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万有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整改报告 事迹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报告(2篇)

时间:2023-05-02 13:55:05 浏览量:

篇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报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7篇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篇1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1、基本数据

  我院20__届毕业生共有6个专业284人。__专业165人、__专业75人、__专

  业3人,__专业11人、__专业10人、__专业20人。截止到20__年10月16日我院20__年毕业生签订协议并落实就业单位的266人,签约率为93.66%。

  2、就业去向分布情况

  我院20__届毕业生分布主要在__省,共有200人,占就业毕业生总数的70.42%;__省地区共接收我院毕业生人37人,占13.02%,其他省市地区共11人,占3.87%。从就业单位来看,我学院毕业生主要进入各__单位工作,共有

  170人,占59.86%;进入__公司共64人,占22.53%。

  二、主要工作情况

  1、学院领导重视就业工作,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助

  学院以党总支书记为主导,成立了以学工干事,毕业班辅导员组成的毕业生就

  业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分工明细,责任到人。主管领导、学工干事、辅导员根

  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就业情况及思想变化,组织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议,开展就

  业动员会。

  2、满腔热情、周到细致地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和择业是

  大学生重要人生转折,是他们迈向社会的关键阶段。我们为毕业生提供了真诚

  关怀、科学指导、周到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迈好人生关键一步。一是贴近学生

  实际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加大就业指导课力度的同时,针对非铁路专业学生的特点,把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毕业教育作为加强思想教育的重要

  内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

  业”的就业思想。针对铁路专业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通过各种层

  面教育,降低他们的毁约率。二是提供周到细致的就业指导。千方百计收集就

  业信息,努力开拓就业空间;让所有的毕业生都了解国家关于毕业生的各项政策;了解每个毕业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像对待自己的孩子

  一样,设身处地地帮助毕业生。三是针对就业困难学生特别是女生进行重点跟

  踪,重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求职技能,一会写自荐书信,写出的自荐书信能

  扬长避短,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能引起阅读者的重视等;二

  会说话,面对聘用单位的人员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知道哪些该说、详说,哪些该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

  3、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首先,学院积极配合学校招生就业处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招就处的`各种招

  聘工作,特别是针对铁路相关单位和企业开展专场招聘工作,让学生更加了解

  企业,提高就业质量。其次是建立校内网络交流平台。随时将一些就业信息发

  布出去,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取就业信息,同时,利用这个交流平台,把平时不

  愿意表露思想的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积极

  与学生交流,帮他们解决他们在就业工程中遇到的困难。

  4、积极跟踪毕业后学生就业情况

  就业不但要做好“售前”服务,同时还要做好“售后”服务。我们本着学生在

  校是我们的学生,要为他们服务,毕业后仍然是我们学生、校友,也要为他们

  服务好。毕业生毕业后,很多学生涉及到改派、办理户口、组织关系等事宜

  时,每每找到我们,无论是谁肯定会及时的放弃手中的工作,为他们做以耐心

  的解答。此外我们还对在毕业时还没有就业单位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一一

  对他们落实就业工作。

  三、存在的不足。

  1、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

  由于我院近两年学生就业火爆而且多数专业都能进

  铁路单位,有相当多的毕业生采取了观望的态度,特别是铁路单位没来招聘或

  者没有关闭招聘口之前,不想去任何单位应聘。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就

  业定位,从而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

  2、女生就业存在困难。

  由于学校的专业的特殊性,对女生外在要求较高,女

  生就业比男生遇到的困难加重。

  3、就业指导工作尚缺乏系统性,个别指导的广泛性不够,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

  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场经济危机不仅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还导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各校大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面对危机

  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

  的现象,且有可能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很大关

  系,另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

  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各方面的调查,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

  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等方面,旨

  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

  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调查结果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一多数学生

  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

  方面。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

  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

  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

  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

  项占,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

  烈。究其原因:一是经济知识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

  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人才;三是心理素质,有的大学生是为了

  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问题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

  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应出大学生心理素

  质的方面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

  就业前景持有不容客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因素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

  质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室必要的。

  二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

  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

  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

  在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时密切相关的。二

  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的选择

  方位较之其他地区多,这也成为就业者选择的原因。

  三价值取向: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各单位的薪资基本保持在相对稳定

  的水平,只有少部分单位存在降薪的现象。大多数企业负责招聘的人员都表

  示,岗位薪资不可能高于招聘薪酬,但会基本保持原有水平。这种情况下,大

  部分求职者应对人力资源市场和薪酬采取主动迎合态度,针对现阶段形式自身

  作出相应调整。

  我们大学生的择业观正在发生变化,他们变的冷静理智,据国家工商总局统

  计,年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达到100万家,占全部企业的99%,中小企业和民

  营企业也是我们大学生的主力军,其企业具有更多的创新和更新能力,我国加

  入wto后对大学生求职择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四大学生应加强就业工作的对策

  (一)坚持理想教育确定正确的职业理想,道德修养在掌握的所学专业要求的各项准予技能重点培养学生适应心环境和动手创造的能力。

  (二)紧跟时代步伐,更新大学生就业观念,目前的社会强调的是以创业带动

  就业,勇于挑战,不怕失败,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创

  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只要我们大学生都有积极的心态,正视社会适应社会,你就会越来越尊重知

  识,尊重人才,社会将会尽可能的为大学生求职择业提供合适的环境,大学生

  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所以大学生本身应对就业只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使自

  己在今后的就业中有立足之地。

  当今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也愈来愈多,大学生就业难这

  一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心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毕业

  生的第一年,毕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年毕业生280万人,比上一年

  增长32.1%;年毕业生达到了338万人;而年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五百

  多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因此大学生就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大学

  生就业作为大学生人生一个重要的关口,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

  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因此,选择工作务必要

  慎重。

  作为一名即将走入毕业的大学生,我认识到这一严重的问题后,决定亲自进入

  这一市场进行调查。今年寒假我随高邮市高璐宝食品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员去人

  才市场进行招聘,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让我感触很深,也让我对目前

  的就业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必定会对我明年的就业有所帮助。以下便是我

  总结出来的对目前大学生就业观的分析。

  首先,大学生在择业时会考虑报酬问题。虽然薪水不是大学生选择企业最重要

  的因素,但是薪水无疑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干”,这曾经是媒体广泛报道的大学生找工作时定下的月薪数。如今,大

  学生的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大学生就业的工资底线也越来越低,随着大学

  毕业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单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转变:不再以人定

  薪,而是以岗定薪,更强调员工为用人单位带来的实际利润。职场中的机会永

  远不是遇到的,而是争取到的。同时很多大学生认为他所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只

  是作为他今后发展的一个过度口,积存经验。除了薪酬是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

  之外,工作环境、企业声誉与企业文化、工作富有挑战性、工作的稳定性、户

  口和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也是学生们重点考虑的因素。

  大学生对于选择工作时因素的看重,与他们认为的工作意义是直接相关的。在

  大学生看来,最重要的工作意义是自我实现,其次是生存的必须条件以及个人

  兴趣所在。而“学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没有得到太多体现。有很多大学生

  对“专业对口”的看法是,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还有小部分

  的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适就行”,也就是说有大半的人并不强

  求专业要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而认为“应该专业对

  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人只有少数。经常在那里听到正在找工

  作的大学生说,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混口饭吃,先养活自己。

  然而,有很多企业在人才招聘上,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很多企业认为目前有很

  多大学生就业眼高手低,或者嫌工资低。很多学生着重选择国有企业、大中型

  企业、外资企业,而相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情况不是很好,他们认为某些大学生

  只是抱着学经验的态度,把小公司作为自己进军大公司的跳板,发展不长,对

  他们公司的长久发展不利。这也是个非常现实的观点,抱有这种思想的人应当

  慎重的考虑。

  此外,大部分人都热衷于名牌企业或者外企,认为比较有面子。其实我认为很

  多中国本土的中小企业也很有发展潜力,不一定要局限于所谓的外企,给别的国家的人打工,这样才更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以上是我总结出的几点经验,相信对我明年的求职应聘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学生,就业,调查

  调查时间:__年7月10日

  至__年8月20日

  学生调查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然而目前就业形势越发紧张,再加上如

  今大学门槛降低,大学生数量大增,拿着本科文凭的大学生要想找个工作已经

  变得十分不易。到__年,全国每年毕业大学生总数已达650万人,并在逐年上

  升;而未就业毕业生从20__年到__年累计竟达1115万人。那么,就业如此困

  难的原因是否仅仅是人才的泛滥呢?从各大招聘会的招聘方反映的情况来看,虽然应聘的大学生很多,但是仍然有很多职位出现招工困难的情况。企业在如

  此多的应聘大学生中竟挑不出可用之才,十分令人惊讶,也反映了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当代大学生缺乏就业素质,大学生的素质与企业所需不相符。

  因此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做了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素质情况的调查。一方面

  调查当今在校大学生所具备的和看重的素质,另一方面采访已就业的毕业大学

  生,看看他们关于企业所需人才的就业素质有何看法,以求找出当代大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的误区,并试着给出解决的办法。

  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当今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未来要求很高,同时也比

  较有自信。即使现在大学生在社会中已经不再稀缺,大学生这个群体仍然可以

  代表中高端的就业群体。受访者中有61.1%的人会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金

  提出20__元以上的要求。并且,受访大学生普遍希望将来毕业后能在国内一线

  城市及其他发达地区工作,分别有58.3%的人将会选择国内一线城市。同时,选择国外和港澳台等地区的有27.8%。仅有13.9%的人选择在相对落后一些的国

  内二三线城市谋求职位。除此之外,调查发现有44.4%的大学生希望将来能进

  入合资企业或者外企。同时,有25%的大学生希望进入国企。希望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占一小部分,达11.1%。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当代大学生并不缺乏自尊

  心,他们对自己有自信,并对自己的未来有高期望和高要求。同时,当代大学

  生相对比较稳重,比较多的人希望在比较繁荣的大环境下,在相对稳定的大企

  业下谋求职位。并没有很多的人选择大胆的自主创业,或者去一些前景不是十

  分确定的环境中谋求发展。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培养一个良好

  的就业素质,对于其应聘企业,以及将来在企业中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

  既然大部分的受访大学生都将面临择业而非创业的问题,而择业又是跟所学专

  业及兴趣有关的,我们的调查中也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通过调查,我们发

  现,当今大学生在择业时可能会比较灵活。有75%的受访者在将来择业时将会

  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变动,可能不会选择与自己所学对口的职业。事实上,受访

  者中仅有13.9%的人将会坚定地选择与自己专业完全对口的职业。同时我们也

  可以看到,受访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并不高,对自己专业满意的人不超过半数,仅41.7%。同时,有41.7%的人对自己的专业感到一般。有

  16.6%的人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感到不满。但是,我们也可看到,大部分人还是

  认为在校学习的专业课程在未来工作中是重要或很重要的,占到总数的57.3%。这就有一些矛盾。很多人对自己的专业不是那么满意,我们认为在这种

  情况下要想学到精通的程度并非容易。然而又有大部分的同学会觉得专业课程

  是重要的。这也体现了现在大学生对于自己应该着重培养何种能力有所迷惑。

  我们还统计了受访者对未来的规划情况。我们共设了三个选项,其中选择对未

  来只有大致方向的人占了一半,另有33.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迷茫,没有规

  划。只有少部分受访大学生明确表示对自己的将来有详尽的规划,占到

  16.7%。

  人际交往能力虽然重要,但其地位被远远高估,人际交往能力往往体

  现在与客户沟通以及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团队的润滑剂,但

  是其重要性远不及之前两点,it企业的话只要不与领导起冲突,有专业能力的人往往能比较容易的获得与同事间良好的关系。

  另一个被远远高估的则是创新能力,即使在创业企业中,创新能力也不是首要

  地位的,对于企业来说,一套创新的解决方案远不如一套存在多年,虽然有缺

  陷但是成熟,实用的解决方案,现成的解决方案大多数时候都是最优的,这点

  与学术界恰好相反。最好的例子便是nasa,nasa使用的计算机技术相对阿波罗

  登月时期几乎没有改变,使用的语言都是古老的语言,因为在企业中,稳定、易维护、健壮、可扩展性都比效率重要,只有在效率成为成本的瓶颈时才需要

  创新的解决方案来优化。但这并不是说不需要学习新的技术,在激烈的竞争中

  有时冒险尝试新的技术能带来巨大的收益,如何取舍只能视情况而定。

  对比两边对同样问题的回答,可见大学生依然无法摆脱象牙塔的熏陶,对将来

  工作的艰辛没有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社会宣传的能力如创新能力,往往在

  企业中反而不受重视,也使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产生了偏差,这些都是我们所需

  要注意的。

  一、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仅有24%的同学表

  示一向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

  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

  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

  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总结照成这方面的原因:1.因为学生此刻仍在安逸,舒适的学校中生活,对激

  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靠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一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

  识。2.学校供给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

  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本事。

  二、大学生个人本事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

  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本事、个人的生理情景等

  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资料之一。

  经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

  应当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

  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

  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

  命的因素。

  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本事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

  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本事,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

  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自我表达本事和人际

  交往关系是自我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必须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

  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我有所了解。经过

  个人分析认识自我,估计自我的本事,确认自我的性格,发现自我的兴趣,明

  确自我的优势,衡量自我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我塑造自我,使自我的才能

  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证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我的本事、兴趣、职业倾

  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地理位置与单

  位性质、社会经济因素),内在价值因素(是否能发挥自我的才能、自我的梦

  想),外在价值因素(家庭的经济条件、薪水和福利、)。在调查中,被调查

  者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单位性质、自我的梦想、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的决定、社会经济因素、是否能发挥自我的才能,按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所起作用

  从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职业选择中研究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景,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单位性质和父母的决定为同学们所所首先研究下的,接下来是自我

  的梦想、是否能发挥自我的才能、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男女生没

  有显著的差异。

  据调查发现,以往的学生对自我就业后工作的要求,无论是单位性质反面还是

  薪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但此刻的就业形势似乎不允许初出茅庐的学生有挑

  工作的机会了,大学生们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大部分同学都表示能够理解

  “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于以后将从事非专业的工作,有61%的同学都

  表示能够理解,看招聘单位给出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但在就业公司选择

  时,有58%的同学期望能够再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对那些民资企业仅有

  极少部分的同学表示会研究,这也是大学生好高骛远的表现,似乎也有点不切

  实际。

  四、几点意见:

  从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表现为:1.对就业形势的关注度比较少。2.个人本事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因素,没有准确的目

  标3.大学生的职业期望还是比较高。

  (1)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尽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工作同等重要。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属于就业匹配的促

  进措施。其核心在解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经过向大学

  生供给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理解职业指导,帮忙他们进行有效的职业决

  策。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应经过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逐步构

  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质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毕业生供给就业信息服务和

  就业帮忙。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

  系统联网,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建立职业指导机构,指导学生进行自我

  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为学生供给充分的信息与指导服务;

  建立职业指导课程,列入学校教育课程资料和教学计划,实施在校学生的就业

  指导与实习政策等等。

  (2)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

  峻,除了表此刻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

  现,新生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

  困难。所以大学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要树立科学的人才

  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调整自我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到基层去谋求发展,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其次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

  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最

  终认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寻找与自身条

  件相适应的、适合于自我的用人单位。毕业生应当给自我做出一个正确的评

  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

  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研究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研究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本事,在校期间也能够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学

  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社团的下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也能够在

  不影响自我学业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了解此刻社会需

  要什么样的人才,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丰富自我的阅历。这些都是将来找工作

  的资本。

  一、热能专业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

  72%,其中选择就业的占51%。特别注意到有9%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11%的同学选择出国留学。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研究生毕业能获得更

  高的收入、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82%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

  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15%的同学坚决不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13%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

  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逾八成的同学以找到工作为第一

  目标,对于专业对口

  性不很关心。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生源

  地,有11%的同学没有固定意向。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工作

  待遇和发展机会要大。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他

  选择比较平均,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对于首份工资75%同学选择1500--3000,没有人选择800--1000。

  2、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5%,不关心的占5%;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

  样,其中通过学校就业网站和网上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各占17%,其它方

  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就业市场招聘广告等都有人选择,但

  人数不多,平均在10%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有21%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

  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52%的同学没有签约任何单位,只有6%。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25%的同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辅导,30%的同

  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只有28%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

  求职心理辅导,有37%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

  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交流表达

  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四成认

  为需要资金36%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

  为就业人数太多、金融风暴、实践经验少。

  二、环境专业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有七成同学选择就业,择业观念方面,69%的同学选择

  先就业再择业,没有人愿意一步到位,虽然很少有人选择考研,但很多考研的同学渴望更好的教育环境。25题中,八成的同学可以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21%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选择各个方面的同学人数很平均。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高达61%,其余依次为东部

  沿海、广州深圳,没有人愿意回到生源地。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

  准是更好的学习机会,其次则是岗位多元化和工作待遇。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民样大型企业是同学们的首选,其次是外企,政府部门、民营单位不被同学们看好。对于首份工资六成同学选

  择1500--xx,没有人选择800--1000。

  2、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7%,不关心的占11%,了解比较少的共有74%;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

  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网上相关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占

  19%,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学员就业网站等都有人选

  择,但人数不多,平均在15%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72%的同学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

  且只有14%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81%的同学没有任何签约单位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五成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有32%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因而有49%的同学认为

  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处理能力,解决实

  际问题能力和自我学习提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五成认为需要资

  金五成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在校参

  加技术锻炼机会少、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实践经验少。

  一、建环专业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

  78%,其中选择就业的要略高一些。特别注意到有10%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

  共有43人选择考研,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缓解就业压力、学术

  深造。择业观念方面,83%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

  考研。25题中,九成的同学可以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只有4%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

  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逾六成的同学以找到工作为第一

  目标,对于专业对口

  性不很关心。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生源

  地,有16%的同学没有固定意向。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岗位

  的多元化和发展机会要大,其次则是工作待遇和国际化水平。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民样大型企业是同学们的首选,其次是政府部门,外企、事业单位不被同学们看好,值得一提的是有11%的同

  学愿意选择自主创业。对于首份工资五成同学选择1000--xx,极少数选择800--1000或xx--300003、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27%,不关心的占9%,了解比较少的共有65%;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

  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学院张贴通知公告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占

  24%,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网站、就业市场招聘广告等都有

  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平均在10%左右。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62%的同学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

  且只有13%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76%的同学已经签约了3个以上的单位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四成的同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辅导,16%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只有16%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

  或求职心理辅导,因而有37%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

  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

  沟通协调能力和自我学习提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五成认为需要

  资金五成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就业

  人数太多、金融风暴、实践经验少。

  调研结论:

  一、纵向比较

  对于热能专业,目前仍有过半的同学没有签约就业,有的选择出国留学或考

  研。除了金融风暴对于产业的影响,大学阶段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

  招聘信息、区域产业发展信息流通不畅也是主要原因,同学们在学校训练的数

  据处理能力、获得的专业职业证书并不如交流沟通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重

  要,特别是同学们并没有在大学期间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对于环境专业,与以

  往相同八成的同学没有就业,其中多数选择考研,另外多数同学认为自己欠缺

  数据出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较低。对于建环专业就业,同学们的就业率突破七成,但仍认为学校的就业信息支持比较匮乏。

  二、横向比较

  1、比较实际就业情况,建环专业的同学就业率最高,其次为热能和环境,其中

  环境专业的同学考研人数最多。2、在大学期间,有自己职业规划的同学不足三

  成,其中环境专业最高为21%,其余同学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认知。3、面临日

  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同学们的普遍认识实现就业后择业,能够接受工资待遇较

  低的工作,专业是否对口已不再成为同学们择业的首要标准,国有企业依然是

  同学们的首选。4、归纳同学们的经验教训,学校的信息支持、在校期间职业规

  划教育的普及、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首先需要重视的方面。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应当在职业规划教育、自主学习教育、实习实践教育以及

  信息支持方面加强工作;作为同学自己,应当为自己的未来早作准备,认清当前

  的外部环境,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到理想与现实的交汇点,通过提高自己的各

  项素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一、中国经济走势

  1.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四种压力影响:

  第一种影响:受到欧美经济放缓影响。

  第二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或到了拐点。

  第三种影响:人口红利率的下降。

  大部分用人单位一改印象中非名牌、高学历毕业生不用的状况,现在更重视学

  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第四种影响: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看法也是参差不齐。20xx年发生的金融危机无疑又使

  这一问题雪上加霜。这一问题成了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亚洲开发银行(adb)20xx年10月2日公布20xx和20xx年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料分别为7.6%和7.4%,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gdp增长估计7.5%,保8难以持续。

  3.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分析

  近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投资

  和出口(俗称“三驾马车”)。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认为,随着政府在消除就业歧视和实现平等就

  业方面政策导向性的增强,性别差异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影响尽管依旧存

  在,但程度已大为减轻。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和女大学生比例增加有

  关。

  a、20xx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8.6%,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37.7%,出口对

  经济的拉动为23.7%。

  b、20xx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7.3%,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54.8%,出口对

  经济的拉动为7.9%。

  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受欧美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放缓。其次,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20xx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大概率事件。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财政债务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压

  力,使得政府下决心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不再以gdp增速考核地方政府官员

  等措施。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是大概率事件。

  三、世界经济低迷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前言: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期间大学生

  的数量更是突飞猛进。大学生也有过去的“天之骄子”成为今日的“无人问

  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充分发挥

  自己的优势呢?带着这一问题和思考,同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进行了这一

  次调查并进行了准确统计和深入分析:

  中国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20xx年预计我国经济增长速

  度继续回落,出口增长乏力,致使大量的企业减员或倒闭,加上高校毕业生人

  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据有关统计,中国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减少就业岗位100-200万人。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有30万至50万人失业。

  四、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1、“十二五”期间的就业形势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依然用了“严峻”二字。

  “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

  ”

  2、近两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20xx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

  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

  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

  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

  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

  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

  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

  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3、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

  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

  “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

  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

  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4、大学生扎堆大城市

  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

  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高

  收入行业求职就业。

  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

  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

  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

  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

  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

  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

  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

  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5、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我国中小企业太少,就业容量不大。

  二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岗位难得其人。

  三人才供求信息不畅,造成职位浪费。

  四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a、时间结构

  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

  b、区域结构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

  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

  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

  综上情况所述,给20xx年大学生毕业生提出以下建议:

  1、关于职业生涯规划:

  现在职业规划当中,很多时候会对学生有一种误导,就是给学生们过早的制定

  了一个职业点,比如根据你的个性、特征等来评定你就适合做什么,过早的给

  学生定了一个框框,告诉学生就这个职业最适合他,这就对学生造成了束缚。

  其实我们的学生不明白,人的这种个性的东西是不断的变化的,比如讲我的兴

  趣、我的能力,甚至我的价值取向,它是随着外部的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的学

  习,自己的体会,是在不断调整的。

  2.转变观念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

  此外,就业难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制

  约了人力资源的充分流动。虽然这种现象随着人事代理等中介服务措施的出现

  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是距离由毕业生就业障碍转变为就业动力还有不小差距。

  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作出个性化的职业选择,不把求职的目光

  盯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拓宽求职的视野。

  改变“短期求

  职”为“较长期求职”在选择工作时,大学生不能太理想化,一个人可能要经

  过3至4次的选择,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对第一份工作不要太挑剔

  了。

  随着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也愈来愈多,大学生就业难这

  一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心和有待解决的问题。xx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毕

  业生的第一年,毕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xx年毕业生280万人,比上一

  年增长32.1%;xx年毕业生达到了338万人;而xx年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

  五百多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因此大学生就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

  大学生就业作为大学生人生一个重要的关口,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

  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因此,选择工作务

  必要慎重。

  作为一名即将走入毕业的大学生,我认识到这一严重的问题后,决定亲自进入

  这一市场进行调查。今年寒假我随高邮市高璐宝食品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员去人

  才市场进行招聘,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让我感触很深,也让我对目前

  的就业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必定会对我明年的就业有所帮助。以下便是我

  总结出来的对目前大学生就业观的分析。

  首先,大学生在择业时会考虑报酬问题。虽然薪水不是大学生选择企业最重要

  的因素,但是薪水无疑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干”,这曾经是媒体广泛报道的大学生找工作时定下的月薪数。如今,大

  学生的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大学生就业的工资底线也越来越低,随着大学

  毕业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单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转变:不再以人定

  薪,而是以岗定薪,更强调员工为用人单位带来的实际利润。职场中的机会永

  远不是遇到的,而是争取到的。同时很多大学生认为他所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只

  是作为他今后发展的一个过度口,积存经验。除了薪酬是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

  之外,工作环境、企业声誉与企业文化、工作富有挑战性、工作的稳定性、户

  口和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也是学生们重点考虑的因素。

  大学生对于选择工作时因素的看重,与他们认为的工作意义是直接相关的。在

  大学生看来,最重要的工作意义是自我实现,其次是生存的必须条件以及个人

  兴趣所在。而“学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没有得到太多体现。有很多大学生

  对“专业对口”的看法是,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还有小部分

  的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适就行”,也就是说有大半的人并不强

  求专业要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而认为“应该专业对

  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人只有少数。经常在那里听到正在找工

  作的大学生说,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混口饭吃,先养活自己。

  然而,有很多企业在人才招聘上,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很多企业认为目前有很

  多大学生就业眼高手低,或者嫌工资低。很多学生着重选择国有企业、大中型

  企业、外资企业,而相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情况不是很好,他们认为某些大学生

  只是抱着学经验的态度,把小公司作为自己进军大公司的跳板,发展不长,对

  他们公司的长久发展不利。这也是个非常现实的观点,抱有这种思想的人应当

  慎重的考虑。

  此外,大部分人都热衷于名牌企业或者外企,认为比较有面子。其实我认为很

  多中国本土的中小企业也很有发展潜力,不一定要局限于所谓的外企,给别的国家的人打工,这样才更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篇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分析报告(5篇范文)

  第一篇: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分析报告

  今年,中国有611万名研究生、大学业。外加去年未找到的毕业生210万,可预计2013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

  2013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2011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

  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这给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配合教学以及检验自己本学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对大学生就业这一社会问题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

  首先,对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得知: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主要。企业和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有很大差距,但是现在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而这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缓解,所以大学生就业时还是应该参考一下企业人士的看法,更多的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就业心态。如今,“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个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另外,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其次,在大学生个人心态及能力方面也进行了调查,由此得知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

  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总结造成这方面的原因: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二.大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自我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关系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职业期望状况。据调查发现,以往的学生对自己就业后工作的要求,无论是单位性质反面还是薪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但现在的就业形势似乎不允许初出茅庐的学生有挑工作的机会了,大学生们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于以后将从事非专业的工作,有61%的同学都表示可以接受,看招聘单位给出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但

  在就业公司选择时,有58%的同学希望可以再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对那些民资企业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表示会考虑,这也是大学生好高骛远的表现,似乎也有点不切实际。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不少就业岗位并非人满为患,既存在着“人找岗位”的现象,也存在着“岗位找人”的现象。针对此,我们应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改变他们只选择在大城市就业的思想。让大学生重视人生价值的实现,不能只把职业活动当成谋生的方式和手段。

  二、重视个人素质的培养

  就业与择业需要以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为基础。大学生要实现顺利就业,就应当树立独立生活意识,克服消极依赖思想,充分利用大学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牢专业基础,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完善自我。一个人有了真才实学,能够适应多种岗位,就更有利自己的就业。

  3、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能使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具有更深的了解,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对此,学校应多对学生开展开展就业指导。

  党对于大学生就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天津考察时,他勉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同时要求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

  社会稳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党的十八大对大学生就业给予了关注,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鼓励,并实施了许多有利的措施,要求高校指导大学生的就业,鼓励企业和用人单位大胆聘用大学生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努力学识知识,提高能力和个人竞争力。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调查与分析报告指导老师:牛贵宏

  小组成员:陈

  涛

  李志鹏

  贡建政

  孙

  莉

  目录

  一、调查目的·························································································1二、就业现状

  ·························································································2三、存在问题

  ·························································································4四、分析原因

  ·························································································4五、提出对策

  ·························································································六、调查总结

  ·······················································································13七、调查问卷

  ·······················································································13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大面积扩招,招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速度增加,这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扩招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其中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2年高校毕业生145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5%;2003年为212万,受非典影响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不到50%,后来经过党中央、国务院的全面统筹,最后本科生就业率为70%;2004年为280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1.3%;2005年为338万,虽然具体数字没有显示,但是通过我所在院校学生就业率来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探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寻找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随着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加之最近出现的“企业用工荒“和与之同时存在的就业难问题,这一怪现象,更不得不让人去调查思考我们大学生就业问题。

  通过调查,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根据调查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对这一问题的个人看法。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二、就业现状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经济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而公共部门对大学生的新增需求越来越少,大学生求职成功的机会相对而言可能越来越小,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上一次性由过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北京教育学院日前发布表明“09年各学历的就业率明显下降,其中硕士学历的下降率最高,为18.7%,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仅有34.6%。此外,今年专、本、硕、博各学历月薪起薪分别为:1695元、2221元、3540元、3627元”。看到这些薪水水平时,我们可能会想,要是毕业时自己能拿到这样的薪水就好了。但这应该是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很可能只是已签约的较优秀的毕业生的平均水平。在西部等落后地区是很难达到这个水平的。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的就业率低6.4%”。据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论坛发布的《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在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人群中,接受零月薪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8.5%和20%;同时,硕士和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也有一成以上的人明确表示接受零月薪。

  2010年大学生就业也呈现以下几点:

  1、国企成新宠,外企追捧程度下降。根据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

  中心在2010年对应届生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有34%的应届生最想去国营/事业单位工作,高出外资(欧美)企业8个百分点,位居第一位。物价上涨导致生活成本增加,而外企薪资却变化不大,甚至有个别外企还在一定程度上缩减薪资;相比较而言,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近几年公务员和垄断性国企的福利待遇却在不断地改善。福利好、待遇高又有稳定性,这些诱惑当然会促使大学生改变择业方向。

  2、退出一线城市,部分学子回乡发展。和多年来“奔向北上广”趋势不同,2010年很多大学生主动选择去二、三线城市就业。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选择“逃离北上广”也是比较务实、比较理性的选择。

  3、盛行“拼爹游戏”,靠父母找份好工作。有“关系”可走,有“后门”可进,现如今已成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资本。据调查,按照就业影响因素从重到轻的排列顺序,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工作能力强”、“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和“学历层次高”,而“亲戚的帮助”只排在第9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学识和能力方面,仅凭关系也是不可靠的。

  4、就业歧视问题仍存在,大学生求职莫名被拒。“宁要本科男,不要研究女”、“就算学历高,女也不敌男”,如今找工作已经成了不少女生的心病。据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的《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调查报告》显示,这项涉及中国11所“211工程”名校的2000多名大学生被调查者中54.05%的大学生表示在应聘中受到过歧视,包括性别、户籍、政治面貌、身高、长相、年龄、婚育等歧视。

  以上的数据不一定完全可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紧迫性,同时也显露出了就业不平等、不均衡等现象。虽然政府在不断出谋划策,增加就业机会,但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在加上近期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三、存在问题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存在着很多矛盾,具体社会、个人也存

  在很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问题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增长速度跟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

  (二)大学专业设臵及教育模式与社会所需人才要求脱节;

  (三)大学生期望的薪酬与用人单位提高的工资差距较大;

  (四)就业渠道不畅,出现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

  (五)毕业生重大城市而轻中小城市及农村,愿意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而不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和基层部门工作。

  (六)国家鼓励学生考研只是延迟就业

  (七)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力度不足

  (八)推动企业解决大学生就业举措举步维艰

  (九)人才结构失调

  四、分析原因

  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学生自身原因三方面进行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1.社会原因

  :

  (1)对学历的要求

  目前一些单位对学历的严格要求影响了就业率的提高。虽说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学历不代表着能力,但是在实际应聘过程中,用人单位还是非常注重学历的,大多数用人单位都表明学历本科以上,要是高校则标明只要博士,一些紧缺专业才会注明硕士,这就让许多有能力而学历达不到要求的人望而止步。

  (2)对性别的要求

  网上流传着“男硕士相当于女博士。”这句话虽说流传于虚拟世界中,但是也如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就业形势,由于女学生毕业后年纪略大,又涉及到家庭等多方面问题,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注明只要男性。这虽然与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

  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严重不符,但是在实际的招聘中这种对性别的要求却存在着。据江苏省的一份调查表明,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绝的经历,这就使得在就业中女性处于弱势群体之列,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率。

  (3)对学校的要求

  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好一些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会优先选择那些好学校的毕业生,有些单位更是在招聘简章上注明只要某某大学学生。其实,无论是名牌大学还是一般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会良莠不齐,用人单位不应该只是盯着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那些名牌的高校,而忽略了普通高校的学生。用人单位的院校歧视使重点院校的学生成为“受宠儿”而备受青睐,而普通院校的学生则备遭冷落。

  2.高校原因:

  (1)专业设臵不合理

  目前,一些高校的专业设臵存在着不合理因素,很多高校在上一些新兴专业时往往考虑得不够周全,缺乏长远的眼光,往往只盯住那些就业形势好的热门专业,而忽视了冷门专业,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冷门专业缺人却招聘不到人,而热门专业毕业生又过剩,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影响学生就业。

  (2)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欠缺

  很多学生到了毕业时才想到就业问题,才认识到就业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这与学校就业指导方面工作的匮乏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学校没有就业指导课,即使有也不够系统,很多时候就是请一些专家讲一讲就业的形势,或者就业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就作罢,很难达到指导的目的。

  (3)学校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学校的大幅度扩招造成了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有时一个教师担任多门课程,无心搞科研,教学质量的下滑影响到了学生所学知识的提高。而且学校有些课程的设臵不注重应用性,脱离了实际,在学校学

  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会很困难,与实际脱节,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就业。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3.学生自身原因

  (1)很多人的大学时光荒废

  经过多年紧张的学习,进入大学之后突然发现大学时如此的轻松,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动力和目标,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看一看大多数人是怎么度过大学四年的,就知道他们为什么毕业的时候就业难了,很多人每天吃饭、睡觉、上网、逛街、谈恋爱,总结一下,大学就做了这点事,把人生比作一把剑的话,这些人的剑不但没有以前锋利,而且很可能已经拔不出鞘了,而有的人却一天都没有闲下了,找到了一块磨刀石,每天磨剑,他们的剑在毕业的时候已经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宝剑,两者比武,自然是后者胜,大学四年时间看起来很长,很清闲,其实不对,要想在毕业的时候找到好的工作,一定要利用好这四年。

  (2)不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条件

  很多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思想的影响,加上小学、初中、高中,都是把成绩放在第一位。长期以来,学生养成了“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很多大学生觉得,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找到好工作,学校强调最多的也是成绩,奖学金都是要发给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这样以来,学生被误导,总觉得以后找工作要靠的是成绩,还有一部分学生专心学习为考研,觉得学历高一些会对找工作有所帮助。

  据调查,考研的学生分为三种,一种是为了学术深造,一种躲避就业,同时拿个高学历碰碰运气;另一种是跟风。三者之中基本上都是后两种。当然,国家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和学校为了降低当年就业压力,提倡考研,但这并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办法,对于这一点,我会在下边详细解说。对于学校来说,鼓励学生考研比解决学生就业要简单的多,这样做既响应了

  国家号召,又推卸了责任,至于三年研究生毕业之后能不能顺利就业,就不是他们的责任了。但是我替毕业生们算过一笔账:同一年毕业的甲和乙,甲选择了直接就业,而乙考上了研究生,假设同一年本科生的平均工资是2000元,研究生的平均工资是2500元,三年之后甲已经赚了六七万元了,而乙则不但没有赚钱又花了至少三四万,相当于这三年甲已经比乙多赚了10万元以上了,而且三年来,甲的工资上涨可能已经是2500元,甚至是3000元了,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甲和乙如果同时去应聘同一个工作,更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肯定是录用甲,因为甲有三年的工作经验。很多人在计算的时候忽视了研究生读研是需要时间的。

  (3)期望值过高,不愿从事基层工作

  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期望值太高,没有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大学期间什么都没做过,想一毕业就做管理层,很不现实,而且总觉得自己能力很强,能胜任高层管理职位,实际上连基层工作都做不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眼高手低”,每个管理人员都要从基层做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基层工作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好做。

  (4)很多学生自身认识不足

  大多数学生只是关注就业,关注公司给自己发多少钱的工资,而忽视了自己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利润,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不是慈善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机构,企业关注的是把你招进来,你能不能给企业创造利润,能创造多少利润,你的工资是从你所创造出来的利润里提取的,你能给公司创造的利润越多,你拿的工资越多。很多人在应聘的时候一心只想让用人单位给自己高的工资,给自己好的职位,而没有衡量自己能给企业带来多大利润,通俗一点就是自己值多少工资。还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闪光点在哪,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企业招聘的时候把企业不关心的东西作为了重点,而没有凸显自己的优势。

  (5)很多学生依赖心太强

  很多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依赖思想,特别是家里有一定人及关系的学生,总想着毕业以后依靠关系找工作,从这一点来说肯定会影响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在现实社会中,通过关系就业的肯定是存在,但是对于企业就业来说,特别是私营企业,一个能力不相称的人谁也不敢把他放在重要位臵。

  (6)多数学生缺乏危机观念

  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危机观念,总觉得毕业是一件很遥远的事,也不清楚就业到底有多难,难在哪?另外由于很多同学从小受应试教育影响,加上父母一般觉得孩子在大学期间只要努力学习就够了等这些思想影响,导致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根本不关注就业。

  五、提出对策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政府与社会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教育与就业问题也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呈现新的变化与发展,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一、国家、政府、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长期存在,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影响到社会的很多方面,所以必须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这就要求国家、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当作一个战略问题,当作高校的长期工作来抓,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二、大众化教育与大众化就业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大众化教育必然带来大众化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打破由国家包分配的观念和机制,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已由计划经济年代的十几万人上升到338万人;2006年毕业生总数接近380万。按照国家教育部近几年公布的大学毕业生当年初次就业率为70%左右计算,可想而知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压力有多大。因此,高校毕业生必须提高求职意识和职场竞争能力,以积极主动的心

  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新型就业观念,即先求生存,后谋发展。眼下,“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就业难”又是相对的。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公布,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壹仟万个,特别是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十分缺乏。在这个职业大市场中,大学毕业生无疑是最优秀的群体。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位毕业生只要转变就业观念,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素质,一定能尽快地求得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

  三、就业观念转变,强化自身素质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是国家计划分配,即传统意义上的“包分配”。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就业体制的改革,大学毕业生不能再等待国家包分配,而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主张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十分看重走出校门的必要磨炼;从人才的发展和成才规律来看,任何事业有成的人无一不是从基层、从工作第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华而不实只能是一事无成。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四、就业渠道的拓展

  如何能顺利求职,首先是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招聘用人的信息;信息的来源就是就业的渠道。就目前来说,获取就业信息的来源和渠道有下列几种形式:

  1、利用实习机会,积极争取被实习单位录用;或在实习区域内寻

  找就业机会。

  2、利用家庭和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3、通过政府人才市场,劳动职介中心的用人信息寻找就业机会(包括公务员招考和人才招聘会)。

  4、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就业招聘会及相关高校内部招聘会寻找就业机会。

  5、通过国家各级各类的人才招聘网及地方和教育网站的用人信息寻找就业机会。

  6、通过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的招聘信息寻找就业机会。

  7、直接通过高校内设的就业机构或其他有效途径寻找就业机会。

  五、学校要切实对大学生就业起到指导作用

  高校要对大学生就业进行适当的引导,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要帮助学生正确地给自己定位,不要好高骛远;要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学校长期的教育;要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素质,加强他们的就业知识,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解决学生的疑问;要把毕业生就业指导课规范化、系统化,使其真正能对大学生起作用。

  六、用人单位要适当改变用人的原则

  在用人上,用人单位要改变过多的歧视,应该更多的看重学生的能力,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机会锻炼自己,来验证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要以其缺少什么而拒之门外。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招聘人员,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也将更为突出,但是只要党和国家重视,政府调配得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在社会、学校以及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还是会得到很好地解决的。

  六、调查总结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怎样通过大学教育来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不可逃避的挑战,我们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努力地发展改变自己,以一个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并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成为真正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七、调查问卷

  亲爱的我校2010届毕业生,你好!感谢你的支持,请认真的完成本问卷,你所填写的数据将作为我们撰写《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的基础数据。

  (一)你的性别是()

  1、男

  2、女

  (三)你的生源地所在地()

  1、省内

  2、省外

  (四)你来自()

  1、城市

  2、乡镇

  3、农村

  (五)你所在的学院

  学院

  (六)你现在的就业情况是()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1、已确定单位接收,还未签约,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2、已有意向单位,等待接收单位的最后答复

  3、曾有接收单位,但自己没去,现在无接收单位

  4、一直没有找到接收单位

  5、已考取研究生

  6、已经签约

  7、准备复习考研

  8、准备出国

  (七)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样的说法你是否同意()

  1、非常同意,感觉就业给毕业生带来的压力很大

  2、基本同意,但已不是什么新鲜说法,早就接受现实了

  3、说不清楚,有可能是大学生自身定位的问题

  4、不同意,大学生就业实际不是传说的那么严峻

  (八)你觉得自己就业难吗()

  1、确实非常难

  2、比较难,但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3、只要努努力不算难

  4、找工作比较轻松

  (九)你认为目前造成你所在专业毕业生没有充分就业的主要原因是()

  1、毕业生数量大、地区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就业岗位不足

  2、学校的就业工作做的不到位,没有提供足够的就业信息和深入全面的就业指导

  3、自身的就业心态问题,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

  4、所学的专业社会需求少,应用性不强,缺乏就业竞争力

  5、自身的综合素质不够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十)择业时你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1、经济收入

  2、单位性质

  3、工作地点

  4、工作环境

  5、个人发展

  6、专业对口

  7、其它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十一)第一份工作可以接受的最低薪资水平是()1、1000元左右2、1500元左右3、2000元左右4、2500元左右5、3000元左右6、4000元以上

  (十二)你最希望的工作地点是()

  1、北京、上海、广州等直辖市,即使工作、生活的压力都很大,也要在大城市打拼

  2、青岛、大连、西安、武汉、合肥等二线大城市,城市环境好,发展空间也大,压力比北京小

  3、就在阜阳,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对这个城市,对周围的人难以割舍

  4、在省内就业,至少要在合芜蚌,这是最低底线

  5、就在省内,只要工作单位好,哪个市无所谓

  6、就在生源地所在城市及周边就业(如和其它选项冲突,请按照偏向哪种原因进行选择)

  7、哪里都可以,只要有利于就业

  (十三)你的就业打算是()

  1、一步到位:宁可毕业后暂时失业在家,也要一次性找一个满意、稳定的工作。

  2、先就业,再择业:毕业了不能在家坐着,无论如何先找一个工作养活自己,慢慢发展。

  3、就业、考研二选一:有好单位就就业,没有,就复习考研。

  4、自主创业:已做好准备,自己干。

  5、说不清楚:对于如何就业,自己就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想法,内心对就业缺乏动力,感到很迷茫。

  (十四)、你获得的工作来自于()

  1、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2、学院或任课老师

  3、学校以外的网站、招聘会

  4、亲友介绍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5、中介机构

  6、到单位自荐

  7、其它

  8、还没有工作

  (十五)目前的工作与你的专业是否相关()

  1、相关

  2、略有相关

  3、完全不相关

  4、还没有工作(十九)截至目前你大约参加了

  家单位的面试

  (二十五)毕业后三年内,你是否有可能会选择自主创业?()1、会

  2、不会

  3、会考虑

  (二十六)你认为影响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最大的因素是()1、创业经费难以筹集

  4、大学生创业的诸多优惠政策没有得到落实

  2、没有好的创业项目

  5、没有形成创业观念,缺乏创业意识

  3、初入社会,缺乏经验和人脉

  (二十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主要方面是()1、工资收入

  2、单位性质

  3、工作地点

  4、个人发展

  5、专业不对口

  6、单位的人文环境不好

  7、其它

  8、没有不满意

  (二十九)你对我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如何()1、非常满意

  2、比较满意

  3、不满意

  4、非常不满意(三十)你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如何()1、非常满意

  2、比较满意

  3、不满意

  4、非常不满意(三十一)你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有哪些意见?

  (三十二)你最想留给下届毕业生的就业经验是?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报告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

  2009年仅应届高校毕业生就有611万人,还有数百万存量失业毕业生,700万大学生面临找工作。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温总理多次在正式场合提到了大学生就业,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次又一次摆在突出位置甚至是首要位置,并要求国务院部署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2009年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指出,“就业不仅关系个人生计而且关系到尊严”,再一次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高等学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的联系与合作,共建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都能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要加大生产性实训教学安排,确保学生毕业前有充足的顶岗实习学习经历,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要积极探索建立对顶岗实习合作企业兼职教师给予补贴和对学生工伤保险给予补贴等制度;要与行业企业实施多种形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并逐步扩大规模。

  从以上报道可以看出,政府与社会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教育与就业问题也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呈现新的变化与发展,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众化教育与大众化就业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大众化教育必然带来大众化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打破由国家包分配的观念和机制,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

  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已由计划经济年代的十几万人上升到338万人;2006年毕业生总数接近380万。按照国家教育部近几年公布的大学毕业生当年初次就业率为70%左右计算,可想而知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压力有多大。因此,高校毕业生必须提高求职意识和职场竞争能力,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新型就业观念,即先求生存,后谋发展。眼下,“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就业难”又是相对的。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公布,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壹仟万个,特别是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十分缺乏。在这个职业大市场中,大学毕业生无疑是最优秀的群体。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位毕业生只要转变就业观念,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素质,一定能尽快地求得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

  二、就业观念转变,强化自身素质

  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是国家计划分配,即传统意义上的“包分配”。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就业体制的改革,大学毕业生不能再等待国家包分配,而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主张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十分看重走出校门的必要磨炼;从人才的发展和成才规律来

  看,任何事业有成的人无一不是从基层、从工作第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华而不实只能是一事无成。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三、就业渠道的拓展

  如何能顺利求职,首先是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招聘用人的信息;信息的来源就是就业的渠道。就目前来说,获取就业信息的来源和渠道有下列几种形式:

  1、利用实习机会,积极争取被实习单位录用;或在实习区域内寻找就业机会。

  2、利用家庭和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

  3、通过政府人才市场,劳动职介中心的用人信息寻找就业机会(包括公务员招考和人才招聘会)。

  4、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就业招聘会及相关高校内部招聘会寻找就业机会。

  5、通过国家各级各类的人才招聘网及地方和教育网站的用人信息寻找就业机会。

  6、通过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的招聘信息寻找就业机会。

  7、直接通过高校内设的就业机构或其他有效途径寻找就业机会。

  四、就业形势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经济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而公共部门对大学生的新增需求越来越少,大学生求职成功的机会相对而言可能越来越小,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上一次性由过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北京教育学院日前发布表明“09年各学历的就业率明显下降,其中硕士学历的下降率最高,为18.7%,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仅有34.6%。此外,今年专、本、硕、博各学历月薪起薪分别为:1695元、2221元、3540元、3627元”。看到这些薪水水平时,我们可能会想,要是毕业时自己能拿到这样的薪水就好了。但这应该是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很可能只是已签约的较优秀的毕业生的平均水平。在西部等落后地区是很难达到这个水平的。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的就业率低6.4%”。以上的数据不一定完全可靠,但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紧迫性,同时也显露出了就业不平等、不均衡等现象。虽然政府在不断出谋划策,增加就业机会,但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在加上近期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就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存在着很多矛盾,具体社会、个人也存在很多问题。虽然笔者还未就业,并未真正步入社会,根据自己的阅历及就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认为当前学生就业矛盾及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问题原因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增长速度跟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

  (二)大学专业设置及教育模式与社会所需人才要求脱节;

  (三)大学生期望的薪酬与用人单位提高的工资差距较大;

  (四)就业渠道不畅,出现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

  (五)毕业生重大城市而轻中小城市及农村,愿意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而不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和基层部门工作。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怎样通过大学教育来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不可逃避的挑战,我们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努力地发展改变自己,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凸现,就业难问题备受关注,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了探讨。有些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高校扩招造成的;有些学者则认为是高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造成的??诸如此类的原因阐释还有很多。笔者由于长期从事毕业生方面的工作,因此力图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

  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大面积扩招,招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速度增加,这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扩招

  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其中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02年高校毕业生145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5%;2003年为212万,受非典影响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不到50%,后来经过党中央、国务院的全面统筹,最后本科生就业率为70%;2004年为280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1.3%;2005年为338万,虽然具体数字没有显示,但是通过我所在院校学生就业率来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探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寻找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学生自身原因三方面进行分析。

  1.社会原因

  (1)对学历的要求

  目前一些单位对学历的严格要求影响了就业率的提高。虽说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学历不代表着能力,但是在实际应聘过程中,用人单位还是非常注重学历的,大多数用人单位都表明学历本科以上,要是高校则标明只要博士,一些紧缺专业才会注明硕士,这就让许多有能力而学历达不到要求的人望而止步。

  (2)对性别的要求

  网上流传着“男硕士相当于女博士。”这句话虽说流传于虚拟世界中,但是也如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就业形势,由于女学生毕业后年纪略大,又涉及到家庭等多方面问题,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注明只要男性。这虽然与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严重不符,但是在实际的招聘中这种对性别的要求却存在着。据江苏省的一份调查表明,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绝的经历,这就使得在就业中女性处于弱势群体之列,影响了大

  学生的就业率。

  (3)对学校的要求

  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好一些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会优先选择那些好学校的毕业生,有些单位更是在招聘简章上注明只要某某大学学生。其实,无论是名牌大学还是一般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会良莠不齐,用人单位不应该只是盯着那些名牌的高校,而忽略了普通高校的学生。用人单位的院校歧视使重点院校的学生成为“受宠儿”而备受青睐,而普通院校的学生则备遭冷落。

  2.高校原因(1)专业设置不合理

  目前,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着不合理因素,很多高校在上一些新兴专业时往往考虑得不够周全,缺乏长远的眼光,往往只盯住那些就业形势好的热门专业,而忽视了冷门专业,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冷门专业缺人却招聘不到人,而热门专业毕业生又过剩,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影响学生就业。

  (2)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欠缺

  很多学生到了毕业时才想到就业问题,才认识到就业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这与学校就业指导方面工作的匮乏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学校没有就业指导课,即使有也不够系统,很多时候就是请一些专家讲一讲就业的形势,或者就业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就作罢,很难达到指导的目的。

  (3)学校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学校的大幅度扩招造成了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有时一个教师担任多门课程,无心搞科研,教学质量的下滑影响到了学生所学知识的提高。

  而且学校有些课程的设置不注重应用性,脱离了实际,在学校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会很困难,与实际脱节,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就业。

  3.学生自身原因

  (1)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现在有些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在选择就业城市时,他们喜欢去大城市,喜欢去沿海地区;在选择单位时,他们喜欢去机关高校等单位,在选择岗位时喜欢待遇好的。而事实上存在着更多就业机遇的往往是西北地区、民办企业等等,但这些往往不是大学生选择的对象,在这些更能够发挥大学生作用的地方往往招不到大学生,因为大学生认为这样的地方

  会埋没了自己,会让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在择业时更喜欢留在大城市中。而大城市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这样对人才也是非常挑剔的,所以常常有人很难就业。

  (2)学业不精导致就业难

  有些学生上大学并不是为了学真知,而是为了混文凭,抱着这种想法进入大学的人往往不会踏踏实实地坐下来研究学问。他们有时流连于网吧,有时上课睡觉,这样的学生在走入社会时往往在专业技能方面败下阵来,丧失了就业的机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对策

  1.国家、政府、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长期存在,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影响到社会的很多方面,所以必须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这就要求国家、政府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当作一个战略问题,当作高校的长期工作来抓,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2.学校要切实对大学生就业起到指导作用

  高校要对大学生就业进行适当的引导,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要帮助学生正确地给自己定位,不要好高骛远;要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学校长期的教育;要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素质,加强他们的就业知识,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解决学生的疑问;要把毕业生就业指导课规范化、系统化,使其真正能对大学生起作用。

  3.学校要广开就业渠道

  除了传统的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外,学校还要开辟多种渠道推荐自己的毕业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搭建供需平台,使各用人单位及时了解本校毕业生的信息,从而进行选择。此外,还要求学校的教师要把学生就业当作一件关系切实利益的大事来抓,要充分利用多方面的信息,适时地向用人单位推销本校的学生。同时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教师要到全国各

  地考察,抓住就业的机遇,使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

  4.学生要改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准确给自己定位,要认识到越偏远的地方越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要有地域上的歧视。同时增加知识的积累,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再适当地补充相关专业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在大学期间要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资格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以提高自身的就业筹码。学生还要提高实践能力,要学会把书本知识应用在实际中,从而多方面锻炼自己,提高就业成功率。

  5.用人单位要适当改变用人的原则

  在用人上,用人单位要改变过多的歧视,应该更多的看重学生的能力,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机会锻炼自己,来验证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要以其缺少什么而拒之门外。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招聘人员,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也将更为突出,但是只要党和国家重视,政府调配得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在社会、学校以及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还是会得到很好地解决的。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由于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而国家为大学生提供岗位的能力有限,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程度自不说,那`么大学校园里的气氛又怎样呢?

  “你的二面怎么样啊,有戏吗?”“表现还不错。上帝保佑我顺利通关吧``````”“你今天面试他们都问你什么了?”``````,离毕业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寝室里的口头禅都统一成“今天你面了吗?”“面了,你的运气如何?”

  可见,大学校园里更是弥漫了毕业生们找工作的热情和就业的气息。但是他们的热情掩盖不了他们的紧张与不安,因为他们知道现实是残酷的,竞争是激烈的,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严峻的就业形势

  国务院26日发表的《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说,受人口

  基数、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及社会进程等影响,21世纪前20年我国仍将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

  市职业介绍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中发现,今年劳动力市场的人气来得格外早,一季度招聘求职人数均创下近几年同期的新高,高级技工仍然受宠,工作经历比学历更吃香,大学生就业依然需努力。

  求职人数达23.4万人,较2003年一季度增加了7.8%,较2002年一季度增加了23.8%。

  供求总量矛盾依然存在。用人单位共招聘17.9万人,较2003年一季度增加了6.5%,较2002年一季度增加了15.4%,但招聘人数增速慢于求职人数增速,求人倍率(招聘岗位数/求职人员数)只有0.76,每100位求职者只有76个岗位可供选择,比2003年和2002年同期略有下降。

  一季度三资企业发布的招聘岗位中,98%的岗位要求求职者具备高中以上学历,49.6%的岗位要求求职者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岗位更是明确要求本科以上),三资企业中的跨国集团对求职者学历要求更高,很多岗位指明要求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可见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是严峻的,如何从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脱影而出仍是大学生应思考的问题。

  学历与实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对知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学历被社会公认为敲开就业大门的金砖。学历是知识水平的象征,学历越高当然越有利于找工作,但也不能说学历高的就一定比学历低的找的工作就好。因为这还涉及到一个人的实力的问题,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大学教授到广州打工沦为厨师,某研究生外出打工沦为服务员,也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的进入了公司的上层部门等等。但这毕竟是少数的,让我们一起走近农村来的低学历青年:

  1、邹长青:男,23岁,学历:高中,现为自由撰稿人。“什么?低学历同样能有高收入?话是没错,可是机会太少了,你别老盯着媒体上炒作的那些从农民转变成总裁的神话,那只是极个别的幸运儿。”

  他这样看待低学历者能有高收入,他现在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到网吧发电子邮件投一次稿,买一本杂志的费用也得在预算之内。他体会到的绝对比任何一个大学生都多。

  2、陈家芳:女,21岁,学历:初中,现为某宾馆服务员。她的职位刚刚从领班升到主管,但她知道,她早晚要被淘汰,因为她手下的服务员中有很多是大学生。她担心她仍然逃不出大多数从农村来的低学历青年的最终命运。

  3、他是一个大专毕业生,现为月个文坛“枪手”。当他在国营单位上班时,梦想着有一天能静静地在家里做个自由撰稿人。后果他终于成了一个“枪手”。但他发现这并不是他原来想要的生活,所写的书,没有一本是他真正感兴趣的,全是从图书馆或者从网上找的资料,然后拼凑而成。“漂泊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归宿,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当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敢奢谈梦想吗?有不少人在饱受痛苦的磨难后,体会到的是一种心灵的崩溃``````”难道说他们是没有实力吗?他们一样有着美好的梦想并为之努力过。他们的命运会如此凄惨只因为他们是低学历青年。在校大学生毕业后如果能凭着自己的实力加上相对高的学历,相信一定更有困难成为上帝的幸运儿。

  但是实力从何而来?我想大学在校期间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实力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学好专业知识练好基本功是我们现当完成的学习任务,对于培养社会实践能力,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外,我们应尽早地接触社会。很多人想到兼职,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不仅增长了社会经验,也为家里节省了一笔开支。但找兼职必须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以及校纪校规之间的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上当受骗。现在我们到处可见招聘广告、职业介绍所等,但很多都是在你叫了手续费后让你回去等消息,之后就会与你失去联系。所以在校大学生找兼职一定要谨慎而为之。如果能找到一份可以运用自己专业知识兼职,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应聘

  应聘是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投简历,参加面试,是时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生活“主旋律”。

  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怎样才能在求职中展现自己的才华,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呢?

  这是西南部某高校经贸学院陆唯的三次求职经历:

  第一次:她按照“公司不能太小,工资不能太少的择业标准筛选出她面试过的单位中最理想的一家——浦东的一家国际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她凭借在学校的优秀表现获得了一次机会:先笔试然后接受英语

  面试,但她最终没能进入这家公司。原因是他们要的是最适合的人选,而不是最优秀的学生。

  第二次:她育偶去了一家外贸纺织类贸易公司参加面试。该公司规模较小,正处于起步阶段。她的这次面试很成功,招聘人员对她的英语水平和业务知识非常满意,决定第二天就让她上班,公司开出的条件是工资1800元加业务提成。但她最后还是放弃了,原因只有一个:“公司太小“。

  第三次:她满试的一家单位是家知名保险公司,被录用的学生可以在行政、业务、培训和招聘四个岗位上轮岗,然后再定岗。陆唯通过了两轮面试,被录用的希望很大,但她的父母却不同意她去保险公司,他们认为做保险没前途。陆唯受父母的影响终于放弃了这家单位。

  陆唯依次落选、放弃、挥别三次求职的经历和很多求职者的经历相似。一位高校就业指导老师这样说:“机会不少,岗位挺多,但大学生择业时如果固守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中,不会审时度势地变通,缺乏远见,那找工作确实会成为难题。”正如陆唯,她把自己的择业标准定得太死,导致她没有看见公司小有小的好处:小公司员工接触到的业务多,职业成长性好,锻炼的机会多。其实,这也是狠很多学生没有看到的一点。而在第三次求职过程中,陆唯没有看到保险业是“潜力行业”。据我国行业发展预测,保险业在我国还有很大潜力可挖,随着金融保险业的逐步开放,做保险将大有可为。如果把那位老师的话与陆唯的求职经历联系起,不难看出:摆准位置、放远目光、抛弃偏见,还在求职的大学生们如果能做到这些,会对实现就业大有帮助。

  像陆唯这样在求职过程中有点茫然的人大有人在,那么如何找到

  合适的工作岗位呢?

  大学生找工作,如果针对不同岗位和单位找出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才华,获得在外企、规模型龙头企业工作的“职场比萨饼”而非“热干面”,这其中对求职者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树立正确的就业主体、能力本位和职业发展成才观,做与自己兴趣、能力和素质相匹配的事情;培养竞争观念,从具体的事情做起,在职业发展中成材,要有上进心;扎实做事,老实做人,写好每一份求职简历和求职信,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

  对于毕业生和在校生所困惑的专业和职业,待遇和机遇,以单位和大单位,学历和能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矛盾关系,不是只有专业对口才能成材。无论是小单位还是大单位,一定要重视抓住机遇,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形象的说就是“给猴子一棵树,给老虎一座山”,这样才有真正的高待遇可言。

  另外,找工作一定要胆子大,不要递了简历就什么也不管了,要给那些招聘人员留下好印象,否则你很难脱颖而出。要学会一点交际手段,要自信但不可以自大。有能力就多出去闯,这样机会才多一点,都关在学校里,很难胜出。要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热点城市与紧俏行业

  深圳:毕业生选择热点城市

  2003年深圳接收城市外高等院校毕业生超过1万人。据深圳市人事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他企业发展所必须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通讯工程、电子信息与技术,排在专业需求的前四位,共需4661人,占企业总需求的27。9%。其次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向型企业所需要的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共需求2294人,占总需求的13.7%。深圳企业对毕业生的学历需求也趋向合理。博士需求为443人,硕士需求为2419人,硕士以上学历需求占总需求的17.1%。本科生需求为1.4万人,占总需求的82.1%。本科以下学历需求132人,占0.8%。从招聘情况看,公务员最受大学生的追捧。

  上海:信息类人才缺口50万

  有关人士预计,申城5年内至少紧缺50万信息技术类人才。目前申城仅有同济大学职业学院等不足30所高校设有信息技术专业,每年毕业生不到1万名。业内人士估计,申城目前仅微电子类人才缺口就达近30万人,加上电路分析、电子产品、家电类、通讯类、移动通讯、工业方面微波通信类,其缺口足以超过50万人。

  广州:需要1.6万省毕业生

  广州市2002年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届毕业生15017人,比上年增加5.3%。2003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达17.7万人,比上年增加近5万人,但仍接收近1.6万名毕业生,计算机、外语等专业的毕业生将继续紧俏。广州市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势头。

  广州十万年薪难觅高级技师

  据了解,广东省现有的4058.63万从业人员中,高级技工、技师仅10.9万人,还不到总职工数的3/10000,到2005年广东需要的技术工人总量将达到502.4万人,而目前广东只有365万人,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即使开出10万年薪,也很难找到合用的技能人才。

  如果毕业生能抓住这些热点城市,投身于紧俏行业又何愁找不到工作呢。

  求职观念

  老外这样看中国的大学生,中国的大学生们常常太一本正经,个个都踌躇满志,期盼成为干大事的成功者,都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对于西方青年来说,如今对这种人生观早已失去,了兴趣,他们更在意“平凡着,生活着。”对比之下,西方青年更热衷去亚洲、非洲、南美等不发达的地区当一名志愿工作者,比如义务医生,教师。

  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了中国和西方国家大学生的人生观、生活观不同,也导致了中、西求职观念的差异。

  日本的一家公司要招聘10名职员,经过一

  段时间严格的面试,笔试,公司从三百多名应聘者中选出了10名佼佼者。

  发榜这天,一个叫水原的青年见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绝,回到家中便悬梁自尽。幸好亲人及时发现,水原没有死成。正当水原悲伤之时,从公司却传来好消息;水原的成绩原是名列前茅的,只是

  由于计算机的错误,导致了水原的落选。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美国、德国和中国,但各自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当日本水原一家人喜不自胜之时,公司却传来消息:水原被公司除了名。原因很简单,公司的老板认为:“如此小的挫折都经受不了,这样的人在公司是干不成大事的。”

  当美国汤拇一家人大喜过望之时,美国各大州的知名律师纷纷来到汤姆的家中,他们千方百计地鼓动汤姆到法院告这家公司,让公司支付巨额的“精神赔偿费”,并自告奋勇的充当汤姆的辩护律师。

  当德国的肖恩一家人喜不自胜之时,肖恩的父母却坚决反对自己的儿子进入这家公司。他们的理由不容置疑:这家公司工作作风如此差尽,进入这家公司对儿子的成长毫无益处。

  而当中国的晓东喜不自胜之时,晓东的父母从商店买来锦旗和奖状。他们来到公司,远远望见公司老板便跪了下来,他们满含热泪地说:“多亏你们救了我儿子,我们家世世代代铭记你们的大恩大德呀。”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来晓东的经历是最可悲的,然而这也是中国存在的事实。中国人之所以能忍受公司的差错,并因为最后被录取而表示感激,除了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素质。如果中国的大学生能坦然地面对应试结果,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地争取,由消极地承受变为积极的反抗,那么我们的职业生涯将是另一番景象。

  就业创业机会

  面对大学生找工作的种种不易,广州地区开展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机会的活动。3月20日,广州地区大学生“创业基地”一期40个商铺以封顶价600元拍出,其他3间商铺也以450元拍出。团市委副书记李节明表示,“创业基地”是一件好事,将成为广州地区大学生创业计划的一部分。该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筹委会办公室主任李权表示,作为全国首个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践场所,整个“创业基地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370多个铺位用于创业经营,除首期推出的4个商铺外,其余铺位也将于近期逐步推出。

  早在去年3月份,香港中文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18岁致24岁的年轻人创业率超过30%,创业率高出香港整体创业率10倍多,他们多从事个人服务或创造性行业等,成为个人收入最多的群体。

  可见,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一种趋势。随着广州等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基地”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机会的活动将会越来越多,“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也有可能被列为一项重要的就业政策。

  综上所述,处理好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应落实好国家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努力提高经济增长,大学生自身对就业问题的重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摘要:如今,曾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在面对找工作时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曾经的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大都眉头紧皱。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中国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本文主要就大学生就业的特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例如大学生择业观、企业择人的要求、高校扩招等和针对这个热点社会问题,对于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展开分析研究。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建议

  引言:作为一名马上要升大四,面临找实习以及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的大学生,现在的压力特别大。大学生就业难现在似乎成了一种社会共识,而造成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就业难的原因不仅仅有大学生的择业观的问题,还有高校教学、企业择人、社会经济等都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1、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1.1大学生自身问题

  1.1.1就业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

  许多大学生在选择职业上过分关注经济繁荣的大城市、工作稳定的事业单位、500强企业,过多地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较好的福利待遇,而对于一些收入一般的行业和单位以及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却不愿意去就职,忽略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和今后的成长,“高不成,低不就”,错过机会,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就业。

  1.1.2自身综合素质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高校的扩招,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和越来越高的要求,“不同的岗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又有不同侧重。许多大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强、专业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不够、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求职技能缺乏,不善于‘推销’自我、1缺乏自信等,结果必然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①。

  1.2学校方面的问题

  1.2.1高校大规模扩招

  “随着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大学生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紧张化,结果使得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降低了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优势。对于大学生来说,文凭是人力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当前,文凭在就业市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弱化。当前大学的文凭有‘贬值化’趋势,特别是对于毕业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文凭对他们在就业市场找工作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②

  1.2.2课堂学习模式枯燥单一

  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我发现课堂的教学过于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课堂比较枯燥,导致学生听课敷衍了事,学不到什么大学。专业知识也不全了解的很深透。因而就导致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1.3用人单位择人方面的问题

  1.3.1存在歧视现象

  有些企业在择人方面有时会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的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③

  还有些用人单位会存在地域歧视。“在选用大学毕业生时优先考虑本地的大学毕业生,认为他们熟悉当地情况,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网,有利于工作的开展。”④

  1.3.2注重学历和工作经验

  一般是毕业生先投递简历,通过筛选才能获得面试机会。而不少用人单位会选择学历高的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一些用人单位认为招聘一个人就应马上发挥作①

  ②集美大学

  陈延童

  吴江秋

  陈畅

  张菊香《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海峡科学,2008年第5期(总第17期)陈旭峰《从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10.12③集美大学

  陈延童

  吴江秋

  陈畅

  张菊香《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海峡科学,2008年第5期(总第17期)④穆松《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2月,第八卷第4期

  用、创造价值,因而非常看重工作经验。很多应届毕业生就失去了工作机会。

  1.4其他原因

  1.4.1我国每年的新增就业岗位小于每年需要就业人数。⑤

  我国的新就业队伍除了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还有再就业的劳动者,远远大于我国每年增加的就业岗位。整体的就业压力不可避免地会冲击大学生的就业。

  1.4.2区域经济不平衡,使大学生就业出现地域性相对过剩。⑥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为明显的区域性不平衡特征。东部地区和大中型城市在经济总量规模、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各方面均优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与之相对应,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具有地域不平衡性,表现为在某些东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供给量相对过剩,但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却供给不足。”⑦

  2、相关建议

  2.1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自身就业进行准确定位。

  在找工作前首先应该认清自己,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的专业、能力、水平等各方面情况,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从实际出发,不要好高骛远。“同时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要学会从实际出发,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思想,更加长远地谋划自己的就业之路。”⑧

  2.2高校应该在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多为学生提高实习或就业机会。

  现在大多数毕业生课本知识掌握得较好,但大多缺少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及管理能力,因此要追求高质量的工作就很难。“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高校应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渠道,传递就业信息。

  2.3.学校和政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⑤

  ⑥⑨王刚《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分析》[J],未来与发展,2007年第4期薛泉,刘园园《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0.13-14⑦薛泉,刘园园《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0.13-14⑧陈旭峰《从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10.12⑨李红梅《探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石油教育,双月刊

  4/2006在课程中系统安排创业教育内容;邀请优秀企业家和创业指导专家到校讲学指导,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学生创业理论水平,加强对技术创业和利用网络进行创业的引导;

  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进行创业项目孵化,在校内建立学生创业园区,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场地和政策支持,让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政府也应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要在金融、税收、工商登记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给予扶持;通过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鼓励大学生自主就业,积极创业。⑩

  结束语: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以及政府共同努力才能解决。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大学毕业生必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集美大学

  陈延童

  吴江秋

  陈畅

  张菊香《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J],海峡科学,2008年第5期(总第17期)。

  2、陈旭峰《从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10.12。

  3、穆松《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2月,第八卷第4期。

  4、王刚《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分析》[J],未来与发展,2007年第4期。

  5、薛泉,刘园园《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0.13-14。

  6、李红梅《探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石油教育,双月刊

  4/2006。

  7、朱胜利《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和思考》[J],文献资料,2013年第6期(总第602期)。⑩朱胜利《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的分析和思考》[J],文献资料,2013年第6期(总第602期)

推荐访问: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 大学生就业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