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万有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整改报告 事迹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疫情防控 > 正文

人间世观后感1500字疫情8篇

时间:2022-05-17 08:35:02 浏览量:

人间世观后感1500字疫情8篇

人间世观后感1500字疫情篇1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战胜疫情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

  要增强“生命重于泰山”的政治自觉。“生命重于泰山”,在当前防疫斗争中,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服从党组织安排。要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与广大群众并肩作战,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和无畏冲锋在“疫”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要增强“疫情就是命令”的思想自觉。“疫情就是命令”,广大党员干部要闻“疫”而动,要充分认识到严峻疫情就是对党性的考验、对初心的考问,要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要以“我是党员我带头”的积极性主动投身到这场严峻斗争中去,以“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决心真抓实干,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攻坚克难。既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在抗“疫”斗争中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真正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在矛盾冲突面前不躲避、在危机困难面前不惧怕、在歪风邪气面前不退缩。

  要增强“防控就是责任”的行动自觉。“防控就是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扛起责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和实干抓好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以“草摇叶响知鹿过”“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细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以“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从容面对各种棘手问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定力消除群众顾虑、坚定群众信心,在“疫”线当先锋、作表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人民智慧,凝聚群众力量,新时代的“人民斗争”一定能够劈波斩浪、勇往直前,战胜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人间世观后感1500字疫情篇2

  《人间世》,趁着带娃的间隙看完了,对于生死,此刻的我和还是孩子的时候完全不同的感受。

  我想每一个人,一开始都不知道生死意味着什么,一直到自己的亲人离开,才知道死亡,就意味着永不再见。就像王学文说的那句:对于生和死,我是买了票的人,而你们是门外的观众。生命的开始到衰亡,是一条单行线,没有回头路。区别只在于,有人走得快一些,有人走得慢一些,有人的路程原本就短,有的人是条障碍越野。

  父亲癌症去世和女儿出生在同一天,7个小时我就经历了至亲的生与死。我不知道老天为什么要给我这种磨难,但也许这种磨难是为了让我更好地去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在乎活着的每一天,在乎我爱的每个人。

  第一集看的就是张丽君,查出癌症的时候怀着5个多月的身孕。”我的世界很小,我的世界里都是我爱的人“。我不知道是天性乐观,还是孩子给了她力量,一直看到张丽君都是笑容满面的模样,在镜头外都能感受他们之间那么浓的爱意。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可能会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会更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会更在意自己爱的人,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更加珍惜生命。当了妈妈以后更能体会到刚看见孩子出世,每一天都可能分离的那种万分不舍和担忧。张丽君说,她要珍惜自己现在所有的能力,那几乎就是向死而生。

  接下来是陈莉莉,王学文,身为女人,身为癌症患者家属,越来越能体会他们的纠结,痛苦和无奈。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去往天堂,也每天都有人来到人间。在面对离去的时候,我们该用什么态度?我在想自己会不会舍得捐献器官,也许会,也许不会,都是一瞬间的念头,但却会改变许多生命的轨迹。看这些片子的时候常常会代入自己,却不敢再细想下去,愈发觉得珍惜生命是件多么重要的功课。

  父亲生病,自己怀孕,这才频繁接触了医院。医患关系的紧张,很大程度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病人对医生有过高的期许,个别医生确实有违医德。可这不仅仅关乎良心。医生这份职业的高强度工作与收入的不匹配,医学这门终身需要不停学习的科学总是滞后于疾病的发展,而病情的千变万化,每个人病人的独特性对医生的要求又非常高。我总觉得,要达到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真的有很长一条路要走。医生在面对了许许多多的病人之后,也会渐渐变得漠然,能把“总是安慰”这四个字做好,已实属不易。

  这世界充满了风险,那天看到一则消息“一场车祸,撞死了正要去体检的祖孙三代,只留下了怀着二胎的妈妈和爷爷”,就在自己家门口。所以请好好珍惜尚在人世间的每一瞬间。

人间世观后感1500字疫情篇3

  以前有段时间爱看灾难片、恐怖片,喜欢那种上帝视角,冷眼旁观主角在灾难即将到来而不自知的天真,充满快感地看着他们遭受恐怖、变态经历折磨,偶尔也会被sudden shock吓到。

  这类电影多半评分不高,阅过即忘,能留下印象的寥寥无几,更别提能引起什么深度思考,但我仍然乐此不疲。可以称之为快餐式观影/下饭电影(是的恶心恐怖的电影我在吃饭时也看得下),此类影片的代表:《墓地邂逅1、2》、《车库惊魂》、《人皮客栈》、《林中小屋》、《遗传厄运》、《昆池岩》等等。

  也许是恐怖片越来越无趣,也穿插着看起了历史、社会纪录片。

  《人间世》追了两季,每一集都“度秒如年”,在这里可以看到最真实的中国医患关系、重病患者和急诊医生的日常。这个世界是你看到的那样,又似乎不是你看到的那样。看完两季,我的人生看似依旧平凡如一潭死水,但隐约能感受到,我的思考方式、我对医患关系的刻板印象、我对现实生活的挣扎与纠结,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女博士闫宏微患上三阴性乳腺癌晚期,乳腺癌中最凶险的一种。抗癌路上她坚持乐观,孩子是她拼命活下去的支撑,但故事并非总是happy ending,从中国求医到美国再回到中国,她体内的癌细胞终究是没变“聪明”。2019年3月18日,闫宏微离世。

  她的丈夫吴载斌今年疫情期间,在微博官宣和一位驰援武汉的护士相恋了。我不会去说“不相信爱情了”,毕竟妻子患癌,其中治疗、照料的艰辛也许任何人都无法切身体会。他的微博底下充斥着“微微走了不到一年”、“微微瞎了眼遇上渣男”等骂声,我觉得duck不必;但也很难去祝福他,只能说人有各自的选择和决定,这种选择和决定无需被他人左右。

  但今天我不讲《人间世1、2》(明明已经讲了很多),而是想讲讲疫情期间它推出的《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01 人间世

  高中读柴静的《看见》,被其中描述非典的章节“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所震撼。2002年广东出现非典,2003年非典扩散至全国,一时白色恐怖笼罩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天空中。

  柴静在书里说了一句话,大意是,不希望日后孩子问起自己“妈妈,非典的时候你在干嘛”时哑口无言羞愧难当,因此选择做好记者的本分,走进非典病房,向社会大众客观呈现出非典疫情下,患者的真实状况。

  2003年非典时,我7岁,疫情未曾蔓延到我那十八线小城市的家乡,我对非典的印象,仅限于大人们在交谈买不到板蓝根;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24岁,亲历疫情,切实感受到社会中弥漫着的恐慌和警惕。

  口罩一罩难求,假期一延再延,家家户户闭门谢客,过年几乎不出门不聚餐,每天关注着新闻上冰冷的确诊、死亡、治愈人数,看着全国各地医疗队“逆行”奔向红区武汉,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昔日繁华的江城一时像电影里的空城一样。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人间世”。

  02 人世间

  在这样的“人间世”,所幸有一群人站在手无缚鸡之力的患者身前,与名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死神抢人。

  他们身穿白色战衣,头戴厚重的面罩,时而步履蹒跚,时而脚下生风。

  隔离病房里,12床,一位81岁的老人。

  医生好不容易控制住他体内的新冠病毒,但老人本身患有的糖尿病,却让他的整条右腿开始迅速坏疽。

  医院没有做手术的条件,讨论再三,医生们决定护送12床到同济医院中法院区手术。

  好在转运过程无惊无险。

  疫情之下,医生做一场手术的难度远远大于平时。防护衣、护目镜、N95口罩、外科口罩、面罩…… 手术前必需的重重防护措施,让医生置身于近乎缺氧的环境中。

  3个小时,8名医生,截肢手术终于顺利完成。术中,主刀医生不得不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停下来休息,到外面卸下重重防护,喘一口气,再接着一头扎进手术室。

  结束手术后,医生全身都湿透了。

  但并非所有的手术都能有好的结果。

  上海第六批援鄂医疗队的缪医生,把急救比喻为开飞机。“突然两个发动机全熄火了,飞机的高度在不断下降,而你要在飞机坠毁之前迫降成功。”

  突发情况考验的是医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往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作为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相处时间最长的护士们,在这场疫情当中经历了太多难捱的生离死别。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有时也会感到深深的无力。

  一位先生在病房里,心电图已经呈直线。护士为他整理遗物,却不经意瞥见他手机屏幕上,女儿发来的微信。

  手机那一头的孩子不知道,她永远也收不到爸爸的回应了。

  在这场灾难中,人们把医护人员称为救死扶伤的超人。但也别忘了,他们只是以医学知识为武器、以医疗技术为辅助,“有时能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外人眼中,他们是逆行的英雄;而在自己心里,也许对自己投身疫区有一点自豪,但更多时候认为这是“职责所在”。

  03 世间人

  这次疫情之中,我姑且简单地把人群划分为「红区内的人」与「红区外的人」。

  「红区外的人」,自然是你我这些没有近距离接触新冠的普通个人;而「红区内的人」,除了我们熟知的医护人员以外,还有运送物资的军人、坚守岗位的公务员、忙碌奔波的志愿者、快递员、外卖员等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

  这场战争的胜利必须归功于他们。

  人类最基本的良善和同理心,在这次疫情中得到了最纯粹的展现。

  上海援鄂的医疗队伍中,每位医生都会与武汉的当地的医生一起组成医疗队伍。在危险的操作面前,武汉的医生总是会挡在上海援鄂的医生前面。

  扩皮(扩张皮下通道)时很容易有气溶胶产生,气溶胶里污染物、病毒很多。武汉医生说,“扩皮的我来做,你先头侧过去,扩皮之后你再来置管。”

  武汉的医生给上海援鄂的医生发了这样一条微信。

  我看见他眼里有泪,有对武汉医生保护上海医生的感动,也有对共同战胜这场疫情的坚决。

  红区里,除了医疗人员之外,还有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的身影。

  还有志愿者的身影。

  援鄂医疗队结束任务启程回上海时,一位志愿者穿上皮卡丘的人偶,举着一块写着“谢谢”的纸牌,成为送行队伍里亮丽的风景线。

  摘下头套的他,面对镜头有些许不习惯,腼腆地笑着,说起做志愿者的经历。

  而直到采访结束,他也没有透露自己的名字。现场的小伙伴看他的朋友圈才知道,他们是武汉的一个志愿者团队。除了皮卡丘,他们还扮成海绵宝宝和哆啦A梦,以自己独特的形式为医疗队表达感谢。

  但《人间世》并非只挑温情的情节来讲,而是真实地展现了不同医护人员在疫情中的所思所想。

  病房里的一位老太太哭着说自己“不想活了”,并把自己的氧气导管拿掉了。护士很生气,感觉她“在这种时候添乱”。

  也许有人会说这位护士态度不好、不该说这样的话伤人,但站在她的角度思考,一边是情绪不好的老太太等待安抚,一边是濒死的危急患者需要救护,此时让她去冷静下来安抚老太太的情绪,真的很难。

  没有一个医护人员不希望患者康复,也没有一个医护人员能在患者放弃希望时无动于衷。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常在新闻上听到一些90后这样的声音:“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还是个孩子,你们站在我身前;现在我长大了,换我来保护你们。” 17年前那批懵懂的孩子,已经成为有模有样的“大人”,在疫情最为严重的关头挺身出。时光交错,17年前的大人和17年后的“大人”身影重叠;时代在变,但不变的是总有一群人逆风前行,为身后的人拨开云雾。

  想起一句很俗但是真相的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那些负重前行的人,褪去救死扶伤的身份,也不过是你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啊。

  作为这场疫情之下无数平凡个体的我们,通过这场肆虐全球的灾难,至少应该铭记两点。一是生命不易,且行且珍惜,人生路漫漫,珍惜身边人;二是,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应该尽量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人间世观后感1500字疫情篇4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几个月前。

  那时,农历新年即将到来,这是一年中最欢乐的时光,每个人都期待着早日阖家团聚。

  年轻护士即将回武汉老家过年,她打算今年和相恋多年的男友结婚。

  离家多年的医生久居上海,如果不出意外,今年他也能回武汉待短暂的几天。

  相濡以沫的老夫妻在家准备年货,今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他们的孙辈即将出世。

  新冠疫情突然爆发,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约定好的难以团聚,无交集的陌生人却因此相逢。

  每个人都可以是一束光

  人们常常埋怨生活枯燥梦想遥远,有人为了生活而放弃追求,也有人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实践自己的理想。

  陈桂林是一位在上海工作的武汉人。她从小就想当一名医生,希望自己可以救死扶伤,像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给病人带去生的希望。长大后她成为了一名护士,即使小时候的梦想并没有完全实现,她却仍然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

  新冠疫情爆发后她挺身而出,瞒着家人来到武汉雷神山医院工作。

  陈桂林是个生性乐观的人。她会在来雷神山上班的途中,和同事调侃自己的生活,会在防护服上认真写下“武汉加油”,还不忘配上一个嘴角弯弯的笑脸。

  她说,“太阳很大,能发光发热。月亮比太阳要小很多。不做太阳,但能做月亮吧。”

  用爱传递勇气

  7床的爷爷一家三口都感染了新冠肺炎,他们被分在了三个不同的地方隔离治疗。与老伴仅一墙之隔的爷爷只能通过手机联系联系妻子,两位老人约定要一起努力活下去。

  老伴在信中回顾了他们二人青梅竹马的故事,感谢老爷子这么多年对她的照顾。期盼他早日康复回家抱一抱刚刚出生的小孙女。

  信的最后,奶奶动情地写道:

  “你总是说想过平淡的生活,你总是要我留在你身边,说你想见我。那你就要有信心坚持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啊,早点醒过来!”

  相逢何必曾相识

  护士陈桂林,今年29岁,打算今年和男朋友买房、结婚,迎接人生的新阶段。

  7床老爷子,今年72岁,孙辈刚刚诞生,家人盼望他早点康复,回家抱一抱刚出生的小孙女。

  本不相干的二人,因一封家信相逢。

  在老爷子病情恶化后,陈桂林承担了用武汉话给老爷子念信的任务。

  她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吃力地俯身在老人的耳畔,一句一句地念给他听。念到一半还因为喘不过气,不得不暂停休息。

  昏迷不醒的老爷子,在护士的家乡话和老伴爱语的双重刺激下,微微摆动着头部,像是对老伴的呼唤做着回应。

  念完信后,精疲力竭的陈桂林却显得很高兴,“他应该是听到了!”

  像陈桂林这样默默付出的护士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像是黑夜中的点点微光,汇聚起来,照亮他人,更温暖自己。

  医护不是万能的,但他们总能带给我们安慰。

  爱也不是万能的,但它能让我们充满勇气,替我们驱赶黑暗。

  我们为难以团聚而感到遗憾,却在与陌生人的萍水相逢中收获温暖。

  而这些在相逢中迸发的点点微光,正是我们捱过漫漫黑夜时所仰望的灿烂光芒。

人间世观后感1500字疫情篇5

  在第一二部接近结尾的时候,梶的朋友冲岛对他说:“你最终还是赶上了这趟人本主义的列车,尽管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种“高昂的代价”在影片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梶在最后被征召应伍,这也就意味着,梶必须完全脱离此前生活的环境(即平民的环境),来到一个带有全新语境的位置,在那里,军衔等级可以压倒一切,经验永远凌驾于理论之上,任何个人主义的思想都必须被消灭,而国家,就是日本国旗上的那顶太阳,是每个人必须追逐的对象,哪怕结果是焚灭。

  军队是一个几乎无法施行人本主义的区域,同时军队也代表了国家机器的另一种核心,即武力的核心,在军队面前,日常社会的规则是被完全漠视的,一方面是军队的暴力性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则是战时日本军国主义的影响。处在这个核心中的两个人,梶和小原,似乎形成了某种鲜明的对照,梶坚韧、有能力、负责、服从命令,而小原怯懦、虚弱,小原脸上的那副眼镜就已经暗示了他必将被体制所霸凌的命运。

  如上,小原的遭遇——从被歧视、被压抑再到被侮辱,这一切就已经向梶以及屏幕前的观众传递了一个信息:人本主义在军队中,是绝不可能的奢望。

  同时,面对不平等的环境,梶的表现也耐人寻昧,三四部中的梶不再是一二部中那个死磕、焦虑的青年,而更显得老练、稳重,在小原最先几次受辱时,梶没有出面,哪怕是朋友新城被老兵打,梶也只是在一旁漠视,同时,他遵守命令,恪守职责,这或许会令很多观众感到有些诧异。

  而在我看来,梶在军队中的表现几乎是必然的,因为梶并非完全是个反叛者,而是个受限于文明规则的先进分子,影片中所突出的关于梶与上级争斗的戏剧点,算是不合时宜的行为,在战时梶的这些行为触犯了一种微妙的,介于法律和现实之间的原则,当然这种原则本来就是为满足少数人利益而制定的不公平的规定。因此,梶触犯的,实际上是模棱两可的规定体系,它并非不平等本身,而是限于某种文明制度中的不公,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二部一开始冲岛告诉梶,他的理论似乎没有抓到真正的重点。至于这真正的重点是什么,我想是整个以“经验”“关键时期”为借口的政治制度,以及围绕此政治制度所构建出的一系列体系(包括医疗、教育、工程等)。

  因此,梶从未反叛过任意一个体制,他所反叛的只是体制中的不公,所以当梶走进一个新的体制(军队体制),他自然地适应了这种体制,当然这种体制和他的本性是冲突的,这种冲突在影片结尾得到了完美的证实。

  这种适应,在小原自杀的时候,变成了一种反刍。梶在此时才彻底意识到,整个军队的存在,就是为了磨灭人性,而这种磨灭必然是建立在不公平的基础上,他情愿为小原讨回公道,代表着一二部中梶纯粹人本主义精神的一种回归,或者觉醒。

  影片的前半段,是相当规整的,如同老木匠做出来的家具一般的,一篇相对微观的议论文,这篇议论文的论述着力在批判军队的不合理性与其对人性的压抑、磨灭中,但其中并没有太多讨论到更为根本的政治制度以及其衍生出的体系。而在影片的后半段,小林正树的视角变得相当宏观,涉及了战区后勤、前线、战场。人物也更为多元,包括了后勤医院的护士、梶的好友影山少尉、梶带领的新兵、与梶针锋相对的老兵、几位好战的少尉中尉等,但或许是出于发行与放映的无奈,又或者是成本限制,在一个半小时内这一切的叙述都变得相当分散而急促,与影片前半段的稳扎稳打大相径庭。尽管令人叹惋,影片后半部所能反射出的意义却仍比前半部更广阔也更深刻。

  首先是由军队而映射出的国家机器。无论是梶,还是影山少尉,或者那些好战的少尉中尉,最后都必须服从于那位躲藏在地下中的参谋,这大概是本片中出现的最接近国家权力核心的角色,这位身在高层的角色,丝毫不在乎士兵死活,宁愿牺牲一个连队以换取“最终胜利”,而他的所有对白,都是以命令式进行,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的权力操控者,他们躲在阴暗的、肮脏的角落,坐在椅子上操纵着底层的生死,这一切不过是一句话、一个表情,甚至一个眼神的事。

  之后则是影山少尉,作为身处领导位置的梶的好友,他同样具有人本主义精神,但我们发现他在某些事件上甚至不如梶自由,即便他具有锐意改革的思想,但他永远也无法改革,因为他惧怕下层的反叛,同时又软弱于更上层的威胁。影山少尉是一个更为微妙的角色,因为他恰好是一名改革者,或者说具有成为改革者的潜质,但他在体制中无法施展拳脚,那么根本上是什么?是什么使得他甚至不如列兵梶更自由?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在一个开明的、平等的、公正的体制之内,是不是还会存在像影山少尉这样的人?而梶又是否永远只是名列兵?军队的暴力性同体制内在的腐化与凶险结合,便形成了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作为人,作为身处在国家机器中的人,我们具不具备反抗的自由?也许正应了尼采那句话:“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越是接近深渊的人,就越是要接受深渊的审查,在被深渊凝视的一刻,人是举步维艰的。

  最后回到梶,梶作为一个乘上“人本主义列车”的人,见证的却处处是违反人本主义原则的事件,如若说梶在一二部中经历了一个由坚韧的反叛者到一个接受荒谬的反叛者的过程,那么本片中梶便是在历经一个逐渐“弗兰肯斯坦化”的过程。

  诚然,梶对人性、平等、公正是尊重且渴求的,但在军队的经历却逐渐异化了他,这并不是说他对于那些真正具有价值的事物没有渴求了,而是他渴求这一切的过程变得曲折了,这种曲折是使他异化的根本。梶心中还有另一个追求,那就是美与爱,这来自于梶的妻子美代子。在军营中,梶请求美代子脱下衣服让他永远记住这个画面,这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浪漫戏份,哪怕这样的浪漫戏份,也是注定要以辛酸与苦难为结。

  在《科学怪人》中,弗兰肯斯坦也同样对美有执着的追求,弗兰肯斯坦的杀戮并不能被解读为弗兰肯斯坦的恶,而是社会之恶,是社会对个体的异化之恶,当科学家们通过观察与研究对这个怪人进行偏见的诱导,他们就显现出了对生命的不尊,这样的科学,从头到尾都在违反自然法则,是文明的伪善与谎言。

  《人间的条件》同样如此,梶在众人的目光以及战斗的残忍之下,终究还是被异化了,这种异化还可以理解为一种偏执,当梶记住美代子的身体,作出自己“活下去”的诺言时,他就陷入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偏执,他最后本可不掐死那位怯懦的新兵,但他还是这样做了,这同样是因为他选择了“活下去”,从这方面来说,梶的异化又是显得如此合乎人性,因为他至始至终,都是为了自己,当他在前半部丢下了同样怯懦的小原时,我就已经发现,梶始终是将“活下去”的信念至于周围一切之上的,而小原与最后那位怯懦的新兵在影片中又形成了完美的对照,并映射出梶性格矛盾的一面,他最后在这种矛盾之下成为“怪兽”,几乎是必然的,因为这个以国家主义为口号,以大局为借口,以等级为统治方式的硕大国家体制同“以人为本”的愿想是彻底矛盾的,欲要成为真正的“人”的人,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同时,也要接受自己被“弗兰肯斯坦化”和被毁灭的命运。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上没有哪个人是非善即恶的,梶的“弗兰肯斯坦化”,恰是梶最为人性的一面,这比那些国家主义的口号与最终胜利的空谈要高贵百倍。

  这三个层级的人物,从一种新的角度论证了国家机器的不公与残忍,反抗机器的人,最终被碾碎如渣滓,而渣滓又怎样生存?我们人作为人的条件是什么?或许,可以换一种思维,那就是,我们作为人是无条件的,但我们若要无法为人,那才存在着需求的条件与约束。

  回到最开始冲岛那句话,梶最终还是乘上了那班人本主义的列车,但这个代价无比高昂,他不仅要牺牲自己的自由,还必然会牺牲掉自己周边的人,而最终,这个导航的指向,必然是一个回环,并经由荒草丛生的野径,通往自我。

人间世观后感1500字疫情篇6

  纪录电影《人间世》发布“人间花火”版手绘海报及定档预告,正式宣布于2022年3月4日春暖花开之日全国上映。影片由陶涛、张琪、秦博、范士广四位导演共同执导,陶涛、张琪联合监制。

  同时这也是《人间世》这一现象级IP,自20_年电视首播后,时隔五年,首次以电影形式登上大银幕。作为豆瓣评分高达9.7分的国产纪录片口碑之作,《人间世》此次全新回归,电影版以全新的主创阵容,加入新人物,新视角、新叙事结构,通过聚焦两个抗癌家庭感人催泪的真实生命轨迹,透视医疗、生死、亲情、爱情、友情等人间百态。

  同时,除了真实客观的人文记录,电影也希望汲取积极乐观的生命正能量,正如此次定档发布的海报,延续了首版概念海报的温暖气质,继续用梦幻童话的笔触描绘了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孩,虽身处困厄,仍向往着最璀璨温暖的人间花火;她身后的糖果气球穿过病号服,如天使的翅膀,守护着每一个坚强勇敢的生命,在温暖治愈中传递爱与勇气的力量。

  阵容主题全新升级 聚焦抗癌家庭传递爱与勇气

  相较于电视纪录片,电影《人间世》作为一部全新的作品,在主创阵容、主题视角、叙事结构、人物故事选择等方面做了全面升级。电影《人间世》不仅汇集了原版电视纪录片的总导演、制作人秦博和范士广,还加入了陶涛、张琪两位新导演,组成了全新的主创阵容。

  监制、导演陶涛是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纪录片项目《留法岁月》、四集纪录片《牡丹》等纪录片总导演;监制、导演张琪曾担任《邪不压正》《芳华》《一步之遥》《风平浪静》等电影作品的剪接指导,是姜文、张艺谋、周星驰等多位大师级导演的“御用”,曾荣获第13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年度新锐剪辑师”。

  另外,总策划、导演秦博和范士广,也是资深纪录片导演,曾凭借《人间世》荣获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系列纪录片、最佳导演,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系列纪录片等荣誉。

  四位导演的联合执导为电影版《人间世》带来了全新的主题视角和叙事结构。电影绝大部分内容未曾在电视纪录片中出现,通过交叉叙事重点聚焦肝癌妈妈许烈英和骨肿瘤女孩王思蓉的真实抗癌故事。浓厚的电影质感、流畅的影像逻辑、娴熟的剪接手法,让观众在沉浸观影的同时,亦能感受到温暖真诚的人文关怀,以及爱与勇气的力量,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高口碑现象级IP银幕回归 春暖花开与爱相逢

  自20_年以电视纪录片的形式播出后,《人间世》系列作品的关注度及影响力便持续居高不下,豆瓣斩获9.7的高分,是豆瓣评分最高纪录剧集之一,目前已成为现象级的纪录片IP;此外,《人间世》还荣获了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系列纪录片、第23届及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兰玉奖最佳系列纪录片等多个大奖,引发了医疗、人文社科、财经、科技等社会各界意见领袖的广泛热议,被不少观众赞为“国产良心纪录片该有的样子”。

  作为国内稀缺的医疗社会观察类人文纪录片,电影《人间世》的定档无疑填补了电影市场的空缺。电影直击现实社会中的医患、生死、亲情等普世话题,用镜头丈量中国当代社会,记录新时代下的人间爱,如同一次关于生命教育的公开课,具有极强的社会人文价值。

  人生甘苦交织,我们希望岁月静好生活幸福甜蜜,但困厄总会不期而至,惟愿爱与勇气与你我同行,无惧无畏向阳而生,在2022年3月4日,春暖花开之日,与爱相逢。

人间世观后感1500字疫情篇7

  自2022开年以来,同名电视剧《人世间》在央视开启第三轮重播,并多次登上新闻联播,收视率创下央视近8年新高,前后吸引近5亿观众追捧好评,微博话题讨论量超过138亿,抖音话题播放量多达118亿,剧目相关话题频上热搜,不同年龄层、圈层的观众均被这部平民史诗作品深深打动。

  有网友们表示:“看完电视剧后,又等来了话剧版《人世间》,想想都激动!”在发布会当天,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人世间》导演杨佳音;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电视剧《人世间》六小君子唐向阳、话剧《人世间》周秉昆饰演者苗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专业演员、话剧《人世间》郑娟饰演者李小萌;国家一级演员、话剧《人世间》周父和周母饰演者孙星和李珍共同出席发布会现场。

  此前,《人世间》电视剧播出后形成全民追剧热潮,成为2022年现象级爆款剧集。本次媒体见面会官方宣布,电视剧《人世间》“六小君子”唐向阳饰演者苗驰正式宣布加入话剧《人世间》并出演周秉昆这一角色,为本轮巡演带来新的血液与期待。谈及此次从电视剧跨次元参演话剧,苗驰表示:“很荣幸可以参与两个版本的《人世间》,周秉昆虽然是个小人物,但是有他坚持的信仰,我和周秉昆这个角色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希望可以结合自己的特色,带给这个人物一些不一样的表达。”

人间世观后感1500字疫情篇8

  最近,电影频道播出的《人间正道》影片看后让人受益匪浅,这是和最近出品的《黄克功案件》一样是一部让人拍手叫绝的作品。《人间正道》是一部反映延安时期,我们共产党人反腐除贪的真实故事,这是弘扬法治,反腐惩贪的好题材,这部影片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许。试想,一个政党,一个政府若不依法办事,不惩贪除腐,就会失去民心,就会让广大群众寒心,就会失去希望的生机,这样政权生命和政治生命就会终结,而这部片子犹如一声春日惊雷震荡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这部和《黄克功案件》同类题材的弘扬法治精神的影片,看后让人精神振奋,特别是对于我们各级官员迪不小;作为一个伟大的政党还是一个个人,无论你对社会作出多么大的贡献,无论你对革命功绩再大,但是一旦你滋生了腐朽的思想,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人民就不会原谅你,就必然要遭到法律的制裁。剧中的人物肖怀忠,先怀着一种对党和人民忠诚的情怀,由亲自点名作为当时延安的税务局长,为了革命的发展壮大需要。他也曾为党的事业出力流汗,鞠躬尽瘁的奉献自己,但他经不起历史的考验,在成绩面前,私欲滋生,置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放弃了一个共产党人应具有的情操,把人民的安危置于脑后而不顾,借权受贿,无视边区政府的法律尊严,忘记了人民的寄托,最后在人生的道路上断送了自己的生命,留下可悲的遗憾,受到法律正义的处决。

  肖怀忠的作为,亵渎了党的政策,辜负了人民的期望。在剧中,对此案件做出了公正的处理,它不因肖怀忠曾对中国革命有贡献而徇私枉法,是一篇共产党人倡导法治精神的宣言书,它彰显了我们共产党领导人民秉公执法,彻底维护法律尊严的决心,从根本上维护法律尊严的决心和意志。这种气贯长虹的作为给我们现在实现依法治国做出了表率。我们共产党人只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在于我们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待遇,无论你官多大,无论你功再高,在法律面前都一视同仁,一律平等,没有法律之外的特殊阶层,他打破了几千年来“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陈腐信条。

  在党的--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时代背景下,此影片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在特权和公权的天平上,在情感和正义面前,这部片子使人敬佩,让人折服,使人晰然泪下。现在我们坚持依法治国,从严治党,这部片子和《黄克功案件》是一个石惊天破的醒世恒言。“党内没有特殊党员,谁犯罪都要伏法”这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不同之处。依法处理肖怀忠是我们共产党人严惩贪腐,公正执法的铮铮誓言。他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嫉恶如仇,真正为广大群众谋利益,敢于执法如水的典范。执法公正,民心所向,执法不公、不严,失去的不仅是法律的尊严,而且断送的是支撑政权基础的民心。看罢此片最后的结局,正义的枪声为贪腐送终,让人情怀激荡,但愿处决肖怀忠的枪声能穿越历史的时空,每时每刻都在广大党员的耳边萦绕,能震撼每一个当政者的心灵,愿我们都能以此为戒,做一个心底无私、心怀天下的人,愿我们每一个当政者能善待手中的权力,真正做到计利当记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在人生奉献中升华自己。

  古人有言;为政重在廉,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做人,德不善而弊显,行不俭则祸生。任何时候,从政,应德厚才高身正,治国当吏清法严政明。在官唯明,理事唯平,要让国清民安,就要奉法为重,就要一碗水端平,只有一碗法水端平的社会才是清明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才是公平的社会,才会国泰民安。

  尽管处决肖怀忠是一件必然的案件,但却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大义和反腐除贪的决心,也体现了共产党人执法如山,执法公正无私的情怀。缅怀历史,在实现法治中国的道路上,在反腐倡廉的行动中,我们应以此为戒。我希望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好好地观看此片,从中吸取教益,力争在自己为民谋利益的岗位上,善用自己的权,当记苍生苦,不忘鱼水情。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心,堂堂正正的做人,清清廉廉的做官,做一个人所敬佩的好人,好官。

推荐访问:观后感 疫情 人间 人间世观后感2000字疫情 人间世疫情观后感800字作文 人间世观后感1000字抗疫 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别篇观后感1000字 疫情人间世观后感心得作文五篇2020 人世间抗击疫情观后感800字 人间世疫情特别节目观后感1500字 人世间疫情特别节目观后感500字 防疫纪录片观后感 人间世疫情观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