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万有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整改报告 事迹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论文2000字(6篇)

时间:2023-05-02 15:50:07 浏览量:

篇一: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论文2000字

  

  2017年世界经济危机论文

  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年世界经济危机论文的例文,欢迎大家参考!2017年世界经济危机论文篇1经济危机与世界经济不平衡

  摘要:世界经济不平衡包括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集中于少数国家的巨额赤字与盈余并存的经济形势。2007―2009年世界经济危机根源于实体经济的矛盾,是世界经济长期不平衡运行矛盾的爆发。

  关键词:世界经济;经济危机;次贷危机

  中图分类号:F8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001-022009年6月,OECD整体领先指标连续第四个月上升,从94.5上升到95.7。中国、印度该月数值仅比上年同期低3.7和3.4。世界经济止衰复苏,但争论仍在继续,危机爆发的根源仍无定论。危机既非源自政府不恰当的政策和规制,也非源自各市场参与主体的道德风险,而是世界经济长期不平衡运行矛盾总爆发。

  一、2007―2009年全球性经济危机

  2007―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发生在去监管化和特定的政策环境条件下。20世纪80年代起,金融机构去监管化日益盛行。1980年货币控制法案的签署废除了州法律对贷款人收取贷款利息率最高限额的限制。1982年可选择同等按揭交易法案则授权对州法律的使用和先占权,对象是对拥有可变利率、过度膨胀的支付额以及负摊销的贷款进行限制的州法律。银行准备金要求降低和1994年特别流动账户的诞生给予银行更大的流动性,该账户将商业银行账户和投行账户联结起来,银行便有能力提供更多的信用。20世纪90年代末美联储、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议会阻止了对金融衍生品包括信用违约掉期的监管。2004年,证券交易委员会免除了经纪公司信用限制,使

  投行能够从事更多的次级贷款业务。在监管日益放松的同时,政府鉴于扩大房屋私人所有权向相关金融机构施加一定的压力。两家政府支持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放松直接从贷款机构购买贷款的申请标准,购买了巨额次级按揭证券。监管的放松和政府要求扩大房屋私人所有权的压力鼓励了房贷市场的繁荣。次级抵押贷款放贷额增长迅速,从1994年的350亿美元(占总抵押贷款5%)增长到2006年的6000亿美元(占总抵押贷款20%),其中证券化比例为75%。

  次级贷款以收取高费用和高利息率为特征。高利息、不断膨胀的支付额以及不断攀升的房价对金融机构意味着丰厚利润和机会。为了获利,房贷机构杠杆化比率平均达1∶14。诱惑利率、零首付,甚至“放贷人资助首付计划(DPA)”都成为次级房贷促销方案。2004―2006年间发起ARMs的1/3,诱惑利率低于4%,超过65万购房者通过DPA得到首付,贷款违约率和房产没收率大大升高。大部分情况下,贷款发放只是为了从现存房产中抽取资金,以购房为目的的比例不到一半。贷款人为申请到便宜贷款瞒报收入,一些购房者利用房产升值进行再融资用于日常消费。评级机构由于“利益冲突”,倾向于给出高的评级结果。贷款建立以后继续被分割、与其他资产组合形成新的资产,即证券化。这些贷款支持证券最终被出售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人如政府养老金等。次级房贷市场风险巨大,2005―2006年间发行的次级贷款有近1/5将面临失败,购房者则面临房产被收回的风险。

  20世纪初,美联储为应对网络泡沫,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降至1.24%,并长期维持在低位。但2004―2006年,美联储连续17次提高利率,使之迅速从1%提至5.25%。利率提高增加了可调利率次级贷款支付额,违约率迅速上升。2007年4月,房产贷款市场蕴藏的风险突然爆发,超过25个次级贷款放款机构宣布破产。2008年8月雷曼倒闭后,华尔街大型投行接连受到重创,金融危机爆发。2008年10月,通用汽车危机表明金融危机通过信用渠道传递到实体经济。次贷危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演变为全球性经济危机。

  二、世界经济长期不平衡运行是危机爆发的根源

  关于危机的原因观点各异。一种观点认为政府是导致危机爆发的主导因素。去监管化一系列法案的签署导致对金融机构尤其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的放松,不恰当的利率政策催生了房地产泡沫又不恰当的刺破了这一泡沫直接引致次贷危机的爆发。对金融机构高杠杆化及道德风险行为视而不见,以及旨在扩大房屋私人所有权的行政命令,这些管制和政策扭曲了市场机制,导致了市场失败。政府及其行为才是导致危机的根源。第二种观点恰恰相反,认为虽然政府政策对危机爆发负一部分责任,但市场失败应该承担主要责任。GregoryCurtis(2008)认为,金融业集体性道德败坏使得房贷市场积累过多的风险从而导致危机的爆发。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政府和市场机制在危机中犯的错误不相上下,其行为都成为导致危机爆发的原因。不过大多数观点赞同金融经济危机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然。

  造成危机的因素复杂多样,但危机的根源既不是不恰当的政府政策或监管,也不是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更不是复杂的金融产品及其交易,或者其他诸如监管制度不完善、会计规则等因素。2007―2009年经济危机起源于实体经济,是世界经济长期不平衡运行矛盾的爆发。

  世界经济不平衡主要指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和以外需拉动的新兴国家的巨额贸易顺差。它包括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集中于少数国家的巨额赤字盈余并存的经济形势。前两者既是经济不平衡的原因,也是重要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仍然是最核心的世界货币,在世界贸易、投资等领域最广泛地发挥着储备货币、计价工具和流通手段的功能。2003年美元结算占欧盟主要国家进出口贸易的29.1%和37.3%,占日本进出口贸易的68.7%和48%,韩国、泰国以及澳大利亚的相关数据分别是79.6%和83.2%(2004)、76%和84.4%、50.5%和69%(2004)。美元还是国际市场计价单位,石油、铜、小麦等国际大宗商品多以美元计价。2005年,占世界GDP不到30%的美元在世界储备货币中比重从1997年的56%上升到65%,全球外汇交易中的比重从54%增至62%,在全球贸易结算中比重也从58%上升到65%。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的公司债务和国家债务大都以美元计价,所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都以美元发行和清偿。美国借此获取巨额的铸币税收益和相关好处,但并不承担与黄金挂钩的兑换义务。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不再承担兑换义务的现实和金融危机的教训迫使其他国家不得不积累大量外汇储备以自保。美元的核心地位则决定美元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最重要的外汇储备币种。为了规避风险、维持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许多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将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Ⅱ。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具有内在不稳定的本质。“特里芬难题”仍然存在,只是以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形式表现罢了。

  20世纪末,全球经济一体化继续深化,各国开放市场、引进外资,世界市场尤其是国际金融市场得到繁荣发展。为刺激经济增长,后发国家纷纷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面向国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大力推动出口。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后发国家私人储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消费则长期被维持在较低比例。长期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客观上也抑制了国内消费和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各国逐步形成了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应对经济增长外部依赖性可能带来的风险,大量外汇储备建立起来,并且以美元为主要组成币种。这也是由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决定的,结果是大量资金通过发达的国际金融体系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市场,为美国提供了廉价的资金。

  与后发国家外部依赖性相反,美国则形成了过度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美国25年来消费占GDP比重约为71%,美国家庭债务收入比在2007年达130%。过度消费意味着超支,收入不足的部分则由借贷来弥补,信贷替代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大,表现为不断增长的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2006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超过了GDP的6%,净外债为2.7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25%,进口对出口的比例则达178.9%。财政赤字(2004年)高达4127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就这样,新兴市场国家以出口为美国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这些出口所得被美国人借入以支付后续交易。世界经济出现了集中于美国、中国等少数国家的巨额双赤字和双盈余的格局,且数额持续增加。

  从本质上说,以布雷顿森林体系Ⅱ和畸形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基础,世界经济不平衡运行的格局是极其脆弱的。这一矛盾集中体现在美国次

  级房贷市场。在次级房贷市场,购房者收入增长最终无法覆盖房贷需求确定无疑,房屋需求由信用代替,整个市场繁荣建立在信用膨胀的基础上。但是信用膨胀只是缓解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借款终须还。另外信用维持十分脆弱,随着美国赤字越来越大,美国还款的意愿和能力越来越小。信用维持还极易受到客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冲击。当美联储提高利率时,信用链断裂,危机瞬间爆发。次级贷款市场上存在的供需矛盾及信用替代需求的现象是美国经济需求过度扩张的结果,更是这一经济模式与其他国家过度依赖出口模式长期运行所积累矛盾的总爆发。次贷危机爆发后,损失迅速通过全球金融体系蔓延到世界各国的金融、非金融领域,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经济危机。2007―2009年世界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长期不平衡运行的总爆发。

  三、启示与结论

  2009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开始出现复苏迹象,各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政策已经开始取得成效。但这只说明危机得到缓解。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改变世界经济不平衡的格局,包括改变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和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改革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非朝夕可实现。但是要想真正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就必须下工夫解决世界经济不平衡的问题。

  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改变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的经济增长方式,包括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工薪阶层收入,提高消费在GDP中比例,加强开发国内市场,是改变经济不平衡也是避免此类经济危机的根本解决途径。另外,改变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是要改变世界经济不平衡格局的必要条件。各国必须致力于改变当前不平等的国际货币秩序,从根本上避免“特里芬难题”,才有助于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

  参考文献:[1]AllanH.Meltzer,“ReflectionsontheFinancialCrisis”,CatoJournal,Vol29,No1,2009.[2]GregoryCurtis,“TheFinancialCrisisandtheCollapseofEthicalbehavior”,GrecourtWhitePaperNo.44.[3]JoshuaAizenman,“FinancialCrisisandtheParadoxof

  Under-andOver-Regulation”,NBERWorkingPaperNo15018,May2009.[4]StephenFiglewski,“AViewoftheFinancialCrisisfrom20000.pdf.[5]V.V.Chari.LawrenceChristiano,andPatrickJ.Kehoe,“FactsandMythsabouttheFinancialCrisisof2008”,FederalReserveBankofMinneapolisWorkingPaper666,Oct2008.[6]陈宝森.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3).[7]刘钻石.从历史角度看世界经济失衡:文献综述[J].亚太纵横,2007,(6).[责任编辑

  吴高君]2017年世界经济危机论文篇2世界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经济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际上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问题:国际上,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正处于金融危机后持久的、深刻的全球经济的调整阶段;国内,我国存在生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思考。

  关键词:世界经济危机;通货膨胀;预调微调;经济机遇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1-0005-01一、世界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仍在蔓延

  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正处于金融危机后持久的、深刻的全球经济的调整阶段。进入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复苏态势,但面临诸多复杂因素。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不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增大,近一段时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经济放缓明显,都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增长放缓十分明显,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仅能勉强维持正增长,导致金融市场对其偿债能力产生质疑,其债务违约FeetUp”,Oct2008.http://pages.stern.nyu.edu/~sfiglews/Docs/FinancialCrisis_OCT6风险再度上升。进入2011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全面上涨,特别是油价出现了较大幅度地上涨,给各国都带来了一定的通胀压力。与此同时,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持续上涨,说明需求方面的因素可能起主要作用。

  二、经济危机下的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和欧美的债务危机还在发展,我国经济状况也令人堪忧。

  (一)部分商品生产过剩

  中国生产过剩主要体现在住宅建筑生产过剩上。考察住宅建筑,因为住宅投资的增长,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自1981年至2010年,我国住宅建筑的竣工面积总计为34.67亿平方米,如果按13亿人口平均,人均约26.7平方米。就是说20年来,我国仅竣工的新建住宅面积人均就达到26平方米多,加上原有的住宅面积,人均住宅面积更高。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了31.6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34.1%。我国持续大量投资建房,与群众购买力低下,形成了严重的生产过剩。

  (二)通货膨胀危机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6.5%,9月为6.2%,10月回落至5.5%,都处于处于通货膨胀的状态。而银行的存款年利率是2.75%,就是说居民存款一年,不仅不能增加收入,而且要贬值不少。到2010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有30万亿,只要居民挤兑存款,整个银行系统就会倒闭,不仅会造成经济混乱,而且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三)货币流动性、信贷条件偏紧

  货币紧缩最初源于当局对危机政策的纠正,而后随物价水平走高,对货币信贷的总量调节进而成为防控物价增长的重要手段。自去年初以来央行先后12次提准,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能力与贷款投放规模明显下降。到今年9月,M1、M2同比增速分别跌至8.9%和13%,近几个月持续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700亿元,创出21个月以来的新低,前期紧缩效果明显。尽管当前M1、M2作为中间目

  标是否继续有效值得讨论,但即便不考虑这两个传统指标,从部分地区民企资金流断裂的事件也可以看出,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货币信贷条件实质处于偏紧状态。

  三、应对

  经济危机的大致思路

  针对中国现在外部经济危机与内部生产过剩与通货膨胀等问题,笔者建议,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应对现行的经济危机。

  (一)适时适度宏观调控。目前通胀压力依然很大,因此政府要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要敏锐、准确地把握经济走势出现的趋势性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

  环境,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

  (二)积极稳定物价。在通货膨胀与经济紧缩并存的情况以及生产过剩现状,已引起市场对未来经济继续减速,乃至出现“硬着陆”的担忧。如此局面下,继续紧缩将面临“稳增长”的现实压力。因此,应适度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保证重要商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产运销衔接,保障市场供应。

  (三)加强房产调控。近年来房价的持续上涨催生了房产投资过热,造成了很大的房产生产过剩。这种过剩可能是“假过剩”,房价过高造成大部份空置房,而大部份群众因房价过高而无房居住。因此政府应该促进房价合理调整。还应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健全分配和

  管理制度,保障有效供应。

  (四)加强金融监管。金融体系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金融部门需要进一步推动改革,以维护金融稳定,并促进强劲和平衡的经济增长。主要改革方面包括:扩大金融市场的服务广度,扩大以市场为基础的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和法律框架,如加强支付和结算系统,增强消费者保护,扩大金融知识的普及等等。

  参考文献:

  [1]中国

  统计摘要.2011.[2]央行.2011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

  报告.[3]方晋.2011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展望[A].中国

  发展观

  察,2011(08).[4]潘辉.长三角利用外资环境的国际比较——与世界五大都市圈比较的视角[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2).

篇二: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论文2000字

  

  2022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心得体会3000字

  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心得体会3000字,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遭遇严峻挑战。面对不确定性和各种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的形势,越是困难时候,越要看到光明的一面。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当前国际社会对世界经济走势普遍持悲观态度:第一、新冠疫情给全球化带来巨大冲击。尽管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将2020年称作“全球化元年”,但此次疫情使得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全球化陷入停滞状态。第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导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美欧国家政客相继出台一些列反全球化措施,令人担忧其他经济体将陆续效仿。这无疑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第三、地缘争端、恐怖袭击、气候危机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叠加,再度凸显了世界经济运行所面临的挑战。综上可见,2021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世界经济的运行环境仍然十分复杂,充满不确定性。从近两个月情况看,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回暖迹象。随着春节假日结束,就业数据也即将公布,市场预计1季度全球GDP同比下降4%左右,增速创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纪录,但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足以扭转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认为世界经济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下行,呈现曲折复苏特征。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全球经济复苏将缓慢且脆弱。IMF预测2021-1-

  年全球GDP同比萎缩5.2%。世界银行预计全球经济将陷入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外向型经济体,在受到疫情冲击后一度经历急剧衰退。二季度随着全球需求的逐渐恢复,中国率先摆脱疫情阴霾并迅速实现复工复产,同时,包括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国家和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都采取了一些扶持举措,纷纷推动复苏和扩张。然而新冠疫情仍然没有完全控制住,很多方面还存在不确定性。世界经济何时能恢复正常还有待观察。

  -2-

篇三: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论文2000字

  

  以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为主题的作文1200对于世界经济而言,即将过去的2021年是亦喜亦忧的一年。喜的是,在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后,世界经济开始恢复,展现出韧性的一面,在对疫情冲击的反思中,世界正在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忧的是,人类在与疫情的斗争中还没有取得最终胜利,同时,新的问题正在成为世界经济进一步复苏的羁绊,旧的矛盾仍然可能对世界经济带来风险。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从德尔塔毒株到奥密克戎毒株,对疫情反复的担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少国家经济和防控政策摇摆不定,增长预期呈现宽幅震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在2020年下滑3.1%后,202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5.9%,2022年预计增长4.9%。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由于德尔塔变异病毒导致公共卫生危机恶化,复苏动力正在减弱,成为横在全面复苏道路上的最大障碍。MF称,疫苗接种和政策支持的差异导致各国复苏前景呈现分化趋势。

  短缺给发达经济体的消费和制造业带来了压力。疫情的反复和供应链的中断,可能拖累正在努力站稳脚跟的世界经济。MF还多次警告全球复苏分化风险,指出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发展鸿沟不断扩大。MF认为,短期内发达经济体复苏增速受持续的供应链中断和定价压力等影响。

  预计2021年发达经济体GDP将增长5.2%,其中,美国、日本、英国和欧元区经济将分别增长6%、2.4%、6.8%和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长率有望达到6.4%,其中东盟五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将增长2.9%,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经济将分别增长9.5%、4.7%、5.2%和5%.分析人士指出,经济复苏的最大威胁仍然是新冠肺炎变异病毒传播的问题。

  IMF呼吁国际社会开展强有力的多边合作,加快新冠疫苗普及,争取实现全球疫苗接种率今年年底达到至少40%、明年年中达到至少70%的目标,以遏制疫情蔓延,阻止全球经济复苏分化趋势,实现包容性复苏。通胀压力持续高企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通张压力上升的问题。1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8%,为1982年6月份以来最高。11月欧元区通胀率也攀升至4.9%,创25年新高,其中能源价格同比大幅上张27.4%,是推高通胀的主因。

  高通胀的出现与供给限制和需求扩张两方面都有关系。一方面是随着新冠疫苗接种普及和经济活动重启、各国先后推出财政刺激方案、居民购买力增强,需求实现了快速恢复。另一方面是供应瓶颈凸显,大宗商品产能恢复需要较长周期,芯片、汽车、化工、药品等产业受阻严重,物流运输受到疫情影响,劳动力短缺,各国供应链修复程度参差不齐、运转不畅,这些因素交织叠加导致商品紧缺,物价上与此同时,由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个体差异,疫情下各经济体的复苏进程也出现了明显分化。

  部分低收入国家由于综合国力和财政支持有限,政府无力提供大规模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投资,疫苗覆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叠加变异

  病毒的大面积传播,生产经营活动再次受到冲击,对经济持续复苏带来景影响。随着疫苗接种的逐步推进,2022年新兴经济体可能像2021年的发达经济体一样逐步放开经济,预计增长将会加速。同时,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在央行紧缩货币政策下,通胀有望出现回落。

篇四: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论文2000字

  

  关于世界经济复苏中的中国动力的文章2000字

  2020年渐至尾声,新冠肺炎疫情阴霾依然笼罩全球。

  当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没有停滞,反而逆势上扬,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重启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在7年时光里,“一带一路”建设以令人惊叹的执行力和高效率书写了国际合作发展史上的奇迹。截至目前,中国已经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2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令人振奋的发展成果,再次折射出“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本色。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这一国际公共产品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国际影响力和合作吸引力,助推世界经济复苏。

  合力抗疫,一幅“健康丝路”图景渐次铺展

  “中方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向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力所能及帮助,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疫情发生以来,一幅“健康丝路”图景渐次铺展,中国与各国守望相助、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坚实行动清晰可见——

  在埃塞俄比亚,中国政府援助非洲12个国家的抗疫物资转运仪式举行,这批紧急援助缓解了非洲抗疫的燃眉之急;

  在阿根廷,一场场抗疫行动经验分享会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举行,对

  于阿方的提问,中方的回答耐心而又专业;

  在厄瓜多尔,来自中国的整合了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诊疗系统漂洋过海,为应对疫情提供科技支撑;

  ……

  困难之时,更见命运与共。疫情暴发以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资和技术援助,已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280多批紧急抗疫物资援助。

  从亚洲、欧洲到非洲、美洲,一条条跨洋的航迹、一批批驰援的医疗专家组和防疫物资,激荡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跨越山海的人间暖流,冲破语言隔阂和文化差异,让心与心靠得更近。

  攻坚克难,“一带一路”合作奋力前行

  防疫措施增加,人员、设备、材料进场难,生产经营成本提升……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多地持续蔓延,也给正在建设中的“一带一路”项目带来很多现实挑战。令人欣慰的是,疫情下的众多“一带一路”项目不仅没有停工,反而加速推进,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了一抹亮色。

  “呜——”11月25日,嘹亮的汽笛声在位于塞尔维亚的匈塞铁路泽蒙站响起。金色的阳光与蓝色的列车交相辉映,站台上中塞两国工程师共同迎接驶入车站的首班列车。

  匈塞铁路只是疫情之下中国和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一个生动

  缩影。在希腊,中方运营的比雷埃夫斯港克服疫情影响,运行情况良好,同时也给一些失业在家的当地民众带来就业机会;在老挝,很多当地村民在中老铁路班那汉湄公河特大桥的工地上打工,经济收入有了保障;在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首个大型轨道交通项目——拉合尔橙线项目顺利运营通车,开启了巴基斯坦的“地铁时代”……艰难时刻,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地落地生根、稳步推进。

  恪守所在国防疫措施,积极向当地捐赠防护物资。疫情期间,“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中国建设者牢牢守护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展现出宽广的胸怀与担当。

  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一带一路”建设迎来了颇具历史深意的一幕: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在海运和空运严重受阻的情况下,加紧同相关国家对接。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欧班列开行达10180列,输送了大量防疫物资,成为疫情期间亚欧大陆之间名副其实的“生命通道”和“命运纽带”。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暂时的物理隔阂,而“一带一路”倡议恰恰要冲破阻隔,推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一个个工程项目的推进,为全球抗疫注入发展动力,为各国提供发展机遇,也加深了各国人民的友谊。

  扩大开放,引领国际合作不断深入

  计利当计天下利。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非常时期,中国坚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奏响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发展的新乐章。

  2020年,服贸会在北京举行,两届广交会成功“搬上云端”,第三届进博会如约而至……一场场全球贸易盛会的举办,宣示了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表达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

  2020年,“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新篇待启。进入新发展阶段,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中国将不断拓展新发展格局,引领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加速形成——

  中缅经济走廊转入实质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雁阵”;外商投资法规加快出台;金融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开放扩大……从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再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对世界的开放承诺一一兑现,拓宽了国际合作的光明前景。

  马克思曾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走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7年,“一带一路”合作一步一个脚印,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步入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阶段,也一次次从不同维度证明:这是一条举世

  瞩目的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放眼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必将引领国际合作不断走向深入,继续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篇五: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论文2000字

  

  分析当前经济复苏面临的困境800字作文

  疫情不断反复经济难发展

  世界经济复苏和争取持续发展,还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面临诸多困难。各国必须严格控制疫情,防止疫情不断反复和蔓延,这是保证世界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处。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还是十分严峻和复杂的,世卫组织日前指出,全球疫情远未结束,认为新冠疫情“很有可能持续到2022年后半年”。接种疫苗是控制疫情的主要方法,现在全球接种疫苗差异悬殊。发达经济体疫苗接种者已达人口的58%,新兴经济体为36%,贫穷国家还不到5%。当前急需解决疫苗分配不均的严重问题。富国搞疫苗民族主义,囤积了大量疫苗,甚至随意浪费,穷国缺钱缺疫苗问题非常突出。国际商会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发达经济体不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公平的疫苗接种机会,将给世界造成1.5万亿至9.2万亿美元的损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最近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提出了全球疫苗合作行动倡议,为解决全球疫苗接种指明了办法,幷强调对发展中国家获取疫苗提供金融支持

  当前全球出现供应链瓶颈、物价飞涨、能源价格飙升等急迫问题,直接影响经济复苏和人民生活保障。经济学者认为,当前短缺问题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大障碍。如果短缺一直持续到明年,很可能出现一系列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各国央行都在关注潜在通货膨胀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大多数企业低估了最近市场需求的反弹强力,没有事先预定足够的零配件、原材料和备用货源,因此无法在短期内提升供应产量。指责美国等国政府采取巨资刺激经济的偏颇做法,进一步扩大供应不足的程度。有的经济学家还批评全球半导体短缺的重要因素是美国政府对中国的相关制裁。当前还凸显运输产业的严重瓶颈,已导致运力难求、运费暴涨、交货延期,港口货物堆积如山。自疫情以来,从亚洲向美国运输货物成本已上涨好多倍,使美国居民深受物资短缺和物价飞涨之苦。

  全球能源危机已明显展现,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阴影。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价格暴涨,让人咋舌。美国原油价格已上涨至每桶80美元以上,自2014年底以来首次达到此高位。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在10月5日创下近13年来新高。能源供应短缺还导致世界各地的工厂生产活动放缓。经济学家指出,能源成本的大幅或快速增长在过去曾引发经济大衰退,因此需高度关注。

  用新思维缓解穷富悬殊

  世界经济复苏还应努力缓解南北国家的发展差距以及发达国家富人与穷人之间收入悬殊的分配。疫情以来,低收入国家遭受疫情和气候变化等多种灾害袭击,粮食饥荒问题十分突出。最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高官向美国富豪马斯克“喊话”,希望他捐出2%的个人财富,约60多亿美元,协助挽救全球4200万人的饥饿生命。这不失为缓解南北问题的一种“求富助贫”新思维。

  近年来发达国家富人的财富增长迅速,中下层居民每况愈下,日益贫困化。俄国媒体披露,欧洲多国滑向贫困深渊,欧盟平均贫

  困率达到21.9%。英国在2020年超过145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在美国,财富越来越往“金字塔”顶端集中,美国人中最富有10%的人拥有的平均收入是其余90%人口的9倍多。美国智库政策研究所的报告指出,美国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不同阶层、种族及企业高管与员工之间的收入不平等上,疫情以来这一趋势加快发展。去年疫情期间美国约1400万人领取失业救济金。

  综观世界经济复苏将十分艰难。冬天快到,疫情易肆虐活动,居民用电增多,能源价格还会上扬,带动各种物价上升,供应链中断尚需时日修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郑重指出,最首要的政策重点是每个国家要有足够多的人接种疫苗,以阻止病毒突变造成严重危害。还强调指出,各主要经济体要履行承诺,提供疫苗和财政帮助,支持国际疫苗接种努力。

篇六: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论文2000字

  

  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作文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品制造地,是世界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新冠病毒的流行,中国封城停摆意味着世界经济将在短时间失去中国这一个最为重要的工业品生产基地,全球绝大部分供应链体系受到冲击。传导到经济上,这也就意味着,短时间全球工业品供应将出现短缺,大量商品的供给出现问题,价格随之也就水涨船高,世界经济将陷入滞涨之中。

  足够幸运的是,中国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扼制住了新冠肺炎在国内的流行,在非常短的时间上,实现了复工复产,为全球经济的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新冠肺炎在全球的大规模蔓延,形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动荡。自2018年中美开始贸易战,中国和美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源,这两个国家在贸易上的对抗,足以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新冠肺炎的全球性爆发更是对世界经济的雪上加霜。至此世界经济进入到了一个悲观的下行周期。

  全球的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的重创,非常多的国家经济开始出现倒退的迹象。特别是以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的国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最为严重。新冠肺炎的大流行使得社会大量人员失业,供应链体系受到冲击,物流成本增加,导致民众的生活成本剧增。这也使得社会矛盾激增,给整个社会的稳定性增加了不确定性。以美国为例,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百分之八十,由于新冠肺炎的感染风险,美国服务业几近于停摆,大量底层人民失业。2020年美国的GDP的增长率为-3.5%。而经济的下行必然会加剧社会矛盾,特别是佛洛依

  德案的发生,对美国的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

  世界经济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国内发经济的负增长导致的社会问题仅仅是世界经济的一个缩影。世界经济的下行,带来的将不仅仅是个别社会地区的不稳定,更多的将会是各个国家的摩擦和战争行为。自2022年2月份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以来,世界经济再次遭受重创。各国对俄罗斯施行了经济制裁和贸易壁垒,限制了俄罗斯和世界各国的贸易行为。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供应大国,限制了俄罗斯对于世界的能源供应,导致了世界能源价格暴涨。自战争爆发以来,世界各国货币都在剧烈贬值,通货膨胀在世界各国发生,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行趋势。

  世界的经济趋势本就是波动增长的。就客观规律而言,世界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必然是会回到正增长周期的。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引擎,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一直在快速地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的洗礼后,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走出新冠肺炎阴影的国家,是最有可能推动世界经济走出下行周期的国家。但是就目前来看,中国重新担起世界经济的发展引擎这一重担,是异常艰难的。

  中国经历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经济连续十几年的高速增长,称为了世界的经济引擎。但是自从2015年后,中国已经不再是经济高速增长了,转换为了慢速高质量发展。现如今世界经济低迷不振,进入下行周期,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无法重新担起世界经

  济引擎的。并且世界新冠大流行,除中国外,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实行了新冠共存。虽然中国国内坚持新冠清零政策,给国内提供稳定的生产环境,成为了世界上少数还可以正常高效运作的工业生产国,但是世界其他国家的新冠共存政策,给中国国内的稳定环境还是带来了非常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2022年上海新冠大爆发,上海整体封城近三个月,这又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并且中国国内因为经济发展放缓,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矛盾无法通过经济发展掩盖,所以近些年来中国积攒的社会矛盾也集中爆发,比如政府财政问题、人口问题、城镇化问题、性别问题……这些问题都给中国未来的发展带来悲观的预期。

  但是就预期经济增长来看,中国仍是未来世界经济走出下行周期的希望,在经济复苏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品类工业生产能力的国家。虽然预期人口下降,但是中国仍然拥有足够的劳动力,在工业生产上仍拥有足够的优势。就中国国内而言,中国国民的消费能力仍有非常大的消费空间。在之前非常多的时间里,中国国民的支出大多数是在维持基本生活和购买房产,无法拿出更多的收入进行消费。在未来,中国国内将降低国民的生活成本和居住成本,把国民的收入释放到消费市场,以促进国内消费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中国正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旦建设完成,就可以消除中国国内各个地方政府设置的贸易壁垒,可以进一步降低国内各企业商品在国内流通成本,减少不必要的竞争。完成这些,中国经济在未来必将迎来一次质的飞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世界经济的大发展,再次成为世

  界经济的增长引擎。

  就国外而言,全球化的趋势是历史客观规律。现在个别国家推行逆全球化政策,是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必然要通过更高程度的全球化分工来实现。世界经济的复苏需要世界各国的努力,在后新冠时代,努力克服通胀、战争、逆全球化等阴影。

推荐访问: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论文2000字 复苏 脆弱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