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体系探索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高校的课程思政教育也逐步被纳入到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针对课程思政教学的需求,学校和教师们开始进行探索,构建对应的教学设计体系,旨在在实践中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教学内涵
在思政课的教学设计中,内涵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课程教学时,必须回归到思政课的本质,课程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性。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的思想产生转变,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因此,思政课的内涵首先应该是思想性的,课程教学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思想。
(2)理论性。理论是思想的基础,思政课的内涵还包括对思想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在教学设计中,需要突出理论性这一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各种思想理论,为学生提供思想理论相关知识。
(3)实践性。思想和实践是相互联系的,思政课的内涵也应该包含实践性。学生不能只是理论学习,同时也要通过实践去改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观念。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实践性应该被高度重视。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一项非常基础的内容,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考虑到思政教育的特点,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培养目标。思想道德素质就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学目标应该明确为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体而言,有身心健康、品德修养、个性发展、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
(2)防范风险隐患。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学目标中也应该注重防范风险隐患,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提高思政教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协调教育与发展。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课程教学也应该与学生的发展需求协调一致。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思政教育的关键之一,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方法的设置,让学生既能够理解思想理论的知识,又能够实际应用到生活当中去。教学方法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根据其个人差异情况进行教学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注重启发。学生的思想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在课程的设计上,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思考能力。
(3)加强实践。思政课的内涵包括实践性,因此教学方法中要充分融入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积极思考,提高实践能力。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也是考核学生成果的重要指标。由于思政课的内涵涉及多个方面,评价标准也应该满足这些方面的需求,充分反映出课程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优缺点。具体而言,评价标准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应该设计一些思维导图、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学生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开展各种思想探索活动,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品德素质的提高。品德修养是思政教育的重点,评价标准也应该突出这一方面。评价重点可以从学生的操行表现、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等方面来考核,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素质评价。
(3)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思政教育要求孕育和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也应该体现这一点。包括学生的文化素养、知识获取与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多个方面,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
总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不断完善思政课程的教学体系,推行适合学生特点的课程思政教育,是为青年学生培养思想道德品质、全面素质素质提升及健康成长等发挥特定的价值的方法之一。
篇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大思政课程体系
大思政课程体系,是一套全面、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其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政治家庭和道德观念,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意识,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具有正确的行为准则的高尚公民。
大思政课程体系的内容多样,包括政治理论、政治史、政治导论、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政党与政治运动等。它们既考查学生的政治功底,也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同时,它们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的运作原理。
大思政课程体系的核心是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它不仅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知识,而且让学生从中发现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从而更好地辩证地思考和解决社会问题。此外,大思政课程体系还关注了学生的心理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着重营造健康积极的学习氛围,共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从而培养学生成为有担当、有能力的社会负责人。
大思政课程体系体现了教育作用的综合性,不仅着重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而且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发展个性、综合素质、发挥潜能、塑造人格,从而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拥有更宽广的眼界和更高的智慧。
大思政课程体系的实施,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学生课业成绩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学校健全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管理,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值得称道的是,近年来,大思政课程体系的实施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也得到了学生和
-1-
家长的肯定。
大思政课程体系的发展和实施,必定会引起学生的深刻反思和认知。同时,学校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参加有价值的社会工作,使其能够从锻炼自身能力,到体验社会,学习更多的社会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为我们的社会建设出谋划策。
综上所述,大思政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的政治家庭和道德观念,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发挥学生的潜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实施教育的重要体系之一。它的全面实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社会建设提供了支持。
-2-
篇三: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全员育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全员育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旨在通过建立全员参与的课程体系,促进全员教育思政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深入推进,提高全员教育思政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课程内容的规划和设计
课程内容的规划和设计是全员育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思政工作的需要,制定符合本校特色和要求的课程内容,确保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材的选用和开发
教材的选用和开发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选择符合教育思政工作的特点和要求的教材,同时可以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自行开发和完善教材,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
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是全员育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四、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
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是全员育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基础,要注重教师的思政素质和教育思政工作的能力,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五、评估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1-
评估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全员育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保障,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定期对课程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全员育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是推进全员教育思政工作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建立科学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不断提高全员教育思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2-
篇四: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课程思政
课程体系
课程思政是指运用具体的课程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整体有机联系,形成的一种有系统的、有尊严的思想活动过程,以及它所回答的深刻问题,从而发掘出人类所有社会文化活动或行为的社会意义,作为历史社会开发的根本价值参照。课程思政,从课程内容、内容结构、教学方式、教学语言到文化环境等多方面构成课程体系,是以实施有效的基础教育作为目标,以人文、历史、社会思考和实践活动为组成依据,以实现全面发展的思政理念为指导的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
对一个国家有效的基础教育是人口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其社会发展的根本。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是在实施有效的基础教育的同时,需要关注人文、历史和社会民主化。因此,课程思政课程体系要反映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发展状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做到必要性、有效性和切合实际,要突出文化先进性、人文内涵和历史社会的发展演进脉络,要弘扬国家荣誉,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历史性事件,融入社会实践,综合考量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是内容结构。内容结构要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要适应教育实践,把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以有意义的方式表达,以经典课文为基础,围绕关键话题展开学习活动,在思想认知和技能实践方面形成有效的一体化。
第三是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要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案例讨论、实践活动、参观考察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
-1-
学习欲望,培养学生思考发现、探究解决、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是教学语言。教学语言要贴切,要把握好与学生的沟通,采用适合学生的语言,增进学习者与课程的沟通;同时,需要合理运用学术术语,增加学生的学术性修养,增强课程深度。
最后是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学习过程中无可厚非的元素,它能丰富学习活动,丰富学习经验,深刻影响学生情感和思维。在课程思政体系中,有必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以激发学习者的思维,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历史文化的魅力,感受到课程思政的价值作用。
以上是课程思政课程体系的构成。课程思政课程体系作为一套完整的课程模式,在根据历史文化和社会实际来实施有效的基础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获取深刻的历史文化认识,建立友好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和平发展,从而实现人类最终的自我价值。
-2-
篇五: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思政课程体系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民主、法治建设相协调,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社会建设与管理相协调,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来说,我们正处于由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变、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研究“美好生活”的主要内涵是什么?怎样把握住美好生活的丰富内容和具体要求?这些都是当前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是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构建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一要更加注重思想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是对高校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也是高校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创新的根本要求。
二要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思政课各门课程的教学体系、教材体系、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学科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和评价考核体系中,确保学到手里的思政课
-1-
知识点与新时代、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同频共振,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锤炼品格、砥砺思想的重要平台。要加强思政课的情境设计、案例剖析、互动研讨、调查研究,激发学生思政热情,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专业教学、人才培养、实践育人等环节中去,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要全面融合育人模式。各高校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教学的统筹结合,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优势互补,推动思政教育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融合。
-2-
篇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全员育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全员育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全员育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目的是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全员育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课程思政的理念建设。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课程思政的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一支思政教育专业的教师队伍,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建设。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课程体系,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形成全员育人的课程体系。
四、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建设。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实践教学等,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五、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建设。高校应该建立符合实际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全员育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高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篇七: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课程思政
课程体系
思政课程是中国高等学校的重要课程,它是教育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程的体系包括哲学概念、政治理论、社会思想史和思想道德修养等。
一、哲学概念哲学概念包括认识论、逻辑学、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认识论是探究人们认识事物的追求;逻辑学则是思考和推理问题的方法;美学则是研究人类艺术表现形式;伦理学则是研究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社会学则是研究社会结构的学科。
二、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政治结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政治理论的主要内容有:政治结构与政治机制的理论;政治经济的理论;政治行为的理论;社会秩序的理论;政治制度的理论;国家和全球政治的理论;国际关系的理论等。
三、社会思想史社会思想史是研究先秦至今中外不同思想体系和思想流派的发展变化的学科。它既包括中国古代思想史,又包括西方思想史。中国古代思想史主要以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和其他学派为主;西方思想史则主要以古希腊哲学、中世纪欧洲宗教思想、思想、英国的政治思想、法国的哲学思想、德国的政治思想、美国的政治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等为主。
四、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是通过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思想文化素质,使其能够做到良好的思想觉悟,成为有道德修养的公民的过程。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包括:做一个有道德的公民,尊重他人,维护公共秩序;懂得尊重社会公德,践行社会责任;懂得自我谦卑和改进,避免虚荣心的猖獗;懂得自我控制,做到自重、自尊、自强;懂得尊重他人与和谐相处;懂得尊重文化传统,维护国家利益等。思想道德修养是思政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政课程是中国高等学校重要的课程,它的体系包括哲学概念、政治理论、社会思想史和思想道德修养四大部分。它的宗旨是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使其能够做到良好的思想觉悟,成为有道德修养的公民。
篇八: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体系探索
课程思政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课程涵盖的思想政治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和思想品德。为了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体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体系探析,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体系主要用于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并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体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政素质,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体系,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1、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社会实际需求,设计出一套适合课程思政教学的课程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各环节的安排,落实思政教育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
2、教学方法
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研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注重交互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和讨论,激励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打造开放式的教学氛围。
3、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现代文化、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结合具体课程的特点,教师应该进行适宜的论述和教学内容的衔接,以达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
4、评价体系
在评价体系方面,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例如课堂表现、作业评分和考试成绩等。评价时,要注意评价标准的公正和科学性,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和个体差异的特殊评价,全面衡量学生成长的程度和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体系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算法胜过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成为一个冷酷的机器,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差异,因材施教。不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数字,在评价时仅仅看作是一个分值的来源。应该始终关注
学生的思想成长和综合素质,积极成为学生的导师,帮助学生做好自我管理,成为更好的人。
2、思政教育要具有针对性
针对性是课程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课程思政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并根据各自的差异加以区别。如果教师仅仅是在课堂上零零散教授知识,不去对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评测和分析,也不会对学生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3、实现教与学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课程思政教育永恒的主题,它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响应。教师不应该过度注重自己的教学成果,而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全力推动学生自我成长和思想的深入开掘。
四、“板块式”思政教育模式的优越性
“板块式”思政教育模式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体系的一个新型模式。它将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创新能力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思政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板块式”思政教育模式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减少教师教学负担。
综上所述,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体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政素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体系的重要性,通过优化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落实思政教育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差异,采用“板块式”思政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篇九: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课程思政
课程体系
课程思政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教育全过程、融入教育各环节,充分体现到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之中,形成了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四个自信”为引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阵地;第二、以“四个意识”为标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第三、以“四个服务”为导向,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重心下移;第四、以“四个相统一”为关键,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化水平。具体说来就是四个方面,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考核测什么;这四个方面要有机统一,形成“链条”。1.在师生互动上相统一:既要加强教师对大学生的启发诱导,也要加强大学生对教师的平等对话。只有教师讲清楚了,学生才能听明白;只有学生说清楚了,老师才能引导得准确。2.在价值引领上相统一:必须注重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的真理力量和价值引领充分彰显出来,让大学生更加懂得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3.在知行合一上相统一:要鼓励学生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想修养和道德实践。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4.在因材施教上相统一:要把教育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因材施教,既要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
-1-
问题。大学生如何真正受益呢?我们的考核办法也应该随之调整。应当按照“怎么考,就怎么评”的原则,努力打破现有的“一刀切”做法,真正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而且,我们的教师也要及时掌握这些变化,通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会”向主动的“会学”转变,进而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总之,我们要将课程思政落实到实处,教育工作者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以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