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专业群建设发展和教学成果奖培育专题讲座培训总结(全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专业群建设发展和教学成果奖培育专题讲座的培训的总结
为做好我校“十四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完善高水平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遴选和教学成果奖培育机制,提升我校“省级高职双高工程”建设成效,我校特邀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专家到我校开展以专业群建设发展和教学成果奖培育为主题的两场专题讲座,听完专家全面系统的讲解分享,受益颇深,现将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并针对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办学方向、办学格局、育人机制、价值追求、舆论导向等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现实意义看,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既是教育、也是经济、更是民生。在我国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构建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振兴实体经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打造我国未来发展新优势意义重大。
二、应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实挑战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加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着生源多样化、教育信息化、办学国际化等诸多现实挑战。从国内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并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阶段进入到普及化阶段,特别是2019年高职百万扩招实施以来,职业学校生源类型进一步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如何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诉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多样化教育服务,成为现阶段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内部挑战。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格局的转变正加速我国优质产能“走出去”,伴随产业变迁与转移进程,职业教育必须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培养符合其用人标准的本土化人才。职业教育如何融入世界职教话语体系,梳理“中国经验”,制定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形成“中国方案”,打造走向世界的中国职教品牌,是全球化发展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外部挑战。
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实践方略
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是新时代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一矛盾将进一步突显。办好公平有质量、类型特色突出的职业教育,基点是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战略定位,路径是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目标是通过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为经济社会增值赋能。
(一)提质: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
所谓提质,至少要从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治理水平三方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结构质量的核心是完善体系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是推进“三教”改革,治理质量的核心是构建多元参与的质量治理格局。
1.提高结构质量
结构包含了组成整体的层次、比例以及组合关系,具体到职业教育,其结构质量就是看体系纵向层次、横向比例以及与不同教育间的相互关系,能否支撑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在纵向层次建设上,要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高质量发展专科高职教育、稳步推进本科职业教育试点,推动形成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功能定位准确的职业学校体系。在横向比例上,应将职普比放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从政策要求向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过渡,通过办好公平有质量的职业教育,在质量上与普通教育大体相当;通过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接受职业教育与接受普通教育的机会成本大体相当;通过优化政策环境,使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与普通教育培养的人才社会待遇大体相当。在相互关系上,要加强制度保障,一方面,使各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贯通衔接,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另一方面,推动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相互融通、协同发展。
2.提高培养质量
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是培养质量不高,具体表现是学生成长收益不高、获得感不强。推动职业教育质量革命,教师是主力军,课堂是主阵地。首先,教师双师双能是先导。职业学校应以培养“双师型”教师、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创新团队为重点,一方面要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在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优化双师结构,推动固定岗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聘兼职的人事管理改革,开启校企人员流动“旋转门”。其次,教材建设是基础。职业学校应适应学生特点创新教材形态,同时强化教材内容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及时将产业行业发展新要求、新标准、新工艺、新方法等引入教材。再次,教法革新是途径。职业学校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一要深化学分制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制订个性化、多元化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教学制度;二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对接职业标准和企业真实岗位工作过程,探索模块化教学、项目化教学等组织方式,提高教学实效,着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3.提高治理质量
提升治理能力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质培优的行动保证。治理和管理最大的区别在于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政府、行业、学校、社会都是职业教育的治理主体,提高治理质量,首先要理顺利益相关方的权责关系,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学校自治、社会监督的质量治理格局。在政府层面,应强化宏观管理,完善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考核机制,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办学质量考核结果运用的长效机制。在行业层面,应建好用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升行业举办和指导职业教育的能力。在学校层面,应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校内规章制度体系,健全职业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深入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切实发挥学校质量保证主体作用,将内涵、特色、高质量内化为一种行动自觉。在社会层面,应健全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参与的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发挥专家组织和第三方社会机构在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完善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发布制度。
(二)培优:培育职业教育特色品牌
所谓培优,就是要打造一批职业教育发展的样板和品牌,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辨识度、认可度和吸引力。
1.以高地为载体,打造职业教育区域品牌
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责在地方,进一步落实地方主体责任,是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关键。在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特别是拨款方式变化的背景下,《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行动,按照东部提质培优、中部提质扩容、西部扩容提质的思路,开展整省试点和城市试点。整省试点侧重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模式。城市试点侧重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职业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样板。通过高地建设,调动和保护省、市、校三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形成中央和地方改革同向同行、信号不减,各地因地制宜、比学赶超的工作格局。
2.以学校为载体,打造职业教育学校品牌
学校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最基本单元,学校办学质量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质量。近年来,我国先后实施示范(骨干)校、优质校、“双高计划”等项目,建成了一批国内一流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总结出扶优扶强、示范引领的成功经验。《行动计划》延续以往做法,在学校和专业建设方面,全面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遴选一批优质中职学校和优质专业,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推动落实职普比大体相当,为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提供多样化选择;扎实推进国家“双高计划”,遴选一批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建成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技术技能创新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3.以国际化办学为平台,打造中国职教国际品牌
扎根中国、融通中外是教育对外开放的根本遵循。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需要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再提升,加快培养国际产能合作急需人才。一方面,要以“鲁班工坊”建设为载体,推动职业教育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探索“中文+职业技能”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探索师生互相交流、研修等合作项目,引进融合输出符合本土化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共享中国职业教育模式,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通过此次讲座培训,我深刻体会到,“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是新时期党和人民对职业教育的殷切期盼,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职业学校提出的硬核要求,做好专业群建设发展和教学成果奖培育是重要保障的一部分。随着职业教育各项制度的完善、推进及深入实施,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会更加完善,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更加凸显,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持续提高,不断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份子,我将不辱使命,勤奋工作,努力探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推荐访问:成果奖 培育 专题讲座 关于专业群建设发展和教学成果奖培育专题讲座培训总结 关于专业群建设发展和教学成果奖培育专题讲座的培训的总结 专业群建设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