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万有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整改报告 事迹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心得体会参考】用敬畏之心锤炼党性1【优秀范文】

时间:2023-05-25 14:30:05 浏览量:

用敬畏之心锤炼党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守从政底线,常怀敬畏之心,努力成为可堪大用之人、能担重任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一、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中华民族素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传统。敬畏,能让人自律和自觉。“敬”会让人有所为,知晓自己应该做什么;“畏”又会让人有所不为,警告自己不该做什么。这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人生态度,蕴含着为官从政的大智慧。古往今来,许多为官者因“敬畏”而产生清醒的认识:权力在手时能行为不越界、权力不用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敬畏党,是一种内心情感,更是一种行为操守,要求党员干部用党章规范约束自己的一切言行,既向高线看齐,又把底线守住,自觉按原则、规矩办事,做到对党负责;敬畏人民,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牢记权为民所赋,坚持权为民所用,切实做好人民的公仆,把人民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敬畏法纪,就要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坚守纪律红线、政治底线,扎紧党规党纪的笼子,从心底里把党规党纪当成带电的“高压线”。敬畏不仅是畏惧,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敬仰与尊重。领导干部常怀敬畏之心,有助于时刻自省,自觉与腐败现象和错误行为划清界限。常怀敬畏之心,始终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用好手中权力,心存敬畏方能行稳致远。要经常反思自己有没有不恰当的言辞行为,谨严束己,及时检视自己,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可自我放任,方能谨慎行事、廉洁从政、秉公用权,做到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防微杜渐、不弃微末,不断增强检身自律、知错改过的自觉性。党员干部要坚持自省自律自勉,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在修好是非观中养正气,在修好敬畏观中养底气,在修好名利观中养静气。保持清醒头脑和清廉本色,身处高位不能自感“飘飘然”,抱有“宰相门前七品官”的心态。永葆共产党人的风骨、气节、操守,在大风大浪面前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抗得住诱惑,守得住防线,做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党员干部在行动上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始终坚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初心不改,使命不移,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职责,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到田间地头、厂矿企业,多与基层群众交朋友,与他们促膝谈心,为群众多尽实心、多干实事、多谋实利,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能力上提高群众工作本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研究特点、把握规律,始终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心存敬畏之心,方能砥砺党性。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是党员干部砥砺党性、锤炼操守的重要途径。每名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党纪“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对表”,同先辈先烈、先进典型“对照”,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坚持以“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担当干事创业,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干到底,自觉做新时代的实干家。始终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带头尊崇党章,牢记入党誓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加强思想淬炼、精神陶冶,自重自省、慎独慎微,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自觉做道德上的放心人。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差百尺千丈。用敬畏之心锤炼党性,就是时刻讲规矩守底线,必须时刻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拧紧,提高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从根子上做到不想腐。总开关拧紧了,就能把歪风邪气挡在心门之外;总开关稍有松动,魑魅魍魉便会挤闯进来。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深刻又朴素。是与非、正与邪、美与丑、好与坏,一清二楚、一目了然。但知易行难,难就难在要始终处于“拧紧”状态。倘若总开关拧不紧,就会“跑冒滴漏”,思想行为就会出偏差。拧紧总开关,要诀在“拧”,要害在“紧”。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必须把思想改造看成空气一样,须臾不可离开,自觉在思想上对标对表、在学习上常学常新、在行动上慎独慎微,这样就能让信仰信念的大厦始终牢固,在灵魂深处守住阵地、在考验面前当“常胜将军”。周恩来同志是坚持思想改造的杰出代表,他不仅告诫党员干部要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自己更是严格要求、率先垂范,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纯洁的政治灵魂和高尚的品德操守,为世人敬仰和怀念。党员干部应坚持思想改造不放松,特别是在岗位调整、职务升迁、权力增大时,更要注重思想上的修炼,保持戒惧之心,防止被各种诱惑乘虚而入,在考验面前败下阵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年轻干部为官从政尤其要心存戒惧,慎初、慎微、慎独,绝不能开口子、搞下不为例。有大志者必自重,慎其言行,守其分际。修身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谨严束己,正心明道,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就能始终保持勃勃生机与活力,始终保持一颗敬畏心、平常心,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意识,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在防微杜渐上不舍尺寸之功。

三、心存敬畏之心,方能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唯有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时刻把法律的戒尺、纪律的戒尺、制度的戒尺、规矩的戒尺、道德的戒尺牢记于心,正确看待和处理公与私、得与失、名与利的关系,自觉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不断自我净化、修身律己,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才能始终确保人生航船方向正确、行稳致远。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忠诚的党性、为民的初心最终须内化为共产党员律己的品格。要围绕纪律、自律、他律铸就品德。纪律严明是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党员干部要以敬畏之心看待纪律,自觉做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模范。自律是做人做事的终身修行,党员干部当以律心为本、厚德为重、慎行为要,慎微慎初慎独,做党和人民信赖的人。他律是无形的监督,党员干部要习惯把自己置身于法律监督、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之下,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从严治党,制度是规矩,规矩不能破、红线不能越。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制度,划“红线”、布“雷区”;一方面坚持制度治党,既要有严的制度,又要有严的执行。必须增强制度执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确保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加快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界定每个职能部门及每个岗位职责与权力边界,规范和明确权力运行程序、环节、过程、责任,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用敬畏之心勤政为民,就要讲规矩守底线,必须心有群众,一心为公。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的习仲勋同志,在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对群众赤诚相待,坚持“老老实实把屁股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坐得端端的”。共产党人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立起了学习的标杆。一些年轻干部党性历练、基层锻炼相对不足,易染患得患失、盲目攀比等浮躁之气,极少数人把功名利禄看得过重,甚至追名逐利而丧失理智、不择手段、违纪违法。这其中,淡化了宗旨意识、漠视了群众利益、没有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是重要原因。作为党员干部,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个人利益都绝对、无条件地服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服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应牢记党的宗旨,自觉服务人民,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珍视服务群众的义务和职责,决不可把手中权力视为谋取私利的筹码;应涵养官德操守,自觉克己奉公,明大德、讲公德、严私德,多一些精神上的追求,少一些物质上的羁绊,自觉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年轻干部把住了公与私的分界线,就能跳出私欲的泥淖、守住法纪的底线,行稳而致远。

推荐访问:党性 锤炼 之心 【心得体会参考】用敬畏之心锤炼党性1 用敬畏之心锤炼党性1 用敬畏之心工作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