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课文赏析1 《丰碑》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第4篇选读课文,它对应于第四组课文——《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同属于“可歌可泣的事,令人震撼的情”这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丰碑》课文赏析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丰碑》课文赏析1
《丰碑》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第4篇选读课文,它对应于第四组课文——《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同属于“可歌可泣的事,令人震撼的情”这一主题。
从题目上来看,它跟《金色的鱼钩》、《桥》这两篇课文相似,都是用了比喻、象征手法。“丰碑”本义指高大的石碑,这里当然象征军需处长那种舍己利人、忠于职守的高大精神。巍巍丰碑,让人心里肃然起敬。
读完《丰碑》,自然地联想到前面学过的课文《金色的鱼钩》。这两篇课文写的都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革命故事。《金色的鱼钩》一文,写的是红军老班长过草地时悉心照顾三个小战士,最后牺牲的事,赞扬的是红军老班长舍己为人、忠诚革命的崇高品质;而本文写的是红军爬雪山时,一位军需处长因衣着单薄而冻死的事情,赞扬的是军需处长舍己利人、克己奉公的崇高品质。从事情发生的时间来看,显然是《丰碑》在前,《金色的鱼钩》在后。
作者对环境、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所以读来画面感很强。读的时候一幅幅画面呈现在眼前,有“行军图”、“让马图”、“冻僵图”、“发怒图”、“敬礼图”等等。尤其是“冻僵图”和“敬礼图”,当我掩卷闭目,军需处长“镇定安详”的神态和将军庄重的军礼总会清晰地出现在我眼前,挥之不去。我想:这应是全文最感人的画面了!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故事的情节,去细细品味这些画面吧:
画面一:天寒地冻难行军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文章一开始就交代了事情发生的人物(红军队伍)、环境(冰天雪地、严寒、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地点(云中山)。这些词语在我脑中组成了这样一幅画面:在白茫茫的天地间,耸立着一座陡峭的云中山,山上积雪皑皑,呵气成冰。在这人迹罕至的云中山,在这冰天雪地的云中山,已无法找到一条通向远方的道路。这支红军队伍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缓缓前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大冰坨”让我看到了红军队伍走在被冻成大冰块似的云中山上,在这样的山上行走一定很滑吧?可能会有战士不慎滑倒,跌下山谷;“狂风呼啸”让我看到了风如恶魔般鼓着腮帮子肆意地吹着,我甚至还能听到他发出的狞笑声,可能会有战士在山口被风刮下山谷吧?“大雪纷飞”让我看到了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遮住了红军队伍前进的视线,可能会有战士因看不清前面的路而失足掉下悬崖吧?
要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我最先想到的是需要有御寒的衣物:棉衣要吧?要!棉裤要吧?要!棉鞋要吧?要!当然还有帽子、手套、围巾……然而“装备很差”这四个字跳入眼中,无疑让我心中一冷。“装备很差”!到底有多差?文中没写,但我可以想象:有的战士没有棉衣,浑身瑟瑟发抖;有的战士没有棉裤,双腿直打颤;有的战士没有棉鞋,脚都冻得失去了知觉。至于帽子、围巾、手套更是想都不用想了。不仅如此,可能食物也不充足,那冰天雪地的云中山,是不会慷慨地献出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供战士们充饥的。在这样的环境中,轻装上阵都困难重重,更不用说负重登山了。看来,红军队伍除了要面对“寒冷”的威胁,还有“饥饿”,还有“疲劳”,甚至还有“敌人”……这些猜想在文中第二段四个“可能”的排比句中得到了印证。一个拟人化的“吞”字形象地表现了红军队伍与恶劣环境之间力量的悬殊。在如恶魔般张着血盆大口的环境里,红军队伍就如任它宰割的猎物,随时都会被它吞噬。看来,红军队伍要想翻越天寒地冻的云中山,一个字,难!两个字,很难!三个字,非常难!“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的担忧及文章开头对环境的渲染似乎预示着什么事要发生,为事情的发展做了铺垫。
画面二:镇定从容淡生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这是描写老战士冻僵的一个画面,因为他“冻僵”了,所以给人的感觉是静止的。第一遍读这段的时候,我只注意到“单薄破旧”的衣着描写。试想,在如此寒冷的环境,却穿着这样“单薄破旧”的衣服,那该如何受得了啊!而且对方还是个老战士!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老战士瘦弱的身上穿着一件又小又薄的单衣,那衣服还因为下雪变得湿漉漉的,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我甚至可以“看”到他的脸色冻得发白,嘴唇冻得发紫,牙齿冻得紧咬。他走累了,想休息片刻,于是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了下来。可这一坐,却再也没能站起来。他被冻僵了!其实在严寒与极度的疲惫面前,是不能久坐的,当人松懈下来,当疲惫席卷而来,当你沉沉入睡的同时,雪山也把你的体温带走了。红军爬雪山时,有不少战士想停下来稍坐片刻,可坐下了再也没能起来。因此有经验的战士总是催促战友继续前行的。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战士,他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吧?这让我想到了文中第四段“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这句话,将军的喊是否也有这样的用意在里面?
等我读到下文,明白了老战士的身份是“军需处长”的时候,我起初是吃惊,然后是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了。试想:作为掌管部队衣物、军粮的“军需处长”,他是最有机会第一个吃饱、穿暖的啊!可事实呢?他的棉衣呢?让我进行合理的推想吧:可能是他发现一个衣着单薄的小战士在风雪中瑟瑟发抖,于是他脱下了自己的棉衣披在小战士身上;可能是他看到担架上冻得蜷缩成一团的伤病员,于是他脱下了自己的棉衣盖在他身上;也可能是他遇到一个衣着单薄的老战士,他脱下身上的棉衣塞到他手上……那么,促使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出于对小战士的怜爱?是出于对伤病员的关怀?是出于对老战士的关心?还是出于职责的使然?我看,都有可能!然而,在这冰天雪地中让出棉衣,就意味着把生的希望也让给了别人啊!难道他不明白吗?当然不可能!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战士,他比谁都清楚棉衣的重要性。想到这里,军需处长那种舍己利人的精神在我心里顿时高大起来!
然再细读之后,又有新的发现:那“十分镇定”、“十分安详”的神态似乎违反了常理。一个冻僵之人,他的神态应该是痛苦才对,怎么会是“镇定、安详”的呢?联系他让棉衣的行为,我不得不做出这样的断想:他是义不容辞地让,他是毫不犹豫地让,他是无怨无悔地让!他在让之前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在让之后更是从容淡定地面对死亡。可以想象,他死前心如止水、无牵无挂,不然脸上不会“十分镇定,十分安详”。但他死前真的心如止水、无牵无挂吗?一个正常的人,就算他能不惧生死,但在临死前能不想念父母,能不想念妻儿吗?一定有一种超越亲情、超越爱情的情感或精神使他轻轻提起,又轻轻放下了。或许,这是一种对战友的爱;或许,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慈悲;也或许,这是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想到这里,那“镇定安详”的“塑像”在我眼前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简直成了一尊宝相庄严的佛像了!
在后来的细读中,我又发现那“无法辨认他的面目”跟“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似乎是矛盾的。既然无法辨认,又何以看出呢?最后还是一个标点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那就是“安详”后面的那个冒号。原来“看”到的神态,是源于看到军需处长动作后的猜想。他死前还抽着烟,似乎没意识到死亡的来临。他真的没准备吗?当然不是,在他让出棉衣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画面三:冲冠一怒因爱兵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面对老战士的牺牲,将军非常生气,这可以从“严峻”、“抽动”、“吼道”、“红着眼睛”、“发怒的豹子”、“十分可怕”、“抖动”这些词语中看出来。描写人物愤怒的情景在《桥》这一课也出现过,如老汉“揪”、“吼道”、“凶得像只豹子”。但在本文,笔墨更浓了,作者对将军愤怒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几乎达到了极致,似乎云中山都要害怕得抖三抖。将军显然是认为军需处长没有尽到职责,没有给老战士发棉衣,所以才导致老战士的牺牲。这可以从他的两次话中看出来:“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从“叫来”到“跑步过来”明显感受到将军的怒火越来越大,甚至可以想象如果军需处长被叫来,说不定如发怒的豹子般的将军会把他撕成碎片。这是本文的高潮部分,连我这个读者都感到了可怕,心中还隐隐替军需处长担心起来。
可一向纪律严明的红军战士面对将军的咆哮却无动于衷。你看“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这是怎么回事?“没有人回答”是因为他们内心早已悲痛得无以复加?还是不忍心把这个事实告诉将军?或许都有吧!“没有人走开”是因为他们知道眼前这个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面对盛怒的将军,终于有人“小声”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虽说是“小声”,但在这里却无疑是一声响雷,使将军如遭电击。太出人意料了,不仅将军没想到,作为读者的我也没想到。这个被将军认为是失职,要被将军狠狠治罪的军需处长竟然就是眼前因衣服“单薄破旧”而“冻僵”的老战士。然而,读者也不会因为将军的误会对他产生不满,相反,将军的暴怒不正是他爱兵的体现吗?联系先前他让马给伤病员的行为,让我们对将军也充满了敬意。
画面四:军礼默默祭英魂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将军愣住了”,他“愣住”,是因为他没想到这个冻死的老战士竟然是掌管衣物的军需处长。情势突然逆转,所以将军“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这个“久久”让将军想起了很多,也想明白了很多。他肯定想到是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别的战友才冻死了。他还肯定想到自己刚才对军需处长的误解。他甚至还想起了军需处长以前的种种事迹……因此,他愧疚,他感动,他悲痛,所以他“眼睛湿润了”。为了缓解心中强大的悲痛,为了使自己的心*静下来,他需要“深深”吸一口气。又因为心中升腾的对军需处长的无限敬佩与失去爱将的沉痛心情,所以他是“缓缓”地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这军礼重逾千斤啊!此时,军需处长的生命已化成了一座丰碑屹立在将军的心里。这里,“久久”、“深深”、“缓缓”这些叠词的运用对渲染气氛,对表达将军震惊、愧疚、沉痛、感动、敬佩的复杂心情起了加深情感的作用。读到这里,我的心底也有一种感动、一种悲伤、一种敬佩慢慢地溢上来。此时,我就是“将军”,“将军”就是我。
画面五:丰碑晶莹树人心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从字面上看,是军需处长的身体成了一座丰碑。这是暗喻,从外形上来形容的。但军需处长坐着的身体又何以谈得上“丰”呢?真正“丰”起来的是军需处长那种舍己利人的精神,那种伟大的人格魅力。“晶莹”似乎是说覆盖在身上的雪圣洁剔透,其实是暗指军需处长无私的精神如白雪般高尚圣洁。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预示着环境更加恶劣了。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将军的“大步走”与战士们“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以及“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的反问。之前,在文中第二段,将军还担忧“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为何在环境更加恶劣的情况下,他们反而坚定了信心呢?这是因为军需处长舍己利人的精神与伟大的人格魅力深深地鼓舞了将士们。将军的“大步走”,是因为看到了这支队伍的希望。战士们的脚步“坚定”,是因为军需处长的牺牲鞭策了他们。在“坚定”前面加了“沉重”,写得真实,可见作者用词的谨慎与准确。因为“沉重”既有战士们失去军需处长的内心沉重,也有因身体疲惫而显脚步沉重的意思。“无数”则告诉我们受鼓舞的人数之多。这就是“丰碑”的强大精神推动力。军需处长用自己的精神和生命,在上至将军,下至士兵的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使将士们都受到了鼓舞。其实,在长征中,又岂止是这一座丰碑?回顾一个个长征故事,都有军需处长的影子在里面。正是在这一座座丰碑的指引和鼓舞下,红军最终战胜了艰难险阻,直至长征的胜利。因此,课文最后一句:“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就暗示着长征胜利与丰碑的因果关系。这里,作者用了反问句来加强语势,表达了对胜利属于这样的队伍的强烈肯定。同时,照应前文第二段的“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起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
读罢全文,我不禁泪流满面。这篇课文为什么有这么强的艺术感染力呢?我深深地思考着。细细想来,要说主人公是军需处长,可全文共14个自然段,作者却只在第7和第13两个自然段轻描淡写地写了一下军需处长冻僵的形象。相反,作者却浓墨重彩地侧面描写了将军。这不是弄反了吗?细想之下,其实不然。军需处长被冻僵了,他已无法说话,作者用精练的语言来描写他神态衣着是比较恰当的,让读者产生了无尽的想象。而重点描写将军的暴怒,使读者的心随着将军一起对军需处长产生了强烈不满。而后,军需处长身份的揭晓出人意料,随着将军庄重的军礼,大家一下子对军需处长产生了无比的敬意与深深的感动。这里,前面将军的狂怒与后面他的默默敬礼形成了非常强的反差,形成了一种很强的张力,深深地感染了读者。这种感觉,在读《桥》的时候也曾出现。
后来,师父在点评《丰碑》一课时一语道破天机,原来这就是作者有意制造的巨大“落差”引起了我们读者强烈的震撼。这里有三个“落差”:
第一个“落差”是情感的“落差”,也是三个“落差”中最大的一个“落差”。这种巨大的情感落差集中体现在将军由生气到发怒到暴跳如雷又突然戛然而止,所以“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就给人一种情感上的巨大意外。《丰碑》是一篇小小说,而小说最注重的是它的叙事技巧和方式。作者李本深是个中高手,他先把读者的心给吊起来,跟着将军一块生气,一块发怒,一块暴跳如雷,然后突然知道“他就是军需处长”,就像相声里的“抖包袱”,这个时候我们感到怎样?就是震撼。为什么给人震撼,它既有形象和情景这个因素在里面,但是在这里主要靠它的叙事技巧。
第二个“落差”是期待的“落差”——“最不应该冻死的竟然冻死了!”读者会有个预期,他是军需处长,棉衣是他发的,他最有条件穿上棉衣,最有可能不被冻死,这是正常的预期。但进入小说后,“最不应该冻死的竟然冻死了”,是一个巨大的落差,这个落差同样让人震撼。冻死的难道仅仅是军需处长吗?当然不是,前文中“装备很差”已经点明,很多战士会被冻死,也是丰碑,但不是“晶莹”的丰碑。所以,他要选“最不应该被冻死的人被冻死了”,这是作者典型选材的高明处。因为军需处长被冻死了,是最震撼的。
第三个“落差”是常理的“落差”——“冻僵了,脸上的神态竟然十分镇定,十分安详!”按常理,军需处长衣着“单薄破旧”,在这冰天雪地的云中山冻死了,脸上的表情应该是痛苦,是绝望才正常,而他竟然是“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这*静的表面引起读者内心多大的波澜啊!这镇定安详的神态背后折射出一个军需处长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在成全他人与保全自己的抉择中的那种淡然与坦然。一般人是无法做到的,做到了也不一定有这样镇定的表情,这也是一个“落差”。
正是这三个“落差”才使这篇课文产生了那么强的艺术感染力,才让我们读者有那么强的震撼!或许,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吧!
《丰碑》课文赏析3篇扩展阅读
《丰碑》课文赏析3篇(扩展1)
——小学课文《丰碑》读后感3篇
小学课文《丰碑》读后感1
《丰碑》这篇课文是指的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高大形象。这篇课文讲了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前进,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很多困难,严寒冻死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军需处长鼓励了战士们取得了胜利。
学了这篇课文我感慨万千。军需处长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克己奉公,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流给了自己。更加重要的是,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无私心。
他在我心中,是一个高尚,无私的人。
小学课文《丰碑》读后感2
在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中,我最喜欢读的就是【丰碑】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在寒冷的天气里红军在艰难的前进,突然红军放慢了速度,因为有一个老战士身上落满了雪花,好像一尊塑像,将军的脸顿时严肃起来,吼道;军需处长,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这时,有人小声说道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的眼睛湿润了向老战士敬了个礼。
雪更大了,覆盖了军需处长,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我们也要向这位老战士那样,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考虑别人,在考虑自己。
小学课文《丰碑》读后感3
一本散发着油墨的书摆在我的面前,我好奇地翻着它,哟!好多好多优秀的文章,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丰碑>>。
<丰碑>主要讲的是一个军需处长本来可以先把自己装扮的暖暖的,可是他没这么做,而是先为别人着想,然后才想到自己,结果到最后自己却被冻死了。
我觉得军需处长这种先人后已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我们现代人的品质也是很好的,如:当有的人在车轮下快丧命时,有人会扑上前把快要丧命的人救出来;当有人生病急需钱的时候,会有好心人毫无怨言,悄声无息的把钱损出,文中这位军需处长为了帮助别人而送上了自己的生命。
啊!军需处长,你那种先人后已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丰碑》课文赏析3篇(扩展2)
——《丰碑》课文读后感3篇
《丰碑》课文读后感1
我读了《丰碑》这篇文章后,文中军需处长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他的形象,犹如一座丰碑在我心中矗立起来了。
文章讲述了一支红军队伍中的老军需处长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毫不犹豫地将本该属于自己的御寒衣物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却穿着单薄的衣服冻死在漫漫雪原上,成了一座晶莹而高大的丰碑的事。他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十分值得赞扬。尤其是他身为军需处长,本应该,也可以多拿几件御寒衣物,而这位军需处长非但没有多拿一件衣物,还把自己的衣物也发了下去,甘愿自己冻死,却让战士们穿着棉衣行军。他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吗?我想,他-这位真正伟大的军需处长的光荣事迹将被所有参加长征的战士们铭记在心中。
当我读到“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可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而高大的丰碑”“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着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像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右手的手指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神情自若,一时还无法辨认他的面目。”时,我发现,老战士的神态那么镇定,十分安详,由此使我们体会到,他看见战士们没有在雪地里倒下,感到安慰,自己尽到了职责,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死而无怨。军需处长就是发衣物的,而他却因为缺衣而被活活冻死,是因为他把所有饿衣物留给了战士。
老军需处长身先士卒,而没有想到他自己,他这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令人敬佩。我将把这种精神化为力量。这种力量将激励着我去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我顿时感到心中一阵酸楚。如此值得我们称赞的一位军需处长,却为了战士们的安危,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与常年积雪的云中山化为了一体。
他化成的丰碑,不仅仅记载着他的光荣事迹,更饱含着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感:我,还有大家,都不能再闲着了,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动手建设祖国,让军需处长和为所有长征作过贡献的人都不要带着遗憾
可是要想将来建设祖国,首先当然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做起,如果连一般的事情都做不到,何谈建设祖国。于是,我把自己和这位军需处长相比了一下,我发现自己是那么得渺小。因为,*时在吃饭时,我总是将好菜和好肉往自己碗里夹,从不让别人多吃一丁点儿好吃的。
我从不轻易将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却经常接受别人给的东西。如果说我是那位军需处长的话,就我这种心理在关键时刻还能把棉衣发给战士们吗?我想那是不可能的。
今后,我一定学习军需处长那无私奉献和热爱集体的精神,做一名永远为集体着想、为集体奋斗、关心集体的学生。
《丰碑》课文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丰碑》,我不禁感到无比的`感动,那是来自心底深处的震撼。
这篇文章写了在红军25000里的长征中,有一位管理,棉衣等物资的军需处长,竟然在雪地里被活活冻死。
刚读完这篇文章时,我下意识感到这个军需处长可让人有点理解不了。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难道他没有知觉吗?就不会拿一件棉衣来取暖吗?可过了一会儿,我就给我对这位老战士的猜测画了一个大大的叉号。
在红军25000里的长征中,各种装备和资源是极其缺少的。在一九三四年十月到一九三六年十月整整两年的时间里,红军爬过雪山,走过草地,才到了陕北。但是,有那么多棉衣给他们御寒取暖呢?
于是,我不禁感到这位军需处长真是大公无私,为了其他士兵的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我不禁想到:他真是一位为士兵们着想的好干部啊!生存下去的机会留给了战士们,死亡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行为呀!
看着革命先烈们的事迹,我去,又不禁想起了我自己。
那一回,我一直到了早上十点才起床,足足睡了13个小时。我才懒洋洋爬出了暖和的被窝。我有些慵懒的穿上了大衣,伸了伸懒腰,走到餐桌前,拿起勺子,去舀那已经不热的饭菜。我悄悄地探了探头,咦!妈妈好像不在家!
嗯,那我自己看会儿电视,也是可以理解的嘛!于是,我端着饭偷偷溜到了客厅,把电视开了起来。我过你一个小时,我随意的瞄了一眼闹钟。呀!不好!妈妈快要回家啦!赶快往嘴里塞了几口饭,把电视关了,把饭放好。佯装看书。
革命先辈如此拼命,我们还在如此奢侈享受!革命先辈们,安心吧,我们继续守护历史的丰碑!
《丰碑》课文读后感3
我读过许许多多的课文和文章,让我受益匪浅的文章就是在五年级学的一课。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红军队伍在环境恶劣的云中山行走时,发现有人冻死,到真相明白好,将军非常崇敬军需处长的一件事。当将军知道这个人就是军需处长时,他"愣住了"。说明将军感到非常意外,这位专门负责办理红军所需的给养的人竟只穿一件单薄破旧的衣服,原来这位军需处长将棉衣发给战士们,好让他们能一心一意地为祖国打击敌人。课文中"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表面是写军需处长的身体积满了雪,光亮透明,真像一座晶莹的丰碑,实际上是在歌颂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p舍己为人p毫不利己的高尚品质,将永远成为人们心中的丰碑。
记得在我6岁那年的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年货。来到街上,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买卖声,嬉小声等交织成一首迎新年的交响曲,非常热闹。突然,我看到有一位大约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抱着一台大电视,高兴地走着,一不小心撞到一为年过六旬的手里拿着许多东西的老奶奶,只见老奶奶"扑通"一声,屁股摔在地下,手了拿着的饼干之类的年货撒满地,她着急的说:"我的年货"。那位青年匆匆忙忙的从人群中消失了。我看到脚下有一快饼干,便趁别人不注意,躬下身子,做着一个找东西的动作,把饼干防灾自己的口袋中,便高兴的跑到爸爸妈妈的身边。
自从学了一课,对比军需处长崇高的风格,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我非常后悔,因为我不但没把老奶奶扶起,还偷吃了她的年货,如果有后悔药,我一定要回到六岁,把老奶奶扶起,帮她收拾好撒在地上的东西。
《丰碑》课文赏析3篇(扩展3)
——丰碑课文的主要内容3篇
丰碑课文的主要内容1
《丰碑》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第4篇选读课文,它对应于第四组课文——《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梦想的力量》,同属于“可歌可泣的事,令人震撼的情”这一主题。
从题目上来看,它跟《金色的鱼钩》、《桥》这两篇课文相似,都是用了比喻、象征手法。“丰碑”本义指高大的石碑,这里当然象征军需处长那种舍己利人、忠于职守的高大精神。巍巍丰碑,让人心里肃然起敬。
读完《丰碑》,自然地联想到前面学过的课文《金色的鱼钩》。这两篇课文写的都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革命故事。《金色的鱼钩》一文,写的是红军老班长过草地时悉心照顾三个小战士,最后牺牲的事,赞扬的是红军老班长舍己为人、忠诚革命的崇高品质;而本文写的是红军爬雪山时,一位军需处长因衣着单薄而冻死的事情,赞扬的是军需处长舍己利人、克己奉公的崇高品质。从事情发生的时间来看,显然是《丰碑》在前,《金色的鱼钩》在后。
作者对环境、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所以读来画面感很强。读的时候一幅幅画面呈现在眼前,有“行军图”、“让马图”、“冻僵图”、“发怒图”、“敬礼图”等等。尤其是“冻僵图”和“敬礼图”,当我掩卷闭目,军需处长“镇定安详”的神态和将军庄重的军礼总会清晰地出现在我眼前,挥之不去。我想:这应是全文最感人的画面了!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故事的情节,去细细品味这些画面吧:
画面一:天寒地冻难行军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要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我最先想到的是需要有御寒的衣物:棉衣要吧?要!棉裤要吧?要!棉鞋要吧?要!当然还有帽子、手套、围巾……然而“装备很差”这四个字跳入眼中,无疑让我心中一冷。“装备很差”!到底有多差?文中没写,但我可以想象:有的战士没有棉衣,浑身瑟瑟发抖;有的战士没有棉裤,双腿直打颤;有的战士没有棉鞋,脚都冻得失去了知觉。至于帽子、围巾、手套更是想都不用想了。不仅如此,可能食物也不充足,那冰天雪地的云中山,是不会慷慨地献出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供战士们充饥的;不仅如此,可能由于马匹的缺少,一些炊事用具等重物需要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或背或扛或挑翻过雪山。在这样的环境中,轻装上阵都困难重重,更不用说负重登山了。看来,红军队伍除了要面对“寒冷”的威胁,还有“饥饿”,还有“疲劳”,甚至还有“敌人”……这些猜想在文中第二段四个“可能”的排比句中得到了印证。一个拟人化的“吞”字形象地表现了红军队伍与恶劣环境之间力量的悬殊。在如恶魔般张着血盆大口的环境里,红军队伍就如任它宰割的猎物,随时都会被它吞噬。看来,红军队伍要想翻越天寒地冻的云中山,一个字,难!两个字,很难!三个字,非常难!“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的担忧及文章开头对环境的渲染似乎预示着什么事要发生,为事情的发展做了铺垫。 文章一开始就交代了事情发生的人物(红军队伍)、环境(冰天雪地、严寒、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地点(云中山)。这些词语在我脑中组成了这样一幅画面:在白茫茫的天地间,耸立着一座陡峭的云中山,山上积雪皑皑,呵气成冰。在这人迹罕至的云中山,在这冰天雪地的云中山,已无法找到一条通向远方的道路。这支红军队伍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缓缓前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大冰坨”让我看到了红军队伍走在被冻成大冰块似的云中山上,在这样的山上行走一定很滑吧?可能会有战士不慎滑倒,跌下山谷;“狂风呼啸”让我看到了风如恶魔般鼓着腮帮子肆意地吹着,我甚至还能听到他发出的狞笑声,可能会有战士在山口被风刮下山谷吧?“大雪纷飞”让我看到了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遮住了红军队伍前进的视线,可能会有战士因看不清前面的路而失足掉下悬崖吧?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画面二:镇定从容淡生死
这是描写老战士冻僵的一个画面,因为他“冻僵”了,所以给人的感觉是静止的。第一遍读这段的时候,我只注意到“单薄破旧”的衣着描写。试想,在如此寒冷的环境,却穿着这样“单薄破旧”的衣服,那该如何受得了啊!而且对方还是个老战士!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老战士瘦弱的"身上穿着一件又小又薄的单衣,那衣服还因为下雪变得湿漉漉的,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我甚至可以“看”到他的脸色冻得发白,嘴唇冻得发紫,牙齿冻得紧咬。他走累了,想休息片刻,于是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了下来。可这一坐,却再也没能站起来。他被冻僵了!其实在严寒与极度的疲惫面前,是不能久坐的,当人松懈下来,当疲惫席卷而来,当你沉沉入睡的同时,雪山也把你的体温带走了。红军爬雪山时,有不少战士想停下来稍坐片刻,可坐下了再也没能起来。因此有经验的战士总是催促战友继续前行的。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战士,他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吧?这让我想到了文中第四段“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这句话,将军的喊是否也有这样的用意在里面?
等我读到下文,明白了老战士的身份是“军需处长”的时候,我起初是吃惊,然后是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了。试想:作为掌管部队衣物、军粮的“军需处长”,他是最有机会第一个吃饱、穿暖的啊!可事实呢?他的棉衣呢?让我进行合理的推想吧:可能是他发现一个衣着单薄的小战士在风雪中瑟瑟发抖,于是他脱下了自己的棉衣披在小战士身上;可能是他看到担架上冻得蜷缩成一团的伤病员,于是他脱下了自己的棉衣盖在他身上;也可能是他遇到一个衣着单薄的老战士,他脱下身上的棉衣塞到他手上……那么,促使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出于对小战士的怜爱?是出于对伤病员的关怀?是出于对老战士的关心?还是出于职责的使然?我看,都有可能!然而,在这冰天雪地中让出棉衣,就意味着把生的希望也让给了别人啊!难道他不明白吗?当然不可能!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战士,他比谁都清楚棉衣的重要性。想到这里,军需处长那种舍己利人的精神在我心里顿时高大起来!
然再细读之后,又有新的发现:那“十分镇定”、“十分安详”的神态似乎违反了常理。一个冻僵之人,他的神态应该是痛苦才对,怎么会是“镇定、安详”的呢?联系他让棉衣的行为,我不得不做出这样的断想:他是义不容辞地让,他是毫不犹豫地让,他是无怨无悔地让!他在让之前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在让之后更是从容淡定地面对死亡。可以想象,他死前心如止水、无牵无挂,不然脸上不会“十分镇定,十分安详”。但他死前真的心如止水、无牵无挂吗?一个正常的人,就算他能不惧生死,但在临死前能不想念父母,能不想念妻儿吗?一定有一种超越亲情、超越爱情的情感或精神使他轻轻提起,又轻轻放下了。或许,这是一种对战友的爱;或许,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慈悲;也或许,这是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想到这里,那“镇定安详”的“塑像”在我眼前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简直成了一尊宝相庄严的佛像了!
在后来的细读中,我又发现那“无法辨认他的面目”跟“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似乎是矛盾的。既然无法辨认,又何以看出呢?最后还是一个标点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那就是“安详”后面的那个冒号。原来“看”到的神态,是源于看到军需处长动作后的猜想。他死前还抽着烟,似乎没意识到死亡的来临。他真的没准备吗?当然不是,在他让出棉衣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画面二:冲冠一怒因爱兵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面对老战士的牺牲,将军非常生气,这可以从“严峻”、“抽动”、“吼道”、“红着眼睛”、“发怒的豹子”、“十分可怕”、“抖动”这些词语中看出来。描写人物愤怒的情景在《桥》这一课也出现过,如老汉“揪”、“吼道”、“凶得像只豹子”。但在本文,笔墨更浓了,作者对将军愤怒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几乎达到了极致,似乎云中山都要害怕得抖三抖。将军显然是认为军需处长没有尽到职责,没有给老战士发棉衣,所以才导致老战士的牺牲。这可以从他的两次话中看出来:“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从“叫来”到“跑步过来”明显感受到将军的怒火越来越大,甚至可以想象如果军需处长被叫来,说不定如发怒的豹子般的将军会把他撕成碎片。这是本文的高潮部分,连我这个读者都感到了可怕,心中还隐隐替军需处长担心起来。
可一向纪律严明的红军战士面对将军的咆哮却无动于衷。你看“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这是怎么回事?“没有人回答”是因为他们内心早已悲痛得无以复加?还是不忍心把这个事实告诉将军?或许都有吧!“没有人走开”是因为他们知道眼前这个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面对盛怒的将军,终于有人“小声”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虽说是“小声”,但在这里却无疑是一声响雷,使将军如遭电击。太出人意料了,不仅将军没想到,作为读者的我也没想到。这个被将军认为是失职,要被将军狠狠治罪的军需处长竟然就是眼前因衣服“单薄破旧”而“冻僵”的老战士。然而,读者也不会因为将军的误会对他产生不满,相反,将军的暴怒不正是他爱兵的体现吗?联系先前他让马给伤病员的行为,让我们对将军也充满了敬意。
画面三:军礼默默祭英魂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将军愣住了”,他“愣住”,是因为他没想到这个冻死的老战士竟然是掌管衣物的军需处长。情势突然逆转,所以将军“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这个“久久”让将军想起了很多,也想明白了很多。他肯定想到是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别的战友才冻死了。他还肯定想到自己刚才对军需处长的误解。他甚至还想起了军需处长以前的种种事迹……因此,他愧疚,他感动,他悲痛,所以他“眼睛湿润了”。为了缓解心中强大的悲痛,为了使自己的心*静下来,他需要“深深”吸一口气。又因为心中升腾的对军需处长的无限敬佩与失去爱将的沉痛心情,所以他是“缓缓”地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这军礼重逾千斤啊!此时,军需处长的生命已化成了一座丰碑屹立在将军的心里。这里,“久久”、“深深”、“缓缓”这些叠词的运用对渲染气氛,对表达将军震惊、愧疚、沉痛、感动、敬佩的复杂心情起了加深情感的作用。读到这里,我的心底也有一种感动、一种悲伤、一种敬佩慢慢地溢上来。此时,我就是“将军”,“将军”就是我。
画面四:丰碑晶莹树人心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预示着环境更加恶劣了。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将军的“大步走”与战士们“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以及“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的反问。之前,在文中第二段,将军还担忧“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为何在环境更加恶劣的情况下,他们反而坚定了信心呢?这是因为军需处长舍己利人的精神与伟大的人格魅力深深地鼓舞了将士们。将军的“大步走”,是因为看到了这支队伍的希望。战士们的脚步“坚定”,是因为军需处长的牺牲鞭策了他们。在“坚定”前面加了“沉重”,写得真实,可见作者用词的谨慎与准确。因为“沉重”既有战士们失去军需处长的内心沉重,也有因身体疲惫而显脚步沉重的意思。 “无数”则告诉我们受鼓舞的人数之多。这就是“丰碑”的强大精神推动力。军需处长用自己的精神和生命,在上至将军,下至士兵的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使将士们都受到了鼓舞。其实,在长征中,又岂止是这一座丰碑?回顾一个个长征故事,都有军需处长的影子在里面。正是在这一座座丰碑的指引和鼓舞下,红军最终战胜了艰难险阻,直至长征的胜利。因此,课文最后一句:“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就暗示着长征胜利与丰碑的因果关系。这里,作者用了反问句来加强语势,表达了对胜利属于这样的队伍的强烈肯定。同时,照应前文第二段的“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起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 “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从字面上看,是军需处长的身体成了一座丰碑。这是暗喻,从外形上来形容的。但军需处长坐着的身体又何以谈得上“丰”呢?真正“丰”起来的是军需处长那种舍己利人的精神,那种伟大的人格魅力。“晶莹”似乎是说覆盖在身上的雪圣洁剔透,其实是暗指军需处长无私的精神如白雪般高尚圣洁。
读罢全文,我不禁泪流满面。这篇课文为什么有这么强的艺术感染力呢?我深深地思考着。细细想来,要说主人公是军需处长,可全文共14个自然段,作者却只在第7和第13两个自然段轻描淡写地写了一下军需处长冻僵的形象。相反,作者却浓墨重彩地侧面描写了将军。这不是弄反了吗?细想之下,其实不然。军需处长被冻僵了,他已无法说话,作者用精练的语言来描写他神态衣着是比较恰当的,让读者产生了无尽的想象。而重点描写将军的暴怒,使读者的心随着将军一起对军需处长产生了强烈不满。而后,军需处长身份的揭晓出人意料,随着将军庄重的军礼,大家一下子对军需处长产生了无比的敬意与深深的感动。这里,前面将军的狂怒与后面他的默默敬礼形成了非常强的反差,形成了一种很强的张力,深深地感染了读者。这种感觉,在读《桥》的时候也曾出现。
后来,师父在点评《丰碑》一课时一语道破天机,原来这就是作者有意制造的巨大“落差”引起了我们读者强烈的震撼。这里有三个“落差”:
第一个“落差”是情感的“落差”,也是三个“落差”中最大的一个“落差”。这种巨大的情感落差集中体现在将军由生气到发怒到暴跳如雷又突然戛然而止,所以“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就给人一种情感上的巨大意外。《丰碑》是一篇小小说,而小说最注重的是它的叙事技巧和方式。作者李本深是个中高手,他先把读者的心给吊起来,跟着将军一块生气,一块发怒,一块暴跳如雷,然后突然知道“他就是军需处长”,就像相声里的“抖包袱”,这个时候我们感到怎样?就是震撼。为什么给人震撼,它既有形象和情景这个因素在里面,但是在这里主要靠它的叙事技巧。
第二个“落差”是期待的“落差”——“最不应该冻死的竟然冻死了!”读者会有个预期,他是军需处长,棉衣是他发的,他最有条件穿上棉衣,最有可能不被冻死,这是正常的预期。但进入小说后,“最不应该冻死的竟然冻死了”,是一个巨大的落差,这个落差同样让人震撼。冻死的难道仅仅是军需处长吗?当然不是,前文中“装备很差”已经点明,很多战士会被冻死,也是丰碑,但不是“晶莹”的丰碑。所以,他要选“最不应该被冻死的人被冻死了”,这是作者典型选材的高明处。因为军需处长被冻死了,是最震撼的。
第三个“落差”是常理的“落差”——“冻僵了,脸上的神态竟然十分镇定,十分安详!”按常理,军需处长衣着“单薄破旧”,在这冰天雪地的云中山冻死了,脸上的表情应该是痛苦,是绝望才正常,而他竟然是“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这*静的表面引起读者内心多大的波澜啊!这镇定安详的神态背后折射出一个军需处长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在成全他人与保全自己的抉择中的那种淡然与坦然。一般人是无法做到的,做到了也不一定有这样镇定的表情,这也是一个“落差”。
正是这三个“落差”才使这篇课文产生了那么强的艺术感染力,才让我们读者有那么强的震撼!或许,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吧!
《丰碑》课文赏析3篇(扩展4)
——东征赋课文赏析3篇
东征赋课文赏析1
两汉:班昭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历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既免脱于峻崄兮,历荥阳而过卷。食原武之息足,宿阳武之桑间。涉封丘而践路兮,慕京师而窃叹!小人性之怀土兮,自书传而有焉。
遂进道而少前兮,得*丘之北边。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怅容与而久驻兮,忘日夕而将昏。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惕觉寤而顾问兮,想子路之威神。卫人嘉其勇义兮,讫于今而称云。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
惟经典之所美兮,贵道德与仁贤。吴札称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徵。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诚通于明神。庶灵祇之鉴照兮,佑贞良而辅信。
乱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先君行止,则有作兮。虽其不敏,敢不法兮。贵贱贫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时兮。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敬慎无怠,思嗛约兮。清静少欲,师公绰兮。
《丰碑》课文赏析3篇(扩展5)
——说和做课文赏析 (菁选3篇)
说和做课文赏析1
这是一篇写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
文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都值得学生学习。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写法上的特点:
1.精于剪裁。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
如闻先生的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
细节描写:“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对事实经过作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撷取“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2.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
(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此外,如“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又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又如,“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极*常的一句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同样,“夜间睡得很少”,“惜寸阴”,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着一个情犹未尽的“分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能把*常的语句变得不*常了。
(4)富于音乐美,“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说和做课文赏析2
这是一篇写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
文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都值得学生学习。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写法上的特点:
1.精于剪裁。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
如闻先生的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
细节描写:“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对事实经过作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撷取“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2.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
(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此外,如“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又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又如,“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极*常的一句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同样,“夜间睡得很少”,“惜寸阴”,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着一个情犹未尽的“分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能把*常的语句变得不*常了。
(4)富于音乐美,“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说和做课文赏析3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提示:“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提示: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提示:“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提示:“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提示:“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
《丰碑》课文赏析3篇(扩展6)
——桂花雨课文赏析
桂花雨课文赏析1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丰碑》课文赏析3篇(扩展7)
——老舍的猫课文赏析
老舍的猫课文赏析1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名作。作者观察精细独道、内容充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的魅力。他生动细致,形象逼真地描述了猫长大后的古怪性格和小时候的淘气可爱。特别是写猫的古怪性格用了矛盾对比的方法,充分表现了猫的行为令人难以捉摸。在作者的心里和笔下,家中的猫就像个既可爱又顽皮的孩子,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作者用朴实无华而又生动传神的语言、贴切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写出了猫的.种种惹人喜爱的神态举止,表达了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语言通俗晓畅。课文先讲大猫的古怪性格,很有特色。文中写道,它的性格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比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时,谁都不搭理。既什么都怕,又十分勇猛。这一部分,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先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又具体分了三个方面,举出实例,来具体讲猫性格的古怪。讲其性格的每一个特点,作者总是能够举出一些猫生活中的实例来,使人觉得描写真实可信。说猫“老实”,文章中用了“的确有时候很乖。”一方面,肯定了猫的老实,另一方面又点出它“有时候”很乖,为下文讲猫“古怪”的性格,埋下了伏笔。“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儿也不过问”,勾勒出了一个乖乖猫的形象,但是,作者笔锋一转,讲到猫“贪玩”时,“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等语句,又把猫描述的过分的贪玩。如此强烈的对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作者笔锋的转换,我们有了解到了猫的另一层性格,虽然贪玩,但是,它确是一直很尽职的猫。“屏息凝视”、“一连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些语句,又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尽职的猫。作者三转笔锋,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看似矛盾的三种性格,在猫的身上完美的结合了起来。第二方面讲大花猫高兴和不高兴的样子。先讲猫高兴时“温柔可亲”的样子。“猫“温柔可亲”表现在它会“蹭你的腿”“让你给它抓痒”“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这说明作者非常喜爱猫,甚至把猫踩脏稿纸留下的脚印都看作“小梅花”。猫“温柔可亲”还表现在它会叫各种各样好听的声音,也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作者用“丰富多腔”、“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变化多端”等几个词语来形容猫叫唤的声音,可以看出作者对猫观察得非常细致,也表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它不高兴时,却是谁说多少好话都一声不出。说猫什么都怕时的“总想躲起来”,与勇猛时的“就是遇见蛇也干斗一斗”,彼此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怎么能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在对猫性格的描述中,作者的语言完全不像是在描述一只猫,而像在描述一个人,一个作者最喜欢的孩子。
小时候的猫更加惹人怜爱。“耍个没完没了”、“摔疼了也不哭”、“绝不会责打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这些词句,哪里是在描写一只猫,分明是在说人嘛!作者抓住了“可爱”、“淘气”两个词,为我们勾勒了小猫的形象。玩线团、玩鸡毛、装桌子、装门、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以及所到之处的“枝折花落”,无处不让人体会到小猫的可爱、淘气,以及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老舍先生写的《猫》有很多独到之处,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视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