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美乡村》观后感范本大全【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以下是77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最美的乡村》观后感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阅读《最美的乡村》观后感范文大全【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相关,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热播银屏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连续剧《最美的乡村》就是这样一部波澜壮阔时代作品。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电视剧的成功播出,是文艺工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的献礼。
30集电视连续剧《最美的乡村》通过发生在中国北方黄川市镇党委副书记唐天石、市广播电视台新闻女主播辛兰、返乡创业大学生石全有为代表的青年共产党人,分别在不同情势下,深入紫塞市三个不同县域,历经坎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故事。
主创之一杨勇同志是从宽城满族自治县走出的承德农校学生,毕业后一直在农村基层摸爬滚打。短短二十几年里,笔耕不辍,从电视剧《镇长》到《代理县长》,到《最美的青春》,再到《最美的乡村》,创作中始终关注基层建设和农村扶贫,个人也从从乡镇基层干部成长为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承德市文联党组书记。
《最美的青春》带火了塞罕坝旅游,《最美的乡村》也带动了宽城潘家口水库水下长城,滦平金山岭长城等承德旅游景点。可谓一人创作,地区收益,作家的文化经济推动作用可谓深远,意义重大。这不能不让人由衷敬佩,赞叹。
2019年10月19日,我曾陪杨勇书记一行看望围场县老文联主席83岁的孟阳老师(1936年出生),他年轻而沉稳。在孟老家,杨勇书记手拉着孟老,眼睛闪着光,动情地叙说着二十多年前承德农校求学往事。顿时,一个文学青年艰辛跋涉身影浮现在我的眼前:1995年,承德农校青年学生杨勇在课堂中听着老师们讲述农校走出的文化名人孟阳时,怀着崇敬心情,大胆给孟阳(当时围场县文联主席)主席写了一封信,拜师孟老,共同探讨文学之路。没想到,几日后,孟老回信了,鼓励青年学子大胆追寻自己的文学之梦,这给了青年学生杨勇莫大激励。
奋斗者的光阴是飞逝的。24年后,当中央一台重新播放杨勇书记编剧的《最美的青春》时,相差40岁的两代人,紧紧握着手,坐在孟老家床上,共同观看昔日学生亲自编剧的家乡题材电视连续剧,那情那景,令人动容,久久难忘,感慨万千。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曾经几时,我们都曾怀揣梦想上路,憧憬远方和自己人生宏伟蓝图,但走着,走着,或困顿或迷失,或歧途或遗忘。待到人到中年,回眸山岗,夜色阑珊一袭灯火处,竟然望不到自己心灵家园那盏橘红色灯光,找不到回乡的路。
是呀,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时代,网络时代,一网天下,地球小世界,世界地球村。一夜可以造就一个网红,鼠标轻点,视频快闪,刷礼物、刷点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所以,我们有千万个理由为自己迷失寻找借口。所以,我们似乎可以心安理得地说:“诗”是清贫的,“远方”是遥远不可及的。心灵青草地自以为是地涂抹上了一层金色诱人的铜锈,生活也只剩下了“苟且”。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万花筒似的世界,缭乱了我们的双眼,污染了我们纯净的心,清澈的眸子也因此醉意朦胧。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国上下因此掀起学习“初心”,践行“使命”热潮。瞻仰革命圣地西柏坡,重走长征路,重上井冈山,使得共产党人找到初心,肩负使命,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承德这片热土,作为清王朝第二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英雄辈出。建国以来,从最早的电影《青松岭》到郭秋良先生的“大避暑山庄文化”,再到河北的“三驾马车”之一何申及何理等作家群的集体呈现,无不昭显着热河文脉的渊远流长和勃勃生机。近年,“诗上庄国际诗歌之乡”的成功打造,使得承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因文化而沉淀,因诗歌而声名远播,八方朝拜,音韵流淌。
几年前,戴俊卿老师编剧的电视连续剧《打狗棍》带火了鸡冠山,冲洗了“抗日神剧”耻辱,说明了我们编剧作家功力的深厚,真实的力量。如今,《最美的青春》和《最美的乡村》最美的系列又裹挟着清新浪漫气息,泥石流一般滚滚而下,掀起新的一轮收视热潮和旅游热潮,经济热浪。虽然因为疫情,到宽城拍摄地旅游的目前还不是火爆,但是旅游热潮的掀起已初现端倪。
6月18日,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道坝子乡永丰村,县级扶贫红旗村会议室,由本人组织的围场县作家和驻村第一书记《最美的乡村》座谈会召开。会上,来自我县脱贫一线的县域扶贫第六片区省、市、县三级驻村第一书记和作家们畅所欲言,给予电视剧很高评价,综合起来就是:真、险、靓。
真,真实。艺术来源于生活,正是杨勇书记生长于宽城黑土地,受教于承德农校,服务于乡镇基层多年,才能在短短的时间里,领衔创作出这么优秀,真实,有生命力,有张力,有浓郁塞外特色的影视作品。
险,剧集编排环环紧扣,步步惊心,每一集都有扣人心弦的悬念,让观众心弦起伏波动,追剧不停,这就是编剧手法的高超。比如一开始乡副书记唐天石上任伊始,寡妇张凤仪进村吵架,先声夺人。
靓,靓丽,美丽。全剧人物美,环境美,特色美。
人物美。从乡党委副书记唐天石和村支部书记卢振兴身形矫健挺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严格自律的“军人美”,到市电视台女主播辛兰举止端庄、寡妇赵凤仪身形婀娜“美女美”,到返乡创业大学生石全友的“青春美”,到那文斌、邢铁山、周万鹏、关文龙、老姨、郭书记的“老戏骨美”。演员挑选上,老中青搭配,新旧结合,无不特色鲜明,鲜活养目,适合各个阶层观众收视。
环境美。承德皇家宝地,人杰地灵。宽城的潘家口水库,水下长城名闻遐迩,滦平的金山岭长城,平泉的契丹故里,这些独具特色的优美塞外风光,在剧中一一展现。屏幕前的观众,身未动,眼睛已“饱餐秀色”。尤其,“蜗居”封闭数月的疫后初夏六月。如果说六月是浪漫的季节,那么粉红的回忆就从看《最美的乡村》开始吧。
特色美。窗花、巴大碗炖肉、漏粉、打铁、金莲、杏仁……这些都是承德元素,承德特色,也是《最美的乡村》里一一出现的镜头。通过银屏的连续播放,让屏幕前的观众记住了承德特产,也免费给承德特产打了个广告。势必带动地方经济整体发展,造福一方,功德无量。
6月17日,在该剧播放期间,我有幸走访了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张家湾乡宝元昌村5组64岁的独身五保户陈百东老人,在异地搬迁后的新居前,陈老汉感慨地说:“《最美的乡村》拍的就是我们承德身边的事,我们的第一书记就是跟电视剧一样,一心为我们办实事,感谢共产党!”
是呀,一部电视剧,能得到从上到下一致的认可,说明它反映了时代,触动了人们的心灵,引起全社会共鸣。那么,无疑,它是成功的。
杨勇书记在接受家乡媒体采访时,曾说过:更有乡情和亲情不可辜负。是呀,当个人的命运和祖国和人民命运紧紧相联时候,把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融入到每一天的具体工作中,这才能体现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才能够报效祖国。
杨勇书记,沉静安稳,这个从宽城满族自治县黑土地走出来的青年编剧,多年来,默默无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从热血懵懂文学青年,到引领承德市乃至河北省文化潮流,靠的就是时刻牢记初心使命,不忘乡情和亲情,以祖国和人民重托为己任,才得以让承德文化艺术之花开遍全国,走向世界。
他扛得起承德文化艺术领域大旗,他是风向标,他是承德的骄傲。无疑,他是成功的。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范文大全【二】
电视剧《最美的乡村》在党和国家新时代“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时代背景下,以乡村扶贫为主线,通过新颖的扶贫故事,结合青春质感,融合艺术元素,讲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开展扶贫工作的故事。
身处基层,我也同样感受到了身边的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一线所做出的努力,扶贫干部与村民共同脱贫致富,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向往的生活。
要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心
剧中唐天石、辛兰、石全有在扶贫工作中,满载着攻坚克难的坚韧与勇气,在新时代、用新思想、以新方式,表现着磐石般的意志。“以更大信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党中央的这三个“坚决”,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胜仗的号角。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更要稳住脱贫的阵脚,应对脱贫的挑战,坚定脱贫的信心,共同和贫困群众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生活。
要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
群众利益无小事。扶贫中,关键的是要怀有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亲人,以真感情、真责任、真担当去帮扶群众,真正贯彻落实扶贫政策,真正确保群众稳定增收。我所在法院的扶贫干部,亲民为民,了解百姓所想,解决群众所需,多次受到了群众的赞扬,有的送来锦旗以表谢意。
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长远格局
扶贫重在扶志。人穷不可怕,但不能志短。脱贫要有勤劳的品质、要靠奋斗的双手,政策扶持终究不能完全代替。我们的扶贫工作中,更要注重的是扶贫指引,针对贫困原因,因户施策,调动起贫困户的进取心、奋斗心,把眼光放远、放长,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范文大全【三】
建党99周年前夕,电视剧《最美的乡村》在央视热播。作为一部现象级作品,它聚焦今年工作的主线——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表现在扶贫事业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新时代奋斗者群像。剧情分三个单元展开,讲述了青山镇党委副书记唐天石、市广播电视台新闻女主播辛兰、返乡创业大学生石全有,分别在不同的情势下,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接受扶贫攻坚工作的故事,有力地诠释了脱贫攻坚党旗红的故事主旋律、正能量。省委书记王东峰同志先后四次作出批示指示,2次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推介。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和电视剧艺术委员会共同主办了该剧研讨会。受此感染,我利用三个半天的时间开始网上追剧,第一单元先声夺人、抓人眼球,第二单元锦线穿珠,引人入胜,第三单元激情荡漾、催人奋进。看完后,感触良多——
(一)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承德又称紫塞明珠,有两种说法。一说:“紫”字是指紫微星垣,代称皇帝。古时候认为天皇应住在天宫里,天宫又叫紫微宫。人间的皇帝自诩为天子。“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慎官员四海分”,所以紫微星垣代称皇帝,又因为皇帝居住的内城严禁黎民百姓靠近,所又叫紫禁城。承德靠近边塞,又是清朝皇家第二办公地点,所以也称紫塞,承德本身奇山怪石,有山有水有大草原,景色很美,故为紫塞明珠。二说:南梁周兴嗣编缀的《千字文》,把长城称为“紫塞”。秦始皇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朝鲜,其长万里,土色皆紫,故称“紫塞”。承德在长城边上靠近边塞,而边塞的土地向来是呈紫色的,而承德的确很美,又曰“明珠”。
新时代,让这一明珠靓起来、美起来,必须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发展理念。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是必须加快补齐的短板。所以,在《最美的乡村》一剧中,要表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共产党员唐天石带领那家村选择了养殖蜜蜂、发展刺绣、走上农产品深加工之路,带领上河峪村放弃了网箱养鱼、改走生态旅游之路,共产党员辛兰带领三道河子村在周万鹏教授的技术传授下,走上果木种植、特色养马之路,共产党员石全有带领古川村更是利用古长城这一旅游资源,发展了民俗村和体验式农庄。
在视觉上,上河峪水下长城美仑美奂、古川村山上长城连绵蜿蜒。在心里头,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紫塞大地脱贫攻坚党旗红。
(二)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
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用“志智双扶”增强贫困群众底气、激发贫困群众志气、提高贫困群众勇气,提升贫困群众脱贫源动力。
杨志刚是个刚强有志的男儿,他饰演的唐天石退伍不褪色,在克服自身抑郁症困扰的同时,敢于冲锋、敢打硬仗,积极真扶贫、扶真贫,到任副书记的岗位后,便下乡住到农村,纠正村干部的不正之风和错误认知,精准识别贫困户,精准实施产业扶贫,充分体现人生价值在脱贫奉献中闪光;
岳丽娜是个美丽智慧的女性,他饰演的辛兰,真正实现了从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到驻村第一书记角色的转换,在2年驻村的日日夜夜里,她与工作队两名男队员精诚团结,用真心真情换来村支书和村民们的一致拥护,而且让有着严重“等、靠、要”思想的酒鬼脱胎换骨成了一个森林护林员、偷吃扶贫鸡的懒鬼成了一个蘑菇栽培能手;
刘智杨是个帅气的青年演员,他饰演的石全有是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在与情场情敌、商场对手冀瑞丰的较量中,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化干戈为玉帛,并且取得了村民的信任,做强做优了古川村的旅游产业。
剧中,辛兰主持的节目,最初是《紫塞儿女》,后来主持《最美的乡村》,正是以他们三个为杰出代表的紫塞儿女,以最美的心灵在精心打造着最美的乡村。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刘智杨与何雨虹,从《最美的青春》到《最美的乡村》,都饰演一对情侣,这种青春和美好和清纯的形象,都在启示我们,要自觉弘扬践行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和以攻坚、大爱、奋斗、首创为核心的脱贫攻坚精神,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融入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责任使命之中,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三)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一部剧之所以能打动人,不仅靠演员的精湛演技、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最主要的是建构在坚实的土土壤环境中,真实、真情、真心。巧合的是,这部剧一方面是我局精心扶持的重点大剧,在承德等地制作并拍摄;
一方面我局也在围场县的八顷村和盖子沟村派驻了精准扶贫工作队,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和行动自觉。
我局党组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王离湘局长先后多次赴村开展调研,他认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坚持以“四生”为目标开展帮扶。第一,现代生产。第二,美好生活。第三,健康生命。第四,文明生态。要坚持以“四扶”为手段抓好任务落实。扶贫攻坚要依靠四个字作为切入点、动力、源泉。一是智,智慧的智;
二是志,志气的志;
三是技,技术的技;
四是能,能力的能。坚持扶智扶贫相结合,扶技扶能相统筹,相互包容,融会贯通。
按照这个思路,驻村工作队从2016年开始,与村两委一起,团结带领村民接续奋斗,聚焦“三农”短板,有效实施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是多措并举做好生物多样性减贫产业项目发展。持续提升特色农产品发展水平,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二是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整治农村环境问题,推进垃圾、厕所、污水“三场革命”,持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打造整洁干净的美丽乡村。三是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一个好班子、打造一支好队伍、建立一套好制度、锤炼一种好作风,坚定不移走乡村生态绿色之路。坚持以生态示范村建设为引领,不断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构建生态美、民风淳、乡风美的社会新风。持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更好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目前的工作成绩来看,我们创造的党旗红、产业强、乡风美、我要富的“八顷经验”得到了广泛认可,我们的“四生四扶”工作举措正在结出丰硕的成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八顷村也是脱贫知感恩,从服务大局、心系湖北工作大局出发,也向湖北疫区捐赠了二万斤优质爱心土豆,为我们做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广播电视工作取得双胜利,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2019年度全省脱贫攻坚考核中,我局作为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获得“好”等次;
作为省直驻村工作队派出单位获得“优秀”等次;
驻村工作队获得“优秀”等次,获得脱贫攻坚考核“满堂彩”。驻村工作队队长郭安治同志与《最美的乡村》剧中驻村第一书记“辛兰”很是相像,他的先进事迹也先后在中央广播电视台、河北共产党员网等媒体推出报道。田俊玉和方浩同志都是退伍老兵,也是我们办公室的多年同事,他们所在的盖子沟村也被国家环保部作为生态扶贫示范村。赵文鹏、胡冬梅两个女同志是刚进入广电岗位才毕业的北大研究生,王建军、毛春裕同志也都是帅气的小伙子,他们发回来的摄影图片和抖音视频很受大家欢迎。在我看来,他们真正是用青春和奉献打造最美的乡村,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脱贫攻坚之歌。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是我们的目标追求。今后我们还要结合广电特点,开展好党的脱贫攻坚等政策的宣传,提高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做优内容生产,特别是加大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公益广告、纪录片、短视频的制播力度,讲好脱贫攻坚河北故事;
做实重点惠民工程,突出教育扶贫、消费扶贫、健康扶贫、文化扶贫、产业帮扶,以实际行动确保我们的扶贫工作做得扎实,彰显特色。
由衷地希望紫塞大地更美好,紫塞儿女更幸福,我们的帮扶村天更蓝、水更绿、人民更富裕、村容更整洁、产业更兴旺、经济更发达。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范文大全【四】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但是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
作为基层广大扶贫队伍,必须更加坚定信念、勇于担当。点燃工作热情,密切联系群众,谋划发展蓝图,发展难题。其中首先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我党的优良作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会失去不竭的源泉;
如果脱离群众,就必然会出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那么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伟大目标就无从谈起。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念。脱贫不只是政府的事情,更是贫困群众自己的事情。真正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通过扶志,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
通过扶智,帮助贫困群众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
同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贫困户从思想上改变观念,抛弃“等靠要”思想,从源头上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改变自身,积极脱贫。同时通过帮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从而拓展生产技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此给贫困群众带来持续且稳定的经济收益,最终实现贫困群众的自立更生。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归根到底是我们要用勤劳的双手,脚踏实地的干,才能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范文大全【五】
“脱贫攻坚” “扶贫先扶智” “脱贫摘帽”无疑是当今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伫立于脱贫攻坚的决胜时期,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展开形式各异的脱贫行动,脱贫不只是个人收入的变化,应举四海之力,整体推进。脱贫不能只是“数据脱贫”,更应以智慧凝聚共识,注入内生动力。
漫画中的一名男子,手持木棍,眼神笃定,奋力地撬起脱贫攻坚的巨石,清除全面小康路上的“绊脚石”。男子的力量有限,对于推倒贫困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单用木棍发力难以撼动巨石,必得“智取”促“实干”。
如今,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关键阶段。基层干部付诸的努力已让不少问题得到缓和,农村总体面貌得以改善,但有些顽疾并非靠基层干部就可以克服。重振士气的贫困群体,回归社会中来,必得谋一份工作维持生活。那么产业引入、就业保障,需要企业供给扶持。再者,农民学习不能停滞不前,就业技能培训、思想文化教育也要跟得上经济发展。脱贫涉及全国人民,要整体协同,切不可仅是脱贫而未能实现社会差距缩小的初衷。
脱贫是啃硬骨头,转换思路,亦可煲成鲜美的“骨头汤” .产业兴农、创业脱贫、智慧扶贫是决胜阶段的智慧锦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阶段,新思路,与时俱进。成都锦江区红砂村的 “花香农居”,最初是以花卉产业种植,让农民充分利用自家土地,后来花卉产业又发展为观光农业,又可让农民发展农家乐与民宿。知名度提高后,拥有一定产业基础的锦江区又举办花博会。从“花卉农园”到“休闲旅游”,再到“特色名片”,不断拓新以适应经济发展,不仅脱贫,而且兴农。
举四海之力,纳天下智慧,脱贫征程不仅笃定刚健,更在可持续发展中,步步生花。克贫困磐石,聚全国智力,脱贫事业不仅推进有序,更在不断前进的复兴之路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