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七号房的礼物观后感1 有一个朋友推荐我看这部电影,因为种种原因,一向拖到这天才观看,可能前后拖了近一个月,趁着这天能偷点时间出来,赶快将这部电影看完了。坦言我并不喜欢看韩剧,因此一开始也是抱着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看七号房礼物观后感3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看七号房的礼物观后感1
有一个朋友推荐我看这部电影,因为种种原因,一向拖到这天才观看,可能前后拖了近一个月,趁着这天能偷点时间出来,赶快将这部电影看完了。坦言我并不喜欢看韩剧,因此一开始也是抱着随意看看的想法观看的,但看完给我的确有很多的感触。
——题记
一向对误解他人的剧情很有感触,例如以前看《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排山蹈海樊梨花》中三驱樊梨花、《西双版纳》中小孩子的遭遇,都让我掉过泪,或者,某些人想来还不可思议吧,其实我也不明白是因为自己的某些遭遇还是自己性格所决定的。这天看到的这部电影,也让我有些丝丝心痛的感觉,突然感觉自己有些脆弱了,但是相对于以前好多了。
我想本片的中心是想表达对司法的公正的诉求,对父爱的伟大的赞美。这些我暂且不谈,我想先对人性进行解剖。
故事中的男主人公仅仅是一名智障者,然而警察官却利用他的缺陷进行诬陷;利用他的伟大父爱使他承认本不属于他的罪名,只为了自己尽快破案。那我们的民众又在干什么呢?起哄,并自以为自己了解状况的谴责,这无疑加大了男主人公对社会的恐惧。在各种审查中,无不充斥着“慕尼黑会议”式的会议,当事人都还没参加了,决定就下来了。因为人的自私、黑暗以及自以为是使杯具就这样发生了。
然而,我们再去看一下监狱中的那些“罪犯”,他们是罪犯吗?是,但他们更加能称得上高尚的人。他们看到男主人的罪刑,先是愤怒,说明他们没有失去最基本的人性,之后了解状况后还一次次帮忙他,这又何尝不是一次伟大呢?在一个人性冷漠的这天我们是否要反思?是否需要学习?
人性需要解剖,个性是这天的我们真的需要解剖自己,自己的亢奋是否真的是对的?还有媒体听风就是雨式的新闻又将误导多少人?
撇开人性,该谈谈司法了。片中不得不说得益于他本性的善良才在最后洗刷冤屈,如果不是巧合他救了监狱中的老大,救了科长,他怎样能有之后的“好运”?难道我们以后保证司法的权威和洗刷冤屈要靠运气?这样显然是不行的,我们务必从源头解决,从制度上保证。我想韩国的法律总还是要比*的法律健全点吧,尚有这种事,那*呢?我们如何保证正常的法律诉求?当民与官相斗,法院所分配的律师会保证公正性?应对总总自己提出的疑问,我也无法解答,毕竟我不是这些专业的,缺乏对此的分析潜力,可我们难道不要去思考吗?
不喜欢被误解,更不喜欢被冤枉,其实这是我内心真正脆弱的地方,或许无人识别,但我的心每每遇此,都一股心痛流淌。我期望在没弄清楚真相之前,我们能够冷静,不要人云亦云。遇到嫌疑犯,请司法慎重对待。误解或者冤案无可避免,但至少要尽力减少,遇到了,我们更要及时纠正,减少伤害。
末尾再讲一个耳熟的故事: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眼见尚且不必须为真,耳听更是要仔细推敲。
看七号房的礼物观后感2
《七号房的礼物》前半部分我觉得特别好,几个泪点的处理也特别合适,比如父亲被诬陷和女儿离别的场景,女儿在医院和科长的对话等等,都能让人非常动情,影片的感情处理恰到好处,但是到下半部分,导演为了泪点显得特别的刻意,几个桥段设计得太过童话美好,这样给人特别的不真实,虽然也跟着影片一起流泪,但那是胡椒芥末的作用,跟故事发展没有关系,所以并不能触动到我的内心,刻意的煽情就使得整部影片瞬间就变得特别廉价,给人特别做作的感觉。
当然,《七号房的礼物》作为一部温馨的亲情篇,细节处理和亮点也不少,但是由于故事太过牵强,太过戏剧注定成不了经典,她就像《妈妈,再爱我一次》一样,第一次看的时候能跟着影片一起哭一起笑,但是第二次看的时候已经没有了第一次看的那种感动,刻意煽情只能打动一次观众的泪腺。所以相比《七号房的礼物》,我更喜欢《母亲》中母亲为儿子的那种奋不顾身,《忠犬八公》人与狗的情感,《阿甘正传》中阿甘的坚持,《肖申克的救赎》安迪为片刻自由而不顾禁闭的付出,这些故事更能打动我,更能让我感同身受,因为这类电影让人感动不是因为胡椒芥末,而是故事在发展的过程中使得我们更有代入感。
更真实,感受也更加猛烈,而《七号房的礼物》父亲与女儿的感情,回头是岸的罪犯虽然也是非常具有正能量和打动人心的元素,但是在导演刻意的制造感动面前,就显得特别的浅薄。所以,《七号房的礼物》是一部能让人泪流满面的影片,但是不是一部能打动人心的电影。
看七号房的礼物观后感3
路上铺满了冰块,你我走路都需要相互扶持。
整部电影以倒叙的方式描述整个故事,主线是伟大无边的父爱,支线是7号房内有情有义的众人以及善良友爱的科长大叔,线索是局长小女儿的死亡,律师法官的无良错判,浓浓的父爱直击泪腺,整部电影从头开始哭到尾,眼睛肿成泡,电影或者有夸大的成分,故事或许有些不切实际的地方,人性的善美丑恶却实真的,你这么爱我,也是真的。
这是记叙了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那位如天使般的父亲,纵然一无所有,但给了女儿此生最美的礼物。在有爱的监狱里,龙九和胜艺用亲情感动着每一位狱友。当人心的恐惧被每一步的真诚一点点的去除时;当所有人都经历改造后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找到希望时;当大家都能在复杂的现实中找到一丝温暖,一点向前的动力时,他们都得感谢龙九,因为在这小小的七号房里,他们有了重生和救赎的机会。时间走的那么快,残酷地不为谁停留。被误判后的他宁愿选择以死来换取女儿的生。
记得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有一条是“悲剧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物”。看着理论还没什么感觉,看电影的时候才觉得先人的智慧实在高深。《肖申克的救赎》、《七号房的礼物》……虽然想起来电影的不多,但这两部电影的主角都有类似的感觉,无辜受累,本就是被冤枉的,再怎么污蔑也不能颠倒黑白。办案的警察将爸爸送进了监狱,爸爸却以其善良和对女儿的爱向狱友与狱警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一个善良的、爱护自己女儿的、连话都表达不清的人,怎么可能诱拐并杀害一个与自己女儿差不多年纪的小女孩?爸爸是清白的。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早日翻案与女儿团聚,爸爸努力地记着要说的话,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与法官的回答……爸爸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自己、为女儿奋斗。
只是命运总是那么不如人意。失去女儿的警察局长一定要为自己的女儿找到一个偿命者,他认定爸爸是罪魁祸首,一定要爸爸付出代价。他威胁爸爸,要么认罪,要么失去女儿。 在自己的生命与女儿的生命面前,爸爸选择了后者。这个选择,意料之中,又因为意料之中而让人心痛。无论是一位聪明的父亲还是一位智力有缺陷的父亲,父爱都一样的伟大,一样的打动人心。
父亲与女儿道别做的鬼脸让我想起了《美丽心灵》里面爸爸与儿子的最后一面,两人笑着说再见,然后再也不能见。这里的爸爸后来又回来抱着女儿哭,“救救我!”他这样说,然而没有人能救他。说不清这两部电影在这个桥段的处理手法孰高孰劣,但我在看的时候有着同样悲伤的心情。克制的对刑讯逼供和司法不公的简要带过,更多的是,一群来自各路的犯罪者们,一群看似是社会渣滓们的自省和改变,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一个善良的“傻子”和他天使般女儿的到来。
死刑如期执行,“傻子”的善良被庞大的*碾压,成为司法不公的牺牲品,也是众多牺牲品的一个。而这看似荒诞离奇的故事,其实仍然是源于现实故事。这才是艺术让人唏嘘的地方,它永远不可能凌驾于生活之上,总是有这样或那样悲凉的现实向艺术作品源源不断的提供素材。因冤狱而死的白骨早已成灰,上面新建了多少政绩和破案功勋?谁又说得清呢。
几位狱友虽然是罪犯却还是很可爱,所长前后的变化也能见这个人物性格,哪怕他们是被定在耻辱柱之上的犯罪分子,他们心中的善良和温暖,也会被同样的善良和温暖叫醒。而代表正义的一方,也会因为私欲的放纵,而唤醒睡在心脏隔壁的邪恶和阴暗。然而生活总是有温暖!就像那个不断变换着定义的《七号房的礼物》,就像那牢房门上挡板上被镂空的星星和月亮、龙九行刑前衣服背后狱友们的签名。有爱的成全,有恶的救赎,这便是生活本身。
所有人其实就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