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助学金个人事迹材料【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2020年国家助学金个人事迹材料2
以梦为马,不断前行
“我希望用真诚换取他人的赏识,憧憬用行动追逐心中的梦想。”我叫xx,是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东北女孩儿,我曾期待闲适安逸的大学生活,然而一切尽在无心中被刻画。上大学以来,我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校园各种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参加校报记者团结识许多优秀前辈、代表我校赴港参加“第十二届香港东方论坛”,与专家学者、业界领袖及两岸四地高校的师生共同交流。
参加论坛,开拓国际视野
今年7月,应香港东方论坛组委会的邀请,我和两个学姐代表学校赴香港参加“第十二届香港东方论坛”。刚得知这个消息,我内心无比激动,对于从未去过的地方,从未参与的事情,心中有着莫名的好奇与憧憬。这次论坛的主题为“‘一带一路’中国战略与‘PPP模式’香港机遇”。主要讨论了“一带一路”大背景下,香港发展问题。论坛邀请到了香港特区政府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委员李浩然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及MBA课程协理主任、"一带一路国际发展联盟"秘书长李凤翔博士、《超讯》总编辑纪硕鸣先生。
主题演讲嘉宾李浩然博士从自己独有的经历和丰富的学识出发,给我们讲述了“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香港以及国际带来的机遇和改变,以及香港针对该战略的提出而推出的一系列社会发展项目。李博士的分析引起了我对问题的深思,颠覆了我看待事物的视角。随后,纪硕鸣先生讲述了他多年特邀记者角度下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思考与和实践。这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媒体人对社会问题的独特解读。陈凤翔博士的演讲尤为让我印象深刻,他主要通过数据分析和研究,从金融学角度分享了他对大环境下的香港发展机遇和前景。
会中我还有幸聆听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的见解,这种见解与思想的碰撞,我增强了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解,同时也感到了自己的无知与渺小,自己还有很多知识要探索。值得欣慰的是,我汲取了这些业界领袖及专家人士看待事物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这大大开拓了我思考问题的国际化视野。
主论坛结束后,我随组委会参加了香港科技园、城建局等地,又与学姐们前往香港立法会、金融管理局参观,感受了香港的独特的立法体系和金融管理模式。重要的不仅是论坛内容,我认为参加这次活动带给我更多的是与专家和高校学子交流的机会,就是因为这次赴港,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与他们一起参观,一起讨论,是我参加论坛最大的收获。
加入记者团,找到生活趣味
“我喜欢用眼捕捉校园的新鲜事,善于用笔宣扬美好的人。”这是我生活的动力来源。刚踏进大学的校门,我就加入了校报大学生记者团,如今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无心地加入让我收获了文笔、能力和我最亲爱的朋友们。
由于母亲曾做过记者工作,在我入学前,她就建议我加入记者团锻炼一下。作为一名典型的“乖乖女”,我接受了母亲的想法,通过笔试与面试,正式成为了一名校园小记者。虽然自己文笔不好,但大一时我仍然拼命接稿件,出任务,熬夜写稿是经常的事情。有时我一周接三个任务,这对于一个零基础的新人可以说是极大的挑战。从采访前的资料收集、采访中的问题设计、采访后的稿件整理,一系列下来足可以消耗我一天的精力。可能是心底的热爱支持着我,也可能是由于内心的责任感,我觉得不写稿件不能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对不起社团学长学姐对我的培养。所以我一直坚持,不断努力。整个学年下来,我写了近30篇稿件,优秀作品发表于《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社会媒体,并获得了优秀见习记者的称号。我的付出得到了认可。更让我欣慰的是,我曾有幸采访到优秀报刊审读员吴志根老先生、湖北广播电台原台长王映明前辈。两个老前辈为工作奉献一生的故事让我感触颇深,我坚定了追求优秀的决心。
“我的身心虽然很累,但幸运的是总有人支持我。”这是我大二学年的感受。这一年,我当上了记者团新闻部的部长,要做的事远不是写稿件那么简单,还要负责部门的日常管理、新人的培训、与老师沟通和联系外报记者。操心的事儿,分心的事儿一拥而上,由于新闻工作的临时性、时效性。老师经常一个电话,一个消息,我就要马上起身处理。晚间十点半,外报记者打电话找我也是常有的事。
“如果自己不能让部门有更好的发展,那就干脆让别人去管理。”我深知自己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人,在部门的管理和新人的培训发展上,我也下了很多功夫。我总结上一届部门管理的不足,并定下了我的部门发展愿景。“加强部门系统管理,提高部门人员归属感的同时让他们自身得到发展。”我根据部门的实际情况,重新撰写了管理制度,即以小组制为基础的考核制度,将部门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副部长带一个小组,每月考核成绩优异的小组将获得奖金,学期末将评出一个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并分别给予奖励。有了系统的管理和奖金的激励,大家都干劲十足。当然,我十分感谢我的几个部长们,是他们一直原谅我、支持我、鼓励我,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的部门绝对不会发展这么好。
法国小说家雨果说过“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我经常亲切地称呼部门为“新闻小家”,是的,这里就是我们大学的第二个家,我们早已把彼此看作是家人。除了日常工作,我们这群“老货”经常和“小新们”约喝奶茶、约打桌游、约看电影,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生活的目标。在他们眼里,他们把我们看做可靠的家长,我们视他们如孩子一般,就这样,我们一同分享喜悦,生活有压力时相互诉说,渐渐地,我们的感情越来越好。去年12月,我们荣获得了“湖北日报十佳优秀记者站”,这为我们的“新闻小家”加上了绚烂的一笔。
潜心学习,坚定人生方向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是我的生活态度。大二学年,我达到了学分绩点专业第一,综合测评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
同时,我积极参加评选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且表现优秀,如我获得了暑期三下乡省级优秀团队、校级一等奖、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学生记者、科技论文报告会校级三等奖,院寒假读书报告会一等奖等。并且,我利用双休日时间辅修了武汉大学的经济学,更好的补充了我本专业的知识。科研方面,我曾跟随院里教授进行湖北省社科联项目,近期又加入能源扶贫相关项目。我希望以后能在能源问题方面有所发展,这与我希望出国攻读MPA硕士学位有关。
虽然每天都过得忙忙碌碌,别人休息时我也在上课,近期还要准备托福和GRE考试。不过,我可能就是享受这份忙碌的喜悦,这种付出后收获成功的乐趣。
人们总说“爱拼才会赢”,我不喜欢竞争却不能不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大学这几年,我亲眼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从唯唯诺诺,内向胆小的乖乖女,到勇于接受挑战,肯为未来挥洒汗水的追梦青年。一路成长,满满收获。
英国政治家丘吉尔说过“我能奉献的没有其他,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如果今后有学弟学妹觉得我的经验值得借鉴,问我感悟,我想我也许会说:“先定个小目标,比如加入校报记者团锻炼下忙碌承受度,然后再定个大目标,那个可以为之忙碌并奋斗一生的事业。”