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1 禅宗衣钵相传凡六世: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到六祖那衣钵就丢了,衣钵的下落至今还是个谜。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2 (一)初祖达摩(?——5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3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1
禅宗衣钵相传凡六世: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 ,到六祖那衣钵就丢了,衣钵的下落至今还是个谜。
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2
(一)初祖达摩(?——536,一说528),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寂于江苏省南京金陵开善寺。东魏天*三年(公元536年)卒于洛滨,葬熊耳山。
菩提达摩(通称达摩),是*禅宗的初祖。他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梁普通五年(524),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从绣衣坊码头登岸(即今广州下九路西来正街街口),受到当地士民欢迎,共筑西来庵(即今华林禅寺前身)以居之。三年后从这里北行至魏,随处以禅法教人。
(二)二祖慧可(487—593),河南荥阳县西北人,隋开皇十三年(593)在河南邺都入寂。
慧可,一名僧可,是*禅宗的第二祖。俗姓姬,虎牢人(今河南荥阳县)。他少为儒生时,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年约四十岁时,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在嵩洛(今河南嵩山—洛阳)游化,即礼他为师。慧可从达摩学了六年,精究一乘的宗旨。达摩寂后,他即在黄河近边一带韬光晦迹;但因早年已名驰京畿,许多道俗前访问道,请为师范,他随时为众开示心要,因而道誉日广。
(三)三祖僧璨(?—606),籍贯不详,或谓徐州人。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在安徽舒州圆寂。
隋代禅僧。又作僧粲。籍贯不详,或谓徐州人。初以居士身参谒二祖慧可,得法受衣钵(具体情况参见上节“二祖慧可”),年已四十余,隐于司空山。北周武帝灭法,师往来避难、隐居皖公山,人无知者。隋开皇十二年(592),道信来投,年仅十四,从学九年,传之以法,待其缘熟,以大业二年于所居山舍前,合掌立化,世寿不详。唐玄宗赐谥“鍳智禅师”。后世尊为禅宗三祖,又称三祖僧璨,撰有《信心铭》传世。
(四)四祖道信(580—651),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人,永徽二年闰九月(一说永徽元年)在湖北黄梅县安坐而寂。
道信为我国禅宗第四祖。嗣法于僧璨,传于弘忍。蕲州广济(湖北广济)人,俗姓司马。据《景德传灯录》卷三载,师于幼年即慕空宗诸解脱门而出家,隋开皇十二年(592),入舒州皖公山参谒僧璨,言下大悟,奉侍九年(一说十年),得其衣钵。大业十三年(617),领徒众至吉州庐陵,遇群盗围城七旬,其时泉井枯涸,众皆忧惧,师乃劝城中道俗念摩诃般若;盗贼遥望城上,如有神兵守之,相谓曰:城内必有异人,不可攻矣!遂解围而去。后师欲住衡岳,路出江州,道俗请留庐山大林寺。
(五)五祖弘忍(601—674),湖北黄梅人,咸亨五年(674)十月二十三日圆寂,葬于黄梅东山之岗。
弘忍,俗姓周,湖北黄梅人,生于隋仁寿元年(601)。七岁时,从四祖道信出家,年十三,正式剃度为僧。他在道信门下,日间从事劳动,夜间*习禅。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永徽三年(651)道信付法传衣给他,同年九月道信圆寂,由他继承法席,后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因为四方来学的人日多,便在双峰山的东面冯茂山另建道场,名东山寺,时称他的禅学为东山法门。
(六)六祖慧能(638—713),广东新兴县人,先天二年(713)八月三日夜三更,在新兴国恩寺“奄然迁化”。现真身安放在广东省韶关市南华寺。
慧能,是*禅宗的第六祖。俗姓卢,先世河北范阳(今涿县)人,其父谪官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东),唐贞观十二年(638)生慧能,遂为广东新州人。
慧能作为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包含着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3篇扩展阅读
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3篇(扩展1)
——《六祖坛经》读后感3篇
《六祖坛经》读后感1
前面一个月自己经历了很特别的状态,因为我觉得自己经常陷入了某种无法去思考和行动的状态,这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我把这个困扰和种子说,种子问我觉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说觉得这是好事的样子,因为我隐约觉得这和自己修行的法门有关的样子。因为之前学习道德经、金刚经、坛经、传习录,我都有感它们是统一的,都指向同一个本源。然后我就逐渐在从小我的各种思维、感受中脱离,在回归那个本源的样子,也就短暂影响了工作。
前两天在读两本零极限的时候,我很惊讶这本西方的著作和东方的智慧是如此的相通,而且它还是用很现代的语言去描述古老智慧的应用。所以在学习零极限的时候也是进一步的加深了自己对它们的融合。回归零点的过程,也就是回归空性、无相的过程,同时又能够更加清楚的感知到宇宙的变化,知道宇宙想让我们去做什么行动。这和坛经的智慧是如此的相通,坛经也是要找到那个无念无相无住的本心,然后再来指导人生的方方面面。
今天再读《六祖坛经》,深感禅宗博大精深。六祖说迷时师渡,悟了自渡。而自己目前应该就是在自渡的阶段,因为我很清楚接下来的方向是在哪里。而禅宗的顿教法门,也是告诉人成佛的那个方向在哪里,然后一直顺着那个方向最后也就是佛了。而自己现在是知道,宇宙的本源,是那个最初的极点,可以称它为空、无。而我们的当下能够察觉到各种思想、感受,也是因为我们是从那个零点生出来的,因为零点的原因我们能够察觉。
所以接下来自己的方向,始终都是去回归那个零、空、无的状态,去回归到本源的状态来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六祖又说“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及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这也是对当下的生活工作很好的指导。也就是那个本质的东西一直在察觉着一切,可以称呼它为宇宙之心。它一直在指引自己,告诉我怎么样是最好的行为,给我智慧。所以我所有的思考、行动,并不需要我刻意的去怎么样,只要我回归那个“本心”,自然就知道要如何思考,行动了。
更关键的是,自己现在已经放下了所谓的执着、意义等东西了。我不再会觉得悟道、学习经济是我必须要做的事情,我必须要去实现某种使命。我所有的行为,只是回归本心之后,宇宙指引我去做的,也是我在顺应宇宙本身的行为。我也不用刻意去找本心,本心本来就在那里,察觉着一切。这样自己整个过程,都会是*静喜悦,圆满幸福的。
《六祖坛经》读后感2
最近看了六祖坛经,读后有些心得,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六祖坛经》让我明白人人都有做佛的德性,人人都可能成佛的真理,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念费的和信心。其中“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尽在自性”。说到这里,我想问,既然佛性人人都俱备,人人都可以成佛,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受苦,不能成佛呢?当我读到:众生之所以未能成佛,“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我的理解就是,世人虽有佛性却不能成佛,长期受苦不能解脱,就是因为“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凡人太贪念遮掩了我们的清静佛性,使佛性无法显现,也无法成佛。从书中慧能的聪明、智慧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凡事都要有悟性要用智慧处理事情。不管修行学佛法不能离开现实生活,并且要有无念、不取不舍的真修,才无愧于六祖慧能大师的启发之恩。
书中提到“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我们知道,身处这个社会,有些人会很不快乐,当然不快乐有很多原因,但是总的不外乎就是烦恼。当遇到烦恼时,如果可以向书中所说的用智慧去解决,就不会一直烦恼。当然有些人的烦恼是因为心中有了不好的念头产生的,而克服的方法就是我们心中无时无刻都要有为人设身处地地着想,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能否保持一种善意的念头。
《六祖坛经》我至今没把它完全弄明白,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努力让自己的`心灵纯净,使自己的头脑清醒,“一念至,念念俱至”、“眼观鼻,鼻观心,心如止水”。也许我没有从《六祖坛经》中读出什么深刻的人生哲学来,但是在读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我真正知道了它的重要性,应该怎么样去读一本好书。
《六祖坛经》读后感3
每次读完一本书,我都会更理解一点老师为何经常提醒我们多读书、读各门各类书。读万卷书不仅有助于我学习到更多的人生哲学,也有助于我将各家观点与老师心理咨询的理念结合思考。读完《六祖坛经》,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六祖强调人的“自性”,强调“一切般若智慧,都是从自性中出生”。也就是说智慧不是凭借外在力量或条件获得的,而是人本身具备的,这也是“众生皆佛”的原因之一——众生的自性都能生出智慧。能不能生出智慧是一回事,有没有生出智慧又是另一回事,没有成佛的人便是能生出却还没有生出智慧的人。
联系心理咨询,所有的来访者是能生出智慧,但还没有生出智慧的众生。咨询师的工作便是帮助他们生出自性中的智慧。因此,咨询师决不能“看不起”来访者,要相信来访者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很人本主义,看样子人本主义的思想也不过是我们古代先贤思想的一种形式,我们与其逐“末”,不如究“本”。
2、六祖说的智慧是,在一切地方,一切时刻,每一心念中都不愚蠢。老师提倡的“念念觉察”不就是追求智慧的一种表现吗?每一念都很重要,不仅是因为我们生命短暂由不得我们任性地试误,更是因为“一念愚蠢,一念智慧;一念凡夫,一念成佛”,每一念都可以让我们的生命状态瞬间变样。但这种理念有个前提——我们是可以因为一念而立即改变的。倘若把人生当成一份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答卷,我们的每一念都是这张答卷上的题目,念“错”得越多,得分越少。如果是这样,我们一定会像考试时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一样,去对待我们的每一念。再细想,对于每个个体而言,一辈子最重要的答卷不就是自己的人生吗?可我们好多时候却没有按照对待最重要的考试的态度去对待它、对待里面的每一道试题。
3、关于六祖渡化的“有缘人”,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规律,即无论他们原来有怎样的认识或理念,拥有什么样的地位或荣誉,当六祖指出他们身上的不足时,他们都能立刻接受指正,并且遵循六祖的教导去修行。如果我们在一辈子中,也能如此对待我们生命中的机缘,一定会有更美好的人生。
相反,生活里,我有太多不愿意承认和接纳自己错坏差的时候,也有太多不愿意改变自己假恶丑一面的时候。如果还是用考试来比喻,那些经历就像被打红叉的题目,而我就像个考生,总是倔强地用上一次的错误答案来回答这次的"题目。
六祖所传授的佛法智慧博大又精妙,里面蕴含了很多人生的智慧和心理咨询的理念。愿自己做个人生智慧的“有缘人”。
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3篇(扩展2)
——《六祖坛经》读书笔记3篇
《六祖坛经》读书笔记1
《六祖坛经.行由品第一》讲述了慧能从一个砍柴的樵夫到开悟成佛的过程。在这一品中提到了与慧能打交道的九个人,从慧能与这九个人的交往,可以品出一些味道。
第一个人——念《金刚经》的人
慧能出身很苦,三岁父亲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无力供他念书。慧能长大以后砍柴为生。有一天他到一家送柴,刚刚走出大门,遇见一个念佛经的人。慧能听他念的经文,心里就感到有所领悟。慧能就问那个人念的是什么?那人回答说:“《金刚经》。”慧能又问他从哪儿来,怎么会修持这部经典。那人回答说:“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那个寺院是五祖弘忍大师在主持教化,门人有一千多,我到寺院中敬礼朝拜,听讲领受了这部经典。大师经常劝谕僧俗两众,只要修持《金刚经》,就能够发现自己的佛性,当下成佛。” 这个人与六祖慧能擦肩而过,这擦肩而过亦是一种缘分,把慧能引上了学佛之路。
第二个人——慧能的恩人
慧能下决心学佛之后,有一个后顾之忧——老母亲生活还没有安排好。这时候有一个人拿出十两银子给慧能,让他拿去做老母亲的衣食赡养费。这个人对慧能也很重要,解决了他学佛的后顾之忧。十两银子当时可不是小数目,这个人也是慷慨大方之人。不过有人对此事表示怀疑,说《敦煌本》没有写客赠银两安置老母的事,从《惠昕本》开始才加上这一情节的。不管哪个本子写上的,能想到老母亲的安置,也是佛教的慈悲。
第三个人——五祖弘忍
慧能经过三十多天的跋涉见到五祖弘忍,这次见面是*佛教界的重大事件。五祖弘忍慧眼识才,在慧能来到寺里仅仅八个月的时间,仅凭慧能的一个偈子,就把佛法、衣钵传给六祖慧能。五祖不仅具有超级的智慧,还有非凡的决策能力。有了这次交接班,才有了*禅宗的发扬光大,这是*佛教“本土化”的开始。
第四个人——一位行者
五祖打发慧能到后院干活,这是寺院的规矩,新来到的都要从干粗活开始,对僧人来说是磨炼意志、学习规矩的阶段,对寺院来说是考察修行者的品行、智慧的阶段,也是和尚们晋升起步的台阶。慧能遇见的第四个人是一位行者,这是寺院内一位管理杂务的中层干部,他分派慧能劈柴、踏碓舂米。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寺庙里也分三六九等,也有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区分。现在*寺庙管理最好的,也是最有争议的是河南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用经营的理念办寺庙,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没的说,但符合不符合佛法,佛教内外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佛教教派甚多,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来评判,只好让时间来检验了。
第五个人——一位未正式出家的童子
有一天这个小童从碓房门前经过,一边走一边唱诵神秀的偈语。慧能一听,就知道这篇偈子没有认识佛的"本性,虽然慧能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教导,但已经听懂了这首偈语的大意,就问小童说:“你念诵的是什么偈子?”童子回答说:“你这獦獠哪儿知道,(像寺里的其他人一样小童没有把慧能放在眼里,童言无忌直接表达出来。)弘忍大师想把衣钵法教传承下去,让众门人都作偈语给他看,如果能觉悟大意,就把衣钵法教传给他,作第六代祖师。神秀上座在南边廊壁上写了这篇揭示万物无相的偈语,大师让众人都来唱诵,按照这篇偈子来修持,以免堕落三恶道,照这篇偈子修持,可以获得大好处。”慧能说:“我也要念诵这篇偈语,好结下辈子的佛缘。上人(慧能蛮谦虚的),我在这儿踏碓舂米已经八个多月了,从来没有到前面法堂去过,希望上人能引导我到偈语前礼拜。”我想童子听到“上人”一定非常受用,于是就高高兴兴地引导慧能到前堂去了。
第六个人——江州别驾张日用,
张日用正好在神秀题的偈子旁边,慧能央求他:“我不识字,请上人给念一念。”张日用高声朗诵神秀的偈语。慧能听了以后说:“我也有了一篇偈子,希望别驾替我写到壁上。”别驾说:“你也能作偈语?这种事可是少有。”张别驾也难免脱俗,从心底里瞧不起慧能,于是慧能就教导了他一番话:“要想学最高的智慧,就不能轻视初学的人。最下等的人也许有最上等的智慧,最上等的人也许会埋没智慧。如果轻视初学的人,就有无限大的罪过。”别驾知道自己理亏,悻悻地说:“你念你的偈子吧,我替你写。但如果你将来得到佛法,首先要超度我,可别忘了我这句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俗人就是俗人,张日用作为一个佛法的初学者得失心还蛮重的,不忘付出之后的回报,真是“不图三分利,不起早五更。”呀。
慧能念出那篇惊动佛学界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别驾把偈子写在廊壁上,众门徒看了都很吃惊,没有不感叹:“看来不能以貌取人,他来的时间还不长,怎么就成了肉身菩萨了!”
第七个人——和尚慧明
这是慧能最危险的一次相遇,慧能辞别了五祖,一直往南走,走了两个月,来到大庾岭。东禅寺的和尚得知衣钵被慧能拿走之后,几百个和尚追了过来,想抢夺证法的袈裟和钵盂。其中一个僧人叫惠明,出家前当过四品的将军,性格行为粗暴。慧明既然当过将军,古人云:“一将成名万骨枯”,想必他曾经*如麻,不知为何放下屠刀皈依佛门。可能是修行力度不够,火爆脾气未改。他跑在众人的前面,赶上了慧能。慧能看来者不善,就把袈裟和钵盂放在一块大石头上,隐身在草丛林莽之中。惠明赶来,拿不动袈裟钵盂,(这里有神话的色彩)马上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刻转变态度,高声喊道:“行者啊,行者啊,我是为佛法来的,不是为袈裟来的。”慧能见状,从隐身处走出来,在盘石上打坐。打坐的目的是形成一种气场,在气势上压住慧明。惠明向慧能行礼说:“请行者给我讲解佛法。”慧能说:“你既然是为佛法而来,你现在就静下心,杜绝一切俗缘,一点俗念也不要产生,我就给你讲说佛法。”惠明沉思静默了很久,慧能对他说:“不思想善,也不思想恶,此时此刻,不就是惠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吗?”惠明立刻觉悟。他又问慧能:“除了刚才说的密语密意外,还有别的密意吗?”慧能说:“我对你说了,就不再是秘密了。你如果能用它来观照自己,秘密就在你那儿了。”惠明说:“惠明虽然在黄梅修行,却并没有省察到自己的本性。今天承蒙您指导教诲,好像人喝水一样,冷和暖只有自己知道。现在您就是我的师傅。”慧能四两拨千斤,化解了这次危机。
第八个人——一群猎人
慧能后来到了曹溪,又被恶人寻找追逐,于是躲到四会,与猎人为伍以避难,经常随机给猎人们讲说佛法。猎人们常让慧能看守捕获猎物的网罟,慧能每见到活猎物误入网罟,就放走它们。每到吃饭的时候,慧能把素菜放在猎人们的肉锅里捎带煮熟。有的人问慧能为什么不吃肉,慧能就回答:“我只吃肉边的素菜。” 过了十五年,慧能觉得危险已经解除,到了该弘扬佛法的时候了,就走出山林,直奔广州法兴寺。
第九个人——印宗法师
在法兴寺印宗法师正在讲解《涅槃经》。当时有风吹动了旗幡,一个僧人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僧人说是旗幡在动,争论不休。慧能就参与讨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幡动,是诸位仁者的心在动。”所有在场的人都被慧能的话震惊了。印宗把慧能请到上座,详细询问慧能佛法的深奥含义,他见慧能回答时言语简洁理当,不受经典字句的拘束。印宗说:“行者一定不是普通人,早就听说黄梅的袈裟佛法都传到岭南来了,是不是就是行者你呢?”慧能回答说:“不敢当。”印宗闻到再行敬礼,请求慧能把五祖传授的袈裟和钵盂拿出来给大众观看。印宗又问慧能:“黄梅的祖师在付托传法时,有什么指示教诲?”慧能回答说:“倒也没有什么指示教诲,只是说要认知自己的本性,并不说禅定、解脱的方法。”印宗问:“为什么不说禅定、解脱的方法呢?”慧能回答说:“因为禅定和解脱是两种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印宗听了慧能的回答,合掌作礼说:“我讲的经就像瓦砾,而您的讲论就像真金。”印宗为慧能剃发并拜为师,慧能开始在法兴寺讲授东山法门。
人生在世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人际交往的能力叫“情商”。六祖不仅智商非凡,情商亦了得,凡夫俗子在《六祖坛经》中也可以学到很多与人打交道的学问。
六祖对不同的人都能保持一种“*常心”,谦虚、和气、低调、温雅是六祖为人处世的主色调。面对印宗的尊敬回敬“不敢当”,对小童子口称“上人”,与猎人共同生活十五年,对五祖也不曲意迎合,当五祖要“度”他的时候,他提出:“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六祖对不同的人又能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同样是小瞧他的人,对小童子微微一笑不作计较,对张别驾就说出“最下等的人也许有最上等的智慧”的大道理。同样是讲解佛法,对慧明讲得鞭辟入里,使其心服口服,对猎人点到为止,并不强行灌输。同样面对寺庙主持,对五祖小心翼翼地讲述自己对《金刚经》的理解,是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对印宗讲解佛法口若悬河,以取得对方的信任。初到东禅寺听从分配到后院劈柴舂米,同样,初到法兴寺就讲出“仁者心动”高屋建瓴的宏论。
六祖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有自己的底线,同时又不强加于人。和猎人一起吃饭只吃锅里的素菜,对大快朵颐的猎人也能心理相容。对慧明的错误行为,先避其锋芒,后循循善诱,终于使其膜拜脚下。作为寺庙底层的杂役勇于挑战地位比自己高、学问比自己大、资历比自己深的神秀,同时不说一句贬低神秀的话。作为没有剃度的和尚敢于参与高僧们“风动幡动”的大讨论,只讲自己的心得,不批判别人的观点。该讲的话一定要讲,恰到好处地兼顾到了场合、分寸和效果,六祖大智慧呀!
初读《六祖坛经》给我的体会是,高人自有高明之处。《六祖坛经》可以是一个人一辈子修行的教科书。就是不以研习佛法为目的,用世俗的观点读一读《六祖坛经》,学习修身养性、学习思维方法、学习为人处世,也会收入颇丰的。
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3篇(扩展3)
——六祖慧能经典语录3篇
六祖慧能经典语录1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
2、心*何老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行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老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3、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4、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5、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惠能
6、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7、凡性是功,*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念念无间是功,心行*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8、道须流通,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若住法,名为自缚。——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9、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共性无二,无二之性,既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0、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1、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2、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惠能《菩提偈》
14、有道者得,无心者通。——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5、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3篇(扩展4)
——修建祖堂倡议书3篇
修建祖堂倡议书1
尊敬的各位父老乡亲:
你们好!
水有源,木有本,人有祖,寻根问祖人之常情。XX从受姓鼻祖XX祖至今已有四千多年。XX支下从始祖正三公开始,已传XX世,经过数百年历史变迁,铸就了一代又一代精英和贤能,他们为家族强盛,XXXX兴旺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精神值得我们子孙后代大力弘扬。为光宗耀祖,凝聚亲情,团结族人,保全XX宝贵文化,促进XXXX世代昌隆,我们提议修建“新屋XX家祖堂”。
一、修建祖堂的意义。
祖堂也称宗祠,是宗族祭祀祖先的地方,被视为血缘崇拜的圣殿。祖堂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祖堂不仅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而且是宗族组织开展活动的地方,更是宣传姓氏文化的重要场所。祖堂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祖堂被视为高于一切,为家族命运之所系,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因此,名宦巨贾,豪门望族,均建祖堂,以显其本,以祭其祖。宗亲血缘观念得以强化,祖堂成为家族凝聚力,号召力和团结的象征,四季祭祖,香火不断会带给家族兴旺。
二、修建祖堂的好处。
一是安立“天地国亲师神位”,设立供奉香案;二是安立、供奉“列祖列宗灵位”;三是为族人结婚拜堂、重大祭祀提供活动场所;四是为族人红白喜事使用的乐器、工具提供保管场地;五是陈列新屋XX家祖堂捐款“功德榜”和“XX派”石碑,以告后人;六是建立、完善XX规约,促进乡亲团结、友爱。
三、修建祖堂的责任。
修建新屋XX家祖堂,是先祖神灵的召唤,也是我们所有XX子孙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的好事、喜事、幸事,对于加强XX宗亲的联系和团结,振兴家族辉煌、昌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族不分男女老幼,皆有热爱XX之心,修建祖堂之愿,响应捐款之责。
四、修建祖堂的建议。
根据预算,修建祖堂约需资金XX元左右。因此,我们倡议新屋XX家所有同宗族人积极响应、参与到建设祖堂活动中来,以最大热情,最大爱心为建祖堂捐款。希望每人能捐款XX元,上不封顶。
我们相信,XX宗族素有同心同德之传统,有明事晓理之风范,有积德善举之意志。相信全族人民会积极响应我们的倡议,举全家之力捐款捐物,为早日建成“新屋XX家祖堂”奉献自己的热忱和爱心。
我们祝福,你每捐出一分钱,必将收获十分*安和快乐,你每捐出XX元钱,必将收获一生的幸福和财富。建成后的XX祖堂必将接天地之灵气,承日月之精华,成为XX历代先祖名士先贤栖息安卧之处,了却XX子孙崇宗敬祖之心愿。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也必将保佑XX子孙,人丁兴旺、业发四海,家和事顺,福寿无疆。
谨祝各位父老乡亲家庭幸福,生活美满,夫妻恩爱,子孙快乐,大发大旺,大富大贵,X年吉祥!
XXXX家祖堂修建筹备会
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3篇(扩展5)
——修缮祖屋集资倡议书3篇
修缮祖屋集资倡议书1
尊敬的各位宗亲:
广传公诗云:“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溯我祖法祯公自梅县小浊水迁黄槐双下小畲,后迁黄槐窝里开基创业五百多年来,子孙繁衍四海、枝繁叶茂、俊彦辈出,散居海内达数万之众,留居祖地一千多人。
“嗣忠世裔”是黄槐刘氏繁衍生息之地、是族群得以昌盛之所、是法祯公裔孙永久祭祀祖灵之处,该围屋是三堂二横典型的客家围龙屋,依山面水、座北朝南、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该屋被历代名师推崇喝形卦为“金龟出洞”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现因族人搬迁,祖屋经四百多年风雨,且年久失修,已显残破,需修缮才能得以保存长久和使用。黄槐宗亲经实地考察研究,欣蓬太*盛世,国泰民安,建祠修谱蔚然成风,追宗念祖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致认为必须对该围屋进行全面修缮,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后辈有好交代和表率作用,决定成立“嗣忠世裔”修建委员会,对祖屋进行全面修缮。因工程较大,经行家估算,约需资陆拾万元之巨,资金缺口颇大。希冀全体法祯公裔孙共襄盛举、贡献孝心,踊跃捐资,献力献策。为我法祯公裔孙光前裕后造福绵远。为早日修建好“嗣忠世裔”贡献力量。
由本会商讨决定:
(一)凡宗亲捐资者均张榜公布予于褒奖。捐资伍佰元以上者芳名勒石在祖屋永留纪念;
(二)捐资五千元以上者,除芳名勒石外,并套两寸个人瓷板像;
(三)捐资一万元以上者,除芳名勒石外,套四寸个人瓷板像并介绍个人生*业绩;
(四)捐资二万元以上者,除芳名勒石外,套六寸伉俪双人瓷板像并介绍生*业绩;
(五)捐资五万元以上者,除芳名勒石外,套八寸全家福瓷板像并介绍生*业绩。
本会所筹款项专款专用,设立专账,专人管理,收支明确,张榜公布,以昭信用。
在此祝愿宗亲:富贵绵长,子孙英才辈出,幸福安康,万事胜意!
倡议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修缮祖屋集资倡议书2
叔侄兄弟们:
大家好。祖屋,是我们家族祖根所在,也是我族内叔侄兄弟们团结昌盛的象征,祖屋稳固,永保雄风,佑我族人*安祥发,富贵万福,是我族人共同夙愿。但随着岁月流逝,祖屋已变得木朽墙残。
祖屋兴则宗族荣,宗族荣则子孙旺。常言道“树有根,水有源”,尊祖敬宗,是做人之本,眼见我们祖屋日渐颓废,一致认为必须对祖屋进行全面重建修缮,才能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人。
今郑重向大家发出重建修缮祖屋募捐倡议书:举阖族之力,修缮祖屋,功成之日,就是我族兴旺之时,佑我族子孙永世*安昌盛募捐宗旨:
1,捐款起始日期:20xx年9月10月至15日,以后每月群内公布募捐情况。
2,捐资规定:以月缮为主,每月以100元为基础,视个人经济能力可在基础节点上多募捐,不设封顶。
3,祖屋重建修缮时,凡捐款伍仟元以上者,芳名勒石在祖屋永留纪念。
4,外嫁女以自愿为原则。
5,所筹款项专款专用,设立专账,专人管理,收支明确,张榜公布,以照信用。
在此祝愿宗亲,富贵绵长,子孙英才辈出,幸福安康,万事胜意。
倡议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3篇(扩展6)
——六祖慧能常说的经典语录3篇
六祖慧能常说的经典语录1
1、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2、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着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
3、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4、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5、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
6、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7、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8、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
9、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
10、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11、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
12、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13、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14、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15、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
16、“善知识!智能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17、生命就在呼吸之间,呼吸停了,就完事了。
18、人生中,感动是一时的,感恩是一世的;荣耀是一时的,影响是一世的;委曲是一时的,成就是一世的。
19、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20、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着急。
21、世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你再不堪,也是独一无二,无须自轻自贱。
22、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23。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24、礼貌和教养不只是干瘪单薄的"客套,还有推己及人的周到和体谅。这考验的不止是情商,还有你的善良。
25、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的审判官。
六祖慧能常说的经典语录2
1、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荆听吾偈曰:
2、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无顿渐,
3、心*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4、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5、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6、“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7、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
8、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9、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10、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11、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
12、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13、菩提性宛然。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14、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15、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六祖慧能常说的经典语录3
1、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2、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着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着也。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着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着心着净,即障道也。”
3、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4、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5、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
6、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7、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8、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
9、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
10、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11、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
12、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13、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14、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15、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
16、“善知识!智能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17、生命就在呼吸之间,呼吸停了,就完事了。
18、人生中,感动是一时的,感恩是一世的;荣耀是一时的,影响是一世的;委曲是一时的,成就是一世的。
19、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20、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着急。
21、世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你再不堪,也是独一无二,无须自轻自贱。
22、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23。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24、礼貌和教养不只是干瘪单薄的.客套,还有推己及人的周到和体谅。这考验的不止是情商,还有你的善良。
25、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的审判官。
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3篇(扩展7)
——工业三废是指哪三个疑惑解答
工业三废是指哪三个疑惑解答1
工业废气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各种不再使用的气体,包括烟尘、臭气、刺激性气体及其他有害气体。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经过使用而退出循环系统的、含有各种有机物、无机物、有毒物的污水。工业废渣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其中包括矿业废渣、冶炼废渣、煤灰渣及工业垃圾等。
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3篇(扩展8)
——清明忆祖作文
清明忆祖作文1
——远远的传统,沉沉的哀思
四月,初春时节,忆清明。大自然绿了,铺了满天满地,遍山遍野的绿。
小草抽芽了,嫩绿;杨柳爆青了,翠绿;林间新发树叶了,碧绿。梨花也是在这个时候白的。点缀了大地,为即将举行的隆重而沉重的祭祖大典渲染了白色的哀愁。
近了!近了!踏着伶仃飘落的白色花瓣,觅着悲痛、相思,远方的子孙归来。手里大捆大捆的黄纸钱,绑着红绳,带到墓前。
杀鸡、煮肉、倒酒,放碗里供奉了,两边是伫立的红烛、梵香。点起火来,一张张纸钱恭敬地放上,熊熊的火光燃烧起来。一杯白酒带着悲痛的泪花洒下,骤起冲天的哀愁。
悼念着,悼念着,炙热的火光,闪烁的泪花。为已逝的亲人献上一束纯洁的白花。愿相思顺着这仪式寄出。
此时此刻,黄帝陵也是热闹非凡,成千上万的炎黄子孙从世界各地赶来悼念这五千年华夏的始祖。
清明,原由古代介子推逝去而兴起,家家残羹剩饭,昏暗烛火,为了悼念这位忠臣。
现在随着岁月流逝,成了全中华儿女悼念祖先的节日。每到这月这天,站起来的是巨大的.一个中华的传统与民族的一种精神,它是我们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炎黄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
忆清明·祭祖,每当想起,一朵白色的梨花在风中摇曳。
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3篇(扩展9)
——祖堂落成致辞
祖堂落成致辞1
尊敬的各位嘉宾、xx庄各位父老乡亲们:
大家好!
祖堂落成焕异彩,太*盛世兆吉祥。
日值暖冬,风物怡人,适逢政通人和、太*盛世之际,xx庄祖堂如期竣工。贵庄隆重举行祖堂落成庆典,到处鼓乐齐鸣、欢声笑语,一片繁荣景象。在此,我谨代表施工承建方------xx市xx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向贵庄祖堂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四邻来宾表示热忱的问好!向贵庄各位村民表示真诚的谢意!向贵庄理事会全体成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xx祖堂,遴龙脉之地,吸天地精华,纳八方祥瑞。金碧辉煌,雄奇华美,翘楚梁湖大地。自此,xx村民有了一座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是xx全体村民众志成城、优良族风的展现,也是xx宗族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作为祖堂的建设者,回顾祖堂建设过程,不由感慨万分。全体村民大智大度、美德美情,乐以相助;理事会全体成员无一怨语、精心组织,日理纷繁。承蒙村民的厚爱,让我们承建xx这一光炳千秋,辉映子孙的伟大工程,我们已是倍感荣幸!而在工程建设中体会到的您们美好情操,更使我们受益匪浅!
最后,祝xx满门兴旺发达,人才辈出,万代兴隆!祝全体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财源茂盛,生意兴隆!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佛教 是指 哪六祖 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3篇 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1 佛教六祖是指哪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