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来历与习俗1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yearsday,newyear)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元旦来历与习俗3篇,供大家参考。
元旦的来历与习俗1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新年(元旦)为我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
元旦起源
古代*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后中央人民*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线。“旦”即太阳从地*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元旦的来历与习俗2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新年(元旦)为我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
元旦起源
古代*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后中央人民*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线。“旦”即太阳从地*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元旦的来历与习俗3篇扩展阅读
元旦的来历与习俗3篇(扩展1)
——元旦的来历和习俗3篇
元旦的来历和习俗1
元旦,*节日,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始为农历1月1日,并延用。*始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得以明确,同时确定农历1月1日为“春节”,因此元旦在*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相对应地,春节称为“旧历年”、“阴历年”等)。“元旦”一词系*“土产”已经沿用4000多年。
起源变化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的记载。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专家:“元旦”一词系*“土产”已经沿用4000多年
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天文专家表示,“元旦”一词系*“土产”,在*农历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现行公历“元旦”为1949年所定,随着20xx年的到来,它只有“69岁”。
元旦习俗文化
*
*古代的元旦,即现代*所称之“春节”的习俗。
现代*的元旦,根据**将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放假一天,后常常将当日前或后双休日调整,一般连续休息三天。现代*对元旦的庆祝较之春节,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很少。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元旦是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元旦节的习俗。在我国,元旦节还列入了法定假日。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是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
美国
除夕之夜,人们在外开篝火晚会。夜十二点,大家一起把旧物扔进火里烧掉,并围火歌舞,狂欢至黎明。新年是全美各州一致庆祝的主要节日之一,但在美国,新年远不如感恩节或圣诞节那样热闹。美国人过新年,最热闹的是除夕晚上。是夜,各地教堂都举行隆重的礼拜活动。人们聚集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祷、祝福、仟悔,并一同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午夜12点整,全国教堂钟声齐鸣。乐队高奏有名的怀旧歌曲《一路*安》。在音乐声中,激动的人们拥抱一起,甚至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互相亲吻。人们就这样怀着惜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共同迎来新的一年。
英国
在英国,公历元旦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还是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开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英国的新年庆祝活动大都在除夕火夜举行,“迎新宴会”,便是其中之,这种宴会分“家庭宴会”和“团体宴会”两种,宴会通常从除夕晚上8时开始中直至元旦凌晨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量地开怀畅饮。午夜时分,人们打开收音机,聆听教堂大钟的新年钟声,钟声鸣响时,人们一片欢腾,举杯祝酒,尽情欢呼,高歌《往昔的日光》。“除夕舞会”则是另一种庆祝活动。由当地的旅馆和舞会,夜幕降临。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杰到这些装饰一新的灯光辉煌的舞场,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象,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电视台还在广场做现场直播,让在这家“守岁”的人也共享欢乐。
法国
法国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欠收年。
德国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意大利
意大利人的除夕是狂欢之夜。他们对新年除夕远比其它任何节日都要重视。当夜幕开始降临,人们纷纷拥向街头,燃爆竹放焰火,男男女女翩翩起舞,一直跳到午夜时分。这时,各家各户把家中一切可以打碎的破旧瓶瓶罐罐、盆碗碟盘,乃至花盆、澡盆等,扔出窗外,认为这样可以去掉烦恼和恶运,以示吉祥如意,除旧迎新。另外,元旦这天,各家各户都燃起一炉火,日夜不息。这样在一年里一切都会顺利兴旺。据说这种风俗是从古罗马时代承袭下来的。
日本
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除夕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108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新年的来到。人们便离座上床睡觉,希望得一好梦。元旦早上,家人围坐在一起,互相讲述除夕做的梦,以测吉凶。日本人称元旦初一为“正日”。1—3日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各国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来祈求好运。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现日本多数城里人已放弃新年吃素匀惯,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条,以祝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
新年里,日本各户门口上方往往都拉起一条草绳或用草绳编的圆圈,称为“注连绳”或“注连饰”。有的还摆上一些松竹,叫做“门松”。许多公司大厦门口和街头巷口都用松竹梅搭起设计新颖、别具一格的牌楼,以示庆贺。人们还将鹤、龟等象征长寿的动物剪纸贴在住宅内外,祈祷*安。同时还根据十二生肖,刻个年肖,相互赠送。邮政省还大量发行绘有年肖的“贺年邮票”。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之间,互赠贺年片成了最热门的祝贺方式,日本人称它为“飘舞的风筝”,遥致深情。在新年里收到谁收到的贺年片多,谁就会感到新的一年前途美好,财运亨通,格外喜悦。新年里,街坊四邻、亲戚朋友、孩子之间拜年的习惯仍然盛行。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就是“恭贺新年”。
韩国
韩国人在元旦这一天,全家除了团聚饭宴外,还要进行祭祀祈祷等活动。男孩子多半去放风筝,女孩子则跳跳板。
元旦的来历和习俗2
元旦来历:
1949年9月27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各国元旦习俗:
新一年,总是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福。在这除旧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别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英国: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在英国中部的一些地区,新年早上出门时,不管熟识还是陌生,都会互送铜钱,他们认为这样做,不但对方一年有财气,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幸运。
印度: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们在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有些地方,过年不但不庆祝,反而相抱大哭。他们认为,元旦一开始,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用哭声来表示自己的感叹。有些地区的人们则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
蒙古:新一年到来,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
巴西:巴西人在元旦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他们称之为“寻福”。巴西农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便是互相揪耳,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巴基斯坦:在元旦这一天,巴基斯坦人们个个手拿红粉跑出门,见了亲友,道过新喜,便互相将红粉涂在额上,以示庆祝新年吉祥如意。
阿富汗:在阿富汗北部地区的居民,每逢元旦都要举行激烈的抢山羊比赛,以示庆祝。两队骑手争抢猎物,比赛既紧张激烈,又喜庆欢乐。
阿根廷:阿根廷人认为水是最圣洁的。每年元旦,各家老少成群结队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
墨西哥:墨西哥有些地区的人们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是禁止笑的,他们一年共分18个月,每月20天,一年最后5天内不准笑。
保加利亚:元旦用餐时,谁打喷嚏谁准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家主将第一只羊、牛或马驹许给他,以祝愿他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巴拉圭:巴拉人把每年最后五天定为“冷食日”。在这五天中,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动烟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才能生火做饭,庆祝佳节。
苏格兰:苏格兰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放着一些金钱,没人看守,盗贼和乞丐在这天晚上,看见了也不动分毫。因为当地风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钱放在门外,翌日新年降临,大清早打开门时,就看见门口有金钱,取其“一见发财”之意。
西班牙:西班牙人在元且前夕,所有家庭成员都团聚在一起,以音乐和游戏相庆贺。午夜来临,十二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响,大家便争着吃葡萄。加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一切如意。元旦这天,最忌孩子们骂人、打架和哭啼,认为这些现象是不祥之兆。所以,元旦之日大人总是尽量满足孩子们的一切要求。同时,这天人们身上必携一枚金币或铜币以示吉祥。
比利时:在比利时,元旦的早上,农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们走到牛、马、羊、狗、猫等动物身边,煞有介事向这些生灵通明:“新年快乐!”
土耳其:土耳其人在新年除夕,人人都要洗澡,然后穿上新衣裳,他们认为这样可去除过去一年的衰气,除旧迎新,迎接来年好运。
阿根廷:元月之日,各家各户纷纷到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浴”。入水前,先把采集来的鲜花撒在江面,然后,大家笑呵呵地跳进水中尽情沐浴,同时用花瓣来揉搓身子,在这个国家,水被视为“圣洁”之物。
古巴:元旦前一夜,每人准备一碗水,听到新年钟响,大家都很快地将水泼向街,意为“除岁”
哥伦比亚:元旦前夕,各条街上都制作很大的傀儡——“旧年”,并宣布“旧年遗言”,“遗言”的内容滑稽风趣,以博得人们开心,午夜时将“傀儡”炸毁,在粉碎旧年“傀儡”的爆炸声中,人们载歌载舞,互相庆贺。
日本:日本人在元旦清晨,一家老小上街迎接初升的太阳,接着去神社参拜,或互相向亲友问好。他们称元旦为“正日”。在这一天,他们的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3天则吃素食,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泰国: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节日里,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地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
德国:德国人在元旦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他们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在德国的农村还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以示步步高升。
埃及:埃及人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在埃及的一些地方,元旦这一天,要供上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等农作物的颗粒,还有一些绿色植物的小芽,以象征丰裕。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
朝鲜:朝鲜和我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以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怪,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安。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象蜜一样甜。
新加坡:农历除夕时,孩子们有守岁的习惯,直到午夜待家长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结束后方能就寝,第二天清晨则起个大早,高高兴兴的从长辈那里拿“红包”(压岁钱)去看舞龙、舞狮队的沿街表演,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带上礼品走访亲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节日的气氛。过年时,人们爱吃油炸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
意大利:意大利的除夕是一个狂欢之夜,当夜幕开始降临,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向街头,点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鸣放真枪实弹。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户户收拾旧物,将屋子里一些可打碎的东西,摔个粉碎,旧盆子、瓶瓶罐罐统统扔到门外,表示去掉厄运和烦恼,这是他们辞旧岁迎新年的传统方式。
伊朗:伊朗实行的是*历,它的季节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庆贺新年就是庆祝春天到来,往往是在公历3月下旬,过新年要隆重庆祝一周。人们涌上街头生起“篝火”——“夜火”,然后全家人依次从夜火上跳来跳去,表示烧掉“晦气”,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们走亲访友,互祝春节快乐。新年最后一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
法国: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瑞士: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习惯,他们有的成群结队去爬山,站在山顶面对冰天雪地,大声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着长长的雪道滑雪,仿佛在寻找幸福之路;有的举行踩高跷比赛,男女老幼齐上阵,互祝身体健康。以健身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希腊:元旦时,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银币。主人将蛋糕切若干块,分给家人或来访的亲朋好友。谁吃到带有银币的那块蛋糕,谁就成了新年最幸运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贺。
罗马尼亚:元旦前夜,人们在广场上竖起高大的圣诞树,搭起舞台。市民们一边烧着焰火,一边载歌载舞。农村人拉着木犁,上面装饰着各种彩花,庆祝新年。
元旦的来历和习俗3
元旦,*节日,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始为农历1月1日,并延用。*始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得以明确,同时确定农历1月1日为“春节”,因此元旦在*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相对应地,春节称为“旧历年”、“阴历年”等)。“元旦”一词系*“土产”已经沿用4000多年。
起源变化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的记载。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专家:“元旦”一词系*“土产”已经沿用4000多年
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天文专家表示,“元旦”一词系*“土产”,在*农历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现行公历“元旦”为1949年所定,随着20xx年的到来,它只有“69岁”。
元旦习俗文化
*
*古代的元旦,即现代*所称之“春节”的习俗。
现代*的元旦,根据**将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放假一天,后常常将当日前或后双休日调整,一般连续休息三天。现代*对元旦的庆祝较之春节,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很少。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元旦是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元旦节的习俗。在我国,元旦节还列入了法定假日。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是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
美国
除夕之夜,人们在外开篝火晚会。夜十二点,大家一起把旧物扔进火里烧掉,并围火歌舞,狂欢至黎明。新年是全美各州一致庆祝的主要节日之一,但在美国,新年远不如感恩节或圣诞节那样热闹。美国人过新年,最热闹的是除夕晚上。是夜,各地教堂都举行隆重的礼拜活动。人们聚集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祷、祝福、仟悔,并一同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午夜12点整,全国教堂钟声齐鸣。乐队高奏有名的怀旧歌曲《一路*安》。在音乐声中,激动的人们拥抱一起,甚至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互相亲吻。人们就这样怀着惜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共同迎来新的一年。
英国
在英国,公历元旦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还是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开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英国的新年庆祝活动大都在除夕火夜举行,“迎新宴会”,便是其中之,这种宴会分“家庭宴会”和“团体宴会”两种,宴会通常从除夕晚上8时开始中直至元旦凌晨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量地开怀畅饮。午夜时分,人们打开收音机,聆听教堂大钟的新年钟声,钟声鸣响时,人们一片欢腾,举杯祝酒,尽情欢呼,高歌《往昔的日光》。“除夕舞会”则是另一种庆祝活动。由当地的旅馆和舞会,夜幕降临。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杰到这些装饰一新的灯光辉煌的舞场,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象,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电视台还在广场做现场直播,让在这家“守岁”的人也共享欢乐。
法国
法国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欠收年。
德国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意大利
意大利人的除夕是狂欢之夜。他们对新年除夕远比其它任何节日都要重视。当夜幕开始降临,人们纷纷拥向街头,燃爆竹放焰火,男男女女翩翩起舞,一直跳到午夜时分。这时,各家各户把家中一切可以打碎的破旧瓶瓶罐罐、盆碗碟盘,乃至花盆、澡盆等,扔出窗外,认为这样可以去掉烦恼和恶运,以示吉祥如意,除旧迎新。另外,元旦这天,各家各户都燃起一炉火,日夜不息。这样在一年里一切都会顺利兴旺。据说这种风俗是从古罗马时代承袭下来的。
日本
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除夕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108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新年的来到。人们便离座上床睡觉,希望得一好梦。元旦早上,家人围坐在一起,互相讲述除夕做的梦,以测吉凶。日本人称元旦初一为“正日”。1—3日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各国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来祈求好运。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现日本多数城里人已放弃新年吃素匀惯,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条,以祝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
新年里,日本各户门口上方往往都拉起一条草绳或用草绳编的圆圈,称为“注连绳”或“注连饰”。有的还摆上一些松竹,叫做“门松”。许多公司大厦门口和街头巷口都用松竹梅搭起设计新颖、别具一格的牌楼,以示庆贺。人们还将鹤、龟等象征长寿的动物剪纸贴在住宅内外,祈祷*安。同时还根据十二生肖,刻个年肖,相互赠送。邮政省还大量发行绘有年肖的“贺年邮票”。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之间,互赠贺年片成了最热门的祝贺方式,日本人称它为“飘舞的风筝”,遥致深情。在新年里收到谁收到的贺年片多,谁就会感到新的一年前途美好,财运亨通,格外喜悦。新年里,街坊四邻、亲戚朋友、孩子之间拜年的习惯仍然盛行。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就是“恭贺新年”。
韩国
韩国人在元旦这一天,全家除了团聚饭宴外,还要进行祭祀祈祷等活动。男孩子多半去放风筝,女孩子则跳跳板。
元旦的来历与习俗3篇(扩展2)
——元旦的来历及习俗3篇
元旦的来历及习俗1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第一天。1949年9月27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在我国,还列入了国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
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是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并不见的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
元旦的来历及习俗2
元旦节的来历
元旦是西元纪年岁首的第一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决定采用*用的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为元旦。
元,就是“始”,事物开始就是“元”;旦,是“日”;“元旦”就是开始的日子。49年建国的时候采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将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现在元旦是国家法定纪念日。
“元旦”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这个元旦是指农历正月初一。
关于元旦有一个传说,在三皇五帝时期,尧帝勤政为民,一生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但尧的儿子是个没出息的,尧就没有把部落传给儿子,而是选择了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舜。尧在死前,也叮嘱舜要把位子传给德才兼备的人,后来舜又把位子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几位首领都对百姓很好,做了很多好事。后来人们把舜祭祀尧的那一天当做一年的开始,正月初一称为“元旦”。
*历史上元旦还被称为“元日”、“元辰”、“开年”“元春”等,都是开始的意思,“旦”这个字,在象形文里就是太阳露出地面,冉冉升起的样子。所以两个字连在一起,表达这是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现在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号称元旦。
元旦的饮食习俗
吃鸡蛋:各人吃一个鸡蛋的习俗,在吴晋间的《风土记》中已出现。《风土记》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练形是道家用语,指修炼形体,认为可以成仙。生吃鸡蛋是为了长生。
五辛盘:作为元日食品最早见于吴晋间周处的《风土记》,说元日早晨吃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玉烛宝典》卷一引)。
汤饼:是指古代凡小麦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九“饼法”中,讲了“水引馎饦法”,其中“水引”制法:“挼(ruó)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
年糕:又称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年糕北方则为黏黍。年糕的历史悠久,汉朝的米糕已有“稻饼”、“糕”、“饵”、“糍”等名称,6世纪食谱《食次》就有年糕“白茧糖”的制法,北朝《齐民要术》记载了将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
椒柏酒:在东汉《四民月令》中已经出现。椒是花椒,古人说椒是玉衡星之精,气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轻耐老;柏是柏树叶,古人视为仙药,可免百病。椒、柏可分别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饮用。饮椒柏酒可去病长寿。南朝庾信《正旦蒙赉酒》:“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
桃汤:即取桃之叶、枝、茎三者煮沸而饮,古人以桃为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制百鬼,故饮之
胶牙饧:隋杜公瞻注释《荆楚岁时记》胶牙的含义是“使其牢固不动”胶牙饧实际上此俗寄托了长寿的美好愿望,因为牙齿坚固,能吃能喝,自然身体健康。
元旦的来历及习俗3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第一天。1949年9月27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在我国,还列入了国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
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是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并不见的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
元旦的来历与习俗3篇(扩展3)
——小暑的来历与习俗
小暑的来历与习俗1
小暑(Lesser Heat),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那么小暑的来历是什么呢?小暑节气有什么习俗?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slight heat)。《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元旦的来历与习俗3篇(扩展4)
——*元旦的来历3篇
*元旦的来历1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自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元旦的来历2
传说4000多年前,尧勤政于民,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好事。但他老的时候,没有把位子传给不成器的儿子,而是给了德才兼备的舜。舜像尧一样亲民爱民,也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舜举行了第一次祭祀尧的活动,老百姓就把这一天当作了一年的开始,叫“正月初一”,也叫“元旦”,这就是古代元旦的由来。
后来,历朝历代都在这一天举行庆贺、典仪、祈祀活动,缅先祖、挂春联、写福字、舞龙灯、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还要举行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的就是庆贺元旦的情景。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以后,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公历的1月1日叫作“元旦”,一直沿用至今天。
元旦的来历与习俗3篇(扩展5)
——中秋的来历及习俗3篇
中秋的来历及习俗1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而成为*的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是*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但并没有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后,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朝,元末朱元璋起兵时以月饼秘密传递“八月十五日杀*(即蒙古人)”讯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的一大传统节日。《正德江宁县志》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聚饮称为“圆月”,出游待市称为“走月”。 关于中秋节来源的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最著名。该传说在民间有多个版本流传,大致内容是:相传在远古时代的射日英雄后羿娶了嫦娥,并成为帝王,可是他愈来愈暴戾,多番施行恶政,成了大暴君。有一天,后羿从王母娘娘的手中求得到一包不死药,只要吃了不死药,就能长生不老。嫦娥知道后为拯救苍生免受后羿永远的统治,就把不死药全部吞下,然后变成了仙女,往月宫飞去。百姓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安吉祥,由此便逐渐形成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中秋节的传说(版本一):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的传说(版本二):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节的习俗:
1.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2.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3.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4.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5.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6.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7.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元旦的来历与习俗3篇(扩展6)
——传统节日元旦节习俗的来历3篇
传统节日元旦节习俗的来历1
元旦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民国时期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后中央人民*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元旦节的习俗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是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并不见的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一般*元旦节的习俗就是张贴“欢度元旦”。其实元旦的习俗也和春节的习俗差不多,只是我们比较重视农历的新年,这样就显的阳历的新年也就是元旦有点*淡了。
传统节日元旦节习俗的来历2
元旦在我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有旦的象形字了。
每年公历的1月1日,人们称它为“元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汉语里,“元”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两字合称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这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固定的。
元旦节的来历
在历法上,人们习惯称地球绕太阳转1周为1年。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规定的,这就造成了各种历法的不一致。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1月1日为新年。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新*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传统的新年。元旦,就是一年的头一天。元旦是合成词,拆开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升起。
在*,元旦这一名称,都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据《史记》载: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以十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我国把正月初一称作春节,公历1月1日叫新年,不称元旦。直到1949年9月27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才又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阴历的祖先埃及历,把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的那天作为元旦;阿富汗把春分作为元旦;犹太人把秋分作为元旦;而寒带的爱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们把第一次下雨作为元旦。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制定儒略历,开始时他把冬至作为元旦。但是,人们坚持要把朔日作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天。
元旦的来历与习俗3篇(扩展7)
——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3篇
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1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民间传统节日。
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猜灯谜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赏花灯
汉明帝永*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
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地。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
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
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安。
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2
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民间传统节日。
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 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猜灯谜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赏花灯
汉明帝永*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
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地。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
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
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安。
元旦的来历与习俗3篇(扩展8)
——圣诞节的来历及习俗3篇
圣诞节的来历及习俗1
圣诞节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日。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称为“主显节”(亦称“显现节”)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当时只有耶路撒冷的教会例外,那里只纪念耶稣的诞生而不纪念耶稣的受洗。后来历史学家们在罗马基督徒习用的日历中发现公元354年12月25日页内记录着:“基督降生在犹大的伯利恒。”
经过研究,一般认为12月25日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约在公元375年传到小亚细亚的安提阿,公元430年传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耶路撒冷的教会接受得最晚,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仍然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12月25日原来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的诞辰,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都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罗马教会才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这是教会初期力图把异教徒的风俗习惯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后来,虽然大多数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自从12月25日被大多数教会公认为圣诞节后,原来1月6日的主显节就只纪念耶稣受洗了,但天主教会又把1月6日定为“三王来朝节”,以纪念耶稣生时东方三王(即三位博士)来朝拜的故事。
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而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12月25日的主要纪念活动都与耶稣降生的传说有关。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过春节。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元旦的来历与习俗3篇(扩展9)
——元旦的由来与习俗 (菁选3篇)
元旦的由来与习俗1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新年(元旦)为我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
现代中国的元旦,根据*将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放假一天,后常常将当日前或后双休日调整,一般连续休息三天。现代中国对元旦的庆祝较之春节,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但民间活动很少。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后中央人民*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由来与习俗2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 的记载。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专家:“元旦”一词系中国“土产” 已经沿用4000多年
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天文专家表示,“元旦”一词系中国“土产”,在中国农历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现行公历“元旦”为1949年所定,随着20××年的到来,它只有“67岁”。[
元旦的由来与习俗3
元旦是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元旦节的习俗。在我国,元旦节还列入了法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 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 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我国对元旦节不如新年重视,所以一般中国元旦节的习俗就是张贴“欢度元旦”。
由于元旦是在民-国年间才诞生的,并是由春节演化而来,所以,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传统的庆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杀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并不见的会占用多么重要的地位。到了现代,元旦的庆祝习俗就更简单了。
元旦的庆祝方式一: 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国家都把元旦顶为法顶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新中国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元旦的"庆祝方式二: 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就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什么的了。近年更是有旅游、聚会等节目,反正元旦这天并没有太多的传统,在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发挥了。甚至,元旦这天对年轻一代来说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
元旦的庆祝方式三: 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间了,尤其是在农村。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聚一餐。至于更为浓重的庆祝方式暂时还没见过。
元旦的来历与习俗3篇(扩展10)
——春节的习俗来历和传说
春节的习俗来历和传说1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两种传说。关于春节的习俗,则有N种丰富的内容。汉族的春节习俗有哪些?汉族春节吃什么?我们称呼过年,年如何才能过去呢?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一说“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
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但“年”的名称出现却较晚,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在历史上的不同朝代,年的时间不一样。夏代以一月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秦代以十月为岁首。
西汉时,汉武帝下诏推行太初历,才明确规定一月初一为岁首,以之为夏历新年)。年的时间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的年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以固定的日子沿袭下来。
春节这一称呼的来历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民间历史最悠久、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汉族和满、蒙古,瑶、壮 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汉族过春节,时间较长,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
春节大约有三四千的历史。原为农历的元旦,即人们通常说的过年。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 叫“元日”、“新年”、“正旦”、“岁首”、“三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