本书并不能让人实现财富自由,也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让读者实现财富自由。但通过思考书中的内容,实现认知升级,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无疑能让人缩短追求财富自由的时间。

《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4

  文章里李老师说第二种商业模式就是能把自己的劳动时间卖出很多份的工作,而且是其他人的刚需,是消费者心里以为的刚需。

  从我自己的状况来说,如何选择第二种商业模式呢?我承认写作的方式起点不高,投入的成本也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首先要选定一个主要方向,再就是长期大量的内容输入——看很多的书和文章,做大量的读书笔记,用印象笔记收集大量的素材。关键是长期的输出——练笔和练习思考。坚持下去,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能让你在某一个方面的造诣不断加深。

  我还有一个方向可以选择,就是学习编程。编程里面可以再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用编程来做量化交易,就是用程序来自动进行各种金融衍生商品的交易。比如股票、期货、期权,现在还有加密的货币。其实量化交易编程的学习并不是很困难,我现在已经有RubyonRails和Python两套方案可以学习。自动交易的精髓在于交易策略的精妙设计和适时调整,这里面涉及到大量历史数据的分析和理解。我现在可以选择的策略就是守株待兔,也就是在接近交割日如果出现期货和现货的价格差产生的收益达到一定安全额度,就自动下单交易。这个方法和李老师讲的方法有所不同,针对的对象不是消费者,但符合一个原则:付出一份劳动,可以长期自动收益。要做到保本并长期有所收益,我的理解就是要等待机会,要积沙成塔。第二个部分就是想做苹果APP商店里的程序。其实想做成能够上架又能够有收益的程序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我一个人。不过我曾经看过一份报道,说了两个人,一个是在澳大利亚的小朋友通过玩游戏,在网上上编程课程,通过自学就上架了几个热销的苹果程序,解决了很多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另一个就是有一个日本的老太太,通过学习编程,上架了关于日本习俗的小游戏,很切合老年人的需求。他们两个人都参加了同一年的苹果应用程序的年会,一个是最小的,一个是最年长的。这两个事例给我很大鼓励和启发。他们的学习过程,我是可以复制的,我和他们比是有我自己的优势的,他们行,我为什么不可以试一试呢。

  在这里牵出了一个刚需的话题。我的理解,别人的需求需要满足,也需要有一定的情怀去引导。我认为现在需要*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利用新技术去教育儿童,去娱乐老年人。比如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简单的古诗词,都可以制作一些排序类、答题类的程序来推广。

《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5

  最近在看李笑来的《和时间做朋友》,确实收获不少。最让我记得的是:我们以为我们能控制自己,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的大脑”控制了自己。例如,吃完晚饭打算去洗碗。可是很多时候脑子会产生,等会吃完饭应该先休息下的想法。然后有可能就会拖到睡觉前或者第二天。又或者我们要做某事,当发现它不是很容易的时候,脑里就会产生“借口”,以此来说服我们不去做。在这本书里解释这种行为其实就是我们的脑子控制了我们,而我们还以为这其实就是我们真的这么想。

  今天早上,刚好看到了李笑来的另一本书《财富自由之路》,里面的一段话也深有感触。他说:大部分人都入了三个坑,而且入的很深。反思自己,貌似有时候也不能避免。现在就来说说这三大深坑。

  第一个,莫名其妙的凑热闹。好奇心几乎每个人都有,所以一旦有什么热闹发生,线上线下的人都会去做吃瓜群众。说到凑热闹我立刻想到的是一个寓言故事。大概意思是长工为庄主做了很多年工,在离开时庄主说给他三个建议来抵这多年的工资。其中一个建议就是不要凑热闹。然后他在回家的路上在客栈住宿,晚上听到有打闹的动静,原本他想出去看看,但想到庄主的建议就忍住了。原来是客栈的儿子晚上会发疯看人,只要出去看的人都被杀了。因为这个建议,长工躲过了一劫。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老子的。有人问老子,怎么样才能躲避祸事。老子说我走路走大道,不走深山小到。别人争吵打架,我见到就绕道走。有人围观的事情,我就尽量离得远远的。古语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其实也有这个意思。而在当今,因为凑热闹而受到伤害损失的例子也不少。

  第二个,火急火燎随大流。这一点我立刻想到了一个词:韭菜!没错,就是割了一波又长一波的韭菜!从金融历史里的荷兰郁金香事件开始,这种“割韭菜”的事件不断的重复的发生着。炒玛卡、炒文玩核桃、炒股到今天的炒币和区块链。当某样东西火得不行,参与的人都赚到了许多的钱,自己也会按耐不住参与进去。后果就成了接盘侠,成了那些人吃进嘴里的韭菜。

  这种随大流的坑,挖来就是给那些没有主见,不愿成长的人跳的。有句话说,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可是想要飞起来的前提是,你要能成为那只会找风口的猪。如果你是跟风的,那你多半会是最后摔死的那批。

  曾经有个股市的故事。有位老婆婆买股票都是赚钱得多,别人就问她有什么技巧。她说,她观察交易所门前的停车数量。当停车数很少的时候,她就买进股票。等交易所异常火爆的时候她就卖掉手上的股票。多年下来,就赚了不少。不论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但是内涵的道理还是好的。

  想要不踩这个坑,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别人传递的信息,客观性还是不够的。因此只有自己去了解认识,才能判断这个大流是真大流还是暗流汹涌。

  第三个,操碎了别人的心肝。这个坑我的理解是:多管闲事。总有人喜欢去为别人操心,这不好啦那不对的。也许别人都没这个意思,非要被他说成那样。而这种行为最有代表性的关联词:三姑六婆!“年薪多少啊?什么时候买房买车啊?什么时候结婚生子啊?听说XXX都第二胎了你也要加油哦!”这是生活上的。

  工作上也有!“你这个图交给甲方一定会被打回来的!你哪位?哦?我是负责前台工作的XX啊!”“你怎么还不去做XXX,老板/客户等着要呢?一看你就是不上心认真工作的那种,这样可不好哦!”这种时候,对方一定会在心里默念四字:管你屁死!

  每个人都有说教别人的欲望,且不管自己是否能做到做好。而这种事情做多了,除了影响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外,更多会让自己只看到别人而看不到自己。落到最后,只能用“我这不也是为你好嘛”来结束。

  这三个坑,我反思自己有时候也会掉进去。所以,除了克制以外,更多的是多多自我提升。少凑热闹,因为不懂这热闹是好是坏;多多独立思考,别人说的不一定都对,想了解清楚自己去学而不是单靠听;有空闲操心别人,还不如为自己多做一些事。你不是他爸妈,没有义务叫他做人。

  而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并不是教你财富自由的方法,更多的是给你一种走向财富自由的思维。方法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但是思维确实能在很长的时间里持续有用的。

  因此,培养一个好的思维模式,会让一切都变得更好。

  你来,我喜。

  你去,不悲。

  无论如何,我依旧在这里埋头努力。

  因为我相信。

  持续行动,让我们终会相遇!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菁选5篇)(扩展2)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3篇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1

  见:

  互联网的发展彻底颠覆了信息的流动方式,也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仅仅在10多年前,“绝大多数普通人一生能够交往的人数大约150人”这个说法可能还是站得住脚的;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150这个数字恐怕远远不够用了。在这样的时代里,有效沟通成了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之一,因为一个人沟通的效率,从底层决定了他能够获取的资源的数量及质量。

  而演讲与写作在互联网时代里确实是更高效更有价值的沟通方式——因为它们是“把自己的同一段时间重复销售很多很多次”的极少数选择之一。过去几年,内容创业的突然火爆也很有力的证实了以上观点。

  感:

  从单位时间销售的角度去看,“给一群人讲道理”与“个一个人讲道理”,虽然并不是没有区别,但从时间精力上来看,事实上的区别并没有多大,不过,效率却有了极大的提升。而且,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写作可以“即时发布”的同时,又彻底打破了地理位置的局限。

  思:

  在一开始听这个专栏的时候,我觉得每个概念都离我很遥远,什么写畅销书、做老干妈、建立时间交互*台……这些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好像统统都办不到。笑来老师说的,都不是像我这种普通人可以做到的。可我没有意识到,如果我做到了这些,我也就再也不用做个普通人了。普通人之所以为普通人,并不是因为起步时普通,而是因为习惯了永远普通地活着,才一辈子就做了个普通人。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生活的*淡的沮丧,并非来自于“我只是个普通人”,而是,尽管你有着不同凡响的"愿望,但你时时刻刻都还是像那些终究碌碌无为的人一样思考。正是想得不一样,才成就了后来的不普通。

  行:

  没有执行的想法只不过是幻觉。

  现在的你,还没怎样呢,怎么可能一张口就有掌声雷动,一动笔就会财源滚滚?可那又怎样?谁不是从一文不名开始?有谁是从一开始就站在山巅上?今天的你,不论多差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的你不会差。未来的你为什不会差呢?因为曾经的你,不管自己多差也要硬着头皮实践,久而久之,你就一不小心撞见了未来那个一点都不差的自己。别忘了,你是时刻活在未来的人。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2

  人生的终极问题到底是什么?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笑来老师指出,应该是:

  什么更重要?

  比如,笑来老师写书《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之前,就研究发现考托福考的是核心的词汇能力,因此这本书一直很畅销,因为他从一开始就选好了方向,抓住了考试的重点。

  再比如,笑来老师说他在生活中从不跟老婆吵架,他如何做到呢?他说他是从一开始选择老婆的时候最重要一条就是选择讲道理的人,因此也避免了争吵。

  这一点在我们生活中其实也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例子。如果结婚前选择对方是没有责任心,对父母对朋友小气,斤斤计较,又或是婚前喜欢泡夜店,喝酒,婚后也多半也是如此。

  再比如,笑来老师在工作上,跟团队开会,标准就是:

  我们当前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如果我们确定这是当前最重要的事,那很简单——把一切注意力都放在上面。

  又比如:LinkedIn的创始人Reid

  Hoffman是硅谷风投圈都想投资的对象,但是他放的幻灯片毫无美感,但是那又怎样?内容更重要啊!讲幻灯片的是ReidHoffman,

  这个人更重要啊!

  用“什么更重要”这样一个武器,其实真的会解决好多工作、生活、投资和个人成长的各种问题。

  用到投资领域,笑来老师给的原则:

  自己对自己负责。

  成长率决定价值增长。

  一定要投资比自己牛的人。

  一切的功课与努力都要在钱打出去之前完成。

  在金融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可以打败钱这个东西。

  自己不懂的东西,无论看起来多好,都不能胡乱参与。

  因此,什么实现财富自由,都是有前提条件的。

  首先我们人要正确,并且正确的人去做正确的事情。

  就像上面一段话,首先要投资我们自己,投资我们的头脑,我们的成长率决定价值增长。

  其次要投资比我们牛的人。之所以比自己牛,他的思维认知肯定是比自己高一级别的。

  最后,金融世界的投资,要投资自己懂的东西,不懂想投资那就先搞懂它,投资的决策,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要提前做好功课。

  比如,上次见的一个朋友,她跟我分享她的做法。交男朋友、结婚、生子、事业、买房…所有这些决策之前她先列好清单,优缺点,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情…这样的好处就是她选择的是她要生活和工作,及时发生的事情,也是她预期内,也有策略去解决它!

  在核聚老师的思维编程里有一堂课“目的思维”,讲述的是“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一定要深挖出来。然后才是不断的想方设法勇孟精进,不断的做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核聚老师有个读博士延期毕业的师弟,很开心的说毕业以后要挣钱,去大公司。核聚老师说,这都是幻想,不切实际,现在这

  个阶段博士师弟最重要的是“想方设法去搞定博士毕业。

  每个人每个时期是一定会有自己必须完成的义务或是承担的责任,所以时刻问自己“什么更重要”

  思考与行动

  对现阶段的我来说,什么更重要?生活,工作,投资,还是家庭?把重要的事情放在首位。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3

  见:低级动物的眼睛大多长在两侧,它们可以时刻关注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但不能把目光聚焦到某一点,也就不能长期、仔细地观察某一点。

  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也是这样,总想着时刻关注身边所有可以关注到的东西。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各处分散:各种APP不够,还有微博、朋友圈都要看。今天在发生什么,甚至现在在发生什么,都必须要知道。长此以往,就很难进行长期深入的思考。

  感:我自己也是上文中“大多数人”中的一部分。每天消耗大量的注意力和时间在刷微博,刷朋友圈以及“吃瓜”上;为了显得“合群”,这个毕业季我参加了很多完全可以推掉的聚餐和活动,浪费大量时间在无用的社交和人际关系中。其实这样的生活,带给我的,只有“心累”。

  我应该是笑来老师提到的三个隐形大坑中的忠实“坑友”,三个大坑,我无一幸免。一味地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贪多而不精,肯定会把自己困在当下,但我们应该活在未来。

  本期专栏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放弃部分安全感,接受视觉中小部分的盲区的存在,然后通过有效的社交来弥补主动放弃的安全感,才能够避免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思:为什么要主动放弃部分安全感呢?

  一些低级动物通过进化使双眼长在中间,虽然这样使他们的视野中存在了盲区,但它们也因此获得了长期专注思考的能力。这样,它们的世界里,不再只有永恒的当下,而有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放弃部分安全感,你才能进行深入、长期、细致的思考;主动放弃一部分安全感,确信你的合作伙伴会保障你交付给他来保障的安全感,才能够获得可靠的合作伙伴。

  行:体验“放弃全视角”的生活——卸载微博

  尝试一周不看朋友圈

  拒绝无意义的聚餐和活动

  把时间用在跑步健身、读书写作以及备考CPA上

  按正确的预测去思考去行动,活在未来,而不是与当下做困兽之斗。

  本期得到:

  1.你的注意力有限。放弃部分安全感,才能获得进步。

  2.有效的社交,可以填补放弃的安全感。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菁选5篇)(扩展3)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菁选3篇)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1

  见:低级动物的眼睛大多长在两侧,它们可以时刻关注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但不能把目光聚焦到某一点,也就不能长期、仔细地观察某一点。

  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也是这样,总想着时刻关注身边所有可以关注到的东西。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各处分散:各种APP不够,还有微博、朋友圈都要看。今天在发生什么,甚至现在在发生什么,都必须要知道。长此以往,就很难进行长期深入的思考。

  感:我自己也是上文中“大多数人”中的一部分。每天消耗大量的注意力和时间在刷微博,刷朋友圈以及“吃瓜”上;为了显得“合群”,这个毕业季我参加了很多完全可以推掉的聚餐和活动,浪费大量时间在无用的社交和人际关系中。其实这样的生活,带给我的,只有“心累”。

  我应该是笑来老师提到的三个隐形大坑中的忠实“坑友”,三个大坑,我无一幸免。一味地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贪多而不精,肯定会把自己困在当下,但我们应该活在未来。

  本期专栏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放弃部分安全感,接受视觉中小部分的盲区的存在,然后通过有效的社交来弥补主动放弃的安全感,才能够避免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思:为什么要主动放弃部分安全感呢?

  一些低级动物通过进化使双眼长在中间,虽然这样使他们的视野中存在了盲区,但它们也因此获得了长期专注思考的能力。这样,它们的世界里,不再只有永恒的当下,而有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放弃部分安全感,你才能进行深入、长期、细致的思考;主动放弃一部分安全感,确信你的合作伙伴会保障你交付给他来保障的安全感,才能够获得可靠的合作伙伴。

  行:体验“放弃全视角”的生活——

  卸载微博

  尝试一周不看朋友圈

  拒绝无意义的聚餐和活动

  把时间用在跑步健身、读书写作以及备考CPA上

  按正确的预测去思考去行动,活在未来,而不是与当下做困兽之斗。

  本期得到:

  1.你的注意力有限。放弃部分安全感,才能获得进步。

  2.有效的社交,可以填补放弃的安全感。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2

  一、笑来老师的“什么最重要”

  笑来老师在文中提出的各个“终极问题”汇总如下:

  在笑来老师看来,“什么更重要”是锻造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是操作系统的核心要素之一,几乎一切的决定,都来自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成了他多年来最有效的思维武器。

  二、自己整理的“什么最重要”

  笑来老师通过问自己“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解决了自己工作、生活、学习等等的问题,都获得了可观的成就。我也想学一学这种方法,将这种思考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日常工作学习中去。

  第一,对于一名老师来说,什么最重要?讲授知识重要吗?重要,但是却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回忆一下自己的学习经历,在课堂上学到了知识,大多在毕业后,甚至是在考试后,更甚至是在下完课我们就全部全部忘记了。只是脑中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只有等到用的时候,再去学。既然传授知识不是最重要的,那么传授或者讲解什么最重要的?

  思维方法重要不重要?思维方法是思考的方法论,学生们大多数不善于思考,脑袋糊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科学严谨的思考,回想自己在上学的时候,基本上也是这样。有没有比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价值观为基础,价值观就是明白“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价值观的问题解决了,即使思维方法比较低端落后。只要能够长期思考一样可以最终获得高质量的思考结果。

  经过以上思考就明白了以后的重点了,分辨学生们价值观可能存在的偏差,引导学生们建立更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当然了,思维方法和专业知识也不能忽视。

  第二是关于工作,在工作时,什么最重要?新到一个工作单位,愿意听从上级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和建议,也就是工作态度很好。重要吗?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如果只是工作态度好,做别人要求我们做的事情,那我们永远都是别人的提线木偶。

  那比态度更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学习能力?做不熟悉的工作,愿意去学习和请教,接受能力很快,重要吗?但也不是最重要。因为我发现有的人学习能力不是很好,接触新事物不是那么快,但依然可以在一个单位里边受到领导的青睐。

  那么什么最重要呢?在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找到最稀缺的事情去做,做最被需要的事情。一个单位里边总有最被需要的事情要去做,即使不是自己的专业知识,甚至完全不熟悉,但是长时间的积累,也可以让你成为这方面的能人,甚至是专家。当我们把单位里面最被需要的事情做了,而且当遇到这样的事情,别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你,那么你的价值自然会得到体现和尊重。

  第三对健身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对我来说,健身时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出适合自己的科学方法。因为体型不是很好,偏胖体质,自己一直想要健身,试了好多次健身的方法,或者跑步,或者徒手锻炼,或者做瑜伽。都没有坚持下来,,因为在做的时候一直会有疑问: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我这样做到底能有没有效果?我这样做对身体有没有伤害?这样想的时候,每一次做健身锻炼,自己坚持时间都很短,草草收场。

  直到最近情况得以改观,购买了一个关于健身的课程,虽然课程时间不是很长,但是七八节课把健身的理论和动作、注意事项以及饮食,讲的非常清楚易上手,自己坚持了两三周时间。可以明显感受到身体的一些变化,胳膊和胸膛稍稍硬了起来,更有精神了。

  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朋友》这本书中讲到健身方法是次要的,坚持一直做才是主要的,好多人都按照自己的方法,达到了健身的效果,他们唯一的相同点就是,一直坚持做下去。

  第四关于交友。自己在交友方面比较差劲的,快30岁了,没有几个知心朋友。那么交朋友什么更重要?什么更重要?思来想去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更有价值,对朋友有用,同时找到这样的人和ta成为朋友。这个有用有价值,不一定是为朋友带来多大的物质帮助和经济支持,也可以是一些精神上的鼓励和关心。只有这样,朋友之间的关系和情谊才能够持续下去。

  三、寻找“什么最重要”过程思考

  第二部分是自己的思考结果,和笑来老师一对比,相差太远。思考范围不广,思考深度不够,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实践太少,进而也没有基于践行去思考,因此自然得不出什么高质量的"结果。

  以上思考的结果大多基于自己的实践,只是现在这个阶段的想法,随着年岁的增长随着,践行的增多和思考的深入,会找到比现在我认为的重要的事情,还要更重要的东西。现在这些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以后可能会变得变得无足轻重。

  另外,长时间看笑来老师的文章,深受影响,包括价值观、操作系统的概念,因此在思考“终极问题”时还是局限在在笑来老师的体系内。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3

  见:低级动物的眼睛大多长在两侧,它们可以时刻关注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但不能把目光聚焦到某一点,也就不能长期、仔细地观察某一点。

  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也是这样,总想着时刻关注身边所有可以关注到的`东西。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各处分散:各种APP不够,还有微博、朋友圈都要看。今天在发生什么,甚至现在在发生什么,都必须要知道。长此以往,就很难进行长期深入的思考。

  感:我自己也是上文中“大多数人”中的一部分。每天消耗大量的注意力和时间在刷微博,刷朋友圈以及“吃瓜”上;为了显得“合群”,这个毕业季我参加了很多完全可以推掉的聚餐和活动,浪费大量时间在无用的社交和人际关系中。其实这样的生活,带给我的,只有“心累”。

  我应该是笑来老师提到的三个隐形大坑中的忠实“坑友”,三个大坑,我无一幸免。一味地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贪多而不精,肯定会把自己困在当下,但我们应该活在未来。

  本期专栏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放弃部分安全感,接受视觉中小部分的盲区的存在,然后通过有效的社交来弥补主动放弃的安全感,才能够避免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思:为什么要主动放弃部分安全感呢?

  一些低级动物通过进化使双眼长在中间,虽然这样使他们的视野中存在了盲区,但它们也因此获得了长期专注思考的能力。这样,它们的世界里,不再只有永恒的当下,而有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放弃部分安全感,你才能进行深入、长期、细致的思考;主动放弃一部分安全感,确信你的合作伙伴会保障你交付给他来保障的安全感,才能够获得可靠的合作伙伴。

  行:体验“放弃全视角”的生活——

  卸载微博

  尝试一周不看朋友圈

  拒绝无意义的聚餐和活动

  把时间用在跑步健身、读书写作以及备考CPA上

  按正确的预测去思考去行动,活在未来,而不是与当下做困兽之斗。

  本期得到:

  1.你的注意力有限。放弃部分安全感,才能获得进步。

  2.有效的社交,可以填补放弃的安全感。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菁选5篇)(扩展4)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10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1

  泰格尔在他的诗中说过:“瀑布一旦有了自由,便有了歌声。”是的,自由对一个学生来说,对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的管理来说,更是尤为重要。

  正因如此,当我看到希贵校长的这样《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时,我一下子就被这本书的名字震撼到了。是啊,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曾几何时,我们的孩子能在校园里自由呼吸呢?曾记得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只因为喜欢爬树,在样园里也爬树,而被学校勒令退学。放眼环视我们的教育现状,在我们的校园里,我们按照行政组织的构架,把学生划分在一个个行政班级里进行管理,“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在班级管理中大范围地存在,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被生生压抑,学校让往左转就得往左转,学校让往右转就得往右转。于是,孩子们表面上变得很乖,而内心想的到底是什么。当然,也还有另一些孩子,在这种高压之下变得叛逆、情绪极度焦躁,身心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最终走向极端的行为。

  细思极恐,孩子的这些表现难道与我们的教育不无关系吗?我们难道没有表任和良知去改变这种状态吗?希贵校长在他的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应该从*等开始”,“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教育不需要‘目中无人’的管理”、“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很重要”……说得多么好呀!把学生当人来看待,给予他们爱、信任与尊重,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学生都真正拥有能够“自由呼吸”的教育。

  进入到高年级,学生的做事能力越来越强。如果放手把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事务安排给孩子们,既是对他们的一个锻炼,又能减轻老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负担,一举两得。所以,在开学期,我就计划本学期一定要好好培养我的语文小班干。开学第一课上,我就向孩子们宣布:本学期的语文课代表工作将实行每月轮换制,每月选一次课代表,由两名同学合作完成。孩子们听到我的消息,显得非常兴奋,小眼睛里充满的期待。其实,我知道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干部”梦。但是,很多时候实际上很多小班干是形同虚设的,既在班里起不到引领作用,又不能给老师很好的帮助,最后很多同学心中对小班干的工作不满,但又没有一个真正的“班干”横空出世,导致班里形成不了一个很好的班风,学生整体消极怠工,群龙无首。细思原因,其实是很多小班干的职责不明,职权过大,工作欠具体导致的。通俗一点来说,就是班干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考虑到这一点,我决定先要明确小班干的职权。

  第一届语文课代表和组长选出来了,一班是余展晴和王铎云,二班是孙靖雯和臧舜禹。下课之后,我立即把这些“新官”们组织在一起,明确了职责。课代表的工作主要是收发作业,每天晚自习和周日返校时要将学生的作业收齐,并统计好上交人数、未交人员名单;每天上课之前要组织学生课前三分钟朗读,其中一名课代表要提前询问老师朗读内容,并负责领读。另一名课代表则帮助老师做好上课准备,如下发作业本、打开大屏幕、准备好PPT这三项工作。而组长的工作就是负责把作业收齐,统计好本组的作业完成情况,上报课代表,同时在小组活动中起到组织引领作用。另外,我还特设了一个小助手的职位,主要是怕课代表工作太多,增加孩子的负责,这位小助手要帮助我统计上课发言比例以及上课请假、迟到、早退等情况。最后,我将课代表、组长、小助手的名单、工作范畴用A4纸打印好,张贴在班级公告栏里,既有满满的仪式感又利于他们明晰自己的工作。

  当然,小班干的培养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届小班干分配下去不久,两个班的小班干就明显表现出不同的积极性,2班的雯雯和大禹各项工作都安排得当,很快2班的作业、课前朗读就得表现得井井有条,这两位同学在班里也渐渐树立起了威信,但是一班的铎云和展晴就不行了,不仅课前准备无法准备充分,连作业也没法上交,闹得我很窝火。怎么办?是叫过来大声训斥一番,还是另想策略?我把他们训一通能管用吗?显然是不行的,孩子的责任意识不是训一顿就能有效果的.。所以,我努力使自己*静下来,再三告诉自己:小班干是培养出来的,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正因为孩子还小,责任意识还不够强,所以才需要我们去培养。想到这里,我把1班的两位小班干叫到了身边,询问了他们这初当课代表的感受,他们竟一下子意识到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这令我惊诧。看来他们还是有责任意识的,只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恒心和毅力。于是,我把课代表的任务细分表拿出来,再次指导他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这下他们表示明白了。令人欣喜的是,接下来的一个月任期内,这两名小课代表做得非常出色,帮了我不少大忙。

  可是,也正是由于第一届课代表的工作太出色,结果导致一个月后的我非常纠结,第一届小课代表的培养工作刚刚初见成效,可是开学期我可是承诺他们一个月后要重新选举的呀!我不舍得了,我犹豫了,因为我担心第二届的小课代表不如第一届的做得好,也担心因为换届会打击第一届的课代表,从此他们就不再那样兴致勃勃,积极做事了。可是,一想到当我宣布每月选举一次课代表时,那么多闪亮的、充满期待的眼睛,我决定忍痛割爱,重新选举,自愿报名。当我把这个消息宣布出去的时候,全班一片欢呼,可是,除了第一任的两个得力小助手,我的心里也有些心疼他们。怎么办?突然,我灵机一动,大声说道:“新一届课代表选出来了,但是不代表上一届课代表的工作结束了,因为,你们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等着你们去完成,那就是——负责培训新一届的课代表!希望你们能把这项工作做好!”顿时,那两双黯然伤神的眼眸突然亮起来了,骄傲自信的笑容重新回到了脸上。那一刻,我心中的石头悄然落地。下课了,新一届课代表兴奋地跑过来问我:“老师,我们要做什么?”我意味深长地笑了:“你们去找上一届课代表去吧!”转眼,他们已经弃我而去,围在老课代表的身边问长问短去了……

  一学期下来,1班2班的语文课代表分别换了三届,但是总归,每一届小干部的工作基本都能做到有条不紊。反过来,小干部的工作又促进了这些孩子们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充满正能量的榜样。孩子们自己管自己,从另一个侧面又树立了老师的威信,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事情。而我也更加坚信了一点,那就是小班干的培养,重在培养,而不是坐享其成,没有天生会当班干的学生。只要我们坚信这一点,我们的工作会更加得心应手的。

  有人说,爱情就像手里的沙子,攥的越紧,流的越快,握不住的沙,干脆扬了它。其实,学生又何尝不是呢?他们亦如我们手中的沙子,攥得越紧,他越叛逆,与其这样,不如放手去爱他。放手让学生去做,给予他们足够的爱、信任与尊重,给予他们足够自主的空间,也许他们会还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的!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2

  **是我高三时的语文教师,我则是老师的科代表。作为李老师教育改革的受惠者、拥护者和实践者,我有许多话要说,却无从下笔。当我读完李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之后,感慨万千,高密四中时的那一段经历又历历在目。现在仅以我再读书时写下的一些感想整理出来,作为对李老师的感激和对目前教育现状的`思考。

  1、教育首先是事业,然后才是谋生的职业。如果仅仅把教育当作养家糊口的职业,那么教材、课堂、备课作业、学生等等自然就成为我们挣钱的工具。心中没有对教育的崇高敬意,在教学中就很难奉献出一片爱心,教育就很难成功。人通过一份职业养家糊口,生存在世上;通过一份事业成就自我,生活在世上。

  2、当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时,爱心也就随之而来;当学生把你当作自己之心的朋友时,教育也就成功了。

  3、真正的教育,从尊重开始--尊重学生拉开了教育的序幕,爱是教育的开端,学生自我成长是教育的过程,人人成才是教育的高潮,对社会对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教育完美的结局。

  4、学校的主人是老师和全体学生,领导则是公仆。尊重老师,才能使老师迸发出干劲;理解学生,才能让学生学有所成。

  5、大雪无痕,教育无迹。教育给人带来的是知识是思想,更是灵魂的洗礼。高密四中留给我的则是"永不屈服"的精神。

  6、你因为自己的错误真诚地向学生道歉了吗?勇敢地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来折服学生比用"师道尊严"的古训来压服学生更强百倍。

  7、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孩子完美的心灵,而不是向孩子灌输无用的知识。对犯错误的学生一定要慎重处理,否则,一不小心,我们伤害的不仅是学生的自尊心,还有他的前途,甚至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8、希望每一位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考虑一下孩子的前途和未来,我们更应该向学生传授学习的理念和处世的方法。一切的教育应当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入手,因为动力是学生自我成长和完善的源泉。

  9、管理学生应该敞开心扉。用心灵来感动心灵,远比约束一群思想各异的孩子容易。

  10、对与初次犯错误的学生,我们不妨相信他的辩解,给他一次蒙混过关的机会。因为我们的出发点是爱护心灵,而不是惩罚错误。

  11、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用来约束学生不犯错误的,而不是用来惩罚犯错误的学生的。但当学生真的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时,我们就需要认真思考:学生为什么会犯错误?我们当老师的有错在哪里?

  12、竞争才是成功管理的第一要务,但竞争必须是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如果出现了无序的恶性竞争,那么你的管理是失败的。

  13、校长管理的最高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以母校为荣,让每一位教师都以校为家。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3

  **是我高三时的语文教师,我则是老师的科代表。作为李老师教育改革的受惠者、拥护者和实践者,我有许多话要说,却无从下笔。当我读完李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之后,感慨万千,高密四中时的那一段经历又历历在目。现在仅以我再读书时写下的一些感想整理出来,作为对李老师的感激和对目前教育现状的思考。

  1、教育首先是事业,然后才是谋生的职业。如果仅仅把教育当作养家糊口的职业,那么教材、课堂、备课作业、学生等等自然就成为我们挣钱的工具。心中没有对教育的崇高敬意,在教学中就很难奉献出一片爱心,教育就很难成功。人通过一份职业养家糊口,生存在世上;通过一份事业成就自我,生活在世上。

  2、当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时,爱心也就随之而来;当学生把你当作自己之心的朋友时,教育也就成功了。

  3、真正的教育,从尊重开始--尊重学生拉开了教育的序幕,爱是教育的开端,学生自我成长是教育的过程,人人成才是教育的高潮,对社会对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教育完美的结局。

  4、学校的主人是老师和全体学生,领导则是公仆。尊重老师,才能使老师迸发出干劲;理解学生,才能让学生学有所成。

  5、大雪无痕,教育无迹。教育给人带来的.是知识是思想,更是灵魂的洗礼。高密四中留给我的则是"永不屈服"的精神。

  6、你因为自己的错误真诚地向学生道歉了吗?勇敢地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来折服学生比用"师道尊严"的古训来压服学生更强百倍。

  7、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孩子完美的心灵,而不是向孩子灌输无用的知识。对犯错误的学生一定要慎重处理,否则,一不小心,我们伤害的不仅是学生的自尊心,还有他的前途,甚至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8、希望每一位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考虑一下孩子的前途和未来,我们更应该向学生传授学习的理念和处世的方法。一切的教育应当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入手,因为动力是学生自我成长和完善的源泉。

  9、管理学生应该敞开心扉。用心灵来感动心灵,远比约束一群思想各异的孩子容易。

  10、对与初次犯错误的学生,我们不妨相信他的辩解,给他一次蒙混过关的机会。因为我们的出发点是爱护心灵,而不是惩罚错误。

  11、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用来约束学生不犯错误的,而不是用来惩罚犯错误的学生的。但当学生真的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时,我们就需要认真思考:学生为什么会犯错误?我们当老师的有错在哪里?

  12、竞争才是成功管理的第一要务,但竞争必须是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如果出现了无序的恶性竞争,那么你的管理是失败的。

  13、校长管理的最高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以母校为荣,让每一位教师都以校为家。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4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当代教育家》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以宣传当代教育家事迹,反映教育家成长和促进教育改革发展为宗旨。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教育家?本系列丛书将会让读者体会到,教育家并不神秘,他们也是*凡的、*常的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他们也会有一些缺点和不足,甚至可能因为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某些缺点和不足更容易表现出来。但是,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教育家又是不*凡的,他们为教育改革创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记录了作者*贵幼年教育思想的启蒙发育——乡村中学的教学岁月——穿越“雷区”的校长生涯——教育的改革实践——建设教育强市的追求历程等各个时期的探索过程和理性思索。

  读此书,我不仅可以了解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成长为全国知名教育家的传奇人生,而且可以从中窥探当代*基础教育风云变幻、崎岖坎坷的发展之路,更为重要的是从书中可以汲取如何把握工作规律,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些前沿、新颖而又被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真知灼见。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往昔工作的回忆中,没有自诩和矫情的夸夸其谈;在探索历程的评价中,没有文过饰非的不实之辞;在体验感悟的归纳中,没有哗众取宠的惊人之语。有的只是*实的叙述,客观的评判和真诚的自勉自励,从而使任何一个翻阅此书的人,都会有一种恬淡幽远的儒雅之风扑面而来的感觉;掩卷沉思之后,又都会被书中从*实的字里行间涌动出的一股股挚爱事业的真诚、改革创新的勇气、遇挫弥坚的恒心和憧憬未来的豪情,所深深地打动和激荡,从而生发出只争朝夕、献身事业、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冲动和欲望,也许这正是此书真正的魅力和价值吧。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5

  泰格尔在他的诗中说过:“瀑布一旦有了自由,便有了歌声。”是的,自由对一个学生来说,对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的管理来说,更是尤为重要。

  正因如此,当我看到希贵校长的这样《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时,我一下子就被这本书的名字震撼到了。是啊,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曾几何时,我们的孩子能在校园里自由呼吸呢?曾记得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只因为喜欢爬树,在样园里也爬树,而被学校勒令退学。放眼环视我们的教育现状,在我们的校园里,我们按照行政组织的构架,把学生划分在一个个行政班级里进行管理,“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在班级管理中大范围地存在,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被生生压抑,学校让往左转就得往左转,学校让往右转就得往右转。于是,孩子们表面上变得很乖,而内心想的到底是什么。当然,也还有另一些孩子,在这种高压之下变得叛逆、情绪极度焦躁,身心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最终走向极端的行为。

  细思极恐,孩子的这些表现难道与我们的教育不无关系吗?我们难道没有表任和良知去改变这种状态吗?希贵校长在他的"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应该从*等开始”,“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教育不需要‘目中无人’的管理”、“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很重要”……说得多么好呀!把学生当人来看待,给予他们爱、信任与尊重,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学生都真正拥有能够“自由呼吸”的教育。

  进入到高年级,学生的做事能力越来越强。如果放手把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事务安排给孩子们,既是对他们的一个锻炼,又能减轻老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负担,一举两得。所以,在开学期,我就计划本学期一定要好好培养我的语文小班干。开学第一课上,我就向孩子们宣布:本学期的语文课代表工作将实行每月轮换制,每月选一次课代表,由两名同学合作完成。孩子们听到我的消息,显得非常兴奋,小眼睛里充满的期待。其实,我知道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干部”梦。但是,很多时候实际上很多小班干是形同虚设的,既在班里起不到引领作用,又不能给老师很好的帮助,最后很多同学心中对小班干的工作不满,但又没有一个真正的“班干”横空出世,导致班里形成不了一个很好的班风,学生整体消极怠工,群龙无首。细思原因,其实是很多小班干的职责不明,职权过大,工作欠具体导致的。通俗一点来说,就是班干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考虑到这一点,我决定先要明确小班干的职权。

  第一届语文课代表和组长选出来了,一班是余展晴和王铎云,二班是孙靖雯和臧舜禹。下课之后,我立即把这些“新官”们组织在一起,明确了职责。课代表的工作主要是收发作业,每天晚自习和周日返校时要将学生的作业收齐,并统计好上交人数、未交人员名单;每天上课之前要组织学生课前三分钟朗读,其中一名课代表要提前询问老师朗读内容,并负责领读。另一名课代表则帮助老师做好上课准备,如下发作业本、打开大屏幕、准备好PPT这三项工作。而组长的工作就是负责把作业收齐,统计好本组的作业完成情况,上报课代表,同时在小组活动中起到组织引领作用。另外,我还特设了一个小助手的职位,主要是怕课代表工作太多,增加孩子的负责,这位小助手要帮助我统计上课发言比例以及上课请假、迟到、早退等情况。最后,我将课代表、组长、小助手的名单、工作范畴用A4纸打印好,张贴在班级公告栏里,既有满满的仪式感又利于他们明晰自己的工作。

  当然,小班干的培养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届小班干分配下去不久,两个班的小班干就明显表现出不同的积极性,2班的雯雯和大禹各项工作都安排得当,很快2班的作业、课前朗读就得表现得井井有条,这两位同学在班里也渐渐树立起了威信,但是一班的铎云和展晴就不行了,不仅课前准备无法准备充分,连作业也没法上交,闹得我很窝火。怎么办?是叫过来大声训斥一番,还是另想策略?我把他们训一通能管用吗?显然是不行的,孩子的责任意识不是训一顿就能有效果的。所以,我努力使自己*静下来,再三告诉自己:小班干是培养出来的,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正因为孩子还小,责任意识还不够强,所以才需要我们去培养。想到这里,我把1班的两位小班干叫到了身边,询问了他们这初当课代表的感受,他们竟一下子意识到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这令我惊诧。看来他们还是有责任意识的,只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恒心和毅力。于是,我把课代表的任务细分表拿出来,再次指导他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这下他们表示明白了。令人欣喜的是,接下来的一个月任期内,这两名小课代表做得非常出色,帮了我不少大忙。

  可是,也正是由于第一届课代表的工作太出色,结果导致一个月后的我非常纠结,第一届小课代表的培养工作刚刚初见成效,可是开学期我可是承诺他们一个月后要重新选举的呀!我不舍得了,我犹豫了,因为我担心第二届的小课代表不如第一届的做得好,也担心因为换届会打击第一届的课代表,从此他们就不再那样兴致勃勃,积极做事了。可是,一想到当我宣布每月选举一次课代表时,那么多闪亮的、充满期待的眼睛,我决定忍痛割爱,重新选举,自愿报名。当我把这个消息宣布出去的时候,全班一片欢呼,可是,除了第一任的两个得力小助手,我的心里也有些心疼他们。怎么办?突然,我灵机一动,大声说道:“新一届课代表选出来了,但是不代表上一届课代表的工作结束了,因为,你们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等着你们去完成,那就是——负责培训新一届的课代表!希望你们能把这项工作做好!”顿时,那两双黯然伤神的眼眸突然亮起来了,骄傲自信的笑容重新回到了脸上。那一刻,我心中的石头悄然落地。下课了,新一届课代表兴奋地跑过来问我:“老师,我们要做什么?”我意味深长地笑了:“你们去找上一届课代表去吧!”转眼,他们已经弃我而去,围在老课代表的身边问长问短去了。

  一学期下来,1班2班的语文课代表分别换了三届,但是总归,每一届小干部的工作基本都能做到有条不紊。反过来,小干部的工作又促进了这些孩子们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充满正能量的榜样。孩子们自己管自己,从另一个侧面又树立了老师的威信,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事情。而我也更加坚信了一点,那就是小班干的培养,重在培养,而不是坐享其成,没有天生会当班干的学生。只要我们坚信这一点,我们的工作会更加得心应手的。

  有人说,爱情就像手里的沙子,攥的越紧,流的越快,握不住的沙,干脆扬了它。其实,学生又何尝不是呢?他们亦如我们手中的沙子,攥得越紧,他越叛逆,与其这样,不如放手去爱他。放手让学生去做,给予他们足够的爱、信任与尊重,给予他们足够自主的空间,也许他们会还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的!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6

  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学生的幸福成长,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我们需要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创新,需要阅读这样的名著。此书给我心灵造成了很大的震撼,同时给自己带来了思考,本书里面蕴含了很多教育哲理。

  一、对待学生要有大爱——宽容

  书中,李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这是多么深邃的思想呀,这又是多么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啊。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对孩子多一份宽容,就让孩子多一份希望。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而可爱的,却又是十分的脆弱的,一不小心就会滚落而破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孩子的自信心,保护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发自内心爱上学习,那我们的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让学生养成自治的能力

  “斯宾塞在《教育论》说过:“记住你的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而现在,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规矩在约束着孩子们,为了孩子的安全,我们希望更多的孩子是象只温顺的小猫。而“让教育从细节入手”,不是为了约束学生,管制学生,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让学生将良好的行为养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品质和素养。

  三、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

  通过李老师由教师——校长——局长——教育家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看出,跟他通过读书进行的大量的阅读积累及对这种阅读积累进行的思考和利用是分不开的。他向我们揭示了: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不能停止学习。这本书,不仅为我的教育教学、教学管理注入了时代鲜活的春水,而且他对教育的激情、痴情也点燃了我对教育不懈探究的向上的火炬。工作却又是另一个新课程的开始,需要学习的更多更广泛。今天读了体会了李老师这句话,更清楚了学无止尽的道理。

  四、教育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好

  李老师在书中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没有空洞的理论,没有呆板的说教,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教育案例,展现了他的教育历程,展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我们教育过程中有很多琐碎的事情,如何把这些事情做好,成为学生成长的*台。我已在这个*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八个年头,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好象是我生命中的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今后的漫漫长路。教会了要把教育工作当做教育事业来对待,要不断的学习,做一个智慧的教师,同时要把小事做好。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7

  xx是我高三时的语文教师,我则是老师的科代表。作为李老师教育改革的受惠者、拥护者和实践者,我有许多话要说,却无从下笔。当我读完李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之后,感慨万千,高密四中时的那一段经历又历历在目。现在仅以我再读书时写下的一些感想整理出来,作为对李老师的感激和对目前教育现状的思考。

  1、教育首先是事业,然后才是谋生的职业。如果仅仅把教育当作养家糊口的职业,那么教材、课堂、备课作业、学生等等自然就成为我们挣钱的工具。心中没有对教育的崇高敬意,在教学中就很难奉献出一片爱心,教育就很难成功。人通过一份职业养家糊口,生存在世上;通过一份事业成就自我,生活在世上。

  2、当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时,爱心也就随之而来;当学生把你当作自己之心的朋友时,教育也就成功了。

  3、真正的教育,从尊重开始--尊重学生拉开了教育的序幕,爱是教育的开端,学生自我成长是教育的过程,人人成才是教育的高潮,对社会对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教育完美的结局。

  4、学校的主人是老师和全体学生,领导则是公仆。尊重老师,才能使老师迸发出干劲;理解学生,才能让学生学有所成。

  5、大雪无痕,教育无迹。教育给人带来的是知识是思想,更是灵魂的洗礼。高密四中留给我的则是"永不屈服"的精神。

  6、你因为自己的错误真诚地向学生道歉了吗?勇敢地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来折服学生比用"师道尊严"的古训来压服学生更强百倍。

  7、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孩子完美的心灵,而不是向孩子灌输无用的知识。对犯错误的学生一定要慎重处理,否则,一不小心,我们伤害的不仅是学生的自尊心,还有他的前途,甚至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8、希望每一位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考虑一下孩子的前途和未来,我们更应该向学生传授学习的理念和处世的方法。一切的教育应当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入手,因为动力是学生自我成长和完善的源泉。

  9、管理学生应该敞开心扉。用心灵来感动心灵,远比约束一群思想各异的孩子容易。

  10、对与初次犯错误的学生,我们不妨相信他的辩解,给他一次蒙混过关的机会。因为我们的出发点是爱护心灵,而不是惩罚错误。

  11、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用来约束学生不犯错误的,而不是用来惩罚犯错误的学生的。但当学生真的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时,我们就需要认真思考:学生为什么会犯错误?我们当老师的有错在哪里?

  12、竞争才是成功管理的第一要务,但竞争必须是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如果出现了无序的恶性竞争,那么你的管理是失败的。

  13、校长管理的最高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以母校为荣,让每一位教师都以校为家。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8

  捧起《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细细品味,反复思量,只觉一阵春风扑面而来,能找到这样一本亦师亦友的原生态教育书籍畅读,实乃让人无比惬意之事。参加工作时间不算长,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现在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着。而在阅读此书时,李老师一篇篇讲真话,有感情,充满爱心的文章时常让我感动,为我答疑解惑。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以时间为序,以朴实无华的简洁的文字给我们讲述了一位从乡村中学普通教师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学校长、县级市的教委主任、地级市教育局局长,最后成为当代教育家的“教育故事”。他的每一步前行都诠释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教师的幸福成长,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为了打造教育强市等等,他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读书学习、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创新,他的成功应该源于他对教育卓越不懈的追求,他把追求完美已经成为习惯。

  在全书中,李老师用三条主线将若干取自生活,源于实践的小故事串联起来,每个故事中都融入了自己对教育独特的感悟与思考,那点滴心语,可谓画龙点睛。这三条主线分别是教育线、教学线和管理线,而统领这三者的便是一种"人"的精神,一种尊重人、欣赏人、珍爱人的可贵思想。读此书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还给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一、注重阅读

  书是时代前进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把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观念已经陈旧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新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增加,人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受教育,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党的*提倡全民学习、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课程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都需要通过博览群书来达到知识更新和自我提升。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师曾经拥有的较为丰富的知识,已经难以面对现代的学生了,教材及参考书籍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单一讲课、灌输更不能适应当前的教改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每位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读书,不断提高地自己的业务水*和工作能力,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二、关注学生

  教育的本质是*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教育工作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应该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信仰和幸福负责。我们没有挖掘学生的潜力,反而尽力把他们塑造成另一个我们。我们要所有的孩子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把本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雕刻成一具相同的模型。把本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变成一个的塑像。书中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1、把学生当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充满民主、*等。

  以前,有的老师都认为只要搞好学习,再"厉害"一点学生也会谅解。但学生对老师的"好心""苦心"并不买账。在老实听话的背后,隐藏的是怨愤和逆反。因此,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民族的明天准备素质的教育。要让孩子一生能够持续地学习,能够有尊严、高质量地生活,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且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一生。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了解孩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

  2、评价不但要换方法,更要换思维。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过人的长处,在这一点上,人人都是最好的,个个都是最棒的,拿起表扬的武器,机智地面对得意忘形的孩子,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从而坚定信念,走向成功。

  因此,在老师的心中,不应该有坏学生,不能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失败去做工作,应当把预期的失败转化为成功,应让每个学生都能说"我能行"!在这一方面,我们原来的班级也搞过类似的尝试——"我能行!",但十分惭愧,效果不佳,回想起来,关键原因是我的工作浮于表面,没有落实好,没有联系实际。

  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变堵截反对为提倡诱导

  只要你蹲下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你就会发现孩子眼里的世界不一样,你就能学会理解孩子。孩子们犯的错误,常常是"美丽的错误",是成长中的必然。我们的工作习惯于站在*的立场上,从*的视角对孩子提出种种要求,设定展目标,生硬灌输、呆板说教,强迫孩子接受--犹如预先做好了模子,不管学生的体形。身高统统塞到这个模子里,结果必然是要么铸造出畸形的人格;要么铸造出千人一面的丧失个性的木偶;要么伤害学生的心灵,形成终生难以弥合的伤痕。

  4、让孩子们喜欢学习

  ①归还学生思维

  让课堂成为学生演练思维体操的舞台。对归还学生主体地位来说,核心的问题,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归还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研究,哪一个过程应该放给学生去思考。

  ②把认知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过去我们喜欢把结果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应该把探索的过程,全部的经历留给学生。

  ③让知识既是目的,更应该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工具。

  经验告诉我们,儿童在学生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我们能否把运用知识、方法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工具,作为衡量我们老师教学方法的一种依据?

  三、学会思考

  李老师又说:“一个人在思考自己人生方向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又实用的方法——由终点开始思考。”他讲到,我们可以先想好70岁想干什么,再推想50岁、40岁直到今天。他特别举到了一个鲜活的事例。那就是央视名主持人杨澜,在她最红的时候,突然从央视节目中消失,到国外进修去了。今天的杨澜以内涵和气质赢得了观众,靠得是自身修养,从战略的角度讲,是“终点思考”的人生韬略帮了杨澜的忙。

  在实际校园里,我们有的是一些虽然年轻,但已经暂露头角的老师,有的老师还是教育界的专家,所教的学生有多少都已经上了北大、清华或其他重点大学,学生是发展了,成功了,但是教师自身却没有很大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老师没有进行“终点思考”。就像在生命的旅途中那样,迟迟不发,或者是出发之后又犹豫不决,瞪眼看着时机与自己交臂而过。这也验证了一句哲理:成功总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试想我们今天的教师,如果我们每天埋头于烦琐的工作,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不断创新,十年、二十年后的我们抑或就是一个*庸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名教师、教育家。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缺乏“终点思考”。

  *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使我深深地懂得:我们老师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更成熟。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和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地引导。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学习进步时的欢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总之,《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本好书,它让我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我在读书实践中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也尝试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但我知道真正实现或拥有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件不易做到的事,我会继续为自由呼吸的教育贡献一份微薄之力。现在让我们怀着梦想,付诸实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努力实践吧!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9

  捧起《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细细品味,反复思量,只觉一阵春风扑面而来,能找到这样一本亦师亦友的原生态教育书籍畅读,实乃让人无比惬意之事。参加工作时间不算长,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现在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着。而在阅读此书时,李老师一篇篇讲真话,有感情,充满爱心的文章时常让我感动,为我答疑解惑。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以时间为序,以朴实无华的简洁的文字给我们讲述了一位从乡村中学普通教师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学校长、县级市的教委主任、地级市教育局局长,最后成为当代教育家的“教育故事”。他的每一步前行都诠释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教师的幸福成长,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为了打造教育强市等等,他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读书学习、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创新,他的成功应该源于他对教育卓越不懈的追求,他把追求完美已经成为习惯。

  在全书中,李老师用三条主线将若干取自生活,源于实践的小故事串联起来,每个故事中都融入了自己对教育独特的感悟与思考,那点滴心语,可谓画龙点睛。这三条主线分别是教育线、教学线和管理线,而统领这三者的便是一种"人"的精神,一种尊重人、欣赏人、珍爱人的可贵思想。读此书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还给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一、注重阅读

  书是时代前进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把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观念已经陈旧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新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增加,人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受教育,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党的*提倡全民学习、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课程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都需要通过博览群书来达到知识更新和自我提升。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师曾经拥有的较为丰富的知识,已经难以面对现代的学生了,教材及参考书籍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单一讲课、灌输更不能适应当前的教改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每位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读书,不断提高地自己的业务水*和工作能力,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二、关注学生

  教育的本质是*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教育工作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应该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信仰和幸福负责。我们没有挖掘学生的潜力,反而尽力把他们塑造成另一个我们。我们要所有的孩子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把本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雕刻成一具相同的模型。把本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变成一个的塑像。书中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1、把学生当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充满民主、*等。

  以前,有的老师都认为只要搞好学习,再"厉害"一点学生也会谅解。但学生对老师的"好心""苦心"并不买账。在老实听话的背后,隐藏的是怨愤和逆反。因此,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民族的明天准备素质的教育。要让孩子一生能够持续地学习,能够有尊严、高质量地生活,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且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一生。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了解孩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

  2、评价不但要换方法,更要换思维。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过人的长处,在这一点上,人人都是最好的,个个都是最棒的,拿起表扬的武器,机智地面对得意忘形的孩子,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从而坚定信念,走向成功。

  因此,在老师的心中,不应该有坏学生,不能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失败去做工作,应当把预期的失败转化为成功,应让每个学生都能说"我能行"!在这一方面,我们原来的班级也搞过类似的尝试--"我能行!",但十分惭愧,效果不佳,回想起来,关键原因是我的工作浮于表面,没有落实好,没有联系实际。

  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变堵截反对为提倡诱导

  只要你蹲下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你就会发现孩子眼里的世界不一样,你就能学会理解孩子。孩子们犯的错误,常常是"美丽的错误",是成长中的必然。我们的工作习惯于站在*的立场上,从*的视角对孩子提出种种要求,设定展目标,生硬灌输、呆板说教,强迫孩子接受--犹如预先做好了模子,不管学生的体形。身高统统塞到这个模子里,结果必然是要么铸造出畸形的人格;要么铸造出千人一面的丧失个性的木偶;要么伤害学生的心灵,形成终生难以弥合的伤痕。

  4、让孩子们喜欢学习

  ①归还学生思维

  让课堂成为学生演练思维体操的舞台。对归还学生主体地位来说,核心的问题,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归还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研究,哪一个过程应该放给学生去思考。

  ②把认知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过去我们喜欢把结果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应该把探索的过程,全部的经历留给学生。

  ③让知识既是目的,更应该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工具。

  经验告诉我们,儿童在学生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我们能否把运用知识、方法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工具,作为衡量我们老师教学方法的一种依据?

  三、学会思考

  李老师又说:“一个人在思考自己人生方向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又实用的方法——由终点开始思考。”他讲到,我们可以先想好70岁想干什么,再推想50岁、40岁直到今天。他特别举到了一个鲜活的事例。那就是央视名主持人杨澜,在她最红的时候,突然从央视节目中消失,到国外进修去了。今天的杨澜以内涵和气质赢得了观众,靠得是自身修养,从战略的角度讲,是“终点思考”的人生韬略帮了杨澜的忙。

  在实际校园里,我们有的是一些虽然年轻,但已经暂露头角的老师,有的老师还是教育界的专家,所教的学生有多少都已经上了北大、清华或其他重点大学,学生是发展了,成功了,但是教师自身却没有很大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老师没有进行“终点思考”。就像在生命的旅途中那样,迟迟不发,或者是出发之后又犹豫不决,瞪眼看着时机与自己交臂而过。这也验证了一句哲理:成功总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试想我们今天的教师,如果我们每天埋头于烦琐的工作,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不断创新,十年、二十年后的我们抑或就是一个*庸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名教师、教育家。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缺乏“终点思考”。

  *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使我深深地懂得:我们老师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更成熟。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和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地引导。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学习进步时的欢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总之,《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本好书,它让我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我在读书实践中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也尝试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但我知道真正实现或拥有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件不易做到的事,我会继续为自由呼吸的教育贡献一份微薄之力。现在让我们怀着梦想,付诸实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努力实践吧!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10

  书中以*实自然的语言记录了李老师在教学、教育和管理方面无数个真实、鲜活的案例,有成功的,有失败的,也有充满遗憾的,书中的好多案例似乎就是你我曾经被忽略了的、或是有所疑惑的问题,他会像朋友、老师、长辈一样与你交谈,为你解惑,自然而然的与读者达成共鸣,非常适合一线教育工作者阅读与参考。读完此书,带给我的不仅是一顿精神盛宴,更多的是对自我发展、对自已的学生观、教育观的反思。

  一、 反思自我发展。

  自从教以来,我认真备课、上课,尽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觉得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也一定能做好的,但是仅此而已。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上欠缺的太多,我没有合理的、阶段性的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导致了这几年来我只是重复性的、毫无创造性的工作者,把“自己”忘了。“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这段文章中,*贵老师提出了“让每一个四中人都成为英雄”的口号,对老师提出了如下要求:每一学科都有1名以上市级学科带头人,每一学科都有3名以上年级学科带头人……读到这里,联想到自已,我的触动很大,我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鼓励下,努力地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二、 反思我的学生观。

  *贵老师主张*等、民主的对待学生,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学习以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能力的培养。他说“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评价的尺子越多,好学生越多”,他把校训“股份制”,开展了“给校训找100条理由”的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组织了“学生十大自我锻造工程”,为学生修建了“自修楼”……所有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学生在校园里可以“自由呼吸”。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让学生服从学校及老师的管理,学生似乎也“基本认同”了这种管理模式,素质教育的提出,教改的推行,都没有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学生依然没有成为学习和成长的主人。究其原因,我认为,我们只是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而*贵老师早早的便行动起来了,当一个个案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原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困难,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真正的去做这件事情。我告诉自己,作为音乐教师,更要放下包袱,循着李老师探索出的这条路走下去,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力。

  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部分来自市区,他们的欣赏水*参差不齐,兴趣、特长、爱好也各不相同。在常规的教学中,我往往会忽略了这种差异,选择统一的欣赏内容,“强迫”他们接受我所传递的知识,只用一把“尺子”就判定谁是音乐课堂上的“好学生”,这显然有失公*。在征得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后,我在欣赏内容的选择上照顾到了更多的学生,既有教材上的规定曲目,又有与之相关的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文学(美术)作品、影视音乐等等,大大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欣赏需求。课外兴趣小组和合唱社团开展的各项艺术活动,也让更多喜爱音乐的学生有了更好的提升自身素质、展现个人才能的机会。我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发展空间,把认知、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做他们“自由成长”的引路人。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菁选5篇)(扩展5)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5篇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1

  捧起《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细细品味,反复思量,只觉一阵春风扑面而来,能找到这样一本亦师亦友的原生态教育书籍畅读,实乃让人无比惬意之事。参加工作时间不算长,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现在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着。而在阅读此书时,李老师一篇篇讲真话,有感情,充满爱心的文章时常让我感动,为我答疑解惑。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以时间为序,以朴实无华的简洁的文字给我们讲述了一位从乡村中学普通教师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学校长、县级市的教委主任、地级市教育局局长,最后成为当代教育家的“教育故事”。他的每一步前行都诠释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教师的幸福成长,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为了打造教育强市等等,他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读书学习、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创新,他的成功应该源于他对教育卓越不懈的追求,他把追求完美已经成为习惯。

  在全书中,李老师用三条主线将若干取自生活,源于实践的小故事串联起来,每个故事中都融入了自己对教育独特的感悟与思考,那点滴心语,可谓画龙点睛。这三条主线分别是教育线、教学线和管理线,而统领这三者的便是一种"人"的精神,一种尊重人、欣赏人、珍爱人的可贵思想。读此书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还给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一、注重阅读

  书是时代前进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把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观念已经陈旧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新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增加,人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受教育,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党的*提倡全民学习、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课程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都需要通过博览群书来达到知识更新和自我提升。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师曾经拥有的较为丰富的知识,已经难以面对现代的学生了,教材及参考书籍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单一讲课、灌输更不能适应当前的教改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每位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读书,不断提高地自己的业务水*和工作能力,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二、关注学生

  教育的本质是*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教育工作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应该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信仰和幸福负责。我们没有挖掘学生的潜力,反而尽力把他们塑造成另一个我们。我们要所有的孩子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把本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雕刻成一具相同的模型。把本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变成一个的塑像。书中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1、把学生当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充满民主、*等。

  以前,有的老师都认为只要搞好学习,再"厉害"一点学生也会谅解。但学生对老师的"好心""苦心"并不买账。在老实听话的背后,隐藏的是怨愤和逆反。因此,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民族的明天准备素质的教育。要让孩子一生能够持续地学习,能够有尊严、高质量地生活,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且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一生。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了解孩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

  2、评价不但要换方法,更要换思维。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过人的长处,在这一点上,人人都是最好的,个个都是最棒的,拿起表扬的武器,机智地面对得意忘形的孩子,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从而坚定信念,走向成功。

  因此,在老师的心中,不应该有坏学生,不能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失败去做工作,应当把预期的失败转化为成功,应让每个学生都能说"我能行"!在这一方面,我们原来的班级也搞过类似的尝试--"我能行!",但十分惭愧,效果不佳,回想起来,关键原因是我的工作浮于表面,没有落实好,没有联系实际。

  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变堵截反对为提倡诱导

  只要你蹲下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你就会发现孩子眼里的世界不一样,你就能学会理解孩子。孩子们犯的错误,常常是"美丽的错误",是成长中的必然。我们的工作习惯于站在*的立场上,从*的视角对孩子提出种种要求,设定展目标,生硬灌输、呆板说教,强迫孩子接受--犹如预先做好了模子,不管学生的体形。身高统统塞到这个模子里,结果必然是要么铸造出畸形的人格;要么铸造出千人一面的丧失个性的木偶;要么伤害学生的心灵,形成终生难以弥合的伤痕。

  4、让孩子们喜欢学习

  ①归还学生思维

  让课堂成为学生演练思维体操的舞台。对归还学生主体地位来说,核心的问题,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归还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研究,哪一个过程应该放给学生去思考。

  ②把认知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过去我们喜欢把结果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应该把探索的过程,全部的经历留给学生。

  ③让知识既是目的,更应该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工具。

  经验告诉我们,儿童在学生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我们能否把运用知识、方法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工具,作为衡量我们老师教学方法的一种依据?

  三、学会思考

  李老师又说:“一个人在思考自己人生方向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又实用的方法——由终点开始思考。”他讲到,我们可以先想好70岁想干什么,再推想50岁、40岁直到今天。他特别举到了一个鲜活的事例。那就是央视名主持人杨澜,在她最红的时候,突然从央视节目中消失,到国外进修去了。今天的杨澜以内涵和气质赢得了观众,靠得是自身修养,从战略的角度讲,是“终点思考”的人生韬略帮了杨澜的忙。

  在实际校园里,我们有的是一些虽然年轻,但已经暂露头角的老师,有的老师还是教育界的专家,所教的学生有多少都已经上了北大、清华或其他重点大学,学生是发展了,成功了,但是教师自身却没有很大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老师没有进行“终点思考”。就像在生命的旅途中那样,迟迟不发,或者是出发之后又犹豫不决,瞪眼看着时机与自己交臂而过。这也验证了一句哲理:成功总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试想我们今天的教师,如果我们每天埋头于烦琐的工作,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不断创新,十年、二十年后的我们抑或就是一个*庸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名教师、教育家。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缺乏“终点思考”。

  *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使我深深地懂得:我们老师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更成熟。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和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地引导。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学习进步时的欢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总之,《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本好书,它让我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我在读书实践中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也尝试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但我知道真正实现或拥有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件不易做到的事,我会继续为自由呼吸的教育贡献一份微薄之力。现在让我们怀着梦想,付诸实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努力实践吧!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2

  泰格尔在他的诗中说过:“瀑布一旦有了自由,便有了歌声。”是的,自由对一个学生来说,对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的管理来说,更是尤为重要。

  正因如此,当我看到希贵校长的这样《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时,我一下子就被这本书的名字震撼到了。是啊,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曾几何时,我们的孩子能在校园里自由呼吸呢?曾记得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只因为喜欢爬树,在样园里也爬树,而被学校勒令退学。放眼环视我们的教育现状,在我们的校园里,我们按照行政组织的构架,把学生划分在一个个行政班级里进行管理,“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在班级管理中大范围地存在,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被生生压抑,学校让往左转就得往左转,学校让往右转就得往右转。于是,孩子们表面上变得很乖,而内心想的到底是什么。当然,也还有另一些孩子,在这种高压之下变得叛逆、情绪极度焦躁,身心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最终走向极端的行为。

  细思极恐,孩子的这些表现难道与我们的教育不无关系吗?我们难道没有表任和良知去改变这种状态吗?希贵校长在他的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应该从*等开始”,“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教育不需要‘目中无人’的管理”、“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很重要”……说得多么好呀!把学生当人来看待,给予他们爱、信任与尊重,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学生都真正拥有能够“自由呼吸”的教育。

  进入到高年级,学生的做事能力越来越强。如果放手把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事务安排给孩子们,既是对他们的一个锻炼,又能减轻老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负担,一举两得。所以,在开学期,我就计划本学期一定要好好培养我的语文小班干。开学第一课上,我就向孩子们宣布:本学期的语文课代表工作将实行每月轮换制,每月选一次课代表,由两名同学合作完成。孩子们听到我的消息,显得非常兴奋,小眼睛里充满的期待。其实,我知道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干部”梦。但是,很多时候实际上很多小班干是形同虚设的,既在班里起不到引领作用,又不能给老师很好的帮助,最后很多同学心中对小班干的工作不满,但又没有一个真正的“班干”横空出世,导致班里形成不了一个很好的班风,学生整体消极怠工,群龙无首。细思原因,其实是很多小班干的职责不明,职权过大,工作欠具体导致的。通俗一点来说,就是班干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考虑到这一点,我决定先要明确小班干的职权。

  第一届语文课代表和组长选出来了,一班是余展晴和王铎云,二班是孙靖雯和臧舜禹。下课之后,我立即把这些“新官”们组织在一起,明确了职责。课代表的工作主要是收发作业,每天晚自习和周日返校时要将学生的作业收齐,并统计好上交人数、未交人员名单;每天上课之前要组织学生课前三分钟朗读,其中一名课代表要提前询问老师朗读内容,并负责领读。另一名课代表则帮助老师做好上课准备,如下发作业本、打开大屏幕、准备好PPT这三项工作。而组长的工作就是负责把作业收齐,统计好本组的.作业完成情况,上报课代表,同时在小组活动中起到组织引领作用。另外,我还特设了一个小助手的职位,主要是怕课代表工作太多,增加孩子的负责,这位小助手要帮助我统计上课发言比例以及上课请假、迟到、早退等情况。最后,我将课代表、组长、小助手的名单、工作范畴用A4纸打印好,张贴在班级公告栏里,既有满满的仪式感又利于他们明晰自己的工作。

  当然,小班干的培养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届小班干分配下去不久,两个班的小班干就明显表现出不同的积极性,2班的雯雯和大禹各项工作都安排得当,很快2班的作业、课前朗读就得表现得井井有条,这两位同学在班里也渐渐树立起了威信,但是一班的铎云和展晴就不行了,不仅课前准备无法准备充分,连作业也没法上交,闹得我很窝火。怎么办?是叫过来大声训斥一番,还是另想策略?我把他们训一通能管用吗?显然是不行的,孩子的责任意识不是训一顿就能有效果的。所以,我努力使自己*静下来,再三告诉自己:小班干是培养出来的,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正因为孩子还小,责任意识还不够强,所以才需要我们去培养。想到这里,我把1班的两位小班干叫到了身边,询问了他们这初当课代表的感受,他们竟一下子意识到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这令我惊诧。看来他们还是有责任意识的,只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恒心和毅力。于是,我把课代表的任务细分表拿出来,再次指导他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这下他们表示明白了。令人欣喜的是,接下来的一个月任期内,这两名小课代表做得非常出色,帮了我不少大忙。

  可是,也正是由于第一届课代表的工作太出色,结果导致一个月后的我非常纠结,第一届小课代表的培养工作刚刚初见成效,可是开学期我可是承诺他们一个月后要重新选举的呀!我不舍得了,我犹豫了,因为我担心第二届的小课代表不如第一届的做得好,也担心因为换届会打击第一届的课代表,从此他们就不再那样兴致勃勃,积极做事了。可是,一想到当我宣布每月选举一次课代表时,那么多闪亮的、充满期待的眼睛,我决定忍痛割爱,重新选举,自愿报名。当我把这个消息宣布出去的时候,全班一片欢呼,可是,除了第一任的两个得力小助手,我的心里也有些心疼他们。怎么办?突然,我灵机一动,大声说道:“新一届课代表选出来了,但是不代表上一届课代表的工作结束了,因为,你们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等着你们去完成,那就是——负责培训新一届的课代表!希望你们能把这项工作做好!”顿时,那两双黯然伤神的眼眸突然亮起来了,骄傲自信的笑容重新回到了脸上。那一刻,我心中的石头悄然落地。下课了,新一届课代表兴奋地跑过来问我:“老师,我们要做什么?”我意味深长地笑了:“你们去找上一届课代表去吧!”转眼,他们已经弃我而去,围在老课代表的身边问长问短去了。

  一学期下来,1班2班的语文课代表分别换了三届,但是总归,每一届小干部的工作基本都能做到有条不紊。反过来,小干部的工作又促进了这些孩子们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充满正能量的榜样。孩子们自己管自己,从另一个侧面又树立了老师的威信,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事情。而我也更加坚信了一点,那就是小班干的培养,重在培养,而不是坐享其成,没有天生会当班干的学生。只要我们坚信这一点,我们的工作会更加得心应手的。

  有人说,爱情就像手里的沙子,攥的越紧,流的越快,握不住的沙,干脆扬了它。其实,学生又何尝不是呢?他们亦如我们手中的沙子,攥得越紧,他越叛逆,与其这样,不如放手去爱他。放手让学生去做,给予他们足够的爱、信任与尊重,给予他们足够自主的空间,也许他们会还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的!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3

  捧起《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细细品味,反复思量,只觉一阵春风扑面而来,能找到这样一本亦师亦友的原生态教育书籍畅读,实乃让人无比惬意之事。参加工作时间不算长,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现在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着。而在阅读此书时,李老师一篇篇讲真话,有感情,充满爱心的文章时常让我感动,为我答疑解惑。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以时间为序,以朴实无华的简洁的文字给我们讲述了一位从乡村中学普通教师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学校长、县级市的教委主任、地级市教育局局长,最后成为当代教育家的“教育故事”。他的每一步前行都诠释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教师的幸福成长,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为了打造教育强市等等,他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读书学习、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创新,他的成功应该源于他对教育卓越不懈的追求,他把追求完美已经成为习惯。

  在全书中,李老师用三条主线将若干取自生活,源于实践的小故事串联起来,每个故事中都融入了自己对教育独特的感悟与思考,那点滴心语,可谓画龙点睛。这三条主线分别是教育线、教学线和管理线,而统领这三者的便是一种"人"的精神,一种尊重人、欣赏人、珍爱人的可贵思想。读此书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还给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一、注重阅读

  书是时代前进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把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观念已经陈旧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新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增加,人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受教育,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党的*提倡全民学习、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课程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都需要通过博览群书来达到知识更新和自我提升。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师曾经拥有的较为丰富的知识,已经难以面对现代的学生了,教材及参考书籍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单一讲课、灌输更不能适应当前的教改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每位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读书,不断提高地自己的业务水*和工作能力,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二、关注学生

  教育的本质是*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教育工作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应该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信仰和幸福负责。我们没有挖掘学生的潜力,反而尽力把他们塑造成另一个我们。我们要所有的孩子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把本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雕刻成一具相同的模型。把本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变成一个的塑像。书中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1、把学生当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充满民主、*等。

  以前,有的老师都认为只要搞好学习,再"厉害"一点学生也会谅解。但学生对老师的"好心""苦心"并不买账。在老实听话的背后,隐藏的是怨愤和逆反。因此,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民族的明天准备素质的教育。要让孩子一生能够持续地学习,能够有尊严、高质量地生活,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且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一生。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了解孩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

  2、评价不但要换方法,更要换思维。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过人的长处,在这一点上,人人都是最好的,个个都是最棒的,拿起表扬的武器,机智地面对得意忘形的孩子,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从而坚定信念,走向成功。

  因此,在老师的心中,不应该有坏学生,不能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失败去做工作,应当把预期的失败转化为成功,应让每个学生都能说"我能行"!在这一方面,我们原来的班级也搞过类似的尝试--"我能行!",但十分惭愧,效果不佳,回想起来,关键原因是我的工作浮于表面,没有落实好,没有联系实际。

  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变堵截反对为提倡诱导

  只要你蹲下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你就会发现孩子眼里的世界不一样,你就能学会理解孩子。孩子们犯的错误,常常是"美丽的错误",是成长中的必然。我们的工作习惯于站在*的立场上,从*的视角对孩子提出种种要求,设定展目标,生硬灌输、呆板说教,强迫孩子接受--犹如预先做好了模子,不管学生的体形。身高统统塞到这个模子里,结果必然是要么铸造出畸形的人格;要么铸造出千人一面的丧失个性的木偶;要么伤害学生的心灵,形成终生难以弥合的伤痕。

  4、让孩子们喜欢学习

  ①归还学生思维

  让课堂成为学生演练思维体操的舞台。对归还学生主体地位来说,核心的问题,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归还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研究,哪一个过程应该放给学生去思考。

  ②把认知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过去我们喜欢把结果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应该把探索的过程,全部的经历留给学生。

  ③让知识既是目的,更应该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工具。

  经验告诉我们,儿童在学生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我们能否把运用知识、方法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工具,作为衡量我们老师教学方法的一种依据?

  三、学会思考

  李老师又说:“一个人在思考自己人生方向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又实用的方法——由终点开始思考。”他讲到,我们可以先想好70岁想干什么,再推想50岁、40岁直到今天。他特别举到了一个鲜活的事例。那就是央视名主持人杨澜,在她最红的时候,突然从央视节目中消失,到国外进修去了。今天的杨澜以内涵和气质赢得了观众,靠得是自身修养,从战略的角度讲,是“终点思考”的人生韬略帮了杨澜的忙。

  在实际校园里,我们有的是一些虽然年轻,但已经暂露头角的老师,有的老师还是教育界的专家,所教的学生有多少都已经上了北大、清华或其他重点大学,学生是发展了,成功了,但是教师自身却没有很大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老师没有进行“终点思考”。就像在生命的旅途中那样,迟迟不发,或者是出发之后又犹豫不决,瞪眼看着时机与自己交臂而过。这也验证了一句哲理:成功总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试想我们今天的教师,如果我们每天埋头于烦琐的工作,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不断创新,十年、二十年后的我们抑或就是一个*庸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名教师、教育家。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缺乏“终点思考”。

  *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使我深深地懂得:我们老师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更成熟。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和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地引导。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学习进步时的欢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总之,《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本好书,它让我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我在读书实践中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也尝试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但我知道真正实现或拥有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件不易做到的事,我会继续为自由呼吸的教育贡献一份微薄之力。现在让我们怀着梦想,付诸实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努力实践吧!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4

  近日捧书*贵先生的著作《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来芳香四溢,爱不释手,受益匪浅。

  先生在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高二(2)班的体育委员刘振宇,从教室隔窗掷石头打下大片核桃,被副校长带到教导处,写检查,挖思想根源。并在大会上做检讨。但效果很失败,因为他*时是位挺好的学生,打核桃的事虽不能说是“闹着玩”,但肯定不是品质问题,让他到校会上检讨,是不是有些太过分、太伤他的自尊了?

  事过境迁,20多年过去了,那位打核桃的刘振宇当上了乡镇的党委*,有一天见了我,说:当年真是闹着玩的。

  他的话给我很大的触动。

  他们真的是闹着玩的。但我们的老师却总不肯跟孩子们“闹着玩”,我们有时实在是太“认真”了。我们总是把孩子视为*,站在*的立场上审视孩子类似“闹着玩”的错误,结果就是“上纲上线”,就是道德品质的大是大非问题。其实,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错误,就像学习走路的幼儿跌跟头,绝大部分和道德品质并没有多大关系。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给予孩子一份成长过程中特别需要的宽容。特别是对于特教战线上的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对听障孩子们更多的宽容。

  听障学生在与别人的交往上有很大的障碍,要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与他们做朋友。

  如果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有耐心、有爱心,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变被动为主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教师来说拥有一颗爱心是很重要的,爱心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有了爱心,教师才会懂得怎样宽容学生。只有拥有了智慧的爱,与学生*等相处,才能与学生达到真正的心与心的沟通、心与心的互换。要想让他们愉快地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或做人的准则,首先就得摆正你们之间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扬*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争论;允许学生发问;允许学生对老师提意见等,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这样增进了我对学生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更好地促进教学,更好地让他们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

  对于学生中随时出现的一些小错误,教师在帮助学生认识这些问题的同时,多给学生一点宽容。“宽容”不是姑息、迁就、放纵,而是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对犯错误学生的理解、尊重。从时间上、场合上、态度上、条件上、认识上宽容学生,让学生有时间、有过程地认识错误,并给他们留有改正错误的余地。要做到宽容:一是要真诚地倾听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加以分析,不要凭主观臆断或一面之词去下结论;二是要热心教育,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行为,正面引导,从鼓励的角度去教育学生,使学生能正视存在的问题,鼓起勇气去克服它;三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有机会申辩,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给他们时间,给他们空间,他们应该可以撑起自己的伞,他们应该拥有自己的一片蓝天!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书笔记5

  捧起《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细细品味,反复思量,只觉一阵春风扑面而来,能找到这样一本亦师亦友的原生态教育书籍畅读,实乃让人无比惬意之事。参加工作时间不算长,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现在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着。而在阅读此书时,李老师一篇篇讲真话,有感情,充满爱心的文章时常让我感动,为我答疑解惑。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以时间为序,以朴实无华的简洁的文字给我们讲述了一位从乡村中学普通教师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学校长、县级市的教委主任、地级市教育局局长,最后成为当代教育家的“教育故事”。他的每一步前行都诠释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教师的幸福成长,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为了打造教育强市等等,他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读书学习、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创新,他的成功应该源于他对教育卓越不懈的追求,他把追求完美已经成为习惯。

  在全书中,李老师用三条主线将若干取自生活,源于实践的小故事串联起来,每个故事中都融入了自己对教育独特的感悟与思考,那点滴心语,可谓画龙点睛。这三条主线分别是教育线、教学线和管理线,而统领这三者的便是一种"人"的精神,一种尊重人、欣赏人、珍爱人的可贵思想。读此书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还给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一、注重阅读

  书是时代前进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把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观念已经陈旧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新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增加,人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受教育,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党的*提倡全民学习、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课程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都需要通过博览群书来达到知识更新和自我提升。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师曾经拥有的较为丰富的知识,已经难以面对现代的学生了,教材及参考书籍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单一讲课、灌输更不能适应当前的教改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每位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读书,不断提高地自己的业务水*和工作能力,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二、关注学生

  教育的`本质是*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教育工作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应该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信仰和幸福负责。我们没有挖掘学生的潜力,反而尽力把他们塑造成另一个我们。我们要所有的孩子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把本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雕刻成一具相同的模型。把本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变成一个的塑像。书中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1、把学生当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充满民主、*等。

  以前,有的老师都认为只要搞好学习,再"厉害"一点学生也会谅解。但学生对老师的"好心""苦心"并不买账。在老实听话的背后,隐藏的是怨愤和逆反。因此,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民族的明天准备素质的教育。要让孩子一生能够持续地学习,能够有尊严、高质量地生活,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且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一生。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了解孩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

  2、评价不但要换方法,更要换思维。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过人的长处,在这一点上,人人都是最好的,个个都是最棒的,拿起表扬的武器,机智地面对得意忘形的孩子,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从而坚定信念,走向成功。

  因此,在老师的心中,不应该有坏学生,不能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失败去做工作,应当把预期的失败转化为成功,应让每个学生都能说"我能行"!在这一方面,我们原来的班级也搞过类似的尝试--"我能行!",但十分惭愧,效果不佳,回想起来,关键原因是我的工作浮于表面,没有落实好,没有联系实际。

  3、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变堵截反对为提倡诱导

  只要你蹲下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你就会发现孩子眼里的世界不一样,你就能学会理解孩子。孩子们犯的错误,常常是"美丽的错误",是成长中的必然。我们的工作习惯于站在*的立场上,从*的视角对孩子提出种种要求,设定展目标,生硬灌输、呆板说教,强迫孩子接受--犹如预先做好了模子,不管学生的体形。身高统统塞到这个模子里,结果必然是要么铸造出畸形的人格;要么铸造出千人一面的丧失个性的木偶;要么伤害学生的心灵,形成终生难以弥合的伤痕。

  4、让孩子们喜欢学习

  ①归还学生思维

  让课堂成为学生演练思维体操的舞台。对归还学生主体地位来说,核心的问题,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归还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研究,哪一个过程应该放给学生去思考。

  ②把认知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过去我们喜欢把结果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应该把探索的过程,全部的经历留给学生。

  ③让知识既是目的,更应该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工具。

  经验告诉我们,儿童在学生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我们能否把运用知识、方法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工具,作为衡量我们老师教学方法的一种依据?

  三、学会思考

  李老师又说:“一个人在思考自己人生方向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又实用的方法——由终点开始思考。”他讲到,我们可以先想好70岁想干什么,再推想50岁、40岁直到今天。他特别举到了一个鲜活的事例。那就是央视名主持人杨澜,在她最红的时候,突然从央视节目中消失,到国外进修去了。今天的杨澜以内涵和气质赢得了观众,靠得是自身修养,从战略的角度讲,是“终点思考”的人生韬略帮了杨澜的忙。

  在实际校园里,我们有的是一些虽然年轻,但已经暂露头角的老师,有的老师还是教育界的专家,所教的学生有多少都已经上了北大、清华或其他重点大学,学生是发展了,成功了,但是教师自身却没有很大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老师没有进行“终点思考”。就像在生命的旅途中那样,迟迟不发,或者是出发之后又犹豫不决,瞪眼看着时机与自己交臂而过。这也验证了一句哲理:成功总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试想我们今天的教师,如果我们每天埋头于烦琐的工作,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不断创新,十年、二十年后的我们抑或就是一个*庸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名教师、教育家。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缺乏“终点思考”。

  *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使我深深地懂得:我们老师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更成熟。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和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地引导。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学习进步时的欢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总之,《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本好书,它让我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我在读书实践中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也尝试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但我知道真正实现或拥有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件不易做到的事,我会继续为自由呼吸的教育贡献一份微薄之力。现在让我们怀着梦想,付诸实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努力实践吧!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菁选5篇)(扩展6)

——《上学记》读书笔记 (菁选5篇)

《上学记》读书笔记1

  我家里的书很多,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米小圈上学记》。这是一套优秀的儿童体小说,特别的日记体形式,清新的主人公形象,幽默的语言和情节描写,还有形象美妙的插图,给我们非同寻常的审美享受,也向我们展现了儿童世界的真纯、灿烂,给我们以成长的智慧和人生的快乐。

  每天放学一到家,我就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看到有趣的地方我会忍不住地哈哈大笑,有时笑得我弯不起腰来,肚子都笑疼了。妈妈很奇怪的看着我,有时候我会给妈妈看一些有趣的情节,结果妈妈和我一起开怀大笑,这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这是一本特别的日记,一个特别“倒霉”的小男孩,一群特别可乐的小学生们上学发生的趣事,向我们展现了那个特别美好的童年。这本书讲得是一个叫米小圈的小朋友,和他严厉的老师、刁蛮的同桌、还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小朋友们在学校和家里发生的有趣的故事。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好词好句,都会有红色的字来表示,让我们小朋友们看起来、记起来特别的.简单,不费力气。这套书一共有六本:《我是小学生》、《好朋友铁头》、《耗子是条狗》、《新同桌的烦恼》、《自然小秘密》和《如果我有时光机》,我最最喜欢的就是那本《自然的小秘密》,让我从中学到了许许多多自然界知识,我爱死《米小圈上学记》了。

  另外,这本书还是国内第一本日记体小说,这是一本能够让妈妈和孩子都十分愿意购买和阅读的好书,看了以后,能够让你不知不觉中爱上写日记。小朋友们,你心动了吗,快来和我一起看《米小圈上学记》吧!

《上学记》读书笔记2

  这几天上班回来都会抽点时间看《上学记》,没多久就看完了。这是一本小书,类似随笔,是何兆武老先生口述,文靖撰写,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主要是讲述何兆武老教授大学时代的一些人和事。书中谈论了许多东西,谈的最多的是关于幸福。什么是幸福?何兆武老教授是这样认为的: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的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是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无能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在书的另外一处他又强调,幸福最重要的就在于对未来的美好的希望,一个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越来越美好,一个是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这就是他的幸福观。他的幸福观是把个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起来,不光是觉得个人的前途是光明的,整个社会的前景也是更加美好的。当我把何兆斌老先生的幸福观与几个朋友分享后,他们有点不理解。

  幸福,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个人人生观的一部分。以前,没有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只是简单的想过,幸福是一种状态,必须是现代式,而不是过去式,仅此而已。至于什么是幸福,我没有想过,甚至没有想过能找个好工作、可以买房买车,这就是幸福。这些年,整个社会对幸福这个词也很关注,经常谈到幸福指数。前段时间一部电视剧《幸福来敲门》又引起社会对幸福这个词的热议。我们谈论着自己的幸福观,有人说幸福就是幸福就是猫吃老鼠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这是一种网络说法,更多还是谈及自己的生活、事业、爱情、亲情等等。

  我的幸福是什么呢?我想我应该思考这个问题了。这是对自己的负责。

《上学记》读书笔记3

  谢谢谢璞老师的推荐,让我又多读了一本好书。这几天上班回来都会抽点时间看下《上学记》,没多久就看完了。这是一本小书,类似随笔,是何兆武老先生口述,文靖撰写,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主要是讲述何兆武老教授大学时代的一些人和事。书中谈论了许多东西,谈的最多的是关于幸福。

  什么是幸福?何兆武老教授是这样认为的: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的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是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在腐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在书的另外一处他又强调,幸福最重要的就在于对未来的美好的希望,一个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越来越美好,一个是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这就是他的幸福观。他的幸福观是把个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起来,不光是觉得个人的前途是光明的,整个社会的前景也是更加美好的。当我把何兆斌老先生的幸福观与几个朋友分享后,他们有点不理解。

  关于幸福,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个人人生观的一部分。以前,没有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只是简单的想过,幸福是一种状态,必须是现代式,而不是过去式,仅此而已。至于什么是幸福,我没有想过,甚至没有想过能找个好工作、可以买房买车,这就是幸福。这些年,整个社会对幸福这个词也很关注,经常谈到幸福指数。前段时间一部电视剧《幸福来敲门》又引起社会对幸福这个词的热议。我们谈论着自己的幸福观,有人说幸福就是幸福就是猫吃老鼠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这是一种网络说法,更多还是谈及自己的生活、事业、爱情、亲情等等。

  我的幸福是什么呢?我想我应该思考这个问题了。这是对自己的负责。

《上学记》读书笔记4

  在电视上看到一档节目,正好在介绍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通过介绍知道这本书现在已经风靡整个知识界,想想一定很有看头,于是去书店买了这本书。

  《上学记》是部口述作品,仔细阅读《上学记》这本书后,也越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因为是通过何兆武先生的口述,所以语言表达直白、生动、真实,描述的不仅仅是他上学的一些事情,更多的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虽说这是一段口述历史,但我觉得更象老人的自身经历,是他对当时社会的所见所闻、对当时社会的亲身感受的一个回忆录。尤其是对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求学经历显得格外真实。何先生在书中反复地提到“幸福”,然而实际上,何先生求学的时代,正是*最痛苦的时代。五四退潮以后的*是一连串的战争,烽火岂止连三月!战乱的生活是艰苦的,可是他们那一代人却处处洋溢着振奋的精神,许多人宁愿选择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不愿做亡国奴。他们自然而然把追求国家富强当作自己的理想,把民族的整体崛起看作个人幸福的基础。而我们现在对幸福的理解却总是那样庸俗现实,每天习惯于抱怨,抱怨不涨的工资,抱怨不畅的交通,抱怨不好吃的饭菜,抱怨不通情的领导,但是却从来少有人抱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太低。

  通过读《上学记》,我才清晰意识到曾经被自己下意识深深隐藏的挑剔和浮躁,那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便随着纸页的翻动而慢慢增加,然后感动到甚至想流泪。何先生在书中强调读书不一定非要有目的的去看书,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本身带来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别人看来,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价值都没有,但对我来说,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的。其实,求知的乐趣不正是为了更多的了解世界,读书真正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在了解一件事物时,又发现了另一件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前方似乎总有未知在等着自己,越想去了解,就会发现更多的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这无穷尽的未知才是求知的乐趣,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吧。

  何先生求学历经战争年代,之后又是*,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个回忆总不尽然是美好的,可是何兆武先生依然能用轻快幽默的语言婉娩道来,让人读起来有时心酸,有时好笑,有时振奋,有时颓唐,使人仿佛也融入到那个时代,沉醉在何先生的回忆以及那一个是非年代里了。

《上学记》读书笔记5

  何兆武的《上学记》是一部与众不同的书,在于它是由何先生口述,由他人记录整理的。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种形式的书,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以为是由于何先生过世了,只能有旁人代替继续写。其实不然,我想何先生是有意而为之,这种写法有一种妙处,那就是有一种亲切感,*易近人,感觉就像是和作者本人面对面的交流,听老人讲着他独有的美好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何先生在西南*时的上学生活了,这也是《上学记》的核心、精华所在。西南*的学习氛围非常好。

  其一,是自由的学术氛围,当时的学生,各持己见,但是面对分歧,他们最多争辩,绝不会将情况恶化成吵架。然而,为什么会有如此自由自在的环境呢?我想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学生之间的友谊良好。何兆武先生这里指出,人的创造力由求知自由、思想自由和个性发展组成,而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正真的第一生产力。自由的环境造就了学术的多产!

  其二,就是西南*的教学状况了,何先生对此有否定,但大体上是肯定的。这些教授们表现的也比较“自由”,很多教授上课不像现在的老师一样兢兢业业,讲义都不带,高兴讲到哪就到哪,更有甚者,像现在的"学生一样,来上课还得看心情。我觉得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教授的个性不应该在讲台上发挥的这么淋漓尽致。

  西南*出了很多大家,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其原因,我想有这么几点。首先,西南*的生源较之其他大学,不能说最好,但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其次,西南*的周边环境比较偏僻,学生们除了在学校一心向学,毫无其他去处。然后,教授们虽然有点喜欢耍性子,但他们的水*非常不错,他们能传给学生知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这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认知水*高了,在学术上才能有更高的造诣。最后,西南*的教学规模属于小班教育,众所周知,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有利,学生和老师能处于更活跃的互动之中,很多新创意、新想法也随之迸发而出。

  《上学记》为我们了解近代生活提供了一个*台,若是何先生能再写一部《上班记》之类的书讲述一下工作的生活那就更好了。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菁选5篇)(扩展7)

——红岩优秀读书笔记 (菁选5篇)

红岩优秀读书笔记1

  暑假来临了,老师向我推荐了一本好书——《红岩》,我便到书店购买了这本书。这本书主要是写*战争时期的故事,里面写了很多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丰功伟绩。被誉为“革命的教科书”。

  这本书讲了战争爆发了,全城人心惶惶。地下党沙磁区委委员甫志高和其他几个地下党员一块工作,联合抗日。其中江姐为了保卫党的机密,经过敌人的日夜拷问,宁愿让自己受痛苦,也不说出来,敌人更厉害的拷打江姐,很显然,这是敌人疯狂的报复。但大家都认为江姐是好样的,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的意志是钢铁。这位“地狱之花”永远在人们的心中。

  蒋介石的大军已经赶到了,并立即向我军发起进攻,战争是越来越激烈了。地下党的工作也越来越多了。这时越来越多的人也已经遭到敌人的迫害,成岗被敌人抓住了,但却宁死不屈,受尽了痛苦的煎熬。越来越多的党员为了保守卫国而壮烈牺牲,比如说成岗、江姐、刘思扬、刘明霞、许云峰等等。他们有的遭到叛徒出卖,有的被抓到监狱之中严刑逼问,可他们坚强不屈。

  全国形势的变化,在集中营的战斗当中,也明显的反映出来,人们越斗越勇,而敌人的士气却在继续衰落。人们终于*了,终于胜利了。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江姐、成岗等烈士宁死不屈,十分顽强的斗志,值得我们学习。

红岩优秀读书笔记2

  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回;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严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

  在红岩里,我最钦佩江雪琴江姐。红岩开头不久,江姐的钢铁形象就已经在我心中树立起来。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由于她知道*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坚强地说:“毒刑鞭挞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最后江姐将要牺牲,她也让大家不要哭。

  面对这些敬佩的同道,*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一分一毫。现实生活中,在他们眼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碰到小小的挫折,就会想到放弃。读了红岩之后,我知道了越是布满困难的路我们越要走,越是艰巨的任务我们更要坚定不移。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叫,天将破晓。东方的地*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岩中新*成立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

红岩优秀读书笔记3

  当历史的脚步渐行渐远的时候,岁月的涛声似乎很难再激起回忆中不曾起伏的涟漪。那些不只是激情飞舞和庄严神圣的画面,像是时空隧道里的灰尘,虽*凡却不失凝重,虽朴素却不乏张扬,在理想与现实,追求与阻碍的碰撞中阐述了不朽生命的伟大意义。所以,当我捧起《红岩》的时候,我知道这是一种收获。

  怀着沉重与敬畏的心情来阅读这部著作的,不想去过多的纠缠于纷乱复杂的故事情节或者性格各异的角色,因为知道任何文章,不管是鸿篇巨制,或是简短小诗,其文字及其所构成的故事整体只是表达情感的手段,而对于我们读者而言,最值得研究就是抓住故事其所体现的本质,即一个时代或是一类事物所表达的客观规律与情感世界。对于《红岩》,我抓住的是两个字“永恒”。

  那些革命生涯的片段,因为那些鲜血染红的文字对于现代的安逸生活是一种刺激,严格来讲,是一种激励。而当我们怀着缅怀先烈的态度回顾这样历史的时候,除了钦佩与赞扬,更多的是震撼,一种难以抗拒彻彻底底的震撼。

  这不仅仅是之于理想的坚持与奋斗,不是决心,不是毅力,而是融合了千百年来璀璨文化与一切优秀品质的力量,我们叫它“民族精神”就像是一条没有终点的河流,汇聚着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智慧结晶,而作为这个光荣历程中的一员,除了责任,更多的更重要的是一种骄傲,一种与生俱来,恒久不息的自豪。

红岩优秀读书笔记4

  《红岩》这本书涵养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震撼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激起了多少中华儿女的雄心壮志,正是这样,也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

  它主要讲述了在重庆*前夕“中美合作所”监狱里一个个*与敌人做斗争,残酷而又悲壮的英雄事迹。

  江姐,她坚定党的信念,沉着冷静,坚贞不屈。“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一阵,又一阵泼水的声音。”那些残酷的景象浮现在我眼前,这是都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情啊,江姐她是怎么做到的啊!在这种情况下也宁死不屈。还能忍得住疼痛,十指连心呐!换做是我,恐怕做也做不到,我一遇到困难,只会着急,只会放弃,只会难过。我真应该向江姐好好学习,她就是我们的榜样。

  许云峰,他忠于革命,为他人着想,坚持不懈。“在条石移开的石灰接缝上,灯光闪照出无数指甲挖过的痕迹,有些地方还留下斑斑点点滴血的指印。”读到这儿,我心中掺杂着许多复杂的心情,心酸,惋惜。他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为的不是自己的安全,为的却是自己同伴的生存希望。看看许云峰,再看看我,我做事有时会替他人着想,但首先先想到自己,先顾及自己的时候就更多了,还很少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唉!我自愧不如啊!

  华子良,他装疯卖傻,整日吃苦耐劳。“让敌人确信我精神失常。然后,第一,与地下党建立联系;第二,完成越狱突围任务。”十五年来,华子良既要在敌人面前掩护好自己的身份,又要完成种种艰巨的任务。这需要他忍辱负重,深谋远虑啊!说到忍,这对我来说太难了,我忍不了,不能像华子良一样。他这样的精神品质真令我佩服!

  刘思扬,他出生在有钱的"人家,整天不愁吃不愁穿的,却是个忠于革命,不怕吃苦的人。宁愿离开豪华的家,被关在阴暗潮湿,乌烟瘴气的监狱里。他这样的精神触动了我,又想到了自己,我最怕吃苦,总会让人来帮我,现在我也要像他一样,不做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学会独立,学会吃苦。

  成岗他拥有坚定的意志力,当敌人麻痹了他的神经,麻醉剂给他带来巨大的痛苦,但他却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这一切,识破敌人的奸计,没有说出秘密。当他在监狱里被敌人打得奄奄一息的时候,他也没有说出秘密。他的意志有多么的顽强!

  是啊!正因为有他们,有他们这样的精神品质,才有现在我们繁荣而又富强的新*。他们,为了新*得到胜利,为了新*得到*,一个个中华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不是要继承发扬他们这些精神吗?可现在我们的生活既安逸又美好,也许我们已经忘记了,忘记了曾经的*人多么坚强,多么勇敢,多么厉害!忘记了他们是怎么坚持下去的,忘记了有他们这一群伟大的人!

  《红岩》它让我懂得了一个个真切而又令人赞叹的英雄故事,我想说:你们真牛!我们就让“红岩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吧!让我们的新*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红岩优秀读书笔记5

  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回;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严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

  在红岩里,我最钦佩江雪琴江姐。红岩开头不久,江姐的钢铁形象就已经在我心中树立起来。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不像普通女性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变得不堪一击,擦干了泪水,重新站起来了,由于她知道*托付给她的命令还没完成,要舍小家为大家。而在渣滓洞监狱的生活过程中,她还是穿着那蓝色的旗袍,始终以干净的面貌迎接大家。当敌人拷问她时,她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当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她坚强地说:“毒刑鞭挞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最后江姐将要牺牲,她也让大家不要哭。

  面对这些敬佩的同道,*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一分一毫。现实生活中,在他们眼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碰到小小的挫折,就会想到放弃。读了红岩之后,我知道了越是布满困难的路我们越要走,越是艰巨的任务我们更要坚定不移。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叫,天将破晓。东方的地*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岩中新*成立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菁选5篇)(扩展8)

——通往奴役之路读书笔记 (菁选3篇)

通往奴役之路读书笔记1

  在我们竭尽全力自觉地根据一些崇高的理想缔造我们的未来时,我们却在实际上不知不觉地创造出与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东西截然相反的结果,人们还想象得出比这更大的悲剧吗?

  我们越试图用干涉市场制度的方法来提供更充分的保障,有些人就越缺乏保障;并且,更糟的是,在作为一种特权而得到保障的那些人的保障和没有这种特权的人日益增加和无保障之间的对立也变得越大。并且,保障越具有特权的性质,而没有特权的人所面临的危险越大,保障就越为人们所珍视。随着有特权的人数的增加,在这些人的保障和其他人的无保障之间差别的增加,就逐渐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社会价值标准。给人以地位和身份的不再是自立,而是有保障,一个青年人拥有领得年薪的确定权利比对他怀有飞黄腾达的信心更是其结婚的资格,而无保障则成为贱民的可怕处境,那些在青年时就被拒绝于受庇护的领薪阶层之外的人,要在这种处境下终其一生。

  毫无疑问,对更大自由的允诺己经成为社会主义宣传最有效的武器之一,而且,对社会主义将会带来自由的信念是真心实意的。但是,倘若允诺给我们通往自由的道路一旦事实上被证明是一条通往奴役的大路的话,悲剧岂不更惨。勿庸置疑,对更多自由的允诺使越来越多的自由主义者受到引诱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使他们受到蒙蔽不能看到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基本原则之间存在着的冲突,并常常使社会主义者得以僭用旧有的自由党派的名字。社会主义被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奉为自由主义传统的当然继承者,因而,他们不能接受社会主义会导致自由的对立面的看法,是不足为奇的。

  哈耶克曾经用一句格言来对比凯恩斯和他自己:“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无庸置疑,人类社会的成功管理既需要“狐狸”,也需要“刺猬”。而哈耶克,正是这样一只巨大的“刺猬”。

通往奴役之路读书笔记2

  合上书后,不得不承认西方在思想道路的探索上比*走得更远。马克思韦伯,哈耶克,弗里德曼,凯恩斯……,我所了解恐怕的只是冰山一角。以前的我太无知了,因为个人情感而偏好*思想,忽视了西方文明。真理是没有国界的。科学的探究中应尽量避免情感偏好。*也有在思想领域成果丰硕的时期,那是遥远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各家思想各有信徒,各自在政治舞台上活跃。那时产生的思想是纯正的是原创的,没有受到任何意识形态的浸染。

  自由的思考必然指向人性的最深处,指向人类如何构建群体,即社会体制。儒家主张以伦理道德治国,法家倡导以法治国,在阅读中,会忽然发现这自由主义的精髓好像似曾相识,它对待*的主张与老子的无为而治是多么的相似。墨家的“兼爱非攻”又与法国的博爱精神有异曲同功之妙。

  而后来的*社会几乎没有真正的思想家。所有思想领域都有政治权利的介入,自由思想被压制在强权政治之下。所以我们的民族文化显得散乱,虽有很多优美的意境,诗词,对人生宇宙灵犀一点的感悟,但总没有成体系的思想著作,没有引领整个民族精神的大思想家。再来看欧洲,英国女王对莎士比亚的宽容,对亚当斯密的尊敬,使得自由主义思想成了英国构建政治经济社会的基石。只要自由主义的思想仍为英国人遵从,国家的发展方向就不会改变,*的更替不会对此产生影响。法国的先贤祠中安葬着72位被认为对法兰西民族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等,他们是法国的伟人。其中有伏尔泰,卢梭,居里夫妇。

  在这里,这些思想的先驱者受到了全民族的瞻仰。有全民族对伟大思想家的尊崇才可能有自由,*等,博爱的法兰西精神。德国更是讨论社会制度变革不可饶过的话题,也是《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哈耶克主要的研究对象。此书详尽地阐述了德意志如何在“计划”上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最终通往极权主义纳粹帝国。它主要从道德伦理和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潮的角度来论证计划,国家社会主义,极权主义,纳粹德国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这对于*的前进方向是极有警示意义的。社会主义的策源地德国走向了自由的对立面,是一次彻底的失败,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社会主义亦是半路夭折,朝鲜等国饱受计划之苦,世界范围内至今还没有成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先例。我们还应沿着这条看不到希望的路走下去吗?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很可能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年轻的一代与父辈,祖辈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差异,他们崇尚自由,崇尚个性的发挥,追求财富,追求个人的人生价值。这是人性的回归。就社会思想来说,*既有执著的社会主义者,又有激进的自由主义者,还有很大一部分秉承中庸之态度。

  于是乎,这成了一个敏感的政治话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谁都是小心翼翼的。不过进步还是有的,*向自由主义的前进犹如蜗牛爬井壁,进三步,退两步,总还是向上的。在阅读过程中,我曾多次震惊地发现*五六十年代的思想与纳粹上台前夕的德国思想是如此的相似。而在这两者之后,同是令人不堪回首的*和纳粹的残暴罪行。共页,当前第页12

通往奴役之路读书笔记3

  终于有机会细细品读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

  第一次听到哈耶克的名字,已经是21世纪的初叶了。在世纪之初的几年间,哈耶克的名字被一众“大家”反复提及,几乎成为“圣人”的代名词。他对于市场和自由经济坚定不移的秉持,他言论的毫不犹疑和没有任何折扣的态度,的确也使得他本人和所发出的声音是如此的振聋发聩,令人无法不肃然起敬。

  我是个怀疑论者,所以即使对于哈耶克这样的大家,也总是要从一旁的角度先静静地欣赏,然后才能够慢慢走近其思想殿堂。这并不意味着我先入为主的“狭见”,恰恰相反,我的“旁观”,首先(同样地,也)是没有折扣的吸收和尊敬,并非要从中挑出什么“骨刺”。

  但我却是要对着一众“信徒”表达我的高度怀疑的。信徒者,特别是一定要“第一时间”展示自己拥趸和笃信态度和地位的,总是要在心中揣着这样或那样的目的或者期望,至少是一种舍我其谁的争先精神。所以在“信”的阶段,通常是择自己最能够产生共鸣也是最容易影响他人态度的内容,尽快地将它们曝光,且不断强化。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解读”和“诠释”。古往今来,“大家”风范,大概就是如此。

  而哈耶克,以及他的着作,恰恰最适合“信徒”们的传播并加载自身的意象价值,从而将这种所谓的“价值”延伸并快速产生出不同于原作者本身的影响力。他的观点直接、简洁,几乎完全摈弃学术家们惯常的繁琐求证和引用,并且“最恰当”地切中要害。一些文字几乎不需要解读,就能够轻易地应用于近80年时间跨度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和时点。它们如此恰当地洞察了计划经济与专制制度的必然联系,并且"更恰当地"阐释了市场与自由经济的美妙表现,以至于这种阐释轻易地就能够被转译为一种先知般的“预言”,并使之与现代民主制度产生了美妙融合。

  总之,哈耶克的思想,不仅具有完美的预言特征和文字及逻辑的表现力,更具有完美的现实映照,有着比《圣经》更加迷人的内外兼修的实践意义和触手可及的魅力。这当然会使得“大家们”,特别是希望成为一个变革时代助力者甚至核心推动者的“精英们”浮想联翩,不能自持。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菁选5篇)(扩展9)

——自由在高处读书笔记

自由在高处读书笔记1

  去年读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让我觉得很大气。于是,今年买了他的新书《自由在高处》,读完后感到温暖和力量。

  这本书的文字延续着熊培云一贯的风格,说得道理都是常识,举得的例子都是习以为常的。但这本书尤其让我觉得个体并非毫无选择,个体要想收获自由,就必须站到“高处”。但熊氏所说的“高处”并不是要获得高的社会地位、为所欲为,而主要指站在精神上的高处。

  自由的前提的一定是选择,我们在生活中总会听到“没办法、体制就是如此”、“大家都这样”等此类的话语。一般人也都会选择随大流,一边随一边抱怨。其实,选择的前提就是有自己的精神立场或者说信仰,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信仰对生活做出解释,从而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在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观点和行动进行调整。注意,是“调整”不是放弃自己的观点随大流。

  自由一定是和主体性联系在一起的。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有自己的选择,同时也尊重别人的选择,在适当的时候心甘情愿的放弃自己的权利。

  近来,读了西方的一些理论书籍,发现自由、*等是所有学科都绕不过主题,也是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话语。自由与*等哪个更重要?我觉得绝对的*等是不可能的,但是*等的自由还是可以实现的。

  自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选择,也都面临着自己自由与否的问题。

  可是,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框架中,人的自由就是不断这些框架的过程。但自由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包括想不做什么的自由。比如,有时候当我吃完饭就到网络上闲逛时,其实就是不自由的。

  一个自由的人一定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精神上很强大的人。头脑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行动的自由要以头脑的自由为前提。

  做老师也有些年头了,深感现在大学生的自由度比以前有了很大变化,但学生的自由选择能力还有待提高。因为,有时候自由是要争取的,别人施与的不是自由。

  可惜,在我们生活中,自由总是被误读、也总是不忽视。不但有无形的,也包括有形的。

  熊培云这本书写得很精彩,并不是我所能复述。我只是读完后,发表自己的一点感慨。

推荐访问:之路 读书笔记 财务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菁选五篇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1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