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万有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整改报告 事迹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幼儿园音乐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试论述(5篇)

时间:2023-05-03 13:25:05 浏览量:

篇一:幼儿园音乐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试论述

  

  浅谈幼儿的音乐教育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

  1.目前幼儿园音乐教育对教育目标理解的不深入,使得老师们偏重对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幼儿园工作规程》将美育表述为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可见二者的核心都是“感受和表现”。而在实践中,许多老师过分强调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幼儿内心的感受,她们更重视幼儿唱歌的音调是否准确、舞蹈动作是否标准、节奏乐敲击得是否整齐,因而形成了音乐活动突出技巧训练的局面。

  2.教师思想、行为的模式化,影响着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与能力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但是如果请幼儿园的孩子们用动作表现花,会发现绝大多数孩子的动作是这样的:双手托腮,头儿稍歪,两腿半弯,嘴角上扬,好象孩子们见过的都是一个品种的花,这就是模式化的产物,培养幼儿创造力并不是摒弃模仿,音乐活动中的模仿是需要的,但模仿阶段必须较快地跳过去,使幼儿进入探索期,让幼儿带着模仿中依稀记得的动作、声音,发展自己的动作、旋律及节奏。

  3.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影响幼儿个性化成长。多年来,幼儿音乐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都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意愿再稍稍考虑一些孩子的特点来制订,发展水平不一的孩子按照一份教学计划进行活动,要唱一起唱,要跳一起跳,没有选择的余地和机会。现在看来,它忽略了幼儿间的个体差异,不能满足所有幼儿在音乐能力发展上的需要,单一的集体教学不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二、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着忽略音乐教育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偏重学科知识性教学,注重语言、计算、外语等学科的教学,而把音乐教学简单的认为只是唱歌跳舞。即使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也只注重唱歌、跳舞技能技巧教学,忽略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和充分利用身体各种感官去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更忽视了节奏感的培养;即使开展节奏教学,也只重视尖子培养和纯技巧性训练,而忽略了面向全体幼儿进行审美情趣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严重阻碍了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2.家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依认为,幼儿的第一任音乐教师是他们的母亲。家庭是幼儿最早的启蒙学校,家庭成员是幼儿最早的老师和同学。但有些家长在对待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出现很多错误和偏激行为。强压、逼迫幼儿学习音乐: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和自身条件盲目地要求孩子进行乐器的演奏学习,或是用粗暴、命令的态度对待孩子练习乐器,这样不仅学不好乐器,甚至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盲目地攀比,扼杀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多数家长都喜欢在孩子之间进行攀比,能力强的孩子赢了,会变得骄傲自满;可输的孩子会变得缺乏自信,回到家可能会再遭到父母的训斥,而这些孩子也许从此不会再学习乐器。这样的盲目攀比扼杀了孩子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对今后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3.社会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后,儿童歌曲创作数量越来越少,能够在孩子中广为传唱的儿童歌曲几乎难以寻觅。反而孩子们对流行音乐的痴迷程度令人吃惊,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成为流行歌曲的发烧友,成为天王、天后的粉丝。第一,不适宜的歌曲,可能会对幼儿的发声器官造成影响。幼儿的发声器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流行音乐节奏复杂,音域过高过低,幼儿长期学唱会使之声带变厚、张力减退、声门闭合不严、声音变粗,严重的会造成弥漫性流血、水肿、失去演唱能力甚至会失声。第二,不适宜的歌曲对幼儿心理健康有严重的影响,部分流行音乐的低俗和恶俗会导致幼儿对音乐的艺术性认识及品味降低。第三,优秀儿童歌曲的缺乏,不利于幼儿良好意识品质和乐观性格的养成,还有大部分流行音乐缺乏优秀儿童歌曲应有的教育性及指导性,误导了幼儿的价值观及审美观。

  三、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

  1.重视幼儿整体发展

  从知识技能训练转向对幼儿个性、能力、整体素质的培养。现在新课程中的音乐活动目标指向培养和塑造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通过综合整体的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透过提供的音乐活动,建构丰富多元的音乐经验,让幼儿成为一个能享受音乐、自主欣赏、积极体验、感受表现音乐的快乐者。以参与求体验,以创造求发展,应该明确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习艺术,每个孩子都能够学习艺术,真正艺术教育的含义不是培养什么家,而应该是育人。在音乐活动中,作为教师心里想的首先应该是孩子,其次才是音乐,并能把每个幼儿都看成是有着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方式、速度的独特个体,教师应该充分的关注幼儿的能力,发展及学习方式有不同的水平。

  2.注重幼儿主动活动

  从教师决定一切转向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活动。新纲要中明确强调: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把幼儿的主动学习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要求我们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重新确认自身的角色定位,从权威型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应重视教育环境的创设,丰富材料的提供,使教学活动不仅建立在尊重幼儿内在的独立和主体健康的基础上,而且还为幼儿的终身着想,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独立见解,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当然必要时也有讲授或示范模仿式教学,因为音乐本身是一种表现艺术,首先要让幼儿对音乐有自己的感受。鼓励幼儿在演唱、演奏、表达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跳、听、敲、想、弹、编、讲的活动过程中提高音乐素质,增强音乐表现的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3.强调幼儿学习过程

  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幼儿的学。新课程中提倡,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要备教又备学,要看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是否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别差异,是否能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也就是说要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幼儿的学。教师应当在观察了解幼儿年龄、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寻幼儿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努力做到为了幼儿的学而教,为了幼儿的发展而教。在幼儿学的过程中,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发展幼儿感受、理解、想象、创造等一系列的内心情感和思维能力。4.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情境教育法情景教育法指既运用了音乐又并不以音乐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其

  他活动。教师有意识设置音乐情境,诱导幼儿按照特有的设计去完成任务、掌握学习内容。比如早晨可以给他们选择轻松愉悦的抒乐曲;游戏玩耍的时候配上活泼有趣的音乐;睡觉的时候放一段温柔安静的摇篮曲,使幼儿能进入甜蜜的梦乡。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美、生活美,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和音乐交上朋友,并且对音乐产生兴趣。如果仅仅靠一些专门音乐活动的有限时间,幼儿不可能有效的掌握音乐,如果音乐不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则不可能成为提高幼儿学习效益、生活质量的手段,因此,我们应该让幼儿的音乐教育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发挥。音乐游戏法。根据幼儿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好创造、好参与、好探索、好表现的年龄特点及感知音乐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接受音乐的熏陶。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使其思维高度集中、记忆力增强。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真正得到艺术享受,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其审美能力。引导鼓励法。为了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上来,教师可以在收听音乐和唱歌的同时,随着节奏在他面前挥舞手帕或彩带,也可以帮助幼儿做些有节奏的动作。另外,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耐心地启发诱导孩子。在孩子完成某个音乐活动时,教师依据表现给予适当的表扬,鼓励其继续努力,决不要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四、幼儿音乐教育的对策及措施

  1.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对策及措施

  针对幼儿园中教学器材缺乏,教师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改造成为音乐器材,如在一个矿泉水瓶里放进沙子、石头之类的东西;用蛋糕盘子合在一起中间放几粒豆子等等,把这些东西按节奏摇动就可以演奏出好听的音乐。对于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以通过引进高学历专业教师;组织在职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2.家庭音乐教育的对策及措施

  优化家庭音乐的环境家庭是幼儿最早接触音乐的地方。在家中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孩子的音乐修养。选择一些经典而优秀的音乐素材,或让孩子注意倾听周围环境和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在倾听中帮助提高辨别的能力。从小灌输音乐知识,懂得倾听,从不同的音乐类型中选取优秀曲目熏陶幼儿,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正确对待幼儿学习乐器:强迫幼儿学习音乐只会扼杀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家长们要根据幼儿的喜好选择乐器。对艺术形式喜爱不同,家长给予尊重。幼儿喜欢什么艺术形式父母就尊重他,让他在音乐天地中自由飞翔,并在培养过程中不施加任何压力。在学习过程中还要不盲目攀比,遇到困难家长要多给予幼儿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意识到乐器的学习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3.社会音乐教育的对策及措施

  对于当前优秀儿童歌曲较少的问题,应该鼓励作曲家为了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多创作一些适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歌曲,避免成人歌曲侵占幼儿歌曲的领地。在大众媒体的共同努力下,让幼儿音乐能像流行音乐一样广为传唱。音乐通过发挥其感染教育作用,使幼儿从小对周围世界有正确的认识,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对自己有充足的自信心,培养其责任感,让其有毅力、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人为乐和集体主义精神等,为此社会、幼儿园和家长要鼓励与支持幼儿,引导幼儿学习音乐,给幼儿一块自由的音乐天地。

  五、音乐教育对儿童未来的影响

  1.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来看,内容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直接指向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基本素质教育。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掘音乐在素质教育方面的潜在价值,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2.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音乐始终与人体的运动分不开,音乐表达人类的情感,而情感也可以说是人的生命体运动的一种状态。音乐活动需要全身心投入与体会,因此音乐对人有一种怡情健身的作用。音乐益于身心健康的这一功能,与体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从特征上说,音乐发源于人内在的情感运动,而体育表现为人外在的身体运动,音乐发展人健康的情感能力,而体育锻炼人强健的体魄。从儿童的角度来说,各种活动不仅能丰富活跃幼儿的生活,而且可以使幼儿情绪愉快,机体得到锻炼,动作更加协调、灵活自如。不同的音乐活动会引起不同的反应,学前阶段是听觉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有关研究着曾经做过对成年专业音乐家的调查,发现在2~4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的人中,有92%的人可能获得绝对音高感;在4~6岁接受音乐教育得人中,这个比例便下降到68.4%。可见,及早地、更多地为儿童提供各种音乐活动的机会和环境,并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进行听觉的感知和分辨活动是十分有意义的。

  3.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音乐能力是人人皆备的一种普遍能力,这是当代音乐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许多儿童之所以表现出音乐能力的欠缺,不是因为他们天生不具备这种能力,而是由于他们最容易接受音乐教育的年龄,缺少耳朵和心灵的训练,从而丧失了天生的音乐能力。幼儿的音乐教育素质主要表现在听觉的敏锐、准确程度、节奏感觉的准确、灵活、反应的敏捷程度和发声器官的音质、音色特点等。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感受能力是音乐听觉能力和节奏感的综合。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合二为一的。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力是通过一系列音乐活动,如倾听声音、歌唱活动、节奏活动、演奏乐器等活动培养出来的。音乐教育的所期望获得的儿童音乐感受力的发展。

  4.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儿童情感,培养良好个性

  幼儿在身心愉快的前提下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和表现音乐,从而实现音乐的教育功能。这种情绪上感染、思想上影响的音乐活动转化为一种“寓教于乐”的表现形态。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对儿童心灵的深入,会经久不灭。他说:“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敏捷地看出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他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而,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更包含有启迪儿童心灵、陶冶儿童情操的良好音乐教育内容。可见,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音乐最大的特点在于以情动人。学前期的儿童正处于个人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阶段,随着儿童社会交往活动的日益扩大,情感体验的日趋丰富积分化的逐渐细腻,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活动能满足儿童情感发展的需要。好的音乐作品、音乐教育活动都能使儿童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起儿童良好的情绪情感,提高儿童音乐审美感受力和表现能力,净化心灵,升华道德,完善人格。

  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高

  度重视音乐活动的教育价值,并尽可能地完善我们的音乐教育,使音乐成为创造幼儿感知社会、感知生活的一种手段,并摒弃以往那些在音乐活动中一味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而忽视幼儿参于、体验音乐的错误做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音乐教育的社会性功能,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篇二:幼儿园音乐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试论述篇三:幼儿园音乐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试论述

  

  幼儿园音乐教育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判断题.1、一般来说,5岁前的儿童就能够自发地注意倾听音乐。

  错误

  2、以音乐活动的发起组织者为分类标准,可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分为教师安排的音乐活动、幼儿自发的音乐活动。正确

  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美的教育。正确

  4、配器是指教师引导、组织儿童用集体讨论的方式,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以及合时的乐器,为儿童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设计伴奏的一种活动形式.正确

  5、教师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自信、自尊的积极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教育技术是督导.正确

  6、常规音乐课设计一般采取三段式的结构形式,而研究课和交流课则常常采用整体式的设计结构。

  错误

  7、撰写音乐活动目标的能力目标的系列化是指,侧重强调不同活动中同一种能力在要求上的循序渐进.错误

  8、从音乐实践类型的角度来看,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欣赏活动属于音乐表现活动,打击乐活动属于音乐体验活动.正确

  9、为幼儿选择的韵律活动的音乐应具有节奏清晰,结构工整,旋律优美,形象鲜明等特点.正确

  10、歌表演是指一边歌唱一边做身体动作表演,这些身体动作表演都必须是有明确节奏的。

  正确

  二、填空题。

  1、音乐起源于人类自身的__人类自身的实践__活动。

  2、音乐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表现在促进大脑_发展、提高运动能力、增强身体健康几个方面。

  3、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常见的创造性歌唱教学活动主要有

  1创编新歌词、创编表演动作、处理歌曲的演唱表情和演唱形式以及_即兴唱歌说话__等。

  4、在进行韵律活动的过程中使动作和音乐协调一致的能力是随乐_能力。

  5、当我们面对一个音乐、舞蹈作品时,首先应该审视其中蕴含的音乐、舞蹈的知识和

  技能。

  6、按音乐活动的领域不同来划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可分为:歌唱、认知、情感和态度四个方面

  7、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采用的韵律动作一般可分为基本动作、模范动作和舞蹈动作。

  8、为幼儿选择歌曲是要从音域、节奏、弦律、结构和词曲关系五个方面来考虑曲调问题。

  9、现代儿童音乐教育理论认为:综合性的音乐教育活动更接近儿童的天性,是帮助儿童自然而然地进入音乐天地的重要条件.

  10、教师在设计和实施音乐教育活动的时候必须时刻将目标作为指导自己的思考和行为的基本出发点。

  11、歌唱表情不仅仅是指歌唱时的脸部表情和体态表情,更是特指歌声所传达出的感情声音表情。12、幼儿园音乐教育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

  13、幼儿园集体音乐教育活动形式的结构功能有两类:适应性功能、发展性功能。

  14、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主要归纳为表情、动作和噪音__三方面。

  15、幼儿园集体音乐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是诊断性

  、针对性和建设性原则.

  16、人的高级神经活动所需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脑的最佳唤醒状态,或称适宜唤醒状态。

  17、在为幼儿选择音乐欣赏材料时,常用的截选改编方法是截选片段和压缩结构.

  18、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是游戏性、综合性和

  整体

  性。

  19、音乐欣赏的辅助材料一般有动作材料、语言材料、视觉材料三种

  20、专门性音乐活动比较侧重于音乐的掌握,渗透性的音乐活动比较侧重音乐的应用。

  21、学前阶段所进行的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

  22、歌唱的材料主要是歌曲,在位幼儿选择歌曲应该同时兼顾歌词、曲调两个方面。

  23、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原则有:实践原则、和谐原则、低耗高效原则、持续发展原则。

  三、名词解释)

  1、专门性音乐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和组织的音乐教育活动。

  2、音乐欣赏:般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3、轮唱:两个小组(声部)一先一后按一定间隔开始演唱同一首歌曲。

  4、材料因素调节:包括音乐材料和其他辅助性操作材料两种。

  5、渗透性的音乐活动:各种既应用了音乐又并非音乐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其他教育活动。这种音乐活动既有教师发起组织的,也有幼儿自发进行的;既有事先计划好的,也有随机开展的。

  6、适宜唤醒理论::人的神经活动所需要的重要的条件之一,是脑的最佳唤醒状态,即兴奋集中于与现实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脑区,同时,与现实活动无关或关系疏远的脑区,则出于相对抑制和状态.这是,活动中的个人会注意集中、精神焕发、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动作迅速而准确。

  7、即兴歌唱说话:用歌唱或类似歌唱得方式来进行对话,将股市或其他语言活动或语言游戏活动。歌唱说话活动完全可以在任何音乐或非音乐的活动中进行,在即兴歌唱说

  2话活动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气氛.

  8、韵律动作组合:韵律动作组合指按一首完整音乐的结构组织起来的一组韵律动作。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采用的韵律动作组合一般可分为:身体节奏动作组合、律动模仿动作组合、表演舞、集体舞、自娱舞等。

  9、配器:教师引导幼儿用集体讨论的方式,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以及合适的乐器,为幼儿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设计伴奏的一种活动形式。

  10、身体节奏动作组合:这是一种近年来从国外介绍进来的韵律活动.组合中的动作均为简单的击打、顿踏动作,而且这些动作通常都是能够发出声音的.如击掌、拍击身体的某个部位、捻指、用不同的方法踏脚蹬.这种组合一般没有什么象征性的含义,但比较注意动作和音色变化的组织结构.

  11、审美教育:广义的审美教育通常被陈述为是一种追求培养和谐、完美、统一、美好人格的教育;狭义的审美教育通常被陈述为一种培养人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与态度的教育。

  四、简答(答出要点即可)

  1、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游戏性。内容中的游戏性;形式中的游戏性;方法中的游戏性、合性.形式上的综合性;过程上的综合性;目的上的综合性.整体性。学习对象的整体性;学习氛围的整体性.

  2、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不可受教师直接控制的课程主要有哪些?

  答:有来自家庭的影响和来自社会文化环境、大众传媒的影响。小年龄幼儿以个别交往为主,且交往对象不稳定,相互影响作用不明显;而大年龄儿童开始趋向于小团体交往,且交往对象开始出现一定的稳定性,相互影响爱那个的作用趋于明显化,有时甚至会形成某种风气.

  3、岁幼儿用动作跟随节奏的能力一般会经历哪几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幼儿不注意音乐的进行,而往往只把音乐做为一种做动作的信号或者背景.

  第二阶段,幼儿逐步能注意到音乐的进行,并能努力地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节奏相一致。

  第三阶段,幼儿逐步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解脱出来,动作逐步变得更合拍、轻松、自然,节奏的均匀性、稳定性也日益提高。

  4、幼儿园音乐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实践原则.和谐原则。低耗高效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5、幼儿音乐教师的基本音乐素养有哪些?

  答:(1)教师鉴赏分析音乐的能力;(2)教师表现音乐的能力;(3)教师的音乐文化涵养.

  6、为什么打击乐演奏活动要建立必要的常规?包括哪些?

  答:由于乐器本身的新奇性和乐器可以发出响声等特性,打击乐器活动历来是教师感到比较难于保持秩序的活动,因此未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建立必要的常规也就显得特别重要,集体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常规一般可以包括1)活动开始时的常规。第一,听音乐的信号整齐地将乐器从座椅下面取出或放回。第二,乐器拿出厚,不演奏时必须将乐器放在腿上,不发出声音,眼睛也不看乐器。第三,开始演奏前,按指挥者的首饰整齐地拿起乐器,做好准备演奏的姿势。演奏结束后,按指挥的手势间乐器放回腿上.第四,活动接诉后,自己收拾乐器和整理场地。2)活动进行的常规。第一,演奏时身体倾向指挥者,眼睛注视指挥者,积极地与指挥者交流。第二,演奏时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第三,演奏时注意力集中,不做与演奏无关的事情.第四,交换乐器是,须先将原料来使用的乐器放在座椅上,在迅速无声地找到新的座位,拿起乐器,坐下后马上把新乐器放在腿上做好演奏的准备。

  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应遵循哪些主要原则?

  3答:

  1)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则;

  2)面向全体幼儿尊重个别差异的原则;

  3)在整体审美情景中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原则.

  8、进行歌唱活动,教师要注意为幼儿选择什么样曲调的歌曲?

  答:1)音域较狭窄2)

  节奏较简单3)旋律教平稳4)结构较短小工整5)词曲关系较单纯

  9、幼儿园歌唱活动领域的目标是什么?

  答:1)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2)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3)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4)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

  10、在韵律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答:1)

  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2)选择渐进的学习序列;3)采用最适宜的动作速度4)从幼儿的自然动作开始过渡5)采用模仿的方法。

  11、如何发展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答:1)选择最好的音乐作品2)选择最好的音乐音响3)让幼儿有机会利用能够更多的感知觉通道进行音乐的感知4)让幼儿有机会在伴随音乐进行的表演过程中直接进行感知体验

  5)让幼儿有更多机会使用不同的符号体系来表达自身的音乐感受.

  12、在打击乐演奏中如何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答:1)选择节奏明晰的伴奏2)培养幼儿倾听和相互配合的良好习惯3)才用明确的示范、讲解、指令和指挥暗示4)培养认真、注意力集中的演奏习惯

  五、论述

  1、试析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的?答: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不仅是使幼儿逐步学会认识音乐、把握音乐,养成对音乐的积极态度的过程,而且更是使幼儿逐步学会认识人生、把握人生,养成对人生

  的积极态度的过程。

  如何体现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游戏性?

  2、试述幼儿园的集体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心理调节的基本要素。

  答:可分为五大因素:1、幼儿因素,幼儿因素又可分为:幼儿的即时因素与长时因素。幼儿的即时因素即指,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即时需要。幼儿的长时因素即指,产生上述即时需要的生理、心理基础。2、教师因素,教师因素又可分为:教师的即时因素与长时因素。教师的即时因素包括教师的情绪因素和教师的行动因素.教师的长时因素包括:教师在先前的实践基础上已经形成的态度倾向和行为倾向

  即教师对生活以及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各种没的因素的敏感性和追求的热情程度,教师对幼儿、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热爱程度,教师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信念等。3、材料因素,即指音乐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作为教育影响因素使用的所有的有形材料和无形材料.4、程序和方法因素.5、时间和空间因素,时间因素主要是指:整个活动进行的时间,活动各环节、步骤、内容等的持续时间以及这些时间片段之间的比列。空间要素主要包括:活动空间的实际面积,活动可利用空间的实际面积,幼儿的实际人数,每个幼儿实际上占有的可活动的空间面积,活动空间中各种障碍物的体积和性质,空间分隔的模式,活动空间中实际存在的可能产生干扰的无关因素,临时出现的意外干扰,以及活动空间中的采光、通风状况等。

  试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音乐知识技能教育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实践中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来把握这一关系。

  3、试论述家庭和社区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所起的作用.答: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依认为,儿童的第一任音乐教师是他们的母亲,儿童最早的音乐教育应该从他们的母亲的母亲的母亲就开始了。正因为儿童的家庭音乐教育远远早于学校和社区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孩子成人离家之前,家庭音乐教育的影响会比学校、社区的音乐教育更加

  4持续长久地作用于儿童的身心,所以,有人认为家庭是儿童最早产音乐启蒙学校,家庭成员是儿童最早的老师和同学。有些人来说,家庭音乐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家庭以外音乐教育的影响。人们通过音乐与儿童共享容许中的天伦之乐,并同时向儿童传达生活的态度和知识技能,同时,与音乐本身有关的一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也就一并自然地传授给儿童了。社区音乐生活在过去一般泛指儿童所能达到的家庭以外的地域范围内的社会音乐生活。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这一概念已经被扩大为:儿童所能够达到获取社会音乐生活信息的范围.

篇四:幼儿园音乐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试论述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一、填空题

  1、儿童艺术发展的三大系统是制作、只觉、感受。

  2、儿童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0—1)前符号、(2—7)符号运用、(8岁以后)继续进步

  与可能退步。

  3、舒特—戴森归纳的学前儿童音乐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是0岁~1岁:对声音做出各种反

  应、1岁~2岁:自发、本能地“创作”并歌唱、2岁~3岁: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段模仿地唱出来、3岁~4岁:能感知旋律轮廓、如果此时开始学习某种乐器的表演,可以培养绝对音高感、4岁~5岁:能辨别高音、音区、能重复简单的节奏、5岁~6岁:能理解、分辨响亮的声音与柔和的声音,能从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节奏型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6岁~7岁:在歌唱的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不成调的音的堆砌好听。

  4、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性包括形式、再现、表现。

  5、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文化特色包括民族性、现代传统型、创作型、流行性。

  6、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实用特性包括教育性、说教性、知识性、娱乐性。

  7、学前儿童音乐制作形式包括身体动作、演唱、打击乐。

  8、学前儿童音乐即兴形式包括动作即兴、唱歌即兴、演奏即兴。

  9、学前儿童身体动作的类型有非移动式的身体动作、稳动式的身体动作、与物体一起做身

  体移动。

  10、学前儿童的歌曲即兴包括创编歌词、自发咏唱。

  11、学前儿童的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包括身体动作制作的关键经验、歌唱的关键经验、演奏的关键经验。

  12、学前儿童的音乐形式的关键经验包括节奏、音乐、力度、旋

  律、结构、速度、肢体、风格。

  13、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的三个条件包括制作与感受系统、制作与听觉系统、制作与迁移。

  14、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层次分为幼儿园音乐课程总目标、幼儿园音乐课程年龄阶段目标、幼儿园音乐课程单元目标、幼儿园音乐课程具体活动目标。

  15、幼儿园音乐作品的选择标准是作曲技巧性、想象性、表现性。

  16、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的组织标准是连续性标准、顺序性标准、整合性标准。

  17、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以音乐版块内容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以音乐经验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以幼儿社会生活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

  18、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对象有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的实施过程、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的最后效果。

  19、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幼儿。

  20、西方发达国家的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方法有等级量表评价、表现性评价、档案夹评价。

  21、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的类型包括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嗓音表达音乐技能、打击乐器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

  22、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的出场方式有游戏方式、探究方式、角色表演与剧情表演、园舞对舞。

  23、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的目的有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

  24、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铺垫方式包括围绕目的的进行铺垫、以综合为视觉进行铺垫。

  25、根据音乐经验目标选择歌曲与学习方式包括指向节奏经验目标的歌曲与学习方式、指向旋律经验目标的歌曲与学习方式、指向力与速度经验目标的歌曲与学习经验、指向结构经验目标的歌曲与学习方式。

  26、幼儿园集体舞的类型分为邀请舞、单圈舞、双圈舞、直列舞。

  27、对学前儿童音乐作品进行动作意象的原则有把握音乐形式结构,事先画出句段图的原则、动作诠释遵循音乐重复,对比等音乐形式组织手法的原则、动作和音乐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

  相吻合的原则、动作简单的原则。

  28、对学前儿童音乐作品进行动作意象的方式有根据作品原意进行情节性的动作意象、离开作品愿意进入右耳能够理解的生活情节的动作意象、带有舞蹈意味的无情节的动作意象、集体舞。

  二、名词解释知觉系统

  1、感受系统

  2、制作系统

  3、形式性作品

  4、再现性作品

  5、表现性作品

  6、文化指应用各种方法的各种探究领域

  7、动作表演它是幼儿感知与表达音乐核心手段,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音乐制作方式,包括舞蹈、律动、身体打击等。

  8、演唱

  10、演奏

  11、音乐即兴是音乐制作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一人或多人自发地、同时地对一个音

  乐作品进行诠释、表演、创作。

  12、音乐创作

  对幼儿来说,音乐创作的全部内容就是即兴表演,所以幼儿的音乐创作形式就是即兴。

  身体动作、身体打击乐、打击乐器演奏、唱歌、所有的表演活动都充满音乐即兴的契机。

  13、长时记忆头脑中清楚地意识到的东西

  14、工作记忆终身保存的知识技能

  15、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是把幼儿园艺术课程目标再继续分成音

  乐、美术、戏剧等的结果。

  我们把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界定为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音乐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总和。

  16、行为目标是指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形式陈述的课程目标,他指明教育过程结束后

  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17、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他追求的是儿童的反应或结果的多元性而非同质性,追求的是儿童解决问题或完成的任务。

  18、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的组织是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精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是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19、音乐技能是指对感知到的音乐再现性与表现性做出符合音乐形式特性的表达,即音乐能力。

  20、学前儿童音乐技能

  21、原始经验是经过反省、提炼过的经验的来源,但经过反省、提炼过的经验显然是更有结构更有意义的经验。

  22、邀请舞是一种找舞伴并与舞伴对舞的集体舞。

  23、意象是由想象力形成的一种形象显现。

  24、全面发展

  三简答题

  1、简述加登纳提出的儿童艺术发展的三大系统。

  答: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行动是指向目的的,而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知觉系统的产

  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识别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感受系统的产物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情绪、情感反应,如从微小到夸张的快乐、从舒展到紧张的状态等,但无论是怎样的情绪、情感反应,都是有注意参与的。

  2、简述儿童歌曲学习的过程。

  3、从儿童艺术发展三大系统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儿童音乐学习不能获得音乐经验的原

  因。

  4、简述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文化特征。

  答:幼儿园音乐作品的文化特征就是指幼儿园如何合理、有比例地选择世界范围内的各种音乐。然而,在我们讨论幼儿园音乐作品的文化性选择时,其前提是所有音乐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抛开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接受能力来谈多元音乐文化是无效的。

  5、简述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实用特征。

  ⑴教育性教育性是指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幼儿获得经验积累或成为与自我、社会、自然和谐的人,这显然是幼儿园音乐作品最大的实用性。从自我的角度来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尽可能让幼儿主题学习,获得成功愉悦感,从而使幼儿具有自信的人格特征。从社会性的角度来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过程是一个尊重他人、彼此合作互动的过程,让幼儿意识到他人并乐意与他人相处,从而形成亲社会的人格特征也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

  6、简述多元文化的内涵。

  答: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公共的社会系统中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共同存在。、这是一个描述性的定义。但是,多元文化也有种评价感觉。它意味着一种社会理解,即在尊重与保留每种群体更加丰富的一种政策。

  7、简述学前儿童身体动作的类型。

  8、简述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内容。

  答:达尔克罗兹信奉“人类的身体是第一个用来表达音乐的乐器”的信念,他认为不仅音乐的旋律源自我们肢体的自然律动,而且人类可以通过身体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化为音乐,所以只有掌握音乐的第

  一乐器——人的身体,把倾听音乐和身体反应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理解与表现音乐的巨大力量。

  9、件数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内容。

  答:柯达伊认为儿童只有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才能获得音乐经验、获得真正的音乐文化。歌喉是每个儿童都有的乐器,唱歌是每个儿童都可以参加的音乐活动,所以唱歌是进行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又有实效的途径。柯达伊所指的唱歌更确切地说是指合唱。由于合唱是群体参与的形式,他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营造和谐之美,所以合唱能培养集体感与友谊,在忘我投入地合唱中能给人带来精神的升华,柯达伊认为合唱需要技术,但关键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精神的传达。

  10、简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容。

  答:⑴奥尔夫教学法的乐器类型:奥尔夫教学法中所使用的乐器种类繁多,大概包括天然乐器、自制乐器、身体乐器与奥尔夫乐器。天然乐器是指所有自然物质所发出的声音以及生活中所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自制乐器是指由教师提供各种材料并指导幼儿运用想象力制作一些和现成乐器有所不同的乐器。奥尔夫乐器主要以木片和钢片材料为主,打击时具有极佳的音响效果,音色优美又简单易学。⑵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除了乐器演奏外的其他培养节奏的方法:第一,身体打击一个幼儿通过手脚的配合能发出不同的声音从而形成声音织体,这种方式在全体幼儿的一起参与中更显示出它的“魔力”,它是身体声音的“合唱”。第二,韵律朗诵。幼儿是通过韵律朗诵来理解节奏的,换言之,有节奏的童谣、儿歌是幼儿理解音乐节

  奏的中介。第三,集体舞。集体舞的音乐往往句式、曲式都很规整,句子与段落重复很多,这样的音乐特别容易让幼儿理解句子与段落。

  11、简述学前儿童的音乐形式经验类型。

  答:⑴节奏:①拍子②节奏型⑵音色⑶力度⑷旋律⑸结构⑹速度⑺织体⑻风格12、简述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机制应用的注意事项。

  答:⑴经验“挤压”或迁移具有多种境况。①用同一音乐作品但

  用不同的制作方式来表达。

  ②用同一制作方式表达不同的音乐作品。⑵不是每一个作品都必须完成这三个环节。

  13、简述行为目标的制定准则。

  答:行为目标制定准则时行为与内容的双纬度制定,“行为”是指要求儿童表现出来的行为,“内容”是指这种行为所适用的领域。在指定行为目标时行为纬度又有以下两个准则:一是指出儿童外显的表现行为;二是指出这种表现行为的条件或公认的准则。

  14、简述表现性目标的制定标准

  答:表现性目标的制定准则是情境与任务的双纬度制定,即交代儿童需要完成的任务情境与具体任务。

  15、简述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表述内容。

  答:⑴表述的角度⑵表述的性质⑶表述的准确

  16、简述幼儿音乐课程表现性评价的设计步骤。

  答:第一步,确定表现性任务。第二步,设计表现性人物的情境。第三步,确定评价标准。

  17、简述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的出场方式。

  答:第一,游戏方式。第二,探究方式。第三,角色表演或剧情表演方式。第四,圈舞、对舞方式。

  18、简述幼儿园音乐铺垫教学的理论基础。

  19、简述幼儿歌曲学习的目的。

  20、简述幼儿园器乐曲教学的一般步骤。

  答:第一,用语言简要描述音乐作品的内容主题,提出第一次倾听音乐、观看动作所需要完成的任务。第二,分段倾听与观看,在每次倾听与观看之前提出需要幼儿关注与完成的任务。如果有重复段出现,那么应努力通过提问、布置任务等方式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如果有而已经具有器乐曲学习方面的一定经验,那么重复段的动作可以由幼儿自己来完成;如果幼儿已经具有较多的器乐曲学习方面的经验,那么所有的动作可以有幼儿自己来完成。第三,幼儿完整地配合音乐进行动作表演。

  21、简述幼儿园集体舞教学的一般步骤。

  答:第一阶段是基本舞步与手的动作的学习阶段;第二阶段是幼儿边做动作边配合音乐的尝试阶段;第三阶段是完整舞蹈的学习阶段。

  22、简述音乐目标与教育目标的关系。

  答:在音乐活动中音乐目标与教育目标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并存关系、张力关系。教育目标是价值目标,是我们最重需要的,音乐目标是规限目标,是音乐教学之所以与其他教学的不同之处,是其他教学所不可替代之处。在张力结构中价值目标优先,但只要忽视了规限目标,价值目标的优先性也就不存在了。

  23、简述音乐性与自我的和合。

  答:音乐性与自我的和合主要体现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是否得到发挥的问题上,主体性指主动性与创造性。

  四、论述题

  1、阐述学前儿童音乐感受(趣味)的特征。

  2、论述学前儿童的音乐知觉特征。

  3、论述儿童早期音乐学习的意义与制约条件。

  4、论述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形式特征。

  5、论述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征与再现特征的挖掘。

  6、论述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表现特征

  7、论述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历史—文化特征。

  8、论述多元音乐教育的内涵。

  9、论述学前儿童动作表演涉及的内容

  10、论述学前儿童演唱涉及的内容。

  11、论述学前儿童演奏涉及的内容。

  12、论述学前儿童身体动作即兴设计的内容。

  13、论述学前儿童唱歌即兴涉及的内容。

  14、论述学前儿童演奏即兴涉及的内容。

  15、论述学前儿童的音乐经验类型。

  16、论述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的机制。

  17、论述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18、论述在幼儿音乐课程中档案夹评价的种类。

  19、论述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铺垫方式。

  20、在幼儿园歌曲教学中如何根据音乐经验目标选择作品与教学方式。

  21、论述对学前儿童音乐作品进行动作意象的原则与方式。

  22、论述音乐教育中的教育性原则。

篇五:幼儿园音乐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试论述

  

  学前音乐教育的价值浅析

  【摘

  要】文章从学前幼儿音乐教学的发展及现状出发,对学前音乐教育的价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和其它学科教育具有共同的特点,然而,也会有其特殊性存在,但是,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指的是儿童音乐;第二,指的是通过音乐来进行教育。由此看来,我们不可以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简单地理解为知识与技能的音乐教育,也不能脱离音乐自身的特殊性和儿童音乐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我们必须要将上述两方面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才可以充分实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在教育中,学科是帮助儿童达到既定目标的媒体,音乐教育也是如此。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必须要严格按照学前教育的整体目标,遵循学前儿童教育的发展规律,与此同时,更要充分体现出自身的发展规律。

  1学前幼儿音乐教学的发展及现状

  1.1学前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学堂乐歌”时期可以说是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的起源时期,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主要以前苏联的学前教育理论为借鉴,强调学前音乐教育的道德教育和审美功能以及音乐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普及。学前音乐教育一方面继续强调思想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强。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我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此影响,学前音乐教育的政治教育功能被放到最突出的位置,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也被纳入政治运动的范畴。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这时期教育界首次提出了创造教育与智力教育,并逐渐成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技能的训练来开发学生潜能成为学校音乐教育理论探讨的热门话题。这种认识也深深影响到这个时代及以后的社会音乐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外文化艺术活动交流的频繁与深入,西方的一些教育理论与实践不断地被介绍到我国,这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音乐教育改革。

  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使每个公民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这一时期,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开始活跃起来,教育界人士越来越认识到早期音乐教育在人一生成长与发展中的意义,这方面的学术理论专著、论文和有关的音像教材也越来越多。

  1.2学前幼儿音乐教学的现状

  学前幼儿音乐教学是针对幼儿音乐能力开发与欣赏能力提高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新时期,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时机,学前幼儿音乐教学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各级教育与行政发展部门,都建立了幼儿音乐教学发展管理平台,建立了咨询服务于幼儿教研部门,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职能,提高了幼儿音乐教学的发展动力,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幼儿音乐教学的状况,但是新推出的教学方式与制度,根本无法可依,造成了学前幼儿音乐教学的混乱。第二、社会中涌现出厂一大批幼儿优秀音乐教师,积累了许多成功的幼儿音乐教育教学经验,幼儿音乐教学队伍中存在很多理论与实际不能很好结合的教师,这些教师无法成为真正的幼儿导师。第三、幼儿音乐教学实践在向前发展,有效推动r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教学发展,新编写的教材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具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幼儿园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也相应提高,满足了幼儿的教育需求,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园舌理者从本质上支持了国家的教育整改工作,推动了幼儿园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我国幼儿音乐教育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在部分地区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2实现学前优质音乐教学的条件

  第一、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与标准,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创新发展思索能力,要针对教学方式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思考,要挖掘教材中的精髓与内容,了解教学中的重要信心,教师要具备将音乐信息转化为教学手段的能力,拥有较好的语言艺术表达能力与激情的表演能力,要综合运用各类学科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有效性。

  第二、要规范幼儿教学,保证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默契度等。

  第三、对师生关系的配合:师生之间平等、信任、尊重、和谐。

  第四、对教学设备的投入:需要有更多地能展现音乐、渲染音乐气氛的教具、学具。

  3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价值的分析

  教育指的是有计划的对受教育的对象进行影响,同时,让受教育者在思想、情感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过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不管从社会方面,还是从儿童方面来分析,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3.1促进学前儿童的大脑发展

  当代脑学专家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人脑两半球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并且分工也大不相同。通常情况下,大脑的左半球用于对语言、概念、分析性思维活动等;而对于右半脑来说,则是掌控音乐、空间视觉、距离分析等较为综合性的思维互动。尽管人脑两个半球功能有区别,然而,它们却并不能分割,大脑必须在两半球机能在协同的状况下才可以发挥功用。然而,传统教育过于重视语言学习、抽

  象思维能力等的训练,从而忽略了对音乐感知、思维能力发展等的活动,这样一来,学前儿童右半脑潜能将不能得到开发,并且还会影响到人的大脑的工作能力。由此看来,重视大脑功能开发的音乐教育,才能促进学前儿童的大脑发展。

  3.2增进身体健康

  学前儿童对于音乐的学习不能脱离身体运动而实现。特别是在进行乐器表演时,能够更好地锻炼儿童各个部位的肌肉、骨骼等,从而大大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以及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各个器官的耐受能力。即使是唱歌活动,也能够对学前儿童的发音、呼吸等器官发育起到促进的作用,增进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

  3.3音乐教育有利于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通过大量实践证明,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首好歌曲就如同一首好的诗歌。当学前儿童在学习优秀歌曲时,既可以积累大量音乐词汇,又扩大了词汇容量,进而大大提高了对文学语言的运用的能力。

  3.4音乐教育有利于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指的是完全不同于他人独特、整体的特点。其中,个性化成为学前儿童人格发展的一个侧面,同时也是个体在心理或者生理上获得独立的一个发展过程,重点是强调个体的特点、个人发展、独特性等。在学前阶段,其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培养儿童对周围事务持有的态度以及兴趣,音乐教育活动在此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5音乐教育有利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指的是学前儿童在附近人群的交际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得来的。所以,在学前阶段,儿童和人之间交往的机会是非常多的,甚至交往的性质会对人一生的发展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说,音乐给儿童提供了大量创造性发展的机会,与此同时,也提供了大量发展社会性的机遇。当儿童还完全没有被社会化,那么其思想与行为都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如果将学前儿童放在周围人群中进行交往,其社会性便会逐渐形成了,这也是而且今后发展的需求。

  总体来说,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可以看成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必须要严格按照学前儿童教育的目标与规律,与此同时,还要表现出自身的特点,通过音乐教育学前儿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有两大价值,必须以教育的价值取向为主,音乐价值为辅,使他们相互统一,完成音乐教学的目标。当前,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音乐教育的相关规律,及时调整现代化的教育观念,用实际行动做好教育工作,这样一来,才可以将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工作做得更好,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俊刚,郭苹.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学前教育研究,2008.09:99-102[2]兰梅林.浅析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智力开发的作用卟大舞台2011,(3).

推荐访问:幼儿园音乐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试论述 试论 幼儿园 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