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模块第3章已经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结构以及大致的功能,本节与第一节内容着重介绍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包括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通过对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即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和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物质交换有了很肤浅的了解,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认知能力,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经过前阶段的新课程学习,他们具备了群体讨论,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论依据的能力。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科学思维,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1)阐明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
蛋白。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科学思维)
(2)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出发,理解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胞吞与胞吐方式进出细胞,
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3)结合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说明某些疾病的成因,宣扬健康生活。(生命观念、社会
责任)
四、教学重点
(1)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
2,4,6 |
。
(2)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区别。
(3)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五、教学难点
(1)主动运输的条件及特点。
六、教学方法
本课时主要采用讲授法、问题探究法、演示讨论法。
七、教学媒体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来辅助教学,既可以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又可以解决知识量大、时间较紧的问题。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提问: 1、细胞的边界是什么? 2、细胞膜主要功能是什么? 3、介绍过的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哪些? 提出问题:除此之外,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还有什么? | 回答: 1、细胞膜。 2、控制物质进出。 3、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学生思考。 | 复习旧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
主 动 运 输 |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了解了O2、CO2等物质能通过被动运输进出细胞膜,但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 提问:细胞能不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物质呢? 展示物质逆浓度运输图表,请同学们讨论: 1、通过解读图表数据,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结合教材69页猜测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K+、Cl-等离子需要哪些条件? 结论: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介绍囊性纤维病成因——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转运Cl-的载体蛋白功能异常,导致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细菌感染。 请同学尝试总结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区别。 |
回答:能。
回答:细胞内部分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 回答:载体蛋白和能量。
学生通过物质运输方向、是否跨膜、是否需要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是否需要消耗能量四方面进行总结。 |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为主动运输的探究奠定基础,解决教学重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通过介绍疾病的成因,渗透生命观念。
通过归纳总结,锻炼学生总结信息的能力,从而解决教学重点。 |
胞 吞 与 胞 吐 | 跨膜运输的物质都是小分子,蛋白质等大分子以及病毒等颗粒状物质是怎样进出细胞的呢? 请学生观看胞吞和胞吐的动画模型,然后结合书71页最后一段的内容,描述胞吞和胞吐的过程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胞吞、胞吐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吗? 2、胞吞、胞吐需要消耗能量吗? 总结:大分子进出细胞时,通过膜结构,形成囊泡,从而进行运输,是一种不跨膜的运输方式,运输同时需要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提问:胞吞、胞吐体现出细胞膜具有什么结构特性? 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正是借助了细胞膜的这一特性,通过胞吐将在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运出细胞。 介绍阿米巴痢疾成因——痢疾内变形虫通过胞吞作用吞噬肠壁组织。这种病通过饮食传播,要加强个人饮食卫生。 | 学生思考。
回答: 1、不是。 2、需要。
回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学生探究胞吞与胞吐过程,通过模拟动画的观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
结合第三章内容,使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思维。
通过介绍疾病的成因,渗透生命观念。 |
课堂小结 | 在回顾与思考教材P69“本节聚焦”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总结本节内容,强调重难点及学习策略。 |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 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 |
反馈评价 | 课后习题,布置课后作业。 | 明确任务。 | 强化知识理解和内在联系。 |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主动 运输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 《主动运输与胞吞 胞吐》教学设计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