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灰椋鸟》的教后反思1 本篇散文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课文虽长,课结构清晰,当我在黑板上板书:“归林前”、“归林时”、“归林后”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文《灰椋鸟》教后反思,菁选2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课文《灰椋鸟》的教后反思1
本篇散文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课文虽长,课结构清晰,当我在黑板上板书:“归林前”、“归林时”、“归林后”三个小标题后,学生一下子对这篇长长的课文有了清晰的认识。接下来,我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马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来了。
(一)壮观场面
先让学生细读课文,用笔找出能体会出百鸟归林的“壮观”的词句。“不动笔墨不读书。”自学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交流时,相机出示第四小节,学生重点抓住“排空而至”、“数百米长”、“巨大”、“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词语来体会。指导朗读时,先练读这些重点词,读出壮观之势,再将词语放入到句中进行练读。接着,我设计想象说话:如果你就是一只灰椋鸟,你会倾诉、呼唤、应和些什么?这一情景创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实现了个性化阅读,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
(二)热闹之情
“夕阳已渐渐西沉,灰椋鸟们还不肯过早地安眠,林中又会是一番别样的景象。”轻声读第五自然段,找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一读,在同桌交流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全班交流时,我相机出示两句话。
“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让学生回到一开始灰椋鸟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进行比较朗读,感悟夕阳映照下,如翩翩起舞的少女般的灰椋鸟的美丽。从而对灰椋鸟更添喜爱之情。指导学生美美地读好这句话。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播放鸟鸣声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在欣赏时边让学生想象,这声音如——似——。这样热闹、欢快的百鸟争鸣图,我们能不被它感染吗?此时的你会情不自禁地欢呼什么?学生抒发出内心的感情后,配上优美的音乐,带上喜爱的情感,齐读第五自然段。
学生通过“读、找、悟”与文本真切对话,学生自主学习,收获不少。我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他们能自己感知、发现,在对话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词语感悟、通过句式感悟、通过情景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
课文《灰椋鸟》的教后反思2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5课《灰椋鸟》课后第三项:
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两个带点的词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1) 我们选好观察位置,便在那儿等候灰椋鸟归来。
(2) 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在教学这一题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众说纷纭,但说到原因却挨不到边。我知道这一题的关键是对“观赏”一词的理解。于是,我问学生“观赏”一般用在什么地方。学生沉思了片刻还是答不上来。这时,我给学生搭了座桥——先让学生用“观赏”造句。对这个简单的问题同学们兴致很高,很快造出了许多高质量的句子。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回忆刚才造的句子有什么共同点。胡雨琛抢着答道:“‘观赏’用在美的东西上”。我追问:“那这两个词能不能换。为什么?”学生马上找到了不能换的原因:第一句还没看到景象也就无所谓美不美,所以只能用“观察”,而第二句已经欣赏过那壮观的场面了,因此要用欣赏。本来学生苦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在集体的智慧下轻易突破了。由此,我想到了很多时候,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解答不出来。教师常常埋怨孩子不动脑筋,不聪明等。事实上,多数时候是我们没有把握好“问”的度。因此,在教学中,掌握好问题的度是非常必要的。问是对疑的一种集中与概括,即由疑而引发的一种求知、求解的愿望与要求。其价值在于促使释疑完满,破疑彻底。因此问题难了,学生答不上来,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畏难情绪,不愿再思考了;问题太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能找出答案,没有挑战性,自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还容易滋生惰性心理。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跳一跳摘桃子”。要使学生始终处于对其发展具有最佳影响力的层次上,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够摘到桃子,学生跳一跳一定要能够摘到桃子,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者,教师的提问要有层次性,有针对性,有启发性、做到先易后难。同时,教师的提问要有引导性,使各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能摘到的境地。在语文课堂教学里,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掌握语言文字,提出种种理解性问题。学生的回答如果不到位,应该引导学生回扣课文,熟读有关的词句。这样诱答,既能加深理解,深化认识,又有助于培养熟读精思的良好习惯。
此外,教师要有目的的诱导学生答问。学生答问,有的不可能一步到位。有时甚至出现“卡壳”的现象,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的状态。(比如上面教学片段,一开始就让学生回答不能交换的原因。)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而又巧妙地给与启迪、开导、点拨,帮助他们突破停滞,获得新的发展。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思维一般从产生问题开始。启发性提问,可以揭示学生认识上的矛盾,是一种对心理智力的刺激,也是思维活动的原动力。因此,要教会学生思考,也离不开的是教师恰当的提问。
推荐访问:椋鸟 课文 反思 课文《灰椋鸟》教后反思 菁选2篇 课文《灰椋鸟》的教后反思1 灰椋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读完灰椋鸟这整篇课文想提问 灰椋鸟课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