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3篇
通过上周关于小学生减负的问题探讨,我感受颇深,我们对学生的“减负”不能作平面化的理解,似乎“减负”仅仅是减轻书包、减少作业,减少学生在校时间,甚至取消考试。诚然,这些都是“减负”手段,并不是“减负”的真正目的。“减负”既不能平面化的理解,也不能“一刀切”。我们客观的发现,学生的负担并不是都重,而是“负担”不合理:机械学习负担重,实践活动负担轻;考试分数重,习惯培养轻;用脑负担重,动手负担轻;心理负担重,思想疏导轻。更何况,由于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他们学习负担的轻重又不能一概而论。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中的文字重复讲出来,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应试教育留下的“毒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新世纪具有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健康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创造成长空间我认为,创造学生更多的自主成长空间,个性化地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做好“减负”工作的关键一点。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两个层次”、“两个针对”、“六个让给”的灵活学法指导体系。“两个层次”是目标原则。浅层
目标:让每个学生懂得一些通用型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高层目标: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即能根据自己的学习个性、风格和能力,对通用型的学习方法进行灵活选择或再创造,提倡适者为上。
二、提高教师素质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能力强,教学效率就高;教学效率高,学生的学习容量就大,学习效率也高。这种意义上分析,“减负”对老师而言,不是“减轻教学负担”,而是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总之,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减负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减负”的主渠道;学生的学习管理,是“减负”不可视的重要环节。
双减”政策的目的在于让教育回归本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
一、备课要减负学生更需抓实备课,提高备课精度,注重实效。物理组研究学情与教材,提高备课实效,不仅增加了授课知识点的分层,也在课堂上增加了学生在哪个环节可以进行展示的的集备,充分将学生主体落实,时时不忘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课堂教学。
1、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投入度,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思想,课上引入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和学习材料,从事例和材料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实践转化和综合应用。
2、充分利用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当堂学、当堂测、当日清。做优课后解惑服务,让疑惑的及时消化,让消化的及时巩固,不留疑惑至明日。
3、注重知识的结构化建立,强调从“做中学”获取知识,将实验室搬进了课堂,将实验仪器放在教室内,方便学生随时进行实验,利用实验解惑遇到的困难,注重了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培养,能力的提升。
三、课后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作业原来每天15分钟,而现在不留作业。但对学生的要求却没有放松,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更好有针对性的提升能力,让他们关注科技的魅力,教育他们成为一名关心国家、服务社会的人才。有效的减负,价值的高效,为国育才,强国有我。
篇二: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9篇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篇1一纸“双减”文件,以雷霆之势,让教育回归正规,让教育回归校园。通过观看讲座,我们对作业设计有了清晰的规划。在课内重视基础性作业的同时,课外作业减少书面作业,设计能拓展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课外作业和阅读作业等等。
要做到作业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动活泼的“口头”作业,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老师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费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入的教学研究,课前准备要更加充分,教材研习要更加透彻,知识要点要更加突出,学生的情况要全面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安排。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们要尽量避免出现机械、单调、重复性无效作业或惩罚性作业,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练习;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作业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切忌只有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差异,我们也要积极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业设计;
教学是一条漫长的钻研之路,而不断求索,才能带着孩
子一起探究学习的乐趣。我们将立足课程标准,进一步深研、深析教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力求将核心素养根植到生动的课堂中去,减负增效,提升教师、成就学生。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篇2“双减”政策的出台落地,引发了社会关注与热议。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感受到政策落地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双减”政策落地,很多家长表示赞同,也有不少家长感到茫然失措,当“鸡娃”不能再以补课形式进行,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究竟应该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值得每位家长思考。更需要我们老师正确的引导。
首先,“双减”政策的出台,是国家为了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力度和决心。我国建国70多年来,我国教育经过了两个重要时期,第一个阶段,从建国到90年代,我国工业、农业都不发达,教育也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国家在教育上投入有限。基于此国情,只能选择精英教育,国家通过严格的层层选拔,最后上中学、大学都是极少一部分精英。第二个阶段,是从90年代到现在,我国的工业、农业发展较快,经济基础增强,广大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民众对教育的需求大大加强。国家也顺应民众的需求,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过度到大众教育,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让家长们的焦虑情绪被放大,各种培训班层出不穷,学生疲于应付。教师更是身心俱疲,战战兢兢。而素质教育则是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教育模式,与应试教育相
比更为注重完整个体的发展。我们家长对孩子的最大期望或者说心愿不正是如此么。
其次,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了更高的可能性。毫无疑问,在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新的教学、作业管理方法之下,学生在校的学习质量也会逐步提高,我们家长的焦虑也会逐渐缓解。此时孩子们更加自由和幸福,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和他们一起利用课余时间来计划体育、艺术、科学、人文等基础教育的学习。我们常说需要和孩子们有高质量地相处,因为转瞬间他们就会长大成人。
和孩子们一起读读各类书籍、一起做做各种运动、一起到湖边散散步、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品格,没有比这更好的契机。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篇320××年11月8日下午,在XX县教体局七楼聆听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XXX博士的《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报告,感受颇深:
首先,听完王老师的报告,我认识到双减是国之大计,是民生工程,是国家排除了各种困难,出台政策,为全民解决了外部环境大问题。所以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守好课堂教学这个阵地,一定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王老师在讲座中谈到,作业功能单一,缺乏目标意识,难度走极端,差异缺乏有效性,类型单一,内容与教学脱节,结构不合理,时间过长,批改单一,分析缺乏,设计能力弱,管理内涵不足等12个问题,贴近我们的实际教学,指导性
非常强。对于帮助我们每一名教师,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学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同时,结合自己的化学教学,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分层设计。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业的效果就不同。所以作业应该具有层次性。要注重学习知识和技能,注重作业的开放性,要围绕一定的主题来完成,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再次要尽量多的设计趣味性作业。因为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比如作为化学教师,课下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家庭实验:让学生利用厨房的鸡蛋壳与食醋,看两者反应是否能产生一定的气泡;或者把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看能否把铁锈除干净。目的是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化学源于生活,化学服务与生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作为我们每一名化学教师,应该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急先锋。我们要在实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实验,要让课堂真正成为探究的乐园、实验的热土,要让化学探究永远是一首田园诗,充满着生活的气息,演绎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篇4“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作业改革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那么,“双减”背景下,该如何进行作业建设,才能达到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对课内学习进行巩固和辅助,同时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做到减量不减质,真正达到为学生减负的学习目的?为
了给教师做好更好的思路指引,学校邀请区教研室赵也茗副主任为我们进行“双减”背景下作业建设的培训。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清楚:什么是作业?作业有何价值?如何理解作业系统?这三个问题。尤其对作业系统有了系统又全新的认识。同时认清目前作业有作业功能单一、缺乏目标意识、作业难度走向两个极端、作业类型单一、作业差异不明显缺乏有效操作、作业时间过长、作业结构不合理、作业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作业批改单一、缺乏作业分析、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弱、作业管理内涵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作业的质与量,导致学生学习低效、负担越来越重、甚至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要想真正为学生减负,必须克服以上问题。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作业建设理论基础,站到一定的高度,宏观把控作业设计。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入了解到单元作业设计的理念。什么是单元作业设计?单元作业关键要素及具体要求?如何评价单元作业设计质量?在作业建设时,要以育人为本,与教学目标一致,设计要科学、新颖,难度要适宜,时间需控制,体现选择性,结构要合理。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篇5通过上周关于小学生减负的问题探讨,我感受颇深,我们对学生的“减负”不能作平面化的理解,似乎“减负”仅仅是减轻书包、减少作业,减少学生在校时间,甚至取消考试。诚然,这些都是“减负”手段,并不是“减负”的真正目的。“减负”既不能平面化的理解,也不能“一刀切”。我们客观的发现,学
生的负担并不是都重,而是“负担”不合理:机械学习负担重,实践活动负担轻;考试分数重,习惯培养轻;用脑负担重,动手负担轻;心理负担重,思想疏导轻。更何况,由于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他们学习负担的轻重又不能一概而论。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中的文字重复讲出来,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应试教育留下的“毒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新世纪具有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健康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创造成长空间我认为,创造学生更多的自主成长空间,个性化地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做好“减负”工作的关键一点。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两个层次”、“两个针对”、“六个让给”的灵活学法指导体系。“两个层次”是目标原则。浅层目标:让每个学生懂得一些通用型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高层目标: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即能根据自己的学习个性、风格和能力,对通用型的学习方法进行灵活选择或再创造,提倡适者为上。
二、提高教师素质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能力强,教学效率就高;教学效率高,学生的学习容量就大,学习效率也高。这种意义上分析,“减负”对老师而言,不是“减轻教学负担”,而是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总之,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减负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减负”的主渠道;学生的学习管理,是“减负”不可视的重要环节。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篇6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离开教学设计的话,我觉得是空话。优化课堂才是减负的第一要义。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存在着内容冗杂、结构混乱、创意缺失等问题,市场上的各种教学设计资料也不尽人意。
那么,我们在备课上怎么去做,才能够提升课堂的质量。我在这里浅浅的说说我的心得:
一、把握文本特点,确定教什么。
教师适应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
在教学九上第三单元《精神的三间小屋》时,我备课时是这样思考的:本单元是议论文单元,但本课在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标准的议论文,说它是议论性散文更合适一点。比起论证方式和论文思路来,优美的词藻,合适的比喻,深刻的立意更是看点。所以,我抛开议论文的知识,着眼于理解领会文章的语言这点来设计教学,并把本文定位为积累型文本。
在让学生们理解了“精神”一词的含义后,我提出的主问题是:“如果在这篇文章里找值得积累的句子,你会选哪处?为什么?”
这个问题也是指导学生再次阅读的,我让学生着眼于课
文的主体部分,三间小屋,三个层次,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去品读,学生找到的句子也确实是最精髓的东西!这其间,自然带出本文的主要论证方式: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让学生找,读,品,老师在课堂上导读,点评。自读课,就要独立,读熟,读透。一个课时的课程,读读,品品,点点。自由,轻松,愉悦!我们该保有怎样的人生观在品读中渐渐清晰。
定位为积累型文本,那么课后的作业也当是课堂的延续。本节课我设计的作业是:1摘抄课文中优美词句,写在积累本上。阅读毕淑敏另一篇散文《造心》,和老师交流阅读感受。
二、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思考怎么教,敢于创新。
九年级第一单元为现代诗歌单元,诗歌的主要学习方法是什么?朗读。
教读每一篇诗歌,我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当堂成诵。
指导朗读是分层次的,一读语音语调,二读修辞格,三读意境意象,最后领悟出思想情感。课堂上进行各种朗诵展示,配以轻音乐,配以动态背景图,整个课堂就一“赛诗会”,学生参与度极高。
体味诗歌本身的美,胜过大谈创作背景,像《你是人家的四月天》,一直有争议林徽音这首诗是写给谁的,其实时至今日,讨论写给谁没有多大的意义,它的美和价值在于,仅仅文字本身,就能穿越背景而激起每位读者的共鸣!好的作品都是这样。
在教学《xx楼记》的写作手法时,我联系到学生的写作
问题。xx楼记写法有这一特点,骈句与散句结合,文章的节奏感强。以文章的第二段为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xx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我把这段文字用音乐的节奏符号?来排列,让学生观察句子的长短规律,学生排出的规律是:“长,长,短,短,短,短,短,短,长,长,长,短,短,短,短,短?”
而后启发学生,这像不像音乐里的节奏呢,有轻有重,有缓有急?但同学们的作文,常常句子是一长到底,让老师读来有疲惫感。我们不妨在作文中借用古人的办法,长句短路结合,骈散结合,文章无论在布局上,还是朗读上,都会更胜一筹。
文本的特点,我们如果教活了,一节课会很有收获,而如果照本宣科,吸收率不高,那么意义就不是很大。?减负也等于效率,课堂质量高,课堂掷地有声,学生课外负担一定会轻。
三、作业的设计一定是课堂的关联和延展。
比如我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定位为积累型文本,那么课后作业一定会让积累本课的金句,在《xx楼记》中讲到骈散结合,就会让学生用这手法写一段景物描写。在《敬业与乐业》中学到论据对论点的支撑作用,作业就会布置到给“凡职业都是有乐趣”的`这一论点找相应的论据支撑。
学练结合,才能更有效的检测学的效果。
总之,面对“双减”,无论是课堂的设计,还是作业的设计,都是对老师学养的考验,首先成长的应该是老师。
很喜欢郑板桥的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幅对联阐述了深刻的画理:上联意为以少胜多,譬如绘兰画竹容易流于枝蔓,应删繁就简,如三秋之树,瘦劲挺拔;下联意为“自出手眼,自树脊骨”,不可趋赶时髦,须另辟蹊径,似二月之花,独领风骚。绘画如此,教学亦然。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篇7“双减”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但同时也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校在三个方面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现课堂增效、严格作业要求、课后分层服务。
一、抓课堂,实现课堂增效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双减”的前提是课堂增效,课堂增效的起点是教师对课标、教材研读、把握、执行,教师要做课标忠实执行者,教材创造性解读、使用者。这就要求教师脑中有“纲”(课程改革纲要)、胸中有“标”(课标)、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教师要有“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课标教”的意识。关注从学科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转变,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关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建构与推进。
双减”政策下,对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应学尽学。在课堂上让学生吃饱吃好,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2.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3.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和信息化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无论用什么方法教都不能偏离教学目标。
4.让英语教学生活化,改变学生会答题不会会话,会阅读不会写作,能听懂不能交流的现状。
5.实现课堂增效,需要满足“四有”条件:有精准的教学目标;有合理的教学方式;有愉悦的教学氛围;有实在的教学效果。教师们会继续借助学校的教研常规工作,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实效,优化作业设计。
二、抓作业,严格作业要求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学校在作业管理方面措施如下:1.完善作业管理制度
制定了作业精编制度,作业布置公示制度,作业检查制度和考评细则,并纳入量化管理。
2.加强考核确保落实
根据作业管理制度和考评细则,每周检查作业布置、批阅和学生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3.合理调控作业总量
严格按照学校制度,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4.精心设计分层布置
我校要求任课教师依据学习内容,精心设计作业,做到分类、分层布置作业,鼓励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同时将家务劳动、综合实践及体育活动等纳入家庭作业内容,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动脑能力。
5.规范作业批改
根据作业管理制度,老师对作业进行全批全改,批改标志正确规范、评语恰当,记录详实。精准分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及时反馈,促进学生学业提升。
6.强化作业分类指导
根据个体补偿与提升计划,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为学生顺利完成作业提供必要的帮助。
学校把作业的检查与评价展示相结合,不断挖掘优秀成果。还举行“学生优秀作业展览”,共展出二百余本作业。同学们看到优秀作业时,都被震撼了:清新娟秀的字迹、标椎的书写格式、错题的规范订正……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班级和学校作业展览,书写规范、正确率高、获优次数多、订正认真的作业成为大家的榜样。学生作业规范化管理初见成效,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三、抓辅导,课后分层服务
为了全面落实“双减”工作,我校深入调研学生的兴趣和家长的需求,开设了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和延时托管。
1、集体活动丰富多彩
校园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与特色教育的关键场所。让学生能运动、会运动、爱运动,发展特色素质教育,是我校丰富的课后服务内容之一。根据学校场地和师资情况,目前我校开设了乒乓球、排球、篮球、健美操、舞蹈、绘画、书法、象棋、快板、校园之声、英语口语11个社团。学生人人参与,每人报一个社团。各项目负责老师学期初制定社团活动计划及周课时计划,每周三开展一次活动,写好集体活动教案及活动记录。
2、课后服务分层辅导
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当天作业中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对学生需订正的作业进行面批和个别辅导,不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能及时解决难题,基本能做到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
如英语组:采用分层辅导模式,既解决了学优生“吃不饱”的问题,又解决了学困生“吃不了”的问题。实施分层辅导,老师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给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并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优等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提升思维能力;中等生查缺补漏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潜能生识记知识要点。
再如数学组:关注智优生和薄弱学生,在智优生已经完成基本作业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的拓展式教学,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讨论的空间,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做一定的引导和提示。在智优生思考问题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薄弱学生
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分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从而完成同一个课堂内的分层教学,使得每一位学生在课后服务中都有所提高。
分层辅导让学习薄弱的学生重建自信,激励他们直面自己的困境迎难而上。有了奋斗目标,有了学习动力,同学们学习起来不枯燥,不反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所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主人翁意识,收到不同层次同学的喜爱。
就开学近2个月的实施效果看,课后服务分层辅导,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智优生愿意在这个时间段进行一些拓展性知识的探究,而利用这个时间段对薄弱学生的薄弱环节,尤其是作业订正中出现的困难进行指导,对薄弱学生攻克教学难点有一定效果。
做好双减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同向发力,我将进一步加大“双减”力度,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加强家校合作,加大宣传力度,把“双减”工作落到实处。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篇8通过上周关于小学生减负的问题探讨,我感受颇深,我们对学生的“减负”不能作平面化的理解,似乎“减负”仅仅是减轻书包、减少作业,减少学生在校时间,甚至取消考试。诚然,这些都是“减负”手段,并不是“减负”的真正目的。“减负”既不能平面化的理解,也不能“一刀切”。我们客观的发现,学生的负担并不是都重,而是“负担”不合理:机械学习负担
重,实践活动负担轻;考试分数重,习惯培养轻;用脑负担重,动手负担轻;心理负担重,思想疏导轻。更何况,由于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他们学习负担的轻重又不能一概而论。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中的文字重复讲出来,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应试教育留下的“毒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新世纪具有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健康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创造成长空间我认为,创造学生更多的自主成长空间,个性化地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做好“减负”工作的关键一点。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两个层次”、“两个针对”、“六个让给”的灵活学法指导体系。“两个层次”是目标原则。浅层目标:让每个学生懂得一些通用型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高层目标: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即能根据自己的学习个性、风格和能力,对通用型的学习方法进行灵活选择或再创造,提倡适者为上。
二、提高教师素质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能力强,教学效率就高;教学效率高,学生的学习容量就大,学习效率也高。这种意义上分析,“减负”对老师而言,不是“减轻教学负担”,而是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总之,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减负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减负”的主渠道;学生的学习管理,是“减负”不可视的重要环节。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篇9听完申老师的课,我感触良多。一方面感同身受来自各方面的期望给她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由衷佩服她小小身躯,无限能量,如深厚的文学功底、熟练的计算机应用、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等等。听完申老师的课和专家的评论,我对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进行了思考,下面是我的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独具匠心的课堂设计
老师在上课前做好准备:一是备教材。了解该课的重难点及教学目标设计;层次清晰的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有序而富有逻辑性;问题设置呈现不同梯度,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各个突破,使学生学有所获;各环节之间衔接自然、流畅。这是一节成功的公开课的基础,同时需要老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环节。
二、备学生
课堂是老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兴趣及爱好,同时也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成绩状况及理解能力的差异,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二、课堂导入的设计
课前的导入,这是公开课开始的第一个亮点,如何提起学生的兴趣,需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而这个导入
的决定权完全在于老师。因此,作为老师首先自己要有自信、有激情更要富有机智,根据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如:歌曲式导入,视频式导入、游戏式导入,等等,以此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酝酿他们的情绪,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课堂教学活动往往能顺利进行,课堂气氛也会变得生动活泼、和谐轻松,就像刘月增老师说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三、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公开课上教师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必能感染学生,调动教学气氛。作为上公开课的老师,应首先放下包袱,要用求实的态度去探索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上出自己的风格,同时,应在平时就多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的训练,使自己具备流利的口语,亲切自然的教态,丰富的肢体语言,熟练驾驭课堂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课堂上能情感真实,节奏优美的授课。应用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学生,用自身的沉稳,用机智及扎实的基本功来自如的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篇三: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学科作业精准设计及实施策略
摘要:自实行“双减”教育政策之后,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怎样合理的设计初中的历史作业,完成减负增效的教育目标成为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任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加入其中,热衷于探究和实践,锻炼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以及协作和交流的能力。在双减背景下,历史作业的设计需要将新课程标准作为依据,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让作业成为培育和强化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而改善初中历史的学习环境。基于此,文章将对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学科作业精准设计及实施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双减;初中历史;学科作业设计;实施策略
引言:作业主要分为课前的预习作业、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等三个部分。学生的学科作业和任课教师开展的教学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作业不但是任课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课堂教学具有巩固和拓展的作用。而且作业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情况,检验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双减教育背景下,任课教师需要对作业设计给予高度的重视,设计具有合理性的作业,将新课程标准作为依据,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设计具有新意以及多样的学科作业,完成作业和教学的有效结合。
一、加强作业实效性,减轻学生压力
实效性是“双减”政策下学科作业设计的一项重要要求,也是作业设计需要完成的重要目标,可以有效保障作业的质量,落实精准作业设计下减负增效提质的效果。作业的设计需要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以及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首先,作业设计要将课堂上所学的历史知识给予充分的巩固。其次,历史作业设计要强化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现阶段,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指导学生学习观
察、思考,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及培育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在设计历史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考试大纲以及“双减”进行合理设计,避免进行大量重复且无用的练习,达到减负的同时在加强具有针对性的基础练习,并且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协作交流的能力、搜集历史信息的能力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例如,在对“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寻其重点,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就可以围绕和元谋人、北京人以及山顶洞人等相关的历史知识设计作业,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基础的历史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对人类的起源、元谋人的地位以及基本情况、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的体型特征以及生活状况等重点知识进行练习。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知识,减轻学习压力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的知识,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了历史作业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
二、加强作业层次性,提高作业效率
初中的学生因为受到主观和客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进行的学习的过程中存有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双减”政策的深化下,要求任课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充分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在设计作业时也要因人而异,具备层次性以及选择性,从而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保障作业的质量。
比如,在“新课程指导与训练”中将作业分成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任课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就需要要求学生必须完成选择题,非选择题任课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认真考虑学生间存有的个体差异,为学生设计分层次地作业,让学习能力较强和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给予不同的要求和评价,在进行分层的基础上使得作业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增加学生完成作业的动力。
三、重视作业科学性,强化作业质量
历史老师应根据"双减"措施的规定,在安排历史作业中,以教学为基础,以学生的感受和学生的应用为依据加以设计,在帮助学生缓解作业负担的同时,安排少而精的历史作业。在这种活动中,不但能够看出老师的专业能力,而且还能
够保证历史作业中涉及历史的重要知识点,使学员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巩固自身学习到的知识点,从而提高自身的历史知识储备,并增强自身的学习意识。
例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节课中,老师还要求他们在课后,去查阅一下家里老辈人在当时的生活计划经济体制时留下的购物单据,包括"粮票、布票、油票"等。我们可以把这个票拍了下来或者做成小视频来予以存留,并说明一下过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式和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经济模式之间有哪些差别,又或者是怎样的不同。以此,不但可以保证了历史作品的质量,而且使孩子们将课本上的历史认识和现实生存经验联系到了一起,使他们在完成作品的同时,又可以感受到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变化。
结束语:总而言之,历史的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需要任课教师精心地去探究和摸索,从而让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历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戴丽莎.落实历史素养
融通学科知识——“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2022(08):59-62.
[2]付军,齐子枫.“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学科作业精准设计实施策略[J].辽宁教育,2022(13):35-38.
[3]辛向军.优化初中历史作业——提高历史教学质量[C]/2022教育教学现代化精准管
理高峰论坛论文集(初中教育篇)(二).,2022:426-431.
篇四: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摘要:2021年,国家对“双减”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开展作业设计研究,鼓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主编制作业,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基于此,在全国基础教育减负增效背景下,历史教师进行作业设计时,既要符合国家减负增效的教育政策要求,又要发挥作业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及育人等功能,寻求二者的有效结合。在此,笔者结合教材探究“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单元作业的设计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双减”;初中历史;作业设计
前言: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双减”政策强调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育人目标的顺利实现。事实上,作业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关注的焦点,它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学校教学质量有着内在关联,“双减”背景下,许多学校开展了作业改进的实践探索,但如何改变当前一些学校作业缺乏科学系统性、缺乏层次、难度偏高等现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作业需求、有效发挥作业育人功能,仍然是当前研究关注的重点。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单元作业现状分析
(一)缺乏科学系统性
历史作业设计是以单元为基础,打破了各个课时之间的障碍,根据单元的特点设计的一套综合类作业,作业能够将知识、态度、情感、技能等等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树立整体的观念将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从学习方法上来看,单元作业能够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一套系统性的作业,将单元内
的所有课程相互渗透。但是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当前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严重缺乏系统性,教师所布置的作业是针对性的,是根据课时的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并不是将单元内的所有课程相融合。
(二)缺乏层次
单元作业的设计并不是将单元内的课程简单的叠加在一起,而是经过整合之后所设计出的一套有层次性的作业,和传统的历史作业相比减少了盲目性和随意性。但是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初中阶段的历史作业设计通常是采用定制的练习册进行课后练习,缺少层次性。这样的作业并不能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这也不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有效路径
(一)宁精勿滥,科学系统设计作业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历史学科是比较关键的,但很多教师都会错误地认为数学、英语、语文等学科是学生最基础的学科,并且这些学科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较大,如若历史再布置了很多的课后作业,就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负担。这种情况在我国初中的教学过程中并不占少数。所以,历史教师不仅要结合这个问题,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知识来找到设计作业的目的。教师在设计历史作业的过程中,要以教学内容为前提,以学生的体验和知识的运用为基础进行设计,在为学生减轻作业压力的同时,也设计了数量少、质量高的历史作业,并且教师还要保证自己所设计的作业让每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水平,还能保证历史作业包含历史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加强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节课中,教师在讲解完本节课的知识点后,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去收集一些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中所存在的购物凭证,像我们父母口中所说的“粮票、布票、油票”等,可以通过拍照的方式来保存这些凭证,并总结一下以往的市场经济与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有什么不同,或者说有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保证历史作业的质量,还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我国历史的发展变迁。
(二)设计多样化分层作业
“双减”政策下,教师设计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不仅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多样化形式的作业内容,能够全方面考察学生对于历史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作业设计,坚持多样化的原则去设计历史作业的内容。例如在学习我国近代化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布置以下几种作业形式。
第一,布置阅读类的作业内容。阅读类作业是教师在完成单元教学之后,结合单元内的历史内容引导学生去阅读与单元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或者视频资料。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文字或者视频提取有用的信息,对自身的空白信息进行弥补,加深对本单元历史知识的了解。教师在单元学习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有关的电视剧,例如《百日维新》、《总督张之洞》等等。还可以让学生在观看之后利用课余时间写观后感,总结通过影视剧所学习到的知识。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深受学生的喜爱,更能让学生自主进行历史学习。
第二,实践类的作业内容。历史的本质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是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一些实践类的作业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历史素养。实践类的作业更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当中吸取历史知识点,符合“双减”政策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历史情景剧。这时学生就会自主对近代化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对身边的老人进行询问获取一些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等的历史信息,还可以到互联网当中查找相关资料,以此来了解近代化时期的民族危机情况,对历史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补充学习。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到当地的一些纪念馆去参观,实践类的作业内容能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的内容。
(三)作业设计难度要适中
“双减”政策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减少作业的数量,更要做到减负增效,所以作业设计的难度要适中。教师可以根据分层原则去设计历史单元作业,不仅能够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还能够保证全班学生都能够完成作业,确保学生能够通过作业巩固历史知识,挖掘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在实际作业设计时,可以根据题型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来划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类型。必做题是面对全班学生,而选做题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老师在给学生进行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强对历史作业的设计,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综合素质,使得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可以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不断得以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太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J].历史教学问题.2021,(3).139-142.
[2]白秀珍.初中历史有效作业的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8,(8).216.
[3]任洁.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J].新课程,2021,(45):43.
篇五: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优化作业设计是减负增效、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中存在教师对作业设计不够重视、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作业评价单一等问题。因此,教师优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构建高质量的历史作业体系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双减”明确提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的关键是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加强作业指导反馈,引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双减”政策的出台,为历史作业的精准设计指明了方向。如何实现历史作业的减负增效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无疑是十分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现状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部分教师并没有正确认识到作业的价值与功能,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存在目标模糊、内容繁杂、评价单一等问题,不仅没有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助力,反而成为了负担。
通过对当前历史教学工作进行调查总结,以下是目前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作业设计不够重视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平时很少布置历史作业,部分会在重要的阶段才会布置作业,这就意味着初中历史作业处于缺位的状态,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很少在此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初中历史作业形式比较单一,可能是练习册,可能是复习提纲,也可能是机械性地记忆历史知识,这样的作业往往难以巩固历
史知识,知识检测效能也难以发挥出来,多数处于机械性的状态,往往起不到减负提质的效果,还可能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丧失兴趣。
(二)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
初中历史作业内容不仅需要包含教材知识点,也需要涵盖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但现阶段,教师在作业内容设计上,过度围绕考试内容,作业以选择题、材料题为主,具有数量多、重复性高的特点;教学设计理念上,侧重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内容,提升文化成绩,而不是引导学生拓宽历史视野,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培养,虽然围绕考试内容所设计的历史作业,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记忆能力和解题能力,但题海战术会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身心俱疲,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发展空间。同时,“无差异、无选择”的统一的作业内容也使得历史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不能针对学生的学业需求和历史学科发展需求建立层次化的作业体系,既不符合“双减”政策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作业评价单一
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作业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历史作业是由选择题,简单题,材料题构成,且具有标准答案,教师在作业评价中依据标准答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这样只能单一的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等都起不到有效的评价作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在作业评价中,基本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这样就忽视了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功能和作业,因此,就使得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二、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策略
“双减”政策的颁布,为广大教师敲响了警钟,这就要求初中历史作业应改变以往的题海战术,要从设计的角度入手,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合理进行作业的优化设计,并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量性
“双减”背景下,对于初中历史作业而言,首先要确保历史作业的量是合理的、科学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布置作业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以周为单位,结合一周历史课时来整合作业,可以尝试一周布置一次历史作业,每次的历史作业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以确保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应的历史作业。2、以单元为单位,一个单元学习完毕后,进行单元作业的优化设计,3、以月为单位,可以将一个月作为基准,布置对应持续性的作业,要求学生在一个月内完成对应的历史作业。比如,给学生布置历史书籍阅读的任务,就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依靠以上的方式,就可以使历史作业的量得到很好的控制,没有太大的压力,学生也较好的能够接受。
(二)开放性
历史学科知识是一段时间内真实发生的事件和人物,由于历史课程内容较多,而课堂时间又有限,因此,历史内容在课堂中并不能充分的进行讲授。因此,课后历史作业是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历史学习的有效途。在历史学习中,如果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学习效率就必然会提升,相反,如果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学习效率必然就会低下。因此“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具备灵活的思维和宽广的思路。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付出努力之外,还应该在课后作业中注入巧思,通过设计开放性作业,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和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该针对课堂学习内容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历史知识的延伸。
(三)层次性
从历史课堂实践中观察发现,不同的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不同,历史学习能力也不同。因此,在“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情,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使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完成作业获得进步,同时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比如,对于历史比较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创新性、启发性的作业,鼓励他们撰写历史小论文、绘制历史手抄报等,引导他们在实践活动体验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
知识;对于一些历史兴趣不大的学生,可以将要求放低,设定更加有趣味性的作业,如鼓励他们观看《中国通史》这样的视频,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来呈现中国历史,他们往往可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融入进去,这样就可以不断提升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继而使得历史作业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当然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师要提前设定合理的分层基准,将不同的学生划分到不同的层次中,并且依照层次设定不同的作业,这样可以使初中历史作业朝着层次性的方向进展。再者就是需要结合学生学情,合理对他们的层次进行更新,这样才能使层次性作业模式的效益得以全面发挥。
(四)探究性
“双减”政策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减负增效,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上应该突破传统作业中的题海战术,创设探究性的作业。教师应结合历史课程内容,深度挖掘探究性较强的内容,科学合理的设计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历史辩论赛、历史剧表演,采访历史见证人等多种方法,丰富探究性作业形式。比如在学习“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这部分课程内容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依据“秦统一中国”以及“秦末农民大起义”这两课内容,开展“秦始皇的功与过”的辩论赛,让学生分成两队,进行功过辩论,通过团队合作、文献查阅等方式对“单元知识内容进行深度阅读,并通过辩论赛来加深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程度,实现历史知识拓展,并通过辩论双方的对调,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能力。学生完成这份探究性辩论作业的过程,也是对课程单元知识进行积累与认知的过程,同时激烈的辩论环节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作业设计的研究与探索,秉持“适量性”“开放性”“层次性”“探究性”的原则,提高作业的质量与效率,使作业不仅能为学生“减负”,更能给学生“增效”,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为前提,真正实现轻松学习、快乐成长。
【濮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课题名称《“双减”政策下初中作业设计水平提升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2—JKGH—090】
篇六: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双减”理念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摘要:在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出台了“双减”方针,旨在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完善的教育环境,保证他们的健康发展。中学历史作业的设计目标,提倡将“双减”理念落实到中学历史作业中,并期望能把中学历史作业的教学推向新的高度。中学历史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小学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边缘化,这对学生历史素质的培养是不利的。在新课改中,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有所改进。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也积极地进行了优化,而历史作业作为历史课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我们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双减”;作业设计;初中历史;
一、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历史作业有助于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并能有效地记住与掌握有关历史。可见,家庭作业的重要性。然而,从目前的中学历史作业设计来看,有些老师的设计仍有问题,如作业量、难度、形式、等。特别是一些教师受到传统思想的熏陶,更倾向于使用题海战术,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在此形势下,学生对做作业的态度会发生改变,敷衍了事,从而影响作业质量。关于作业的难度,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看法,这与他们自身能力有关。从作业的形式来看,有的教师把历史作业安排成了考题或习题,作业形式单一,且缺少弹性。
二、“双减”理念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一)坚持适量性原则
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要对作业时间进行控制,保证各学科整体的作业时间科学且合理。“双减”背景下,首先,在中学历史课上,要保证历史作业的科学性、合理性,并对历史作业的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历史教学。
设计作业时,中学历史老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将作业进行阶段性的整合。例如,可以将历史作业安排每周一次,每次时长限制在10分钟左右,保证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另外,也可以尝试以单元学习为一个阶段,当某一单元的学习任务完成以后,进行一个整体的作业设计。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习作阅读历史书籍的作业,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一个月内读完一本关于历史的著作,让他们了解书本以外的历史。通过上述,我们可以很好地掌握历史作业的量,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不仅没有压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中学历史教育。
(二)设计分层次作业
通过对中学历史课的观察,可以看出,不同的学生在历史上的学习兴趣、对历史的认识、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将其结合在一起,制定出相应的分级作业,以确保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和提高,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同学,老师可以安排一些新颖、启发式的作业,鼓励他们写历史小论文,绘制历史手稿,让他们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加深对历史的认识;而那些对历史没有太大兴趣的同学,可以降低标准,安排更多的趣味作业,例如:让他们多读半个小时的《中国历史》之类的书,将中国历史以诙谐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他们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去学习,从而提升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分级标准,把不同阶段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并按照不同的水平设计作业,这样才能使中学历史作业的层次更加清晰。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层次调整,以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
(三)设计多元化作业
1.
单元主题作业
通过对初中历史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教材内容是按单元进行分配的。一般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单元的教学,因为学生学习能力和整合能力不足,很难有效掌握其主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整体的观点来进行单元式教学。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所组成的这一单元,在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布置一些与此相关的作业,如让他们按照课程
的要求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不同的学生,在画图的思路上,会有很大的差别。通过学生演示所画的思想导图,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所学内容。而且通过对比,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找到思维导图中存在的不足,并能及时弥补。同时,通过画出思维导图,能让学生对不同题目的联系有更深刻的理解,有效地巩固相关的知识。
1.
跨学科整合作业
历史学科和其它学科是有关联的。设立交叉作业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能更好地完成相关的任务。如在学习《青铜与甲骨文》中,老师可把历史和美术相结合,让青铜器以绘画的形式出现在同学们的作业里,并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相互欣赏,使他们能够深化对青铜器的认识。另外,老师也能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些仿真的青铜器,利用像纸一样的简单材质,再加上色彩的填充,让同学们更加全面地认识青铜器。
1.
表演式作业
表演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更好地了解有关的历史知识。教师要将领导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想法自行设定角色,并制作相应的道具,真正做到自排自演。学生通过表演,不但可以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也可以增强他们的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老师便可以设计表演作业,让学生按照角色和细节来安排人物和情节。同学们可以在官渡战役中选择一个情节,也可以表演赤壁战役里的故事。实践操作能让枯燥的课本“活”起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很多同学都看过《三国演义》,通过这门课程,同学们可以对历史的真实情况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展现,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
四、结语
综上,中学历史教学要重视对中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这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也是对历史教学实践的必然要求。尤其“双减”的背景下,要求初中历史作业要提质增效,无论内容或形式都要切合实际,使历史作业设计可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更好的培养初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新形式下,教师要充
分认识到中学历史作业的价值,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总结,以确保历史作业的高品质。通过这种方法,使初中生对历史作业的兴趣越来越浓,从而逐步完善中学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赵成武,闫孝义.
提升农村初中历史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2):87-89.
[2]祝敏芳
.“减负增效”背景下的历史作业优化
设
计[J].来,2021(5):152,154.
赢
未
篇七: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
摘要:伴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与落实,义务教育时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都要开始逐渐适应“双减”政策的发展需求。而初中历史教师则需要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合理调整与优化,从而构建一个能够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初中历史作业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模式,也是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出作业的作用,这样才能够提高初中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对此本文将介绍历史作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结合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双减”政策下的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措施。
关键词: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历史学科素养;多样化;因材施教
在“双减”政策提出之前,作业布置就是知识巩固与强化练习,重点关注的是练习量,并没有重视质量。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很难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教师也无法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布置作业。而“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作业布置要考虑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他们的兴趣要求。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出重要的主体作用,构建科学合理地布置历史作业内容,从而满足“双减”政策下的减负增效需求。
一、历史作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作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通过合理的历史作业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要想提高学生历史成绩,教师就需要通过历史作业对学生进行考核,巩固他们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学习能力。也就是说,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清楚认识到历史作业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性,以此来全面提高初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顺利完成历史作业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必须仔细阅读历史教材,在作业完成过程中了解不同的历史知识点。而教师通过检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也可以了解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和学习情况。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重视历史作业的管理与设计[1]。而当前部分历史教师在单元作业设计过程中,仍然采取封闭式作业设计方法,向学生布置了大量简单的历史作业,重复练习内容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会导致很多学生对历史学科失去了兴趣。同时,当前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历史学科教学很难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从而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利用历史经验来进行生活实践。
三、“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难度与时间
初中时期的学生对一些似懂非懂的知识点十分感兴趣,这些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在作业设计中创设合适的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控制好作业题目的难度。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单元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来设计作业。比如在考察同一知识点和能力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类型的题组,确保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另外,落实“双减”政策要求的关键要素就是要控制学生的作业完成时间与难度。如果作业布置难度较大,那么就会大大延长学生作业完成时间,加大了学生的作业负担[2]。所以,在初中历史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以班级内中等偏下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为参考,以此来判断全班作业完成时间是否合理。对于初中历史单元内的课时学案,可以将作业完成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范围内,在此基础上还要体现出不同课时作业完成的均衡性,使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二)体现多样化类型
丰富的历史单元作业类型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挖掘了更多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单元作业设计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到文字选择题、图片选择题以及探究性习题等等。在这些作业完成时,允许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评价标准,从而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作业类型。另外,从单元整体教学角度来看,还要为初中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倾向于符号应用、图文结合与文字表述。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古代史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我国
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让学生设计一个前往这座城市研学的具体方案,将时间规划、路线绘制以及历史资料整理等内容融入其中。在这样的作业布置中,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多种智能化的选择与组合。不仅作业类型多样化,而且也尊重了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三)结合学生思维能力设计作业
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对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根据这一需求设计作业。在历史作业设计过程中,要重点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完成独立思考,从而能够总结出多元化的思考结果。这样一来才能够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推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发展。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作业:一是让所有同学认真阅读《百家争鸣》,随后根据自己喜好来选择其中一个学派。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让他们模仿不同学派风格,从而围绕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展开讨论。二是让学生深入研究《百家争鸣》,了解战国时期不同学派的思想,结合以往学过的语文知识,写出诞生于百家争鸣之后的成语,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完成作业探究,真正掌握墨家、儒家以及兵家的主要思想。
(四)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分层设计作业
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不同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也会形成不同的理解,而且学生之间也会在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方面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差异性。在“双减”政策落实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在作业布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需求,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在教学模式中得到发展与提高。对此,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布置作业十分重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制定出不同层次的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拔高练习,习题类型包括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为他们安排历史基础夯实习题。这样一来,就可以使所有学生都轻松完成作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和课后作业设计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此,在初中历史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双减”政策的基本要
求和学生学情,在内容和布置形式上进行优化,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郑小强.基于“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初探——以八年级历史《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22(04):39-41.
[2]吴松钦.“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02):20-23.
篇八: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校本作业设计
摘要:历史作业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品质的校本作业能精准聚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巧妙灵活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在“双减”政策之下,如何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历史校本作业,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成了历史老师思考的重要焦点。
关键词:“双减”;初中历史;校本作业设计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文件中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明确作业应发挥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作为教学中的一环,历史作业不仅起着巩固知识的作用,好的作业还能够达到培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升学习兴趣的作用。在“双减”背景下,历史作业的布置不能再延续以往的以机械性、记忆性的作业,而应该切实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基于实践,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校本作业设计。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校本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以往初中历史作业的布置存在着局限性,使得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不佳,进而阻碍了课堂教学的进一步落实。在当前厦门小升初采用免试入学、就近划片的原则下,一个中学的学生来源可能来自三四所小学的派位,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差异下,不同的小学、不同的同学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学生的能力、水平均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广泛,熟读上下五千年,已具备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有的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小学阶段未真正接触历史学习,进入初中后,历史相当于是一门新的学科。在学生差异较大,且“双减”控制作业、发挥作业育人的背景下,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本校生情、符合学生认知
能力范围的初中历史校本作业,能够更好的配合课堂教学,起到提质增效,切实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巩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聚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因此,在当前“双减”背景下,我校历史学科教学严格执行“双减”政策,做到无家庭作业,校本作业当堂完成。在日常的教学中,编写历史校本作业也是我校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校本作业设计原则
1、精选精编,提质增效
学生减负,教师成长。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达到提质增效的作用。在校本作业的设计中,必须要改变以往历史作业大量的机械重复性记忆作业,要做到精选题目、精编校本,控制作业量,符合“双减”要求。校本中的题目,可以参考历年的中考题和各地市的质量检测题,再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其中的题目编入校本作业中。同时,做到固定作业量,我校的历史校本作业的题量都是思维导图和六题左右的选择和一题材料题,大概在十分钟到十五分钟之间完成,做到量少而精,避免题海战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真正达到提升作业兴趣,培养历史学习能力的作用。
2、分层作业,因材施教
受遗传、成长环境等原因的影响,不同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而分层设置作业正好适应了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的差异性特征。基于学生之间的存在的个体差异,在校本作业的设计中,需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树立精准分层的作业观。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设置不同的作业以达到因材施教、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校本作业的设计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的作业,分别为基础作业、梯度训练和实践作业。基础作业主要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这类练习要做到融入教学中,题目设计要精准可以在课堂上当堂练习。梯度作业的设计是以中等以上的学生为准,此类作业有一定的难度,问题设计呈现梯度,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好的理解重难点知识。实践作业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该作业类别设计要多样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通
过作业的分层设计,达到兼顾不同层面的学生,使得每个层次的的学生都能够实现“跳一跳够得着”,这符合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3、整体设计,有机衔接
对历史校本的设计,要对结构和内容进行整体设计,每课的基本框架一致,避免因框架结构不一致导致学生面对每节课作业而产生混乱、不规范的思想。同时要注重各单元之间、各课之间、各子目之间知识点的逻辑联系和内容之间的关联,发掘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重复多次练习、浪费时间精力,切实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前后知识的衔接,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
4、版面设计,大方规范
在校本作业的设计中,人们通常会忽略了版面设计,且许多学校的校本作业多为备课组集体劳动的成果,一般由几位老师负责其中几课或几单元的设计,编排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排版格式、答题间距不合理、图片不清晰、字体字号不统一等问题,这类问题会造成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出现漏答、错答的情况,甚至轻视历史校本作业的完成。因此,历史校本作业的版面设计要注重大方规范,统一开本规格设计,版面设计美观大方,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排版疏密得当,图片清晰,便于阅读和保存,更使学生一拿到历史校本作业就感觉如正式的练习册。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校本作业设计的方案
1、课程标准,导引方向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指导历史教学的重要文件,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做好课程标准的研读工作,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培养新人的具体要求,因此我校在每课校本作业的开头模块都是课程标准,强化了目标导向,同时让学生明确每课的课标要求,简洁明了。特别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通过课程标准的呈现领会历史学习的核心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2、思维导图,落实基础
第二部分的设计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非常好用有效,主要表现在:体现一个课时的内容结构,知识结构一目了然;学生能够从课本中和上课的笔记中找到填空的答案,可以起到预习和提高听课效率的作用;特别是部分学困生在近一年的学习中都很爱填空,从填空的完成中获得了成就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的校本作业中,设计了下列的思维导图:
通过上图,清晰的梳理出本课的知识脉络,学生能够直观、快速的理清三国时期的政权更迭和重要的历史事件,该思维导图与课堂教学配合紧密,学生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够完成,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建立起时空观念等历史核心素养。
3、小试牛刀,巩固练习
该模块的设计中,一般设置五道选择题和一道材料题。以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例,笔者设置了以其中第一和第三道选择题为例:
①“经营者提供种子、牲畜等,雇佣工人耕种,产品推向市场。”材料体现的生产组织是
()
A.手工作坊
B.行会
C.手工工场
D.租地农场
③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开展垦殖运动,大量林地、荒地被开发
B.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C.欧洲手工工场中出现的雇佣关系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D.富裕农民、骑士、乡绅不断集中土地,逐渐控制乡村行政事务
在具体选择题题目的设置中,要做到既兼顾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第①题,又涉及到平时应该积累的史学常识的训练如第③题,把核心素养的训练渗透在平时的学习中。
再看材料题,材料题的设置、选择,可以通过直观的图表数据,丰富的各类史料,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提升学生阅读史料,并依据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七年级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课中的材料题设置如下:
材料:他组织军队抗元,兵败被俘,囚禁在大都,但他始终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最后慷慨就义。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1)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2)有人说:“既然要肯定元统一全国的意义,为什么又要赞扬他抗元的精神,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你认为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请说明理由。
该题的设置,第一问和第二问之间呈现递进关系,学生需要先阅读材料,判断材料所讲的是文天祥;在第二问中,通过这样的矛盾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引发思考,最后通过辨析,学生认识到二者之间不存在矛盾,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既能感悟文天祥抗元所体现出的精神和气节,又肯定了元朝统一全国的意义。
4、能力提升,素养落地
同时在每课中都有一道分层作业即能力提升题,能力提升题巧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材料的综合能力,聚焦核心素养。该题主要形式的选择题,在
题目的前面会用括号标注该题蕴含的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当中令学生领悟核心素养的内容。且为了提升学习较为吃力的孩子的兴趣,有时候会设置简单的一道选择题,学生通过尝试做该题并正确完成后,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感到原来自己也是能够达到和较高水平一样同学的标准,促使他们不断地、积极地尝试提升自己。
5、实践作业,激发趣味
最后,在每一单元最后一课校本作业中,我校还会设计一个符合学生、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作业。如在八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中,设计了“家庭宝藏”的实践作业,学生通过实践、调查,了解家中一件经历了时光、包含着父辈故事的一件物品,使学生更好的领过祖辈的故事,铭记过去的历史,展望未来的希冀。通过这类的实践作业,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一份好的校本作业能够起到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一份为了作业而布置的作业,而是除了能够起到巩固知识、减轻负担的基本作用,还需起到培养学生能力、训练学生思考的能力的价值。整份作业既有基础又有一定的灵活性,有情境,并有实效,聚焦能力培养。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校本作业,从心里感受到作业能带给他们的成就感,提升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喜爱程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愿意主动专研。当然,在校本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也提升了教师的能力:教学能力、钻研精神、关注生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引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1-07-24[2]郑萍萍,程亮.“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方式探究[J].启迪,2022年第10期
篇九: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两篇)“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篇一
一、通过作业布置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起记录学习笔记的习惯
课堂笔记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调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的一项检验。学生如果可以整理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笔记,那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复习活动时获得更好的复习资料,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当前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之所以学习的质量难以达到理想中的水平,往往都是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学习笔记,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进行作业的布置时,也可以将学习笔记作为作业中的重点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完成。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可以更加深化理解重要内容。例如:《洋务运动》这一课,上完后,让学生根据课堂笔记设计思维导图,一方面巩固知识点,另一方面检验学生课堂上是否有做笔记,是否书本留痕。并且要及时批改思维导图,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鼓励批语。实在有困难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力量完成此作业。
二、为学生进行探究式的作业布置
在当前“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为学生进行作业的布置时,当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于实际生活中各类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通过探究式作业的布置,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新文化运动》教学时,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中出现的各类阶层的思想流派进行搜集和判断。让学生编写剧本,用上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时代语言,扮演新文化运动时期不同流派的人物和他们的政治立场,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本质,并且有效地提升了
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活跃了课堂。
三、引导学生成为作业布置的主体
在传统的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历史学科作业的布置时,往往都是由教师作为主体进行布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于作业完成的积极性和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进行课后作业完成的积极性,教师就可将作业布置的部分权利共享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
例如教师可以让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学生为成绩较为薄弱的学生布置合适的基础性作业,并且要求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完成这些作业,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整体的学习质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进行互相抽检,确保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和课后作业设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初中历史作业的布置时,就应当从“双减”政策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地对历史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和优化,布置更加符合学生成长发育实际需求的历史作业,让学生在完成历史作业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进行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篇二
一、为学生布置思辨性作业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更是要围绕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设计作业。根据初中历史的五大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这一内容,在作业设计时,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布置具有思辨性的作业。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思维较为活跃,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对于事件产生疑惑,并且提出许多的很有创意的历史问题。
特别是历史上的各类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很容易受到学生的关注。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为学生设计出思辨性作业,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评价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秦统一中国》的教学时,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在课后利用好各种资料,对于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并且让学生就自
己对于秦始皇的看法,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讨论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要学会从多元化的角度看待历史人物,既让学生可以正确地认识到,秦始皇在统治的过程中作出的各类残暴行径,又要让学生认识到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作出的伟大贡献。
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质量,并且还让学生学会了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事件的方法。也为将来高中历史材料论述题做一个铺垫。所以,这一课的作业可以设计为《我眼中的秦始皇》。
二、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开放性
在“双减”政策推行的背景下,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学活动,应当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解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实现更加个性化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开放性的探索活动。
所以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更加自主的开放地完成有关知识的学习。例如:《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课,针对抗战胜利原因的作业设计,以抗战胜利后,重庆一家报纸出了一条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结果最后的答案有四个:屈原、苏武、蒋干、共工。你的意见如何?回顾历史,你还能不能有更好的谜底?请说明理由。这样的作业,一方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推荐访问: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作业 策略 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